创造,在每一分钟论文_许小兰

创造,在每一分钟论文_许小兰

——让你的学生成为创造型人才

◇ 许小兰

(遂宁市安居区安居小学 遂宁 629000)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为了祖国未来无数的牛顿、瓦特、爱迪生,我们将满腔的爱与激情赋予了我们的学生。我们相信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一颗纯洁的种子,都会在教师爱的沐浴下,长成参天大树。每一双稚嫩的脚步都能在教师爱的牵引下,变成我们民族巨龙的鳞爪。从现在起我们就应该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让他们成为创造型人才,成为祖国的“牛顿”、“瓦特”、“爱迪生”——

一、创造型学生的特征

1、有强烈的好奇心,特别爱提问题。

2、爱刨根问底,做事情容易着迷。

3、不迷信权威,遇事总有自己的看法。

4、自信,富于幽默感,态度乐观。

5、想象力强,不驯服。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1、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

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孩子提问题,哪怕是不着边的问题。托兰斯说:“尊重儿童提出的任何问题,甚至是幼稚、荒诞的问题。”“夸奖儿童‘提出’问题的价值,无论对错,儿童‘提出问题’这一行动本身就值得褒奖,其价值远远大于问题的对错。”李政道先生也说过:“学问学问,不是学‘答’,而是学‘问’。”实际上,爱提问题是创造型孩子的一个典型的特点,应该鼓励和赞扬。我们教师就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2、把课堂当作创造思维培养的主渠道

鼓励孩子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突发奇想,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概括能力——我们要把孩子一点一滴的创造都视为珍宝。应该看到,创造思维是孩子最富生命力的思想火花,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教育工作中的一种体现。

(1)、我很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就是创造思维的体现。我鼓励与众不同的见解,当然不是胡思乱想和胡说八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实,不要怕孩子具有创造性的“胡思乱想”“胡说八道”和“胡作非为”,也许孩子就是从这“三胡”中发展了自己的创造思维,充分显示了孩子的敢想敢干,思维活跃的特点。爱迪生小时候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吗?可老师不喜欢,是妈妈培养出来的。因为创造型的孩子不驯服、不顺从,这是很多心理学家的共同观点。

小学生非常活跃,有点难以驾驭的感觉,但这说明这些孩子大多是创造型的孩子,因为他们淘气是淘气,可爱干正事,比如爱看书、有自己的爱好、不示弱、有本事。上课如果你按部就班地讲,让他们听,别想!于是,我必须进行教改,必须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我想尽方法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课堂上,我引导他们自己来谈对课文的理解。在讲《瀑布》这课时,一个孩子说:“课文里说‘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其实,这篇课文里已经用了两个比喻了,你看,一个是把它比成一道白银,一个是把它比成一座珍珠的屏,他还说没法比喻,说明作者看到的瀑布的景象多么的壮观,多么的雄伟,多么的美丽了!”他一边说,一边比划,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2)、我鼓励孩子有自己的见解

虚心向别人学习固然重要,但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任何时候都不迷信权威,在学习他人的基础上,自己一定要有所创造。有创造才有进步,有个性才有魅力。我总是鼓励孩子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造句和作文的选材,在高年级最好不要千篇一律。我记得让学生仿照《落花生》一文,写借物喻理或借物喻人的文章。全班40多名学生选了40多样东西来写,有写鹰的拼搏精神的,有写松树和梅花的坚强性格的,有写爬山虎不懈攀登的精神的,有写蚯蚓外表难看可实际有用的内容的,有写案板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谁都不愿意与别人雷同。

三、让自己成为创造型老师

1、教师本身应要求自己具有创造力。

2、有强烈的求知欲。

3、创设宽容、理解、温暖的班级气氛。

4、具有和学生一起学习的态度。

5、乐于接受不同的观点,特别是学生的观点和建议。

四、为学生的创造提供平台

1、扩大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孩子们喜欢看书,特别爱看课外书,这不是求知欲强吗?我就鼓励孩子们买课外书,一人买一本交到我这里统一管理,实行借读制。每周集体在周二早上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文章,周四中午默看,平时还可以借回家读,这样每人就有机会读到40多本书。为了检测孩子们的读书情况,我要求学生经常写读后感,还利用每周班队活动课让孩子交流自己看书所得,学生的积极性非同一般,一个接一个地讲。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我就买了几本《世界未解之谜》每天为他们读一则。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思维

每年植树节,我都带孩子们出去植树,他们为他们的树取了很多新颖的名字:团结树、希望树、愿望树、快乐树。为了保护水源,我引导孩子们出去观察,看看我们周围的水源的污染和破坏,孩子们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发现了很多问题,我们写成了许多呼吁环保的文章在全校宣传,如:《小河的哭泣》、《鱼儿的苦恼》、《醒觉吧,人类》、《小河的葬礼》、《生命之源的诉说》——三寸粉笔写出人生风流,三尺讲台化作千顷苗圃。在一生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让他们成为创造型人才,让孩子觉得在小学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一笔巨大的财富——那就是创造能力的培养。

论文作者:许小兰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5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  ;  ;  ;  ;  ;  ;  ;  

创造,在每一分钟论文_许小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