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的护理论文_陈艳玲

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的护理论文_陈艳玲

陈艳玲(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洪庄镇卫生院 222336)

【摘要】目的 对心肌梗死患者在康复期的护理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前来我院就诊的15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析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做好心理护理、生活护理、运动疗法、康复指导。结果 通过对全部150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疗养,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所有150例患者中只有2例再次发生梗死,出院时,所有患者均能生活自理,护理疗养效果明显。结论 对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高质量的护理疗养,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肌梗死 康复 护理疗养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0-0209-02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因为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导致的一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它是冠心病中一种常见并且较为严重的类型,是目前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为内科常见急症,发病之迅猛,其早期死亡率最高,后果之严重。近年来,我院应用整体的护理程序对前来我院疗养的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全面护理。患者在疗养期间,发病率有了明显的降低,达到了康复疗养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09年6月~2010年6月期间,随机抽取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7例,女性患者63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4±40.6)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88例,中学及以上62例。梗死部位:前壁梗死68例,下壁35例,广泛前壁30例,高侧壁1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经过临床表现、心肌酶谱、心脏超声等检查)。

1.2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在整个急性心肌梗死的过程中都至关重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生活习惯不同,应针对性地做好整个护理工作。患者对病情的认知和加深,往往会产生恐惧感,焦虑感等心理。这些心理变化可能使患者的心率增快,血压上升,从而导致患者的病情急剧加重。护士应针对不同的患者做好不同的心理疏导,以患者为中心,调整好患者的心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面对恐惧心理的患者,应进行解释,主动给予关怀,消除恐惧心理,使患者更好配合治疗。对愤怒暴躁心理的患者,要满足合理要求,关心体贴,耐心讲解情绪对病情的不良影响。对抑郁沮丧的患者,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类患者的依赖性较强,医护人员的表现对帮助患者恢复尤为重要。护士在语言上、行动上保持良好的形象,避免不良的情绪和心态对患者的影响,使患者建立最佳心态,顺利地进行康复治疗。同时,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家属解释病情的发展及费用等情况,取得患者家属的信任和配合,建立好的精神依托。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效促进病情的早日康复。

1.2.2生活护理

生活护理又包括饮食护理和排便护理两方面。饮食护理:(1)由于患者是处于被动状态的,肠胃蠕动慢,在饮食安排上每日应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合理地安排膳食,要吃易消化、产气少、含适量维生素的食物。如青菜、水果、豆制品等等,每天要保持必要的热量和营养。患病间要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合理摄入,补充维生素。(2)戒烟。吸烟不仅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也是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再梗死的危险因素。在心肌梗死后的19个月中,戒烟者相较于继续吸烟者的再梗死率减少了48%。被动吸烟与吸烟者有相同的危险,所以应劝阻患者的亲属也戒烟。患者在恢复工作后最好在无烟的环境中进行工作。排便护理:由于长时间卧床,进食量少,肠胃蠕动慢,加上患者心肌受损,心功能不好,心排血量减少,伴有消化功能低,因为使用镇痛剂抑制了肠胃的功能,患者不习惯卧床排便等,容易导致便秘。护士应该指导和训练患者卧床排便的习惯,防止因为排便用力而导致急性心力衰竭,心脏破裂或者猝死。

1.2.3运动疗法

适当的锻炼和体力活动等,运动方式可采取步行、慢跑、体操、太极拳等锻炼方法来增强体质。运动强度则要根据个人年龄分别来计算。根据护士指导,让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病人运动后应以感觉良好为度,如果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等症状时,应立即减少或中断活动。运动锻炼应循序渐进,渐渐适应、递增活动量,以达到恢复日常生活的能力,提高生存质量的目标。

1.2.4康复指导

患者在病情有所好转,转入康复阶段时,康复指导极为的重要。由于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活动范围渐渐扩大,这时,活动程度易超过心脏负荷,使已消失症状再次的出现。患者活动要依个人的能力而定,活动适当,运动以不引起心脏不适或气短为标准。另外,伴随患者症状的改善,食谱常发生变化,由清淡转油腻,高脂高蛋白饮食会增加疾病复发概率。嘱患者的饮食保持流质清淡2周以上,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当中。另外,情绪激动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再次发生,嘱患者一定要保持稳定的情绪,防止情绪激烈的波动。

2.结果

通过对全部150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疗养,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所有150例患者中只有4例再次发生梗死,治愈率为97.33%。出院时,所有患者均能生活自理,护理疗养效果明显。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为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导致的一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它是冠心病中一种常见并且较为严重的类型,目前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为内科常见急症,发病之迅猛,其早期死亡率最高,后果之严重。绝大多数患者均是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年和老年人,由于社会压力大及饮食结构不合理,中老年的发病率日益增加。

目前,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康复医疗工作已经成为医学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必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对心肌梗死除了应该积极治疗外,还应该加强对心肌梗死后的康复和二级预防,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近年来,医学界一再强调“心脏康复”的概念。心肌梗死患者术后是否能够科学地、合理地进行“心脏康复”,对降低心肌梗死的复发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除遵照医嘱服药外,加强患者饮食护理、合理运动也能够降低心肌梗死的再发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返工作岗位。

本文通过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过程进行护理疗养干预,对150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生活护理、运动疗法和康复指导,降低患者对病情的恐惧,帮助患者建立自信,最终所有患者都能自理生活,疗养效果明显。因此,高质量的的护理手段和环境,对治愈患者、减少并发症有显著的提升,值得效仿。

参考文献

[1]厉敏.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012, 28(3);13~14

[2]权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康复期的护理干预[J].医药前沿,2012, 02(12);267

[3]刘罗英.心肌梗死康复期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3(27);352

[4]孙双艳,冯娟,马火娣。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的整体护理体会[J].蛇志,2002,14(3);56~57

[5]随跃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0,31(31);5684~5685

[6]刘丽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309~310

论文作者:陈艳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8

标签:;  ;  ;  ;  ;  ;  ;  ;  

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的护理论文_陈艳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