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变化对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影响论文_田成龙1,孙志伟2

气温变化对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影响论文_田成龙1,孙志伟2

1黑龙江省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黑龙宫林场;2黑龙江省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尚志林场

摘要:森林是我国宝贵的资源,其中森林病虫害是影响我国森林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防治,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任务,因为气候变化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是极大的,正是因为如此,为了将影响范围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就应该在不同的季节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尤其是在冬季,冬季的气温偏低,一定程度上为病虫害的扩散带来了可乘之机,本文以此为探讨重点,希望相关研究人员能够从这方面出发,进一步提高病虫害的防治。

关键词:气温变化;森林病虫害;影响

我国森林面积广阔,对我国的经济生活起到基础性的作用。要想加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改善当前森林病虫害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应该认识到当前存在病虫害的森林面积已经达到八百万平方米以上,如果不及时加以防治,这一数字还会继续发展下去,最终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本文重点探究了气温变化对森林资源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对病虫害产生的不良影响,并且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在今后森林系统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尝试以有效的改善这一问题。

1、温度变化对我国森林植被分布的影响

我国森林资源在各地区均有分布,其中华北以及东北地区的分布更为广泛,随着近几年全球气温变化异常,我国多数地区呈现出明显变暖的趋势,因为不同树木具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如果突然改变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会很难适应这一变化而出现病虫害的危机。这一变化在热带以及暖温带的变化尤为明显,随着温度的不断变化,森林植被的分布也在随之改变。国际上对于气温变化对森林病虫害产生的影响这一议题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事实也证明从气候模型上进行分析,温度的变化对森林系统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避难的,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加应该重视起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因为一旦温度出现异常,势必就会为森林体系带来病虫害的危机,令它们具有了可生长繁殖的空间。从整体形式上看,全国各地区的森林植被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位移影响,例如在亚热带地区,将会向黄河流域递进,这一影响是双向的,如果加以合理的利用,将会有助于还林工程的进一步推动,但是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存在的,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

2、温度变化对昆虫区系变动的影响

森林病虫害的分布规律与气候条件变化具有直接影响,并且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我国有一句古话,“适者生存”,只有在合适的环境中才能生长,“物竞天择”则是形容了自然界中的竞争,只有具有优越性的生物才能生存下来,不具有竞争力的生物最终将会被淘汰。所以从不同的区域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种类的病虫害问题。例如在北京、河北等地,油松毛虫主要在这类地区滋生,随着气温变化的影响,逐渐向西转移,发展到内蒙赤峰地区,呈现出垂直扩散的特点。又如白蚁这一病虫害,过去只分布在热带以及亚热带的部分区域,但是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白蚁当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这类气候区域中,正呈现出一片扩散的趋势,发展范围更加广泛,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应该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将白蚁的扩散范围控制在有效的范围中,避免对我国的森林系统造成更大的伤害,这两种病虫害类型只是其中的两种,还有例如大袋蛾、松褐天牛等更多的病虫害危及这我国的森林系统,并且在温度变化的影响下,这些病虫害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防治,将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间接影响,并且森林生态系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其损失将会是巨大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温度变化对病虫害危害的影响

随着气候变暖,连续多年的暖冬,以及异常气温频繁出现,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相的均衡局面常发生变动,我国森林病虫害种类增多,种群变动频繁,发生周期相应缩短,发生危害面积一直居高不下。

3.1暖冬对病虫害的影响

暖冬有利于病虫害越冬、滋生和蔓延,也会使病虫害发生期提前、危害期延长和危害程度加重。自2000年以来,我国已连续14年暖冬,尤其在北方最为明显,其中以2005年为最高值;从冬季(12~2月)全国冬暖总站数和显著冬暖总站数的逐年变化来看,偏暖范围以2004-2005,2008-2009年最大,显著冬暖范围以2009-2010年为最大,2013-2014年次之。2000年到2014年的历史资料表明,冬季温度偏高的年份,病虫害发生严重,其线性相关关系达到0.6684,极为显著。全国病虫害发生总面积与冬季平均温度追随作用明显,模糊贴近度达到0.6607。暖冬及其所引起的春旱,有利于食叶害虫种群上升,造成经济严重受损。

3.2全国年均温度变化对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我国年均温度呈上升趋势,新世纪以来,一直高于近40年来的平均水平。气候变暖一方面虽然促进树木生长和森林恢复,另一方面却导致了树木变脆易折、抗干旱和抗病虫的能力下降。据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统计表显示,近10年来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气温的变暖,不断使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和范围扩大,同时也加重了病虫害的发生程度,一些次要的病虫或相对无害的昆虫相继成灾,促进了海拔较高地区的森林,尤其是人工林病虫害的大发生。过去很少发生病虫害的云贵高原近年来病虫害频发。

3.3异常气温现象对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恶化,极端气温天气逐渐增加,严重影响苗木生长和保存率,林木抗病能力下降,高海拔人工林表现得尤为明显,增加了森林病虫害突发成灾的频率。如东北中南部平均气温较往年同期偏高4℃以上,为历史最高值,但在早春却又转而持续低温,气温骤然下降15-18℃,又因干旱缺水,导致树木生理失调,从而引发烂皮病的大暴发。

总结上述气温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由于气温持续变暖,我国森林分布将发生改变,森林植物分布区系水平方向将向北迁移,垂直方向将向高海拔变迁。其次,气候变暖影响昆虫区系的分布,昆虫分布区系逐渐向北扩大。第三,随着全国气候变暖,一些昆虫的生物学特性正在逐渐改变,世代数正逐渐增加,发生周期缩短。极端气温天气的频繁出现进一步激发了森林病虫害的突发成灾。此外,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受多种因子综合影响,气温变化只是其中的重要一项,并且气温变暖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在局部上表现的并不完全一致,有促进和制约两个方面,这些方面将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4、结语

年来,我国年均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发展我国林业和巩固造林绿化成果的重要制约因素。在诸多造成我国森林病虫害普遍发生和严重危害的因素中,气候变暖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探索和研究气温变化对我国森林病虫害种类、分布、种群动态、流行规律、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等方面的影响,寻求病害流行和害虫种群消长规律,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只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有待进一步深化这一结论。

参考文献:

[1]令狐克丽.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J].现代园艺.2015(22)

[2]刘阳坤,张业彬,钱庭柱,刘明春,曾垂强.浅析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预防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4(20)

[3]元军生,常丽平.森林病虫害检疫现状及对策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5(04)

论文作者:田成龙1,孙志伟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气温变化对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影响论文_田成龙1,孙志伟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