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论文_陈淑敏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论文_陈淑敏

河北省隆尧县城关校区东甫小学 055350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的基础,对学生学习好与否有着直接的影响。人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生活过程中不断培养形成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以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下面结合我校实际和现有经验,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的问题设计成富有趣味性的数学问题情境,这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例如,在教学“凑十法”时,我精心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环节,给每个小朋友发一张写有1至9数字的卡片,让他们自己去找朋友,要求两个朋友的卡片加起来正好等于10。当宣布活动开始的时候,教室里沸腾了,学生的兴趣很高。当他们按照要求找到朋友后,我们一起来编了一首《好朋友》的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然后好朋友一起唱唱这首儿歌。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学玩结合,掌握了知识,增强了兴趣。再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问学生:“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生日,你们喜欢过生日吗?”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那谁能说一说自己的生日?一共过了几个生日?”学生一个个回答之后,教师说:“同学们过的生日可不少,有几岁,就过了几个生日。可是李阳今年16岁的时候,只过了4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答案?”学生们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学生的学习热情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二、通过猜想设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猜想,就没有伟大发现。”数学猜想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能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能锻炼数学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猜想可以营造学习氛围,激起学生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思维,培养探求问题的兴趣,自始至终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同样,新课程也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例如,教学“分解质因数”时先出示课题“质因数”然后问:“你们猜猜什么叫质因数?”学生大胆假设,把质因数分成质数和因数,因此得出质因数就是几个质数相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在“质因数”的前面加上“分解”,再问:“那么你们认为分解质因数又该怎么分解?”学生再次大胆猜想:“就是把一个质因数越分越小。”于是老师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分解12这个数。在分解12的过程当中学生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分解方法。通过不同方法的分解,再经过讨论、交流,最终学生发现,分解质因数除了是把一个数分解这一层意思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分解到最后必须是几个质数相乘。这样的学习,既有趣味性、探索性,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让学生通过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聪明的孩子是夸出来的”,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有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使一个人自身的潜力发挥达80%至90%,而缺乏激励则只能发挥其潜力的20%至30%。心理学家还指出:人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肯定。因此可以说,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希望老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与肯定。有鉴于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如课堂上让他们提出一个问题或是解决一个问题或会做一道计算题时对他们做出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或是作业批语中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喝彩,如“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真能干”、“你真行”、“你真是好样的”……这样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让他们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在教学中,首先要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别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层次不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例如: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基本问题,让学习有余力的学生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及时发现,肯定成功。常言道:“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只有学生建立了自信,才能更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让数学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让学生明白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体现数学的实用性。例如在学习“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中,可以让学生从实际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特点,教师课前布置,学生跟着家长去逛一次商场或者去超市购物,并且记住所交易物品的价格,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告诉大家是怎样购物的,并且再次模拟购物的过程,从实际当中感受到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及其用途,学会人民币的运用和换算,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处处需要数学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参与、讨论、思考、应用等形式充分感知,让学生亲自体验,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兴趣可以推动人开动脑筋去学习、去探究,从而获取新知识、新能力。培养小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要从多方面来探究,既要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又要掌握小学生的心理兴趣特点。这样从源头和过程当中双向解决问题,能更好更直观地找到策略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如果在教学中始终注意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加快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论文作者:陈淑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3月总第2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3

标签:;  ;  ;  ;  ;  ;  ;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论文_陈淑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