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论文_胡壮丽

利用信息技术论文_胡壮丽

胡壮丽(四川省绵阳市科学城教育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论文以一所小学校在汉语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识字教学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基础,阐述了学校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找准实践方向,突破了传统教学思想的约束。教师在对信息化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后,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高,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了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并且大大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关键字:信息技术 优化 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9-165-02

小学阶段有较重的识字任务,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低年级,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所以,优化识字教学,打下扎实基础,对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

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传统的教学方法略显单一、枯燥。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现代信息技术是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的技术,以此来创造生动有趣、对多种感官形成刺激的环境。以下举例一二,谈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识字教学。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欲望,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的目标,有利于学生更明确、主动地进行学习。

如上第三册《识字7》时,教师在课堂引入时说:“听说动物园新来了几位小动物,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它们呀?到了动物园,可要跟它们打招呼哦!”老师接着打开多媒体,学生一看见色彩鲜艳、生动逼真的动物图片,就大声呼出了它们的名字:孔雀、锦鸡……教师就点击课件,出现相应的动物名称“锦鸡”、“孔雀”……教师创设这个真实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就对生字有了印象。

再如,教学“棉花”的“棉”字时,先给学生看一群妇女采摘棉花的场面,再让学生记住这个字,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有个学生说:“棉”字左边是“木”字旁,和植物有关,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看屏幕,分析“棉”的右边,于是有个学生就说:“‘棉’的右上角有个‘白’,因为棉花是白色的,右下角有个‘巾’,棉花可纺线,织成毛巾。”通过电脑中的图画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了“棉”这个字,还知道了棉花的颜色和用途。老师的话虽然少了,却优化了课堂,使学生能选用更灵活的方式掌握知识,效果很好,这更是一般的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汉字中比较难的笔划,可以用反复闪烁的方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从而解决识字中的重点和难点。例如:第一册语文课文中的第11课《小小的船》中,应教会学生五个生字,就是:“头”、“坐”、“见”、“里”、“尖”,而其中的“头”、“坐”两个字是重点,“头”字关键在于前两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不同,在计算机屏幕上学生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而两点后面一个“大”字,又和前面学过的“大”有不同之处,即最后一笔改成了点。在教学时,教师采取了反复闪烁的方法,提醒学生注意这一变化,学生一下子就领悟到了。同样的,在教学“坐”字时先写两个“人”,再写一个“土”,两个人坐在土上即一个“坐”,计算机上很清楚地告诉学生识记这个字的方法,从而有效圆满地完成了这堂课的教学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有些教材的重点难点是很难用常规手段解决的,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水的“清、静、绿”用口头表达很难使学生理解,老师就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桂林山水的影片或图片分阶段展示出来,水的“清、静、绿”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些过程的演示,学生一目了然,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认知,利用较少的时间,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另如在《四季》这一课的教学中教“笑”这一字时,利用图片将竹字头设计成孩子的眉毛和眼睛,“一撇”设计成孩子的嘴巴;“大”制作成小孩子的四肢和身体,最后出现一张娃娃脸。学生一瞧马上把“笑”牢牢地印在脑海中。对“笑”中“大”上面是撇而不是横也通过图案领会了,通过这种方法教学教师节省了语言,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生动的教学,也使学生有了充分的想象,有些学生还开始自己设计图案呢!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有趣地记住并运用了生字,丰富了词汇而且积累了语言。

三、利用信息技术,弥补一般直观教学的不足。

由于计算机的特定功能,它在识字教学的直观性方面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先进的直观教学,使教师实现了图像、文字和语言的互补,又提高了学生感知、认知、确知和反馈的程度。计算机所显示出的每个汉字的一笔一画,笔顺规律,笔画数,每一笔,每一字的书写方法、位置都是动态的,且有提示、重写等特点,因此直观性更强。例如在教"蹦"字时,先让学生读准字音,然后启发说:“‘蹦’字笔画较多,现在老师给大家看一个小故事,看完后,看哪位同学能用巧妙的办法把这个笔画较多的‘蹦’字记住!”学生一听完这个带有竞争性的问话后,就认真地看投影屏幕上:两个小朋友蹦蹦跳跳地到山上去玩的动画片断。看完后,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积极思考,随之纷纷举手,跃跃欲试。学生甲说:“‘蹦’字左右结构,左边‘足’字旁,右上是个山,右下是朋。”学生乙说:“我在‘山’下和一个小‘朋’友‘蹦’着跳着上山玩。”学生每提出一种记忆方法后,老师并不马上评价其方法妙不妙,妙在哪里,而是再让学生们自己去评说。这样通过多媒体展现生动片段,很好地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去识记生字,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但取得了很好的识记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表达及自学生字的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多形式,巧练习,巩固识字教学。

一个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扎下根,还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来强化记忆。多媒体教学要求及时反馈,以进行调控。现代信息技术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交互性。设计了程序,计算机可以成为能反馈练习的老师。以下谈谈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几个例子。

(一)出示声旁,扩充新字。针对低年级学生识字记忆较快、回生也快的特点,教师可采用举一反三的练习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出示“巴”、“青”等字,分别让学生以这些字为母体,繁衍出另一字。屏幕显示两个文字框,上面是母体字,下面是新产生的字。设计动画,等学生说出新的字,移去形旁,电脑给予鼓励:“太棒了, 还有吗?”学生热情高涨,思绪活跃。“巴”繁衍出“爸、爬、把、吧”等字,“青”繁衍出“请、清、睛、晴”等字。这样的巩固练习,扩大了识字量,又促进了自学能力的形成。

(二)形近字比较。汉字中许多相近字,小学生用字不分语言环境,不管字义,随便就用,所以必须通过练习,强化记忆,形成正确的用字习惯。如“渴、喝”两字,极易混淆。教学中可这样设计,先随图出示“喝”字,让学生明白喝水要用口来喝,闪动偏旁“口”,加深刺激,再让学生组词。接着随图出示“渴”字,让学生明白是缺水了,偏旁是“三点水”,并闪动偏旁,让学生组词。最后出示几句话,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说说要用“喝”字还是“渴”字。这种由图到字,再应用的学习过程,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能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学习习惯。

总之,随着教学设备的逐渐完善,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创造、发现的境界之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接受信息量大,获得的知识多,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地理解所学内容,以优化识字教学。

论文作者:胡壮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  ;  ;  ;  ;  ;  ;  ;  

利用信息技术论文_胡壮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