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纵隔手术中超声刀的规范及强化应用论文_黄云飞,李志强,阎其涛

(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 辽宁大连 116021)

【摘要】目的:对胸腔镜纵隔手术中超声刀的规范及强化应用进行简单探讨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中对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胸外科胸腔镜下使用超声刀行纵膈手术的184例患者病史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中转开胸患者11例,173例患者均已顺利完成胸腔镜手术。173例患者均给予全身麻醉,同时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体位以及trocar插入位置,对手术中所需使用到的器械、以及铺巾等进行严格消毒。结果:在手术完成后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胸腔引流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胸腔镜手术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等各个方面明显优于中转开胸。结论:本次研究对胸腔镜纵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简单分析,提出了其对于患者后续康复的重要作用,望能够为后续超声刀的规范以及强化应用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胸腔镜纵隔;超声刀;规范;强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R6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050-02

自上世纪末期开始,纵膈肿瘤切除手术中就已经开始加入胸腔镜技术,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微创技术也已经逐步趋于完善,胸腔镜纵膈手术效果也在逐年提升[1]。但是由于纵膈区域较为特殊,如若操作过程出现失误,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其后果不堪设想。超声刀自上世纪末期在临床实践成功后,就以极快的发展速度应用到多种手术中。与传统手术器械相比超声刀具备多种明显优势,如:抓持、手术时间较短、切口小等。但是现阶段下,关于胸腔镜纵膈手术中超声刀的应用相关文献数量极少。基于此,本文就胸腔镜纵隔手术中超声刀的规范及强化应用进行了简单探讨分析,望有效推进超声刀发展进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对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胸外科胸腔镜下使用超声刀行纵膈手术的184例患者病史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利用电子病历系统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整理总结。本次研究中184例均接受术前常规胸部CT检查。其中中转开胸患者11例,173例患者均已顺利完成胸腔镜手术。在接受胸腔镜手术中,男性患者81人,女性患者92人,患者平均年龄为(51.49±12.85)岁,选用四分法对患者病灶位置进行划分,上纵膈占比40.69%,纵膈囊肿占比38.68%,胸腺瘤占比30.82%。

1.2 方法

173例患者均给予全身麻醉,同时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体位以及trocar插入位置,对手术中所需使用到的器械、以及铺巾等进行严格消毒。在患者单肺通气完成后,应依据实际情况放置三个trocar在患者肋部间隙处。在手术过程中所有患者均使用超声刀来实现囊肿或肿瘤切除,如若患者患有胸腺瘤或者胸腺癌应对其进行扩大切除,对于纵隔囊肿患者予完整剥离,剩余肿瘤应以完整切除为基础,保障切缘与肿瘤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厘米。在手术完成后所有患者均按常规方式放置胸腔引流管[2]。

在使用超声刀进行手术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手术过程中,必须要保障刀头可见度,同时低温到头应时刻与重要组织器官方向一致;(2)对于游离微血管较为丰富的部分应选用锐性分离,进而降低因撕脱而出现渗血的几率;(3)在对一些重要结构进行操作过程中,应依照实际情况保证其与手术部分有足够间隙,进而更好的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保障。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用数据均借助SPSS19.0统计软件来实现统计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均采用t进行检验,本次研究中数值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在手术完成后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胸腔引流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进行了调查分析,详情如表所示。

184例患者中173例成功完成胸腔镜下使用超声刀行纵隔手术,其手术时间(80.18±31.5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1.97±17.82)ml,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2.82±1.03)d,胸腔引流量平均为(338.04±204.65)ml,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为(2.38±0.87)分,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4.26±1.52)d,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9.24%,其中肺部感染3例、肺不张2例、胸腔积液1例、心律失常6例,皮下气肿2例,持续性漏气(>5d)1例,神经损伤1例。手术完成后对神经损伤出现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手术过程中由于超声刀与神经之间安全距离过短是导致患者出现精神损伤的直接原因。在后续治疗中,所有并发症患者均已得到了明显好转。

3.讨论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与传统方式相比,使用超声刀有明显优势,如:可以为医疗工作人员提供一个清晰点的术中视野、与其他手术方式相比,超声刀刀头温度较低,可有效降低对周围组织的热损伤程度,进而有效降低后续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出现几率。本次研究对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胸外科胸腔镜下使用超声刀行纵膈手术的184例患者病史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利用电子病历系统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整理总结。在手术完成后对173例胸腔镜手术以及中转开胸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胸腔镜纵隔手术中规范应用超声刀效果较好。

总而言之,本次研究对胸腔镜纵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简单分析,提出了其对于患者后续康复的重要作用,望能够为后续超声刀的规范以及强化应用提供一点帮助。

【参考文献】

[1]穆仕海,肖应丽.用舒芬太尼和七氟醚对接受胸腔镜手术的良性纵隔肿瘤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3):64-65.

[2]陈聪,徐志峰,蔡绍环,林建华.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方式对纵隔肿瘤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04):503-505.

论文作者:黄云飞,李志强,阎其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  ;  ;  ;  ;  ;  ;  ;  

胸腔镜纵隔手术中超声刀的规范及强化应用论文_黄云飞,李志强,阎其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