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应用论文_李琳燕,徐春柳,李晓莹

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应用论文_李琳燕,徐春柳,李晓莹

北京第三一六医院 100093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终末期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可以解除患者关节疼痛,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功能[1]。髋关节置换术后通常较长的时间卧床,不仅影响病人功能恢复.而且还直接影响手术疗效。为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我院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2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骨科住院确诊为髋部骨折患者65例,其中男20例,女45例,其中股骨颈骨折行全髋置换术4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25例。在骨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

2 护理干预内容

2.1 术前心理干预

向髋关节患者告知发病、治疗及预防的相关知识,耐心回答患者和家属的提问,尽量满足术前患者的心理需求[2],用成功的病例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其愉快地接受手术治疗,并向患者详细说明术前、术后康复训练的程序,使患者认识到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能够自觉按计划进行康复训练。

2.2 术前行为干预

2.2.1 床上排尿训练

术前2~3天指导患者做引体向上运动,进行收缩和放松会阴部肌肉的锻炼,每7~10s收缩放松1次,运动时间10~15min/次,5~8次/d,目的是加强尿道括约肌的作用,以控制排尿功能。每2~3h为患者送一次便器,训练有意识的排尿,同时打开自来水强化排尿反射,床上排尿至少2次/d,直至患者床上排尿自然顺畅为止。

2.2.2 加强下肢股四头肌训练

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做股四头肌等长、等强收缩锻炼。要求股四头肌每次收缩保持10s,每10~15次为一组,每天10~15组。

2.2.3 加强腓肠肌训练

保持膝关节处于伸直位,指导患者有规律地进行踝关节的主动背伸活动和跖屈活动。

2.2.4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由专业护士反复模拟讲解动作要领,使患者能熟练掌握。

2.3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具体问题做好心理疏导。医护人员首先要接纳和尊重患者,针对性她给予心理疏导。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2.4做好术前准备。完善各种辅助检查,详细询问病史,行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CT等。

2.5术后护理干预

2.5.1 预防术后低血压 术后由于麻醉,术中出血,手术创口疼痛等原因,可出现低血压。[3]患者进入病房后要严格观察体征变化,记录每小时尿量并采取吸氧、止痛、保暖等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2 防止呼吸道泌尿系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定时通风,嘱患者深呼吸做有咳嗽,鼓励患者做有效的咳嗽,痰黏者可做雾化吸入,2次/d,以防坠积性肺炎。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达到冲洗膀胱的作用,保持会阴部清洁。

2.5.3 预防手术伤口感染 局部感染是造成髋关节置换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及时更换,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引流管位置应低于伤口,严格无菌操作。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2.5.4 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抬高患肢15°,鼓励患者早期进行有关肌肉和关节的功能锻炼外,同时密切观察肢体情况,如发现下肢肿胀,肢端温度降低,发紫或发绀,疼痛等,应立即报告医师以便采取措施。

2.5.5预防脂肪栓塞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创面大,大量的脂肪被推入组织和血液中,易引起脂肪栓塞,故应密切观察病情,如意识状态,皮肤黏膜情况及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变化。

2.5.6预防褥疮 特别是老年患者尤应注意,吸住患者每2小时更换体位,按摩受压骨隆突处,使用气垫床。大小便后,要擦干局部,防止部潮湿刺激,保持床面平整干燥,无渣屑。

2.5.7脱位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应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注意观察双下肢是否等长,是否疼痛,触摸手术部位有无异物脱出。指导患者翻身(两腿之间应夹一个枕头),取物、下床动作应遵循避免内收屈髋的原则。嘱咐患者保持髋关节姿势正确,严格按医嘱进行功能锻炼及活动。

2.5.8维持营养和电解质平衡 指导患者进食清淡、可口易消化吸收的饮食,少食多餐,在床上做力所能及的活动,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

2.5.9 康复锻炼目的是增强患肢肌力防止关节僵硬,减少并发症。拔出引流管后可协助患者在床上坐起,术后1周扶双拐下床活动,伤肢不负重,继续患髋、膝、踝关节的功能锻炼,注意保护患者,勿使其跌倒。训练应遵循康复程序,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使病人掌握所需知识及技能,尽早恢复正常功能[4]。正确的功能锻炼是保证手术疗效的重要环节,而且康复效果与康复训练开始的早晚有关[5]。

2.6 出院后护理干预

指导患者坚持按出院前训练方法进行卧床或者站立位的训练,逐步增加训练时间与强度,以防止关节肿胀和疼痛,术后6周内注意做到“六不要”:不要双腿交叉;要患侧卧位,侧卧时两腿间放置软枕;不要坐软沙发或者矮凳子;不要弯腰拾东西;不要在床上屈膝而坐;不要使用蹲厕。

3讨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疾病治疗的最终目标,使患者尽可能早地最大限度恢复功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需要卧床,术前需给予患者床上排尿训练护理干预,能促使患者术后自行排尿。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由于受疾病折磨及缺乏相关知识,担心手术结果,会引起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术前给予明确和针对性心理干预,配合相关教育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提高心理应急水平,为实施康复训练打好基础。在饮食、睡眠、精神、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识、自我管理意识等方面,护理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医护人员应强化护理干预。

4 结语

目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髋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使骨科疚患患者恢复功能,同时还要做好康复护理。做好综合性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我院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完善的术前训练和准备提高了手术患者的耐受性,为手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术后系统的疼痛,体位和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减少了患者的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是促进患者肌肉和关节功能早日康复,对于维持髋关节稳定性,恢复髋关节功能.减轻关节负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先正,邱贵兴.人工髋关节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11.

[2] 肖雪芬,李云,李慧敏.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护理学杂志,2004,19(16):16.

[3]何娟 医学信息 2014,(1)

[4]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80-181.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发生率可高达41.7%

[5]吕厚山,徐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华骨科杂志,1999,19(2):155.

论文作者:李琳燕,徐春柳,李晓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3

标签:;  ;  ;  ;  ;  ;  ;  ;  

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应用论文_李琳燕,徐春柳,李晓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