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初探——以烟台十中为例论文_魏孟慧

烟台十中 山东 烟台 264000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课程已经成为我国初中生物学的特色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以及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所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提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因此我们很容易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本文以山东省烟台第十中学的生物学“研究性学习”为例,简要阐述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情况,以期为校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 校本课程 研究性学习 生物学与生活

生物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生物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贴近生活的学科, 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且实践性强,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课程已经成为我国初中生物学的特色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以及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校本课程开发已经从“口号”、“理念”走向了“行动”和“现实”。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所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提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 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因此我们很容易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以山东省烟台第十中学(以下简称“烟台十中”)的生物学“研究性学习”为例,简要阐述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情况,以期为校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借鉴。

一、研究背景

1.校本课程。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课程设置的模式是国家统一模式,此模式导致了课程缺乏多样性、灵活性,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将学习运用于生活实际。于是,在新一次课程改革中,增加了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由学校组织教师因地制宜地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一方面,校本课程是地方课程实施的具体化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对国家课程重要的补充与完善。所以校本课程有着它独特的地位与重要性,在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之下,几乎所有的中学中均开设校本课程,广大中学生物学教师也参与其中。

2.研究性学习。在2001年随着国家新课程计划的实施,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走进了中学的校园,它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选取值得研究的问题;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信息、解决问题,进而获得知识。研究性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理解浅显和认识上的偏差,许多研究性学习在课程设置、实际操作方面存在着大量问题。如: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因此我们要从理论的解决问题,使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发挥出更好的优势。

二、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

烟台十中积极倡导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和研究,近年来,学校在继承原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已有特色资源,立足学生的智能多元,在开足开齐课程的基础上,建立丰富的校本课程,不仅夯实坚实的课本知识,也不断地拓宽知识领域,发现自己的智能优势领域,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2014年开始,烟台十中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将校本课程优秀成果汇编成册。为保证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具体要求如下:

1.教师方面:初一至初三,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微机共9个学科,每个学科以备课组为单位向学生提供1—2个课题,供学生选择,各班级的任课老师为指导老师,在假期里接受学生的咨询并指导选择了该课题的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

2.学生方面:每个学生至少研究一个课题(9个学科课题中至少选择一个即可),可以个人研究,也可以小组研究(小组成员不能超过3人),同时,要有指导人,指导人可以是老师、家长或其他专业人士。

3.研究方式:避免只是上网搜集资料型的研究方式,应多采用查阅图书资料、动手实践、请专家讲解、到实地调查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式。

4.奖励机制:学校组织评奖,学生上交的研究性学习作品,经过评审专家审阅后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对优秀的研究性学习作业将给予奖励(发证书和奖品),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并且研究性学习作业质量较高的班级将评为“研究性学习先进班集体”。

5.展示及汇报:挑选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汇报一般选择每学期开学的第4—6周,配备专门的汇报展示功能厅,保证了“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实施时间和场所。学校的大力支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研究平台,提供了充足的研究保障。

三、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实施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一般是以主题活动为基本活动方式,要求学生通过课题探究、项目设计、参观考察、动手操作和社会参与实践等各种方式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一过程,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把学习活动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帮助学生主动发现、探索、体验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下面以“生物学与生活”为例,对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具体介绍。

1.实施背景。2010年初北京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大雪给北京的交通造成了很大影响,大雪融化后,在路面上,道路两旁的绿化树、垃圾桶、汽车轮胎等物体上残留有斑白的痕迹,经询问得知:斑白的痕迹是由于在路面上扬撒了融雪剂造成的,清洁工人还把掺撒了融雪剂的雪堆在路旁的树坑里,积雪融化后树干的下方也出现了斑白的融雪剂痕迹。烟台素有“雪窝子”之称,每年冬天下雪期间,市城管局为保障市区道路通畅,市民安全出行,也会在一些路口施加大量融雪剂,同样,为保障师生安全,校园内也会施加相应的融雪剂。

2.实施过程。

(1)提出问题:针对上述现象,学生提出相关问题:①融雪剂的成分是什么呢?为什么能够快速融雪呢?②融雪剂会不会对绿化树、道路具有破坏性呢?对环境有无污染呢?③如果融雪剂渗进土壤里会不会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呢?

(2)确定课题: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结合学生现有的实验能力水平,综合考量确定假期生物探究课题为:融雪剂对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研究。

(3)制定计划:与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同学反复交流后,制定如下计划:①实验变量:融雪剂的浓度;②仪器设备:小麦幼苗(玉米、小麦、黄豆、绿豆等),塑料盒(纸杯,方便面盒,矿泉水瓶,餐盒等),融雪剂,矿泉水瓶盖,画好100ml刻度的一次性纸杯;③准备工作:A.将小麦种子提前在水中浸泡半天,种子充分吸收水分后,倒出剩余水分,并在种子上盖上湿纱布,待种子长出小芽来以后将其浅浅地栽种到土中,使其萌发成长出2片叶子的小麦幼苗,整个过程需4-5天;B.配置不同浓度的融雪剂,用矿泉水瓶盖取一小瓶盖融雪剂约8克,倒入100ml清水中,配置8%的融雪剂溶液。在此基础上,配置4%的融雪剂(100ml 8%的融雪剂加入100ml清水)、2%的融雪剂(100ml 4%的融雪剂加入100ml清水)、1%的融雪剂(100ml 2%的融雪剂加入100ml清水)以及0.5%的融雪剂(100ml 1%的融雪剂加入100ml清水)。

(4)学生作业样本展示:

研究性学习课题:融雪剂对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4级1班 于铭

仪器设备:小麦种子、塑料盒或纸杯等、纱布、融雪剂。

实验步骤:①配置不同浓度的融雪剂(分别为8%、4%、2%、 1%)和清水。②在5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100粒种子,盖上纱布。

图2 实验的5组装置 图3 放在暖气片上提供适宜温度

③每天在各组装置的纱布上喷洒两次等量相对应浓度的融雪剂,进行观察记录。

实验结论:植物种子在清水环境下可以正常萌发、生长;在融雪剂溶液中不能生长,融雪剂浓度越高越能阻碍种子的萌发。

四、实践的成果与反思

1.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生物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了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动手操作技能也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以及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这为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本课程还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且提升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

2.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笔者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这次生物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通过锻炼巩固了生物学科专业知识,提升了自己的科研能力,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将来一定会为学校的发展以及高中生物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研究性学习是用研究的方式学习,是深度的学习也是有效的学习。烟台十中开发的生物学研究性学习作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形成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学习主体,观察思考、信息分析、抽象概括等学科素养得以提炼,合作、沟通等必备能力得以发展。同时,烟台十中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情况,可以为校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徐飞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D].苏州大学,2017。

[2]詹远珊 北海市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3]岳丽红 王雪梅 史杰 杨淑清 基于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校本课程开发[J].中学生物学,2007,(04),60-63。

[4]刘朔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

导师点评: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主体,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为基础,充分利用当地各种的教育资源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利于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山东省烟台市第十中学的初中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为例,阐述了其开发与实施情况,可以为校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进一步地开发和实施措施,建议结合硕士学位论文和专业实践,完善相关的内容,认真完成这个重要课题。

论文作者:魏孟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  ;  ;  ;  ;  ;  ;  ;  

初中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初探——以烟台十中为例论文_魏孟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