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应该怎样创新管理模式论文_陈磊凯

建筑工程管理中应该怎样创新管理模式论文_陈磊凯

江苏江阴港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江阴 214400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是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要点,主要是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可以给社会的发展提供较大的推动力。目前,我国已有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比较落后,难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需求,在实际工作当中也经常产生问题降低管理效率。因此需要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让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可以给社会的发展提供保障。文章主要通过分析建筑工程创新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及现状,对创新管理模式的途径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管理机构

前 言: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的过程中,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并且集中在质量及安全管理两个方面,为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及质量提供保障。建筑企业及施工单位在经营的过程中会以效益的产生为主,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无可厚非,但是落后的管理模式会制约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在现代化发展的形势下急需创新管理模式,从各个方面提高综合管理效用。

1 建筑工程创新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是让管理人员对工作人员进行宏观调配,但是管理人员在执行全面的工作任务时没有明确管理要点,特别是在开展工程项目施工监管时,难以达到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要求。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是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传统的管理模式不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理及财力,给企业及单位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束缚。创新管理模式可以对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需要利用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完善综合管理方法及水平,改善建筑企业及施工单位在目前的经营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更高的民生效益,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有效保障。

2 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现状

2.1 机制缺陷

我国建筑企业在发展当中存在一定的机制缺陷,主要表现在缺乏与建筑工程施工相关的专业化、系统化的管理队伍。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工程项目建设缺乏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没有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施工单位负责人对于自身的工作职责及定位不清晰,导致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约束,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虽然建筑工程管理能够让工作人员体现一定的职能,但是还是需要借助相应的硬件及软件系统,以此作为基础支撑。在存在机制缺陷的情况下,工作人员难以完全按照要求达到工作目标,造成了较大的施工影响。

2.2 人员综合素质低

工作人员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主体,很多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在自身专业能力方面比较欠缺,达不到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在招聘管理人员时没有对其进行系统考核,对于工作能力达不到管理要求的人员还是聘用并且让其负责重要的岗位工作。管理人员在操作当中存在不合理的行为,对于难度较大的项目管理存在忽视现象,导致最终的施工质量及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尽管我国很多高校在建筑管理人才方面的培养力度较大,但是企业聘用的人员当中还是存在少数素质较低的情况。部分企业在经营当中“重技术、轻管理”,这种用人理念导致管理工作效率急剧下降,还会增加工程项目管理成本。

2.3 管理总体质量有待提升

管理人员在工作当中没有体现自身的职能,在工作当中竞争力不强,对于其中涉及的各项工作内容没有做到严格的分析。建筑工程建设施工涉及到较多的专业,管理人员在总体方面没有体现工作特点及优势,甚至忽视了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在管理水平上的体现不尽如人意。施工单位在承包工程项目时经常需要对多种工种进行分析及利用,庞杂的施工体系导致管理工作越发繁杂。管理人员在工作当中实施的管理形式与施工单位的工作格格不入,导致其在工作当中无法对接。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工作职责,在相应的管理工作当中没有采取适当的方式提升总体管理质量,是目前管理形式当中急需改变的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建筑工程创新管理模式途径

3.1 创新管理理念

管理人员在工作当中首先需要创新管理理念,对目前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适当的方式对管理理念进行改革。工作人员需要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施工单位要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及创新能力等进行考核,使其可以达到基本的工作要求。在实际工作当中,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具体的工作情况完善施工管理方案,对现有的工作内容及时检查及更新,一旦发现存在具体的问题就需要及时改善,确保每一项工作能够落到实处。不同建筑企业及施工单位发展方向存在差异,管理人员在创新管理理念时,需要根据企业及单位的发展要求与趋势考虑实际情况,体现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特色,满足项目自身的要求,促使工程项目建设能够跟上时代的步发展步伐。

3.2 调整组织机构

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在发展当中会与第三方组织机构合作对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进行监理,提高施工管理实效性。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建筑工程的管理理念不断更新,为了达到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要求,建筑企业需要对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对于实际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市场不断壮大的过程中,组织机构各个部门需要职权分明,管理人员在创新管理组织环节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成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及项目部,综合把握工程项目建设要求。组织机构要对所有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推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保证各项工作流程符合标准。

3.3 优化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是管理模式实施的基础,在创新管理模式时,需要以完整的管理体制作为支撑,让管理内容的实施满足实际要求。施工单位需要具备一个完整的管理体制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制约,使其能够严格按照管理要求发挥自己的工作价值。在优化管理体制时,不仅需要对现有的管理模式问题进行分析与改进,还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制度,综合实际情况考虑应该如何提高管理执行力度。管理机构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分配,让人员在工作当中各司其职,并且牢牢把握具体的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规章制度。在完善制度时,需要根据创新型管理理念及形式提高体制的针对性,从各个方面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让其相互监督,减少贪污腐败现象,提高管理质量。

3.4 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

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很多行业发展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在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时,管理人员可以对信息化管理技术进行利用,完善工程整体管理效用。信息化技术是当代科学社会发展的产物,能够迅速传递信息,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当中的应用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让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掌握更多的施工管理数据信息。建筑企业及施工单位可以开发信息化软件,还能够与气压建立合作机制,创设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人员需要对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软件合理利用,经常维护及升级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系统实用性。

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从理念入手,施工单位要创新管理体系,融合信息化管理技术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在利用工程施工资源时,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人员的综合素养,最大程度地体现模式创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毕菡清.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下旬刊),2019(08):39-40

[2]郑靓婧,庞俊勇.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106-109.

[3]李鹏飞.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探讨[J].建材与住哪个是,2019(10):162-163

[4]徐宏洋.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以及发展分析[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8(2).

[5]宋俊红.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8):161-162

[6]梁冰斌.试论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其创新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6(15).

论文作者:陈磊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管理中应该怎样创新管理模式论文_陈磊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