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学生对“五四”认识的调查论文

当代青年学生对“五四”认识的调查

朱 红 马 彬

(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1;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社会工作学院,北京 100089)

【摘要】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进入新的历史转型期。五四运动产生于救亡图存的重要历史转型期,新时代重新激活“五四”话语意义重大。调查结果显示,当代青年学生能理性分析五四运动,关注时代与青年的关系,对“五四”的认识呈现出多样性和时代性等特征。与此同时,当代青年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认知随着时代变迁发生了积极深刻的变化,且发生变化的原因呈现多重化特征。

【关键词】 当代青年学生 五四运动 多样化认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五四运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大学生是五四运动的先锋力量。当代青年学生对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五四运动的认知和评价,不仅是对“五四”话语的重启和激活,也是他们继承五四精神、传承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命题。

一、问题的提出与调查的基本情况

五四运动作为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转型的重要时间节点和思想轴心,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新时代如何重启和激活“五四”话语,在社会变革和转型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年学生用何种话语认识和评价五四运动的性质、精神及影响,是值得深入探究的话题。它不仅关乎五四精神的继承,而且从青年社会化和历史观的视角来看,也是近现代中国史上一个事关青年、青年运动的重要政治、文化话题。

我们在中国知网上以“青年”和“五四运动”为主题进行搜索,得到1 350条搜索结果;以“对‘五四’的认识”为主题进行搜索,共有133条搜索结果,而以“青年”和“对‘五四’的认识”为主题进行搜索,得到87条搜索结果,而且大部分研究以理论阐释为主,定性及定量的研究较为匮乏,其中极少涉及青年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认知与评价的相关文献。唯一一篇关于定量研究论文是刘东、刘卫兵等人的《从对五四运动的认知误区看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以对北京市部分青年的调查为例》,该论文以北京市部分青年党员、团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一些人对五四运动的认知状况、价值取向等存在着认同危机和认知误区,甚至可以说是对五四运动历史的无知和对五四精神的漠视”[1]。在以“对‘五四’的认识”为主题的研究中,研究对象大多数以个体为主,如研究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等无产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对“五四”认识的阐述,研究沈从文、梁漱溟、余英时、殷海光、杜威等学者对“五四”认识的分析。研究群体对“五四”认识的文章较少,而且大多集中于精英和流派群体,如研究中共领导人、学衡派、日本人对“五四”认识的探究等,而对大众群体的研究几乎没有。从历史观的角度看,学界在长达百年的进程中对五四运动的阐释、认识及评价主要生成了三大话语体系,即“以胡适、殷海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以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以《学衡》《甲寅》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三大流派的五四话语”[2]。有学者据此总结了三种相应的“五四”观,即“自由主义者的观点——一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和传统派的批判——中国的一场灾难;共产党的解释——在列宁的号召下开展的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3]

观察PICC置管期间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导管留置时间,患者出院前,利用本院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内容包含服务态度、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护理方式4项,每项内容包含25个条目,每条目1~4分评价,每项总分100分,总分≥80分判定为满意,分数越高表示满意程度越高[2]。

重大历史事件是构成人类历史进程的重要节点。人们认识历史、反思历史、需要以各自的历史观来观察分析历史进程,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青年在历史的复杂脉络中不忘本来、筑牢根基、保持辩证、面向未来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为考察当代青年学生对作为历史事件的“五四”的认知,并分析形成这种认知的原因,我们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当代青年学生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认识与评价、获得五四运动相关知识的途径以及如何对当代青年学生进行历史观教育等问题,设计问卷及访谈提纲。对北京、山东、河北、安徽、浙江等地的在读青年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30份,收回325份,回收率为98%。其中有效问卷325份,有效率为100%。调查对象中男性112人,女性213人;年龄在18-38岁之间,平均年龄23.5岁;本科生171人,硕士生94人,博士生60人;文科250人,理科49人,工科26人。与此同时,对4个省份的14名在读青年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访谈对象中男性10人,女性4人;年龄在19-31岁之间,平均年龄23.4岁;本科生4人,硕士生5人,博士生5人;同时从学科属性兼顾了文科、理科及工科[注] A1,男,23岁,工科本科生;A2,男,21岁,文科本科生;A3,女,22岁,文科本科生;A4,男,19岁,理科本科生;B1,男,25岁,文科硕士生;B2,女,24岁,文科硕士生;B3,男,24岁,工科硕士生;B4,女,26岁,文科硕士生;B5,男,25岁,工科硕士生;C1,男,31岁,文科博士生;C2,男,28岁,文科博士生;C3,男,25岁,理科博士生;C4,女,29岁,文科博士生;C5,男,29岁,文科博士生。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我们有多方面的重要发现。

例如,在讲解文章“各具特色的民居”时,我在课堂上展示了若干不同民族和时代的民居,并且图声共用,让学生在配乐和评论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课后,老师将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有名的古民居,以便学生在访问期间收集相关材料和图片,激发探索保护古民居的意识。通过这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他们对社会生活的感情。它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对和平的热爱,以及对世界的感悟。

二、结果与分析

(一)当代青年学生理性认识五四运动,关注时代与青年关系

五四运动作为历史事件和历史活动,是当代青年学生历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当代中国的青年学生对于“五四”的认知不仅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而且更加客观、全面,虽然对于五四精神有着不同的理解,但都特别关注时代与青年之间的关系。

1.当代青年学生对“五四”的认识呈现多样化特征

一是当代青年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认知呈现出多个角度,但基础认知相对集中、明确且客观。我们将问卷和访谈中提及的五四运动关键词进行分类,从五四运动参与的主体角度呈现的关键词有“青年学生”“青年”“工人阶级”,其中超过一半的受访者选择了“青年学生”和“青年”;从五四精神的角度呈现出的关键词有“爱国”“民主”“变革”“热情”“自由”“反抗”,其中“爱国”出现的频次最高;从作为一场“运动”定位的角度,关键词有“爱国运动”、“爱国主义运动”、“运动”、“工人运动”、“激情的学生运动”、“学生运动”,其中“爱国运动”频次较高;从五四运动影响力角度,关键词有“反帝反封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民主主义”“觉醒”,选项的比例差不多。此外,还有呈现五四运动背景的“青岛”“巴黎和会”“不平等条约”等关键词,反映五四运动源起地的“北京大学”和“北京”,以及“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物关键词。选择结果表明,尽管受访的青年学生(以下简称“受访者”)对五四运动的认知不尽相同,但在对于五四运动的基本定位上仍然有较高的一致性。

研究发现,受访者对于五四运动时期的一些口号——“废除21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打倒卖国贼”等仍然十分熟悉,并且印象深刻。他们高度评价五四运动的历史作用,特别关注并客观分析青年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表1 对“五四”的认识角度

2.客观分析青年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

完善地方药品标准体系,促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广东省所受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委托,开展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研究,现已完成中药饮片标准170个、中药材标准220个、医疗机构制剂1117个、道地药材标准10个及对照药材(品)库建设,出版发行药品标准规范9册。为更好推进广东省道地药材标准研究,广东省所建立了全国首个“中药材真伪快速鉴别微信平台”,该平台被广东省政府收载,并获得省直单位第四届工作技能大赛优秀作品奖。

二是受访者从政治、文化和青年等多个角度来认识和评价五四运动(见表1)。从政治角度,分别有53.54%、27.69%的样本(即填写有效问卷的325名青年学生)选择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背景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一场爱国主义运动”来形容五四运动。受访者盛赞“五四”所展示出的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认为“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一般有这样强烈的爱国情怀”(C3),“他们不以个人命运为先导,而是以国家命运为重,不是为了一个朝廷的命运,而是为了整个国家的觉醒”(B1)。从思想文化角度,有7.08%的样本选择用“一场新文化运动”来形容五四运动,很多受访者直接将五四运动作为新文化运动的缩影,在他们看来,新文化运动就是以五四运动作为时代背景的,是五四运动让科学、民主的救国之路得到了广泛且深入的传播。很多人还提到,五四运动是思想上的解放,也为进步青年奠定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正如C2说:“五四运动在思潮上转向了更活跃更新颖的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以及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不少人还从青年运动的视角分析五四运动,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青年作为参与主体的第一次全面亮相。调查中有11.69%的样本选用“一场青年运动”来形容五四运动,受访者也大都认为,五四运动“确实是青年人爱国而发起的”(A1),“提到五四运动首先会想到的是青年……在青年学生的带领下,才有了后来工人、知识分子等其他群体的加入,也由此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C4)。还有受访者认为“五四”这样的大的标志时代的历史事件,同时是青年成长的平台。C1认为,“五四”“培养了青年,培养了那个时代的青年,使那个时代青年逐步走向了时代的前列,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有的受访者从更深的层面谈到了要重视青年群体社会性行为,特别是群体性政治参与问题。在他们看来,五四运动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毫无疑问让全社会看到了青年的力量,但是实际上,社会对于五四运动中的广大青年的作为和思想却研究很少,认识不多。我们不否认五四运动中李大钊、陈独秀等杰出人物的关键性作用,但是更应该关注广泛的参与主体——青年学生。“五四运动更多的是民族的觉醒,接受教育的青年站在历史舞台上,自下而上的发起了五四运动,这是与之前最不同的”(B1)。在一些人看来,五四运动“昭示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我们……应该看到运动本身是由学生发起的,更应该注重学生本身”(B1)。受访者普遍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是一种精神符号,是新时代青年所不可或缺的”( A4,C2,A2)。不少受访者认为,新时代青年心目中作为五四运动的一个标志性词语——“爱国”,并非仅是一个政治意涵,而是一种心系祖国的情怀,一种为中国之崛起而努力拼搏的自我意识。不少受访者特别提到五四时期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例如C3表示,当时的“青年学生有相当深的爱国情怀”,A4则评价说:“他们对国家和社会有自己的激情和认识,渴望去改变。”还有受访者进一步分析了五四运动后,青年群体并未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更突出、清晰的作用,有时甚至为落后反动势力所利诱,关键的原因就是青年学生自身在政治上的不成熟以及社会对青年缺乏正向的引导。五四运动展示了青年在历史进程中的能量,但也揭示了青年群体的先天性不足。就此,一些受访者还分析到新时代应该特别重视青年学生的力量,尤其要重视在复杂的当代社会,在国内外激烈社会变迁中给予青年学生正确的引导。这不仅关乎文化的传承或者断裂,而且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C1的话就代表了这种思考和危机感,“现在我们国家更加统一繁荣,对青年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对青年运动要有一个合理的引导,避免失序而危及社会安全”。

3.结合新时代新背景新问题探寻五四运动的时代启示

一方面,分别有84.31%和42.15%的样本认为青年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先锋作用”和“主体作用”。访谈中A4认为,五四运动“在中国‘站起来’的阶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C4则认为“他们带领中国打开了新的大门,包括否定以前的腐朽文化,走向一个全新的社会”。而形成青年群体这种先锋和主体作用的根本原因是青年的特点和青年文化的特别价值,他们认为青年群体尤其是青年学生,有知识、有思想,思维更加活跃,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因而具有更多的创造力,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能够“起到一个引领作用,尤其是在思想方面”(C3)。

3.关注时代与青年关系,重视当代青年学生对于五四精神的传承

受访者普遍认为,五四运动是时代与人物共同造就的、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因此,当代青年学生更应该注重青年群体与时代发展的关系,更应该强调青年人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当代青年仍需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见表2),并有96%的受访者认为,应与时俱进,在新时代赋予五四精神新的内涵。

总之,只有了解和把握了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正确贯彻落实体育教学的原则,才能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才能使学生的身体和学生的学习都得到发展。

表2 当代青年是否还需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当代青年学生获得五四运动相关知识途径的多样性,不断促进他们“自身学习的深入”。当代青年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和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和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学生获得五四运动相关知识的途径日益丰富多样密不可分。

(二)对五四运动的认知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积极、深刻的变化

关于当代青年大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和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受访者分别选择了“自身学习的深入”、“社会的发展和时代背景的变迁”、“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影响”、“个人实践经历”等因素(见表4)。

表3 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和评价是否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1.在认可五四运动评价总基调的前提下进一步反思

44.92%的样本在“认可五四运动评价总基调的前提下进行了进一步反思”。受访者C4 认为,“总体的正向评价这个基调没有变,只不过侧重点有变化”。随着传统文化的逐渐式微以及文化复兴和文化强国建设需求之间矛盾的凸显,这种反思特别体现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C1表示,“发生的变化就是对五四运动由全部的肯定,到对五四运动之中的个别激进行为有了更多的反思……从文化断裂的层面来看,五四运动对文化的伤害很大”。有受访者还从中反思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态度,从现实社会人们信仰缺失、价值观混乱的角度,分析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表示“社会转型时期,当人们找不到信仰价值观的时候……希望弘扬古代优秀的文化”,这“是我们国力的提升的一种表现,我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对西方思想那么膜拜”。“要有一定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这些是五四运动时期,那些号称要废除一切传统文化的人所看不到的”(C5)。受访者还从国家民主建设的快速推进,反思作为群众运动的“五四”:“在新时代要保证群众运动的有序化,保证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C1)

1.1.2 操作原因:组织培养是个复杂而又系统的技术手段,环环相扣。某一环节的操作不当都会对整个实验造成很大的影响。实验操作不当最常见的后果就是细菌性污染,也有可能引起实验材料内生菌的爆发,导致培养失败,增加科研成本,即浪费了前期的工作,也中断了后期继代培养等工作。

2.对五四运动细节的认知不断深入

(一)提出“中国梦”战略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网络信息的不断开放,当代青年学生对五四运动本质和细节的认识不断深入。不少受访者表示,对于五四运动以及其他历史事件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教科书的“说教”,而是通过更多的资料去深入了解和认识五四运动。随着学术的开放和活跃,不同的思想流派和更加丰富的史料给了青年学生更多的思考分析的空间,也有了多元化的分析视角,再对比原来的教科书,“就会很明显发现五四运动有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对于当时的各种力量就会产生一种全面的判断”(B1)。

声符是形声字中示音的部分,但是这不意味着留学生们一定能通过声符推测出汉字的准确读音。如,“测、侧、恻”的声符虽然都为“则”,但是读音却与声符都不同。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研究声符的数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留学生可以根据形符推测出整字的模糊含义,掌握到共同属性;然而每个汉字都有其固定的读音,因此声符的情况较为复杂。如,以“分”为声符的字“芬、纷、粉、份”,“芬、纷”和声符的读音完全相同,但是“粉、份”的声韵母与形符相同,声调不同。现代通行字中的一部分形声字的声符不与整字的读音完全一致,只是部分相同或相似,如以下这五种情况:

当代青年学生在对五四运动的认知与教科书中观点相契合的基础上,对一些细节性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思考。有21.54%的样本表示,这使他们“了解到了更多五四运动的细节”。如认为“让我加深了对于中国革命曲折性的了解”(A4);“本质上不改变大的评价,只是细节上更丰富一点,更明朗”(C2);还有受访者认为这种深入学习到的细节是“教科书中所没有的,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需要自己的学习和观察”(C5)。

另一方面,受访者也能够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青年运动,青年又是较为冲动的群体,第一次大规模登上历史舞台,不免会出现一些不理性的行为。近10%的样本认为,青年在五四运动中存在“非理性引发的偏离作用”。受访者认为,个别青年打着爱国的旗号进行打砸抢烧,可以说毫不理性,也违背人性,表达了明确的批判意见,如A1表示,“从人本主义角度来看是缺乏理性思考的暴力行为”。B1、C1表示,“要强调一种正向的、理性的青年爱国力量,而不是非理性的复古反叛”。更有受访者反思其后的历史事件的阐述与教育,认为我们在有些问题上并不能全面、客观地还原历史事实,“由此而来的‘虚假认知’难免阻碍青年历史观的发展”(B1)。

问卷调查中,11.69%的样本选择“不再只关注其对当时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注重其对新时代的影响和启示”以及借鉴意义。不少受访者认为,今天的学子纪念思考“五四”需要清醒地感受到,内忧外患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不管什么时期都不能放松警惕。如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西方霸权主义千方百计扼制中国经济发展,科技、商贸之战愈演愈烈,青年一代必须居安思危。B3说:“如今我们国家已经成为强国,不再受人欺负,而我们应该居安思危,将五四运动的精神用在国家建设中去,实现民族复兴。”一些人还从根本目标的角度来论证,如C1谈到,“五四运动所追求的和无数仁人志士所探索的,也就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新时代就是实现这个梦想的时代”。

(三)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和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具有多重化特征

当代青年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期,承担着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现实与使命对于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于青年一代的政治引领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我们专门在问卷和访谈提纲中设计了一定数量的题目考察分析受访青年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认识与评价是怎样形成的?随着时代变迁,这种认识和评价有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分析受访者的体验,我们发现,青年学生对于五四运动的认知正在从严格背诵教科书向自由思考、实践探索转变。问卷调查中,96.3%的人“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和评价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见表3)。“对五四运动的评价作为一种认识,它是有变化的,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一个历史事件的评价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一个新的透视”(C1)。

表4 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和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多选)

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背景的变迁角度来看,C1认为,“这种对文化和社会的反思主要基于当下现实,一个是传统文化的式微,另一个是出于维护社会稳定的国家需要”。从个人实践经历来说,C4表示,“通过担任学校本科生公共政治课助教,接触了一批思想比较活跃的青年大学生,开始关注青年这个群体”;C3认为“我自己就是一个青年,想通过自己的一些想法去做一些回馈社会的事情,比如做一些公益活动”。从网络等大众传媒角度来看,与教科书中对于历史事件的评论比较中规中矩不同,网络信息与教科书上的内容或相似或截然相反,更易激起青年的好奇心,他们对那些“没有见过的历史”反而更加感兴趣。这在一定意义上能够让青年客观评价历史事件,但也会由于缺乏正向的引导,将青年引入歧途。

在访谈中,不止一个人谈到“家国情怀”的意蕴(A3,B5,C1,C3),“在新时代的发展中,青年是时代的新人,时代的发展也需要青年的努力”(C1),认为作为当代的青年学生,应该从历史事件中体会到自身的定位以及时代的需要,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或者体现在口号中,要身体力行,成为新时代的“开荒者”,要“心怀祖国,努力向前辈们致敬和看齐”(B5)。有人还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要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4],“广大青年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5]。可以看出,当代青年学生对于“五四”中青年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传承五四精神等问题特别重视,无论从时代发展角度,还是从青年一代成长角度,这一点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对开放的社会环境让当代青年学生有了多元的认识途径,从五四运动相关信息获取途径来看,95.69%的样本选择了“学校(课堂、老师、教材、讲座)”这一途径(见表5),访谈中每一位对象也都谈到了“学校”“老师”或“课程”这一主要途径。“主要是通过学校吧”(A4);“最先的了解是初中高中历史课上集中学习”(C2)。“网络”成为受访者获取相关信息的第二大渠道,53.23%的样本通过该途径获得五四运动相关知识,“期刊、电子书等文字资料和影视剧等影视资料主要以互联网为工具获得”(C1)。还有较大比例受访者通过“课外书”这一自我教育途径获取五四运动的相关资料,问卷中这一占比为47.08%,“我会从一些书里面对五四运动有了解”(C3);“但是真正要仔细去了解,我觉得还是从一些其他的书了解到的,比如前段时间看的《1949年后的大师们》”(C5)。此外还有25.23%的受访者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五四运动相关知识,“我觉得我们那个小组作业对我形成对五四运动的整体认识影响是比较大的……我们做了一个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段时期的视频……了解了和五四运动相关的很多知识”(A4)。通过家庭获得相关知识的受访者较少,仅有29人。“家庭的影响比较少,几乎就没有”(A1)。

表5 获得五四运动相关知识的途径(多选)

关于何种途径对受访者形成对五四运动的整体认识影响最大,受访者的回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的受访者认为老师的影响较大,“老师对形成对五四运动的整体认识影响较大”(B3)。有的认为书本对自己的整体认知影响较大,“历史书,广泛的阅读对于形成整体、全面的认识有较大的帮助”(B1)。有的认为网络的影响较大,“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网络和电视”(C3)。特别应该引起注意的是,不少受访者认为,线下实践活动的影响较大,自身的不断思考自省是提高认识的重要途径。如A3说:“去五四红楼也就是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进行参观,对我的影响较大。”还有受访者表示,和一批良师益友进行交谈,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之下会对历史事件产生进一步的认识,“私底下的这种和同学、朋友间的交流”影响较大。

三、结论与讨论

调查发现,当代青年学生能够理性分析五四运动,对“五四”的认识呈现多样化特征,能够客观分析青年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并能关注时代与青年的关系。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时代的发展以及了解五四运动途径的日益丰富等多重原因,当代青年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认知随着时代发生着积极的、深刻的变化,一是在认可五四运动评价总基调的前提下进一步反思,二是对五四运动细节的认识不断深入,三是能够居安思危,从青年自身出发,结合新时代新背景新问题探寻五四运动的时代启示。这些变化呈现出当代青年学生积极的进取精神和良好的反思精神。

中国社会一直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中国文化的哲学思想集中在“人”“和”“礼”三个关键概念上,其中“和”与“礼”又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关键认知和价值理念。“礼”的基础和前提是“序”,“天地君亲师”是传统社会下中国人必须置于个人之上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所以在“五四”之前几千年的中国社会里,青年从来都不是决定和影响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认为,人类文化传递有三种模式:后辈向前辈学习的前喻文化、几代人共同学习的同喻文化和上辈人向下辈人学习的后喻文化[6],她据此所提出的关于青年文化的思想在青年研究领域有很大的影响力。很显然,中国传统社会是典型的前喻文化模式。五四运动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青年运动、学生运动,无论是“五四”前世界先进思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研究、传播;以及运动中的宣传鼓动,冲上街头;还是运动后进一步扩大“五四”影响、持续推进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青年都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展现出青年群体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的独特作用和不可替代的地位。五四运动中既有先锋和精英,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引导,也有一大批普通青年学生的广泛参与,他们共同掀起了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这是一次新文化新思想的启蒙,也是青年在社会参与方面的一次跨越时代的突破。调查发现,当代青年学生不仅能够从政治、文化等视角分析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影响,而且能够从青年主体的视角出发,客观分析青年群体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的作用,并能结合时代发展明确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从了解五四运动的途径来看,学校教育是受访者获得五四运动相关知识的首要途径,但受访者也谈到历史教科书和支撑材料的丰富生动性有限,课堂氛围的活跃度、互动性有待加强。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要丰富教材的内容,充分运用自媒体等手段与学生分享五四运动相关影像资料,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增强师生互动。此外,有的受访者特别强调学校或者学生自发组织的实践活动对其了解“五四”运动的重大作用。为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鼓励和组织学生通过参观与五四运动相关的教育基地等方式,加深当代青年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认知和了解,并在现实生活中积极践行五四精神,为新时代发展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网络”成为学校教育之外受访者了解五四运动的第二大渠道,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重视和发挥网络作用的同时,也要加强网络管理和互联网治理,遏制网络上错误的“五四”观和不正确的五四运动内容的传播,并针对错误的宣传材料进行整改。相较于其他途径来说,通过家庭了解“五四”的人较少,体现出家庭教育中相关历史教育的不足。可见,家庭的教育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从而形成对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益补充。

旱育秧3叶内以旱为主,促其根系发达、长成壮秧,尽量做到床土不开裂不浇水、秧苗不卷叶不浇水。3叶以后要适当提高床土水分含量,保持土壤湿润,切忌用大水漫灌。阴雨天要盖膜挡水,并及时排干畦沟水,达到最大限度地控水。

考虑到当代青年学生的素质以及学历的整体提高,同时考虑到“五四”历史事件本身所具有的深刻性,本次调查主要以大学生为主;要想得到更加客观的结论,对于社会中普通青年的“五四”认知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分析,这也是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 考 文 献 ]

[1]刘 东 刘卫兵 等:《从对五四运动的认知误区看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以对北京市部分青年的调查为例》,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2]欧阳哲生:《新世纪五四话语的演进》,载《文艺争鸣》,2018年第9期。

[3]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 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66-467页。

[4]习近平:《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载《人民日报》,2013年5月5日。

[5]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

[6]高 飞:《三喻文化与社区教育》,载《成人教育》,2008年第9期。

收稿日期: 2019-02-27

作者简介: 朱 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家庭教育;

马 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

除了日常生活化的细节加持,作者将细腻的笔触还伸向了专业性知识领域。为了使小说更具有专业性、纪实性,作者在叙述中不时的加入专业名词或定理,例如薛定谔的猫、莫拉维克悖论、哥德尔定理等等,这使得这部充斥着数字、物理等专业名词、以科学家创业者为描写对象的笔记,避免流入枯燥生硬的怪圈。

(责任编辑:王建敏)

标签:;  ;  ;  ;  ;  

当代青年学生对“五四”认识的调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