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自动化工控安全研究与应用论文_王玮

电力调度自动化工控安全研究与应用论文_王玮

(北京神州绿盟信息安全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550000)

摘要:电力调度工作极其重要,它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虽然在现阶段自动化控制技术越来越先进,大大促进了电调度工作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但是在具体电力调度工作中,安全问题一直是电力调度工作中的重点和关键,如果出现安全问题,必然会影响电力调度工作的有序开展,影响电能的正常供应,甚至还会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基于此,文章就对当下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中所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提高电力调度自动化安全性的相关措施和建议,以供借鉴。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工控;安全问题;研究

1自动化电力调度控制技术的主要优点

通过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当下电力调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其主要优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工作效率高。在应用自动控制技术后,电力调度工作效率能够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因为在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数据的处理以及相关信息指令的下达、传输,都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的。这样就可以通过相关监控软件及时监控电力系统在运行中所出现的异常和问题,降低人为风险因素的影响,从而促进供电稳定性的增强。(2)安全性强。电力系统在运行中需要兼顾协调各个方面的工作,而在应用自动化调度技术后,就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对电力调度的自动控制,从而进一步提高调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切实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3)信息数据参数采集反馈及时。电力系统调度工作开展,离不开各项相关子系统以及设备运行参数和运行信息的支持,在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后就可以通过相关系统是做到对各运行参数信息的实时采集和迅速反馈,为调度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2电力调度自动化安全防护中存在的问题

整个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它包括了通信系统、电力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等等,一旦任何一个环节或者系统出现问题,都会对电力调度,自动化工作的开展,产生不良影响,在具体的电力调度自动化工作中产生安全问题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2.1管理制度不完善

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保证电力调度自动化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在当下有相当一部分电力调度单位在管理制度方面都存在缺陷和漏洞,缺乏对管理人员和调度人员的有效管理。有相当一部分调度人员在专业知识、工作能力等方面都相对较差,没有完全掌握电力调度自动化背景下的工作特点和工作模式,难以胜任现阶段的电力调度自动化工作。其次,缺乏必要的责任制度和惩罚制度,有许多调度人员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没有严格按照今天的工作规范和工作要流程来进行调度管理工作,在调度工作中问题层出,严重影响了电力调度工作的质量和电力系统的安全。

2.2系统自身的问题

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自身的问题对于电力调度自动化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虽然,现阶段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在具体的硬件和软件方面与国外相比依然存在一定差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仍亟待提高。并且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也相对有限,无法及时对电力系统进行升级更新,及时修补系统中所存在的漏洞。比如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只考虑到了操作的便利性,并没有对安全设计进行深化;再者,系统缺乏必要的检修和科学的维护,只有在出现问题后才进行处理,这都会影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

2.3防火墙问题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需要通过网络来实现对相关信息和指令的传输、下达和执行,但是在网络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毒、黑客等的危害,因此需要通过防火墙来实现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有效保护。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防火墙技术还有待完善,安全防护效果相对有限。比如在当下进行防火墙的设计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具体特征和工作的具体需求,所以防火墙安全防护效果非常有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调度自动化安全控制措施

3.1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建立责任体系

为了提高调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规范性,切实保证所制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都能够有效落实到电力调度工作中,就必须对现有监督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并明确工作人员在工作人的责任。首先,构建责任体系。明确各项工作的负责人,确保在问题产生时可以即使有人负责,加快对问题的处理和解决。其次,构建奖惩机制。通过奖惩机制能够有效实现对工作人员行为的约束,激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最后,结合电力调度自动化工作的特点和工作要求变化及时,对监督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改善,切实保证监督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将其有效落实到实际监督管理工作中,为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安全稳定奠定良好基础。

3.2做好对相关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完善系统功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功能应用效果,需要合理应用相关安全防护技术,对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在现阶段常用的技术有以下几种:(1)备份及恢复技术。该技术的作用就是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这样就可以在系统在某些问题影响而出现数据丢失等问题时,及时对关键数据进行恢复,避免因为数据丢失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2)

横向隔离安全技术。该技术建立在正向横向安全隔离装置的基础之上,在应用该技术后能够不通过网络就实现对安全区之间的数据传输,整个数据传输过程是单向的,所以具备非常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3)纵向加密保护技术。该技术的关键在于纵向加密认证装置,通过该技术可以使电力调度通话系统在进行信息传输通信时,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加密和认证,从而有效避免了信息数据的泄露和被窃取。在应用过程中,纵向加密保护技术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密码形式实现对信息数据的加密,所以安全性非常高。

3.3防火墙安全防护构建

只有保证防火墙的切实有效,才能够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在进行防火墙构建时,需要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入手,硬件防火墙是利用网络实现与内部服务器和外部网络等相关设备的连接,在现阶段最常用的防火墙是 DF - FW 系列防火墙,该防火墙是对软件和硬件的综合。将该防火墙应用到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接收和传输下一集所传输的信息数据;(2)禁止WEB 服务器访问MIS网,允许MIS访问WEB 服务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防火墙的设置和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其在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环境和应用目的,切实保证防火墙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3.4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调度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了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当下相关企业需要做好对调度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使其有效掌握现阶段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并不断增强调度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岗位责任意识,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奠定良好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切实保证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有效应用,确保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运行中的安全和稳定,就需要做好对相关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并采制定和落实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蔡桂华.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安全防护问题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8(23):213~214.

[2]夏杰.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研究[J].四川水泥,2016(08).

[3]陈红花.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探[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3):142.

论文作者:王玮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电力调度自动化工控安全研究与应用论文_王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