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精神及其本质_奥林匹克精神论文

奥林匹克精神及其本质_奥林匹克精神论文

奥林匹克精神及其本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奥林匹克论文,本质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一百周年。当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时,参加者只有14个国家的245名运动员。今年第26 届奥运会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时,参加者已达到197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名运动员。早年的奥运会很少被人所知,而现在全世界都熟知五环标志和奥林匹克运动会。全世界大约有246亿人次观看了1992 年巴塞罗那夏季奥运会和法国阿尔伯维尔冬季奥运会的电视转播。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冬季奥运会的电视观众达100亿人次。奥林匹克运动影响之大, 超过了任何其它社会文化活动。它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体育的范围,在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新闻媒介等许多方面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奥林匹克运动会及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得到如此广泛的重视,不能不从它倡导的精神、宗旨和所开展的活动中去寻找答案。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及其后继者都主张通过体育和文化及教育的结合,使人们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维护人的尊严的社会服务。根据这一思想而创健的运动被称之为奥林匹克运动。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歧视和符合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而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则主要是相互理解、友好、团结和公平竞赛。

综合起来说,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精神或者追求的理想就是和谐发展的个人,友好、互助的社会以及和平美好的世界。

这样的理想,在阶级社会里,只是一种美好但不切实际的空想。但从当前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来看,它不失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有利于促进世界人民友谊和相互了解、符合各国人民良好愿望的主张,因而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奥林匹克运动在其活动中力求贯彻的原则之一是普遍性。它反对在体育活动中有任何形式的歧视,不论是种族的、宗教的、政治的或是性别的。普遍性涉及到世界地理区域以及各国社会内部。地理区域上的普遍性较易做到。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众多获得民族独立国家的参加,奥运会才可以说得上是超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种族和肤色的和平、友谊的盛会,成为东、南、西、北的一个汇合点。今年的奥运会被称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合家欢,参加单位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至于各国内部要贯彻体育普遍性原则还不是易事,例如彻底消灭种族歧视问题、妇女参加问题、人人都享有体育权利的问题等等,有待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才能解决。

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吸引人,还在于它每4 年一次的夏季奥运会及冬季奥运会。它以“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号召人们永不满足于现状而向更高的目标奋进。正是奥运会上精彩纷呈的竞争场面以及这种竞争所代表的一往无前的精神,使得每届奥运会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

国内曾有过对“参与比取胜更重要”口号的不同理解,有人认为只要“参与”就符合奥林匹克精神。我认为“参与”和“取胜”两者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参与就谈不上取胜,所以参与是基础。参与就是普遍性原则的体现。没有群众性的参与,就谈不上奥林匹克运动,谈不上奥林匹克理想;但只有怀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去参与,才是真正的参与,才符合奥林匹克精神。那句话的全文是“奥林匹克运动中最重要的不在于胜利而在于参加,正如同生活中最重要的不在于取胜,而在于奋斗。重要的事情不是战胜别人,而是尽力而为。”

要从几个方面去理解“尽力而为”:

一是对自己。超越自我。这本身就是奥林匹克精神。战胜自己,克服自己的弱点,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新的境界。

二是对自然。克服大自然给人类的限制而取得更大的自由。

三是对竞争的对手。要力争战胜对手。如果明知对手强于你,你还参与不参与?同样要参与!虽然今天还不具备战胜对手的能力,但从失败中吸取力量,努力提高自己,力争最终战胜对手。

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所倡导的参与原则。只有在全力拼搏意义上讲的“参与”才比“取胜”更重要。

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国际奥委会。国际奥委会成立至今已102年。前后有过7任主席,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无疑是它的创始人法国教育家顾拜旦男爵以及现任主席萨马兰奇。顾拜旦把古希腊关于人的均衡发展与现代社会教育改革提倡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结合起来,奠定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基础。但是以往的国际奥委会许多做法跟不上现代高科技社会的潮流,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曾历经坎坷,前途难卜。而萨马兰奇担任主席后则带领奥林匹克运动克服了种种困难,进入了今天的黄金时期。

在萨马兰奇的领导下,国际奥委会取消了捆缚自己的业余与非业余的界限,使奥运会成为最高水平的体育竞技大会。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到,国际奥委会成功地开发了奥林匹克的商业价值。如仅1993年到1996年的4 年奥林匹克周期内奥林匹克运动创造了25亿美元的收入。现在国际奥委会与美国及欧洲的电视转播合同已从2000年定到2008年,金额达49.92亿美元。

在政治上,国际奥委会努力利用其影响为世界和平作贡献。1992年,它提出了“奥林匹克休战”的倡议。经多方努力,终于在1993年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奥林匹克休战”的决议,号召冲突各方在奥运会期间及前后一周内实行休战,并确定国际奥委会成立一百周年的1994年为“体育与奥林匹克理想年”。联合国50周年大会还通过决议,要“通过体育和奥林匹克理想,为建设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作贡献。”

古希腊时,妇女是不允许参加奥运会的。现代奥运会第一届比赛中也没有妇女参加。第二届之后虽然设立了女子项目,但数量并不多。二次大战后举行的第一次奥运会(1948),女子比赛项目仅5个大项, 争夺19块金牌。这种状况近年来有了很大变化。今年的百周年奥运会将设立21个大项,争夺97块金牌。国际奥委会十几年来不仅有了女委员、女执委,而且走在其它国际组织的前列,对1995年北京世界妇女大会的宣言迅速做出响应,决定要求各国奥委会2000年前在其领导机构中妇女的比例不得低于10%,在2005年前妇女的比例不低于20%。

国际奥委会还特别重视文化和教育。萨马兰奇多次指出奥林匹克运动与一般体育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体育与文化的结合。因此,每届奥运会都有专门的文化节目,并把开、闭幕式看成是展示体育与文化结合的重要活动。国际奥委会于1993年建成了特色鲜明、现代化的奥林匹克博物馆。在组织上,国际奥委会加强了它下属的文化委员会,以此推动体育文化活动。

我国曾于1928年派观察员参观了荷兰阿姆斯特丹奥运会,第一次派运动员参加是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合法权利曾遭到西方反华势力的无理阻挠。经过长期斗争,在朋友们的支持下,终于在1979年恢复了我国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权利。之后,我国参加过5次冬季奥运会和3次夏季奥运会。今年将是第4 次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

今天,我国已是奥林匹克运动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我衷心希望我国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发扬爱国主义和奥林匹克精神,全力拼搏,展现我国青年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争得优异成绩,并加强同各国青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情谊。

1996年7月2日

标签:;  ;  ;  ;  ;  ;  

奥林匹克精神及其本质_奥林匹克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