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提升执行力_执行力论文

多渠道提升执行力_执行力论文

多途径增强执行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执行力论文,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执行力,就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通俗地说,就是不折不扣、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和任务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把握规律、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就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狠抓落实、坚决完成任务的能力,就是将思想转化为行动、把理想变成现实、把计划变为成果的能力。一句话,也就是“贯彻落实”的能力。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增强执行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形势发展的要求,是成就事业的需要。小平同志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这说明,决策再好、思路再好、制度再好,没有强有力的执行都是纸上谈兵;缺乏执行力,计划就会打折,机会就会丧失。

全面提高执行力,必须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不断优化执行环境,培育执行文化,强化执行意识,提高执行素质,改进执行方式,健全执行机制,实现显著的执行绩效。

一、在勤学好思中提升执行力。当代世界惟一不变的就是变。执行任务和执行对象是不断变化的,过去有效的执行经验今天可能会变得毫无用处。执行力不是某项单一素质的凸显,而是多种素质的展现,它体现为一种总揽全局、深谋远虑的洞察力;一种不拘一格的突破性思维方式;一种“设定目标,坚定不移”的态度;一种雷厉风行的管理风格;一种勇挑重担的工作作风。执行力要靠学习来不断提升。要通过学习不断提升干部的素质,提升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提升协调各方关系、化解各种矛盾的能力,提升促进自主创新、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提升坚持公平正义、依法行政办事的能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拿破仑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剑,二是思想,而思想比剑更有力量。许多成功的优秀干部就是依靠过人的思维和审时度势的能力善于抢抓机遇,不断创造辉煌。当今,新知识、新精神、新任务、新提法层出不穷,不勤学善思就跟不上时代步伐,就会缺乏干好工作的本领和能力。只有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勤奋学习,加强知识积累,思想才会不断丰富,执行力才会不断提升。

二、在精心谋划中提升执行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能否制定切合实际的计划方案是执行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尺。“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工作中出问题,不少就出在制定和遵行计划方案这一环,以至工作缺乏计划性、连续性,工作推进缓慢。在精心谋划工作时,应善于理解领悟上级的政策与精神,不断提升执行力。决策能否执行到位,关键是能否正确理解和领悟决策的精神实质。理解不透,执行就会发生偏差。同样的政策环境,为什么有的地方发展快,而有的地方发展慢,就是对政策和环境的理解领悟不一样。理解得深刻,领悟得透彻,执行起来就能有效地结合实际,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应增强谋划的深度,正确领悟政策,我们还必须深入调查研究。任何一项工作如果不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问题就找不准,关键就抓不住,提出的思路和制订的方案就缺乏针对性,执行起来就难以取得实际效果。

三、在依法行政中提升执行力。没有执行就没有作为,但是执行绝不是乱作为,执行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要以上级政策为界限。依法行政是健康发展的轨道,是通向民主、文明、和谐的必由之路。如何坚持依法办事,化解矛盾,应对突发性事件,是广大干部在执行公务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特别是在企业改制、城镇拆迁、农村征地及涉法涉诉等敏感问题上,一定要严格按法律按政策办事,决不能因执法不规范、执行政策走样或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而引发事端。依法行政的本质是依法规范、约束行政权力。依法行政是依法治权,不是依法治事;是依法治官,不是依法治民;是依法治己,不是依法治人。随着法制的健全,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普遍提高了,法制意识普遍增强了,干部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一定要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办事。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切实建立严格的执行保障机制。

四、在破解难题中提升执行力。干部进步的过程,往往就是克服困难、解决矛盾的过程。干部执行力的水平,实际上就是破解难题、化解矛盾的水平。面对困难和矛盾,每一个干部首先应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树立克难制胜的信心和勇气,把困难和压力视作对自己执行力水平的挑战和考验。人们常讲“困难就是欺软怕硬的弹簧”,只要迎难而上,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其次,应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品格,愈挫愈勇,愈碰愈硬,认准的事,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仍千方百计完成,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再次,应在学习和实践中,掌握破解难题的方法和技巧,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各级干部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始终保持攻坚破难、冲关夺隘的斗志,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毅力,志在必胜、敢为人先的气魄,在破解难题中提升执行力,以良好的执行力推进事业的发展,实现万州的振兴。

五、在开拓创新中提升执行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状态,而且是决定一个地区、一个单位能否发展的关键因素。干部工作中的一些亮点、一些闪光点,就是靠创新得来的。创新可以提升执行力。创造性地落实上级精神,是执行力的最高境界。就是领导,也不希望下属照抄照搬,是个只会做工、不会用脑的执行机器。能够把上级决策本土化的人,才是执行力强的优秀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有许多未曾认识的领域需要探索,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研究,有许多热点、难点问题需要破解。各级干部必须不断增强思想的开拓性和工作的创造性,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在创新中实现科学执行、有效执行,在创新中推进“加快”和“率先”。

六、在团结协作中提升执行力。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众所周知,大雁在飞行时总喜欢排成“一”字或“人”字,因为在这种队形中,每只大雁扇动翅膀都会为紧随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能比单飞增加70%的飞行效率,从而减少体力消耗,这样它们才能完成长途迁徙。一个组织、一个班子、一个单位就是一个团队。只有优秀的团队,才有强大的执行力。也只有执行力得到不断提升,才能打造出高绩效团队。上级的决策、决定和要求的贯彻执行,要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标准,必须分层级进行,每一层级团队在执行上的不协调、不到位,都可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是否善于与人团结共事和精诚合作,是衡量一个干部执行力水平的关键。每一个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强化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念,加强与同事在思想、认识、信息、感情的沟通交流,做到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补台,形成工作的合力,齐心协力建设团结和谐的、高素质的执行团队。

七、在严谨细致中提升执行力。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使人疲倦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这些充分说明,细节决定成败。当前,提高执行力,就是要树立一种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各项重大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执行要重细节。谁能够在精细的地方做得彻底、执行到位,谁就能获得胜利。把简单的事情千遍万遍地都做对就是不简单,把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因此,在执行过程中,每一个干部既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又要能够从小处入手,要把每项工作都细化为看得见,摸得着,能量化,可操作,追求卓越,力求完美。

标签:;  ;  ;  ;  

多渠道提升执行力_执行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