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中国道路分析_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中国梦与中国道路分析_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中国梦与中国道路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道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每个时代、每个国家都有不同性质和特点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振兴的共同理想和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描绘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蓝图,阐明了实现这一美好理想的正确道路、精神支柱和强大力量,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这些重要论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阐明了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走什么道路、朝什么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现实道路和重大意义,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伟大的中国梦和中国道路:深厚的历史意蕴和艰辛的探索历程

众所周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中国始终走在世界发展的前列。然而,到15世纪以后,西方主要国家相继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民主革命和产业革命而迅速崛起,并走上了对内剥削、对外掠夺乃至发动侵略战争的资本主义道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的侵略步步紧逼,封建王朝的统治日益腐败,内忧外患接踵而至,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深重危机。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张之洞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发动的洋务运动、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戊戌变法、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抗争,但都先后失败了。这证明旧式的农民战争、不触动封建统治根基的自强运动、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种种改良和革命的方案,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艰巨任务和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从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到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抵御帝国主义。旧的顽固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打了败仗了,抵不住,宣告破产了。不得已,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项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组织过政党,举行过革命,以为可以外御列强,内建民国。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3]

要解决中国近现代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引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和民族振兴的理想目标和现实道路,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阶级和领导力量。这一历史重任最终落到了中国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身上。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有了正确的奋斗目标和前进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始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和工作中心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征程,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考验面前,紧紧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功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他还强调,作为实现中国梦必经途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4]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按照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我们国家的发展目标,都聚焦于这个总任务。邓小平同志告诫我们:境内外某些人主张“把资本主义一套制度都拿过来,似乎这样才算真正搞现代化了”。“这股思潮的代表人物是要把我们引导到资本主义方向上去。所以,我多次解释,我们搞的四个现代化有个名字,就是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我们实行开放政策,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有益的东西,是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一个补充。”[5]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现代化必经阶段的奋斗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提出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新要求。这些要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一致,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相衔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回顾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的演化和中国社会的变革,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的历程和经验,我们必然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只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在党领导人民取得的重要成就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它既是其他成就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巩固其他成就的重要保证,而且是未来取得新的更大成就的根本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梦想和追求,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奋斗,凝聚着亿万人民群众的夙愿和探索。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会丧失依托,甚至化为乌有。历史反复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道路,而没有别的梦想和道路,能够指引和保证我们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振兴的历史任务。

二、中国梦的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在由理论变为现实的过程中,并不像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预言的那样,首先发生在先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度里。这就要求共产党人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从各个历史时期和各国具体国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有效的实现形式。列宁过早逝世,来不及解决这个难题,但他已经意识到社会主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困难,继续比较容易”;反之,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则“开始容易,继续比较困难”。[6]斯大林同反对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错误倾向进行斗争,并在实践中构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体制模式。这种体制模式对前苏联的强大和世界格局的转变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谋划和探索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目标和途径,既取得了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又出现过曲折和失误。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才正式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道路,才更加自觉地解决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社会主义这个当今时代的重大课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对这条道路进一步作了明确界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7]这一界定包含着在中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前提、基本路线、根本任务、总体布局和战略目标,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内涵和关键要素。这条道路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和阐释,这里尝试从以下五个方面予以论述:

第一,两个重要前提。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毛泽东同志早在1957年5月就说过:“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8]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也强调:“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9]1998年抗洪、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抗震救灾,都显示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才能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党能够在新时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以对基本国情的科学认识为现实依据。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10]

第二,一条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因而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其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对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规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安排,坚持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如果把经济建设比做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火车头,那么,改革开放可以说是它的发动机,四项基本原则可以说是它的方向盘。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这是党和国家经受风险考验、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

第三,三项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看作建立新社会的“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来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显得极为重要和紧迫。另外,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概括为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式的“基本原则”。[11]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部科学社会主义入门之书中指出:社会主义“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12]列宁坚持要把“不仅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而且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充分福利和自由的全面发展”[13],写进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纲领中去。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四,一个总体布局。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又专门阐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并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规律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运用更加全面、更加完善了。

第五,一个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所有仁人志士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十月革命开创的世界历史进程的发展潮流。对于中国的发展进步而言,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定为新时期我国“最大的政治”,实行“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原定1990年达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于1987年提前完成了;原定2000年达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于1995年提前完成了。我国胜利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新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步,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一战略目标将民族式的理想追求与国际化的衡量标准恰当地结合起来,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广泛认同和衷心拥护。

上述五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揭示了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找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和要素。其中,两个重要前提是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条件;一条基本路线是总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内容;三项根本任务是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终目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形式;一个战略目标是蓝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显著标志。这五个方面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实践探索和创新成果的科学总结,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要求。在当代中国,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解决中国发展进步的问题。中国决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只能走社会主义改革和完善的新路,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三、中国道路的重大意义:宽广的发展前景和深远的国际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当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扎根于中国大地、适应时代潮流的科学社会主义。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14]习近平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也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5]这些重要论述,精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特征及其成功的奥秘。从思想渊源上讲,这条道路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又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创新。从现实基础来看,这条道路是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成果以及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进行科学分析和概括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条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所产生的奇迹和优势,不仅得到国内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而且受到国外许多有识之士的称赞。

实践是检验思想理论是否科学的最终标准,也是衡量社会道路是否正确的根本尺度。在历史的长河中几十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推动的发展进步前所未有、世所罕见。中国共产党刚刚在全国范围内取得执政地位时,毛泽东同志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16]经过60多年的奋斗,我们不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有了自己生产的汽车、飞机、坦克、拖拉机,而且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高速铁路、航空母舰、超级计算机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曲折发展,我们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共产党90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新中国60多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30多年举世瞩目的成就,都从不同层面体现和验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一般说来,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统一性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由于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人口多,耕地少,发展极不平衡,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不同于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越南古巴等国的社会主义,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特殊性。例如,联产承包、乡镇企业、经济特区、“一国两制”以及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等,都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和政治智慧,带有显著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虽然是在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但它顺应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能够超出一国的范围而对世界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17]到21世纪50年代,我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国民经济总量属于世界前列。“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18]

苏东演变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国际金融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却持续快速推进,吸引着世界进步人士和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一些媒体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造就了20世纪最壮观的经济奇迹之一”,“扭转了20世纪后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趋势”,“是对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重大的贡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彭斯对中国发展道路十分赞赏,认为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曾有过高速且持续的经济增长,但从未见过像中国这样规模庞大的经济体,在一段长时间内如此强劲增长,其发展规模和重要性之大,影响人口之多,都是空前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独一无二。[19]170多年前,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清王朝的统治下,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今天,我们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一个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成为推动世界和平与进步的重要力量;13亿中国人民赶超时代潮流,迎来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光明前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果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实现伟大中国梦和开辟中国道路的万里长征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那么,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任务更艰巨,工作更伟大。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20]这就吹响了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号角,开启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航程。

标签:;  ;  ;  ;  ;  ;  ;  ;  ;  ;  ;  ;  

中国梦与中国道路分析_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