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与“双星文化”_双星论文

王海与“双星文化”_双星论文

汪海与“双星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双星论文,文化论文,汪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没有文化的产品是没有生命力的产品”。

———汪海

【汪海“语录”】

世界鞋业圈内人士都知道有个“双星市场理论”,也熟悉“汪海语录”,许多国外制鞋企业老板还将“汪海语录”抄下来张贴在办公室,挂在厂区里。但有许多不了解双星的外人乍听“双星市场理论”一词,都会认为汪海可真敢“吹”,除了有毛泽东理论、邓小平理论,在中国还没有哪个企业家敢将自己的东西冠之以“理论”的。

汪海是个很有个性的人,也正是以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他才能够驾驭着“双星”这艘大船出海越洋,向着世界名牌的目标进军。80年代,他就敢于以企业名义召开记者招待会;第一个独自组团参加国际鞋业博览会;第一个作为企业行为举办全国定货会;第一个以中国企业名义在美国纽约召开新闻发布会。

所谓“汪海语录”,其实是汪海带领全体双星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市场风风雨雨中摸索出的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人才观念、创新观念、名牌战略观念和多种经营观念的经验,是在市场摸爬滚打中形成的一系列有双星特点的指导思想、行为准则和工作口号,如:

对市场竞争,双星人的态度是:“有人就穿鞋,关键在工作”;

对管理,双星人的方法是:“两眼盯在市场上,功夫下在管理上”;

对质量:“用做人的标准对待名牌,

对人才培养:“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提高自己,自己完善自己,自己给自己出题目,自己给自己加压力,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对待成绩:“向后看,一切划句号;向前看,一切从零开始”;

对待工作:“辛苦是摆脱痛苦的前提,艰苦是战胜残酷市场的前提”。这些不断创新并闪耀着唯物论与辩证法光辉的观点,朴实无华,易记易懂。

【“道德”管理】

双星提出“人是兴厂之本,管理以人为主”,并创造性地对人的管理提出“道德”理论,即运用精神的管理。1983年,双

星集团资不抵债,人心涣散,汪海心情很沉重。但是他懂感情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往前冲,因此他首先在领导班子会议上提出“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口号,并制定“爱厂、求实、拼搏、进取、开拓、前进”的十二字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全厂上下开始拧成一股绳,打响了“10年创中国名牌”之战役。以这种精神,10年时间里,双星走完了耐克用30年,阿迪达斯用70年所走的路,打出中国鞋业自己的一面旗帜。

1992年,双星实施“东部发展,西部开发”战略,相继在我国西部文化较落后的地方投资建起8大生产基地,员工队伍结构随之发生了变化,80%的员工来自农村,对其一味讲“爱国、爱岗、创名牌”、“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他们根本听不进去。汪海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管理上兼收并蓄,将“佛”和“商”完善结合,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文化吸收进来,运用人心向善的这一本性塑造员工,提出“干好产品质量即最大的行善积德”,力求使企业精神符合实际。双星人的这一作法曾长时间招致一些人的说三道四,认为双星在宣扬迷信,但是这对于没有多少文化、大道理听不进的打工仔来说,可谓是说到了点子上。

【全新价值观】

文化的外在表现是物质,产品的内涵底蕴是文化,双星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一开始就非常重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有的职工不理解,认为“种花种草还能种出鞋来”。事实上,许多客户正是通过双星井然有序的现场管理,认为企业管理有水平才坚定了与双星做生意的决心。去年10月,美国最大经销商PSS公司总裁肯·希克斯一行到双星进行贸易洽谈,在海江公司包装车间,PSS总裁随手弯腰用手摸了一把地面,竟发现车间地面纤尘不染。他认为,管理水平能达到这么好的水平,应该是世界上最好的工厂,从而将其他定单也转给了双星。

双星一直重视行为文化的建设,热心参加举办各种文化活动。1996年,在全国广大青少年中开展了“为中国名牌筑起希望工程”大型宣传活动;1997年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了“双星全国广播新歌评选”;1998年与人民日报社举办了“双星文学奖”,在社会上扩大了双星的知名度。但双星总裁汪海却说:“企业文化最宝贵最深层次的东西应该是理念”。

所以,近两年,双星大力实施资本运营战略,1998年,双星兼并了连续3年亏损负债达3915万元的四川成都红旗橡胶厂没有派一兵一卒,但红旗厂“易主”后的9个月却完成工业总产值58508万元,同比上升21.06%。

除外,张家口五环制鞋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通达鞋业公司、贵州永力橡胶厂等濒临亏损或已亏损企业在双星文化的熏陶下,也如枯木逢春,焕发出勃勃生机。

标签:;  ;  ;  ;  ;  

王海与“双星文化”_双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