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学习的主题阅读与素材积累论文_丁奕丹

浅谈高中语文学习的主题阅读与素材积累论文_丁奕丹

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 山东 日照 276800

摘 要: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是指根据高中语文课程设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要,设置一定的主题,针对同一主题,在一定时间内学生通过对同一主题的相关文本阅读,按照点圆式信息传输路径阅读大量有关文本,即以主题为圆心、以有关文本为圆的扇面组织信息输入。主题阅读针对同一主题,在一定时间内阅读大量同主题文章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零散阅读所造成的知识遗忘、思考不够深入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 主题阅读 素材积累

一、概述主题阅读的涵义

主题阅读是针对同一话题进行专题性拓展阅读,包括个性阅读与独立阅读。个性阅读更加强调调动自我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以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独立阅读则要求准确复述文本表达的概念与情旨,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相关的联想与思考。1.个性阅读。经典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作品,是因为其中对于人生、人性、生活和世界的感悟与认知,可以平息读者心中对于某些问题的焦虑。在阅读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客观而理性地分析书中的内容带给自己的某种情感及认知体验,从而慢慢建立起个性阅读的标准。2.独立阅读。在信息爆炸时代,面对广博浩瀚的文本和资料,独立阅读强调进行比较、分析之后批判性地吸收。

二、浅议主题阅读与素材积累的关系

在这种小而专的主题阅读中,学生往往可以更加专业化地探索一些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话题,从而完成初步的素材积累。而有效的素材积累不能仅仅是占有材料,还需要对材料进行思维的再建和重组。可以分这样几个步骤进行:

1.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就阅读专题进行联想和想象,将自己的感性认知转换为原创性意象和理性解读,找寻情感和理智的“凝结点”。举例说来,在文学作品人物形象这个主题之下,针对《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的薛宝钗进行专题阅读。从其个性与命运入手,结合《红楼梦》自身的影响力,很容易联想到《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针对两个人物进行感性体验和理性认知,从而完成素材的“想”。

2.一句话表达。以往实践中发现,“想”并不难,而有目的的“思考”则是不易的。提炼一句话有助于学生反思和纠正自己的思维过程。想象与联想是发散思维的主要形式,而提炼一句话则需要反思、加工、重组、表达,需要基于批判性思维基础之上进行复合思维。思维方式的综合练习也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多方面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浅析有效主题的选题依据

1.以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为依据制定阅读主题。(1)可行性。语文教材的编订凝结了语文教育大家和一线教师的智慧,有其鲜明的科学性、合理性。完全抛离语文教材进行主题阅读,是对现有资源的一种浪费。(2)现实性。要进行有效的主题阅读实验就必须取得家长、学生和校方的支持,否则实验无从谈起。想要获得以上三方的支持与认可,成绩的保证是前提。(3)可操作性。以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为依据制定阅读主题能够使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注重均衡性,使课外阅读教学与课内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互相配合、相互促进,均衡、协调地发展;可以巩固课堂教学的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使课内所获得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具体的运用,发挥课内教学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作用;可以使课内的讲读、课外的阅读、写作指导统一起来,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高中语文教材的几十篇课文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尤其是一些名著的选段,充其量只能是“一棵树”“一掬水”,选文之外还有更广阔的林和海。比如,我们看到太多的语文老师教《林黛玉进贾府》不是让学生去读原著,而是围绕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整整分析了两个星期的课文,课件做了一百多张幻灯片,搞得学生头晕脑胀。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过于详细的分析,这种“送去”反而使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两个星期下来,有的学生连人物关系都搞不清。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脱离原著阅读的文本解读上,不如拿出这几节语文课来让学生读原著,让他们自己“拿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发思考、探究并进行写作。

2.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需求。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在阅读中我们必须尊重他们的兴趣、需求和选择,尊重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生活、用自己的心体味人生,靠自己看书,自己感悟,自己提升。有了教师的有力引导,学生对自主阅读的选择品位也会随之高雅起来。如果仅以高中语文教材作为依据指定阅读主题,我们始终无法跳出课本的局限。因此,在主题的确定过程中,还应根据学生阅读的兴趣和需求做补充和调整。

3.遵循高中生的发展规律。主题与主题之间的内在逻辑是遵循学生在高中阶段语言思维发展是由“感悟”上升到“思辨”并以“思辨”为主逐步过渡到“研究”的规律。

中外名著主题(教师列出书单,学生自定内容)和学生自选阅读主题既弥补了以高中语文人教材为依据制定阅读主题的不足,又尊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需求,遵循了高中生的发展规律。

先有跬步的阅读,才能有千里的积累;走过千里,才能明白良驹与驽马的区别。通过有效的主题阅读与素材积累,才能让他人的知识变成自我思考,让量的积累变成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蔺长江 让学生的心灵在阅读的天地里徜徉[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01)。

论文作者:丁奕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7月总第27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浅谈高中语文学习的主题阅读与素材积累论文_丁奕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