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民族院校科研管理的发展方向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民族院校科研管理的发展方向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民族院校科研管理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方向论文,试论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科研论文,院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要求民族院校的科学研究工作要适应和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也为民族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观念、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而对科研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民族院校的科研工作如何导向,管理体制如何改革,激励机制如何引入,都是亟待我们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的同志思索和解决的问题,下面仅就这一问题谈点肤浅的看法。

一、民族院校科研管理现状

应该肯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族院校科学研究工作已从殿堂式的研究为主逐步走向民族地区、边远山区经济建设主战场,科研管理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

1.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科技战略方针,促进了科学研究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结合,推动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2.经过科研管理人员的认真研究和实践,科研管理正发展成为一个科学体系,各民族院校都相继成立了科研(技)处,并有了明确的管理任务目标、较完备的职能、科研管理方法和模式,科研管理作为管理学科下的一个子系统,已逐步发展成熟;

3.科研管理工作发挥出了它的效益,其结果是既出了结果,又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人才,同时也造就了一支献身管理工作的队伍;

但是由于多年来,我们的科技与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管理系统,科学研究与生产、市场是脱节的,这一弊端所产生的积习,必然反映到民族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管人员数量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较差。单一的科学研究管理比较普遍,科学研究经营型或科技服务型管理还没有形成大气候;

2.科研管理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法,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使科研管理人员主要忙于从课题立项到成果鉴定、报奖等日常工作,而对整个院(校)的科技规划、科研体制、组织机构的研究、市场调查、成果推广和二次开发、人才培养等工作重视不够或没有精力重视,造成科研管理工作与科学研究工作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

3.由于管理工作繁杂及传统观念的影响,民族院校科研管理干部没有被当着科研队伍中的成员,特别是1980年国务院科技干部局关于确定和晋升科技管理干部技术职称文件,在民族院校系统内至今未能贯彻执行。管理干部享受不到科技人员的待遇,这在客观上使一部份科研管理干部不安心于本岗位工作,一心想归队,要求回到教学科研第一线,使得科研管理队伍不稳定,科研管理工作受到影响。

二、民族院校科研管理的发展方向

根据十四大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科技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新型体制,促进科技进步,攀登科技高峰,以实现经济、科技和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我们认为今后民族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应该是:

(一)调整科管工作重心,建立与完善宏观管理体系

科研管理按其过程有“预测、计划、组织、协调、监督、服务”等职能,它从总体上分为宏观与微观职能两个层次,科研发展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为了使科研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科研管理工作的重心就要调整,要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研发展规律的宏观科研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在宏观上加强调控,微观上放开搞活,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由原来单一的计划管理、成果管理为主转向把科研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学校的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科研总体布局、争取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及高新技术研究项目为主;第二,是由原来直接管理具体项目为主转向为间接管理和分级管理,充分调动系(所)管理者的积极性,使管理工作更加开放、灵活、健全和完善。第三,是从原来的一年一度科研计划的制定、分钱、分物为主转向主要利用经济杠杆,完善科技法规和奖励政策,协调关系与利益分配,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支持、引导科技人员走向市场为主;第四,是从原来的科研选题随意性,忽视科技人才培养使用转向开展信息服务、科技人才的选拔及培养,根据社会和市场需要,安排课题并围绕社会和市场的需求组织技术创新,开发科技产品进入市场,使之形成良性循环。

(二)转移科管工作的重点,建立与完善计划-成果-效益综合评价体系

市场经济体制下,科研要以市场为中心,以取得经济、社会效益为宗旨,以经济建设服务为目标,那么科研管理工作的模式就要集管理、服务、开发为一体。在计划管理上要在计划与市场结合方面下功夫,首先进一步突出科研计划的重点,集中力量进行重大项目的科技攻关;其次实行计划的分层次管理,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第三,计划要保值增值;第四,加强计划间的衔接,形成完整的科技计划体系。在成果管理上要把推广应用作为中心,完善成果转化模式,运用市场机制,形成三个层次(推广型转化、升级型转化、替代型转化),发挥四个作用(政策导向作用、计划调控作用、市场推动作用、法律保证作用),采用八种形式(科企联合、公司加农户、牧工商一体、科技依托、专业推广、科技承包、科技开发、技术转让),抓好四个结合(转化技术与培训人才结合、转化技术与形成产品结合、转化项目与资金配套结合、部门和行业结合)。在设备管理上强调按市场需求配置,以达到投入少,产出多的目的;在人才管理上实行“稳住一头,放开一片”。首先是建立正常的激励和人才流动机制,对下让利放权,真正灵活地实现对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管理。其次是改革那些束缚科技生产力发展的“条条框框”,创造和建立一种宽松的内部环境。在科研经费的管理上,国家民委和学校从事业费中划拨计划内科研经费,要充分引入竞争机制,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主要按照上年度参加科学研究的人员数、从非主管部门获得的计划外科研经费数、通过鉴定(评审)的成果(含出版专著)数、获得厅(局)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和省级以上学会优秀论文奖励数、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数等五项指标,按20%的比例确定数额进行分配。纵向计划外经费,要设立立题奖、争取经费奖、结余经费奖,在该项经费的使用上,要精打细算,讲求使用效益,以保证基础研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高技术研究的顺利进行。横向经费的使用权放开。

(三)增强科管职能,建立与完善现代科技管理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科研管理机构不单纯是学校科学研究规划、组织、协调、管理的职能部门,它还将大量地承担科技信息传递、科技发展评估、科技中介、科技成果贸易、科技管理人才培养等工作。因此科研管理职能将显著增加,这对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要克服过去那种管理工作谁都能干,“搞不好教学的去管理”的观念,因此,科研管理人员将向T型人才方向发展。要求既懂技术,又懂管理,善于经营,以适应民族院校科技事业发展和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族院校的科研管理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即从原来的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转变;从原来的定性管理向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管理转变;从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等等,这标志着科研管理工作走向更高层次。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新的理论和成果的出现,为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观念、新的技术和方法,进而为科学管理工作所吸收、移植和引用。把管理科学、行为科学、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促使科研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系统,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它体现在管理思想现代化(如树立市场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等),管理组织现代化(如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构),管理方法及手段现代化(如运筹学、现代统计理论、计算机等的应用),管理人才现代化(如掌握专业知识、具有现代领导艺术及管理才能的人才)。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民族院校的科研管理,运用最新的理论、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本着“小机关,大服务”的原则来安排科技活动,并发挥出管理科学这一潜在的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标签:;  ;  ;  ;  ;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民族院校科研管理的发展方向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