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

【教育新探索】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陈慕杰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桂林 541199)

摘 要: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也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高师院校,应根据信息化教学的新要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和重构,培养学生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教学技能和信息化素养与应用技术,构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未来科技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党的十九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我国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当前,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作为以培养基层基础教育师资为主的师范院校,应坚持引领发展的办学理念,创新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信息化素养培养为目标,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适应教育信息化对基础教育师资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提高基础教育师资水平。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

1.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技术变革日新月异,以5G 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开启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人类社会带进了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必将深刻改变传统的教育形态,势必对教师教育人才提出新要求。互联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制造业、金融业、贸易支付、管理,形成了许多新业态,转变了许多发展新动能,改变了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互联网技术也开始渗透、融合到教育领域,特别是线上教育的一对一辅导,课堂教学信息化改革,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已经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但是,教师教育信息化理念还不够深入,信息化教学能力普遍不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还不够,信息化教学前沿研究和实践人才严重缺乏。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还远远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将严重制约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将会融入教育领域,为教育改革发展带来全新的模式,为提高教育质量注入新动力。《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指出:“教育信息化具有的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呈现手段丰富的独特优势,必将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1]因此,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

如果你不是神童,一定会说骑自行车只有去骑了才能学会,要会游泳一定得下水。是不是?《庄子》里有一个叫阿扁的做车轮的老大爷就讲了这个道理。

2.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转变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教育是基础性、长远性事业,要实现现代化强国,首先必须实现教育强国。40年的改革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2018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1.7%,小学净入学率99.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8.1%,教育普及程度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已成为教育规模最大的世界教育大国。但是,教育发展理念陈旧、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形态固化、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教育创新引领不强、教育综合治理能力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制约教育的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必须要办强的教育,强的教育体现的是教育的综合实力,包括人才培养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等。这些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建设教育强国,关键是加快教育现代化。

教育强国一方面体现在拥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能够不断培养一流人才,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另一方面体现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也是培养创新型一流人才的基础。教育现代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教育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引领作用。要建设现代化强国,科技与文化是核心,也是最强的支撑力量,国家之间的竞争,核心是科技与文化的竞争,要建设强大的科技与文化体系,根本在于人才,在于教育,教育是基础。因此,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对先进科技的需求,归根结底是对先进教育的需求。教育现代化既有宏观层面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也有微观层面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而教学模式和手段现代化的实现途径就是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传统教学,因为信息技术恰恰能为教学教育手段的改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因此,教育信息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3.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

计算机的出现为人们实现科技化生活提供给了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则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以及社会发展方式。计算机网络技术出现于“冷战时期”,当时美国因为无法在战场上实现正常通信而发明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这种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保证通信技术在外界的影响下仍旧保持畅通,甚至能够解决战争时期通讯技术受影响后其他部分可以正常工作。作为战争时期人们的精神文明科技产物,计算机在之后的发展中已经不单单能够满足通讯的需求,它的价值更多体现在推动社会发展中。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基础教育师资的新要求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了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这个根本。要把立德树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新时代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应落实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下功夫”上制定相关指标进行教学组织和评价。信息社会的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更应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努力构建“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制约,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城镇,目前仅仅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人民群众对“上好学”、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解决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对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当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不高,发展水平远落后于城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存在偏差,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片面的、功利的教育质量观在一些地区、一些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他们不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而是简单地把教育质量等同于考试分数、或等同于升学率。各阶段教育的质量标准体系不够科学或还未建立起来。其次,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办学场地狭窄、教学设备设施不足、落后,网络通讯建设不到位,有些地方还停留在黑白板教学水平。第三,偏远山区农村小学师资严重不足,教师的学科结构不合理。以广西为例,基层农村小学只有语文和数学教师能基本满足需求,农村初中只有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化学、物理教师能满足需求,其他学科如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满足基本教学的需要。[2]另外,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的学历层次较低,优质师资明显缺乏,农村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缺乏,这也是影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全社会达成共识,需要优惠政策支持、优秀人才保障、先进技术支撑等措施。在技术层面上,信息技术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教育在时空上得到拓展与延伸;另一方面,可以破解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对农村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供给、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都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3]因此,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

1.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推进互联网相关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实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创新教育新形态。因此,对基础教育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理念更新、知识更广、技能更强、学科更全。

2.应具有一专多能的全科型教师素养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的总要求是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建设目标,其难点和关键是实现“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高水平教学质量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高素质的信息化教师队伍,也培养不出高素养的信息化技能型人才。传统的师范生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否则,信息化设施建设得再齐全,也只能是摆设而已,仍然无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仍然无法让孩子们通过信息技术主动获取知识,仍然无法变革教育教学形态和教学方式,信息化教育也就无从谈起。由于信息技术的大发展,教育领域将会发生一场深刻变革,教学形态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将发生巨大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未来的基础教育,除了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外,关键是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师资的信息化能力,教师应该主动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获取相关知识,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因此,为适应未来基础教育的发展,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应进行重新定位,信息化能力应是师范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加大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课程的开设。当然,职后培训也是非常必要的措施,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能力。

由图8(空气层厚度12 mm,相对湿度65%)可以看出,当空气层厚度为12 mm时,供水温度升高,供冷能力快速减小.供水温度每升高1 ℃,辐射板表面平均温度平均升高0.52 ℃,供冷能力平均减少17 W/m2.过高的供水温度不仅会造成供冷能力的不足,同时会降低辐射板表面的均匀性.当供水温度降低至14 ℃时,辐射板表面最低温度与平均温度的差值增大.当供水温度为15 ℃时,辐射板表面的最低温度最接近平均温度.

3.具有较高信息化素养和信息化教学技能

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由于中小学规模小,受到编制的限制,无法安排所有学科的专业教师,特别是音乐、美术、计算机技术,甚至英语等学科因缺乏专业教师而无法开课的现象比比皆是,农村学生从小就缺乏这些知识的传授和熏陶,农村学生无法享有与城镇学生同等的教育,从根本上就失去全面发展的受教育机会。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主要瓶颈是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高水平师资、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等优质教育资源。针对这种矛盾,客观上要求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的知识面应该更广,应该具有一专多能的全科型素养,即在掌握一门主要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具备音乐、美术、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教学技能,为农村中小学开足规定的课程,为农村孩子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基础。这也是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提高乡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自2013年以来,广西实施全科型小学教师定向培养,已为全区乡村小学输送近2000 名全科师范毕业生,极大地充实乡村小学的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受到当地教育部门的欢迎,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

要实现“师生信息化素养普遍提高”这个基础性工程的目标,必须加大培养培训工作。地方高师院校要根据专业性质、教师整体素质、学校办学条件等因素整体设计教师信息化素养提高的途径和方法,第一,要建立健全信息化教学的激励机制,在教学管理上提出明确要求,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将信息化技术融入教学各个环节,制定相关考核评价机制,在教师中形成信息化教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逐渐形成信息化教学手段是评价考核教师的必备条件。第二,要经常开展信息化教学比赛,如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微课、课堂教学比赛等,奖励在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并取得较好效果的教师,在教师中营造信息化教学的浓厚氛围。第三,建立培训常态化机制,积极组织全员教师参加各种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组织骨干教师到专业培训机构参加专业培训,另一方面,邀请部分专家到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培训,做到信息化教学培训的全覆盖,多渠道提升信息化素养和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第四,开展信息化教学观摩活动,组织信息化教学公开课,让广大教师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的观摩与交流,互相借鉴提高。

2)全面性原则: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应该是力求囊括尽可能多的多指标的评价体系,在制定安全检查表时,为了确保评价指标没有遗漏,一方面,应该全面查阅国内、外相关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手册,同时,还要参考我国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本实验室具体情况来编撰安全检查表。

1.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创建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信息化设施建设是基础。经过前一轮的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了“三通两高一平台”目标,但是,各地、各学校建设程度不均衡,部分地方和学校还较落后,特别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信息技术条件还未跟进,网络带宽还不能满足信息化教学的需要,等等。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是条件,关键是教师。如何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和应用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首先,学校必须加大投入,建设数字校园、网络平台、智慧智能教室等优质教学资源,创造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倒逼教师从被动到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应用。其次,在教学管理和制度上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将信息化教学融入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中,逐渐让教师形成将信息化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创新的自觉性,整体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信息化教育环境。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理念

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创新教育理念,促进教学方式的更新,为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技术支撑。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借助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更新传统教育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建设优质教学资源、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优化信息教学环境、改进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等,也就是说,教育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有良好信息化素养的、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如前所述,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融合的必然结果,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教育理念必须向信息化教育理念转变,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高师院校要以新时代师范生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以提升师范生信息教学能力为目标,重点培养师范生信息利用与信息处理转化能力,构建旨在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要搭建课内和课外的信息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社会各种信息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种信息体验,从而达到共享资源、汲取知识、训练技能、提升能力的教育效果。[4]多渠道强化大学生的信息意识,营造良好的信息资源环境,提升师生的信息化教育理念。

3.加大培养培训力度,提高师生的信息化素养

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是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其关键是要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高师院校是基础教育师资的主要培养基地,教师教育专业是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基础教育师资,他们将承担着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重任,一方面要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还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信息化素养和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因此,高师院校应根据当前和未来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师资素质要求、信息技术与教学教育融入发展的需要等方面重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按社会功能划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市场中介组织属于第二类。通过这类中介,使市场中的经济往来关系形成自律性约束体系,达到维护全社会经济利益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目的。不难发现,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市场中介组织在完善区域发展环境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不仅为本区域内的企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专业服务,而且还较为有效地维护了本区域内的企业权益。

4.加大教学改革,重构人才培养模式

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以信息化思维重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充分考虑全面发展所需的综合知识、学科的覆盖面、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应用等。在课程设置中,既要考虑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又要考虑人文、政治、经济、艺术、信息技术等综合知识;既要考虑理论知识与学术研究,又要考虑教学实践技能的养成;既要考虑某一学科专业的培养,又要考虑其他学科(如音乐、美术、计算机科学等)的培养与训练,致力于培养“一专多能”的全科型基础教育教师。在这方面,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已经进行了有益探索,该校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构建了三合一立体化公共艺术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具有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会备课、会上课、会艺术的“三新三会”全科型教师,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5]因此在培养体系上必须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在通识与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专与多能等方面要合理设置课程,特别是要加大信息化技术、信息收集与分析、信息处理与加工以及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与创新等课程的建设,努力将信息化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5.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优质教育资源是建设的重要基础。优质教育资源只有共享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因此高师院校必须重视和加大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有效带动教学内容更新,大力推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启发式、研讨式教学,积极推进翻转课堂、慕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大力开发信息化课程和资源库建设,优选组织一批教学资源立项项目,建立一批开放精品课程,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在校级资源库建设与开放的基础上,联合兄弟院校共建互联互通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以及对接省级资源平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个性化学习平台。鼓励大学生开展线上线下交互学习,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6.改革评价方式,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获取知识途径的多样化,以及教学形态的改变,等等,信息化教学方式的改变必然要求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应由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向多样化、个性化评价方式转变,建立一套科学、多元评价体系,应更加重视学生的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创新思维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获取和应用信息能力、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等。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导向,改革考核方式,增强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努力提升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将深度融合,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和学习,教学空间和形态将发生彻底变革,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信息化素养等的要求更高,传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已经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无法满足教育信息化对基础教育师资的新要求,应对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或者说,应对培养模式进行重构。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重在培养师范生的全面素质,掌握更加宽广的知识体系,全面提高师范生的信息化素养和信息化技能,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教学能力,全面提升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师范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教技【2018】6 号)[Z].2018-04-13.

[2]陈慕杰.广西基础教育师资现状及培养对策[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5):38-42.

[3]雷励华.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国内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9(2):38-43.

[4]刘维维.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1):5-7.

[5]陈慕杰.地方高师院校特色化、应用型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7(12):12.

中图分类号: G6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3240(2019)06-0145-05

收稿日期: 2019-05-20

基金项目: 2016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高师转型期特色化、应用性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XGZJG2016A062)

作者简介: 陈慕杰(1965-),广东潮安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工程管理、教育管理。

[责任校对:粟红蕾]

标签:;  ;  ;  ;  ;  ;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