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散化组合策略的房地产投资绩效研究

基于分散化组合策略的房地产投资绩效研究

周森锋[1]2004年在《基于分散化组合策略的房地产投资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中国房地产市场正由开发主导向金融投资主导转变,房地产资产越来越受到保险、证券等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对房地产投资组合管理的应用研究就显得越来越迫切。然而国内关于投资组合的理论或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证券市场领域,很少研究作为重要投资工具的房地产在纳入投资组合后对投资风险和效益的影响,房地产领域内部的组合投资研究就更少,很难满足投资者分散投资风险、增加投资收益的需要。本文即是着眼于如何构造房地产资产内部的投资组合,实现房地产投资的风险分散的需求,从分散化的组合策略角度对构造房地产内部组合在风险分散、CV效用增强方面的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本文从传统投资组合理论和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介绍开始,重点讨论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假设和基本模型。在研究组合投资的分散化效果的基础上,定义了房地产投资组合的概念,分析和研究了房地产分散化投资的叁种分散化组合策略和房地产投资组合的应用领域。从效用的定义出发,引入CV效用函数,并在均值方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CV效用最大的投资组合选择模型。其次,通过美国和中国房地产内部基于叁种组合策略的投资组合的绩效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投资组合在风险分散和效用增强方面的功能。实证研究的结论表明:地缘分散化组合是在中国和美国房地产市场都非常有效的组合策略;美国的业态分散化组合方式的绩效强于地缘分散化组合,而国内的业态分散化组合方式的绩效有限;来自美国的实证结果表明基于资产持有时间差异的策略分散化组合在风险分散、效用增强方面的作用很小,而上海住宅和写字楼的策略分散化组合则可以显着性地降低投资风险、增强投资的CV效用。同时,实证研究也表明:从相对单资产的增幅来看,简单等权重投资组合和优化投资组合在风险分散和CV效用增强方面的绩效相当,选用简单等权重投资组合已经相当有效。最后,从现实的投资实践角度,本文提出了基于分散化组合策略的投资组合决策思路,并对投资者构建和管理投资组合提出了一些建议。

黄容[2]2014年在《商业地产REITs投资组合绩效研究》文中指出商业地产大体量的开发建设需要持续强大的资金链作保证,现行的融资渠道和管理机制对比快速的城市发展略显滞后,借鉴美国商业地产发展成功的“商业模式+金融模式”的REITs运作方式,创造溢价,营造可持续扩张的增长路径,放大商业优势。然而我国要引入商业地产REITs模式还需要解决择优商业地产资产组合的问题,以实现REITs投资商业物业绩效的提升,即资产投资收益率的增加及风险的分散。借鉴美国商业地产REITs成功运作经验,结合国内商业地产市场环境及REITs特性,探索中国商业地产REITs的运营模式,并就商业地产REITs的投资绩效做细化研究,通过优化商业地产REITs资产组合以提高投资绩效。本文在综合考量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资产定价模型等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构建商业地产REITs投资组合绩效评估模型及投资绩效的量化分析指标,提出区域组合、业态组合及区域、业态双重维度组合这叁类投资组合策略,以中国四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及重庆的房地产各类型物业中房指数(CREIS)为样本数据作实证研究,深入探讨投资组合变化给商业地产REITs绩效带来的影响,以分散投资风险和保证投资绩效的最大化。实证研究成果检验了投资组合模型的有效性,对比研究叁大投资组合策略,发现区域投资组合策略对提升资产组合投资收益率的作用较强,业态投资组合策略进行资产组合的风险分散作用明显。研究建议投资商应综合考量自身的专长、资源、优势及竞争力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资产投资组合策略。

钱佺[3]2017年在《养老地产REITs业态投资组合绩效研究》文中认为养老地产随着中国老年化社会到来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但由于投资数额巨大,投资回收期长,加之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紧,养老地产融资模式探索已成为关注重点。如何将养老地产和REITs成功结合以促进养老地产金融创新已成为研究热点,然而投资组合是否择优选择不仅影响投资商收益,还会对养老地产REITs成功运作有深远影响。但目前国内对养老地产REITs投资组合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本研究引入投资组合理论和风险价值模型,通过研究养老地产REITs业态投资组合风险收益形成机理,从动态角度构建业态投资组合绩效优化模型择优选择投资组合,对于我国养老地产发展具有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1)在养老地产价值链构建基础上分析养老地产运营困境,并在价值提升的源生驱动、政策环境的外生拉动、金融创新的内生推动因素之下引入REITs融资模式,以突破养老地产融资和运营困境,促进养老地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2)根据养老地产REITs发展条件分析,并在养老地产REITs设计原则基础上,从包括设立模式、组织架构、运营模式、上市路径的REITs内部核心架构设计和包括法律制度建设、风险管理和流通市场平台设立的外部保障机制两部分设计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地产REITs融资模式。(3)以养老地产REITs融资模式设计为基础,从层级结构、跨界联盟视角详细分析养老地产REITs风险、收益构成,并在业态投资组合参与方组成战略联盟的前提下,将开发商与运营商视为利益共同体,通过构建开发商与投资商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对养老地产REITs风险收益形成机理进行分析。(4)在马科维茨组合理论基础上,以均值代替收益,方差代替风险构建业态投资组合绩效初始模型,并结合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解模型;通过分析初始模型中存在的不足,利用风险价值模型代替初始模型中的方差,构建均值——VAR投资组合绩效优化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对整个模型进行验证和说明。(5)通过对养老地产REITs投资组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厘清了养老地产REITs投资组合管理的宏观环境。并对业态组合、区域组合、时间组合、主体组合四种方式对比分析,得出最适应养老地产REITs投资组合方式,并从动态视角提出养老地产REITs投资组合管理模型。

甘勇[4]2007年在《基于企业投资战略的房地产组合投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房地产开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只有科学地对房地产投资进行分析、研究、决策,才能使房地产企业规避风险,获得不断发展。目前,很多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为了分散开发风险,通常同时运作多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组合投资的趋势日趋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投资成为一个多方案、复杂的研究课题,考虑的问题不是短期内单个方案的局部最优,而是站在企业投资战略的高度上研究企业中长期投资的最佳收益。如何运用有限的企业资源通过合理的投资组合,选择合理的投资时机、投资区域、投资物业类型与规模,达到规避风险并且能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结合了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系统评价等多门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在研究过程中,结合企业实际,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针对我国房地产的实际情况,加以创新发展。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知识,对房地产组合投资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一些房地产企业组合投资策略,并建立数学模型,对房地产投资组合的投资效果进行了评价。本文各章主要内容为:第1章与第2章介绍了房地产组合投资的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分析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投资决策流程。第3章首先分析了我国房地产投资的现状和前景,接着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投资战略角度出发,论述了房地产企业应该如何选择适合的投资时机、投资区域、投资产品、投资规模。第4章在企业投资战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定的指标体系,提出了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组合投资方案优选的评价方法。第5章结合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实际,提出了企业进行投资组合的一些策略,希望为企业进行组合投资提供有益的参考。第6章为全文总结与研究工作的展望。

陈晓娟[5]2006年在《房地产投资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而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基本上遵循的是一条自我积累、滚动开发的企业发展模式,形成了自有资金---银行信贷---施工企业垫资---按揭回款的简单资金循环链,房地产融资中70%左右资金来自银行,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因此房地产企业能否建立健全多渠道的房地产融资体系,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下,房地产投资基金作为一种新的融资工具在我国具有发展的重大意义。本文对房地产投资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做了系统研究,并在房地产投资基金的投资收益与风险分析与经典投资组合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的优选资产方法,并推导出相关模型。然后通过实证研究证明模型结论有效性。得到如下研究成果:(1)模型结论在地域性投资组合分散上起作用,可以利用这个结论提前挑选资产优化资产配置,减少参与投资组合资产的数量。(2)模型结论在不同房地产类型投资组合分散上起作用,可以利用这个结论提前优化资产,减少参与投资组合资产的数量。(3)根据市场波动情况,可以利用β2值来调整现有投资组合以减少风险提高收益,实证研究证明调整作用显着。以上这些成果对房地产投资基金投资组合优化和资产调整,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张骞[6]2011年在《企业年金基金保值增值运作研究》文中提出企业年金制度是社会养老体系中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计划的顺利实现,关键是获得足额企业年金基金给付支持,因此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保值增值是整个企业年金计划的核心,也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随着2004年以来《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等规范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的法规的相继出台,中国的企业年金市场正逐年稳步扩大。由此对企业年金基金保值增值的投资运作研究无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笔者拟就中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作中的保值增值展开研究。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对企业年金基金的保值增值运作开展研究。在对企业年金基金保值增值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企业年金基金保值增值运作的成功经验,就企业年金基金保值增值运作开展具体分析。在对企业年金基金保值增值运作的论述结构上,首先,从目前中国国内企业年金基金保值增值运作的现状以及关系保值增值运作的筹资等着手分析从而寻找出加快中国企业年金基金保值增值运作更好更快发展所需要影响因素;随后,通过对多种理论模型的探讨,力图勾勒出企业年金基金保值增值运作所需的合理资产配置模式;同时,就企业年金基金保值增值运作中的风险管理以及绩效评估进行论证,以确保在风险可控情况下的高效的企业年金基金的保值增值运作;最后,结合中国国内的实际,提出了提升中国企业年金基金保值增值运作水平的个人设想。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首先,对企业年金基金的资产配置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影响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组合收益的主要因素是投资的资产配置,因此无论是提高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水平,还是合理规避投资中的各种风险,均应该高度重视企业年金基金的资产配置。本文在马科维茨(Markowitz)的均值-方差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年金基金保本增值模型,对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在企业年金基金资产配置中运用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运用选择权的投资组合保险方法中的最优对冲比例进行了论证;其次从研究结论出发:明确提升中国企业年金基金保值增值运作水平,还需要从制度建设、监管水平、中介机构、人才等方面入手夯实基础,同时从风险控制、扩大投资企业年金基金可投资范围和投资工具等方面进行论证,以期望提高中国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管理能力,真正实现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作的保值增值。

李华[7]2007年在《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升温,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房地产自身的一些特点:投资周期长、投资额大和不可移动性等等,使其面临着非常复杂的风险因素。风险的加大就使投资者面临着如何分散风险的问题。投资组合优化理论为房地产投资者带来了希望,本文详细地阐述了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以及它在房地产投资风险中的应用,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本章讨论了房地产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本文写作的内容和研究的方法。第二章为房地产投资风险分析。详细分析了房地产的投资风险,并且对影响其投资风险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经过实证分析得出利率的调整和国家政策的变动是影响房地产投资风险的主要因素。第叁章为房地产投资组合理论及其模型。介绍了投资组合理论及其相应的“均值-方差”模型、CAPM模型和APT模型。并且介绍了房地产投资组合的概念及分散房地产投资风险的两个途径,并按照投资者追求的叁个目标,建立了其相应的叁个模型,进行了相应的业绩评估。第四章为房地产开发品种组合用于投资风险管理的实证研究。首先对房地产开发品种的收益率做了描述性统计,得出其收益率是服从正态分布的,可以用方差来度量风险。另外又根据房地产投资组合的定义,分析了各房地产开发品种之间是否存在着相关性,发现经济适用房、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之间存在负相关或弱相关性,说明可以用相关性不强或出现负相关的项目进行组合。最后对存在着弱相关或负相关的房地产开发品种组合在一起进行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建立了“均值---方差”模型,并通过Excel规划求解求得最优组合---得出在收益一定的时风险最小的组合,将该组合的业绩与同样品种的等权组合的业绩进行了比较,得出最优组合的收益、风险都优于等权组合的收益、风险,并且最优组合的夏普测度评价指标也大于等权组合的夏普测度评价指标。第五章是结论、建议与展望,根据前面章节的分析,说明了投资组合理论在房地产投资中运用的实际意义,并对房地产的投资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将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吴帆[8]2006年在《权益型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投资研究》文中指出权益型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是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一种,在国外已有很长的历史。它实质上是一种证券化的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发行股份或受益单位,吸引社会大众投资者的资金,并委托专门的机构进行经营管理,通过多角度投资,选择各种不同的房地产证券及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房地产项目和业务组进行投资组合,有效降低风险,取得较高回报。本文研究的是投资房地产项目,通过对不同物业的经营获取回报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也就是本文研究的权益型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Equity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EREIT)。虽然国外如美国等发达国家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已有较长的历史,但关于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至今没有形成成熟系统的理论。特别是关于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投资策略,目前大多数可以借鉴的理论都来源于已经比较成熟的证券投资理论。本文以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一个分支——权益型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EREIT)为研究对象,从投资基金的投资管理策略入手,整理与分析EREIT投资理论。同时以2005年在香港上市的领汇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为案例,结合EREIT投资理论,分析投资理论的应用。权益型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投资研究结果表明:(1)相比其他类型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权益型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在丰富融资渠道,提供稳定的投资产品,处理不良资产等方面有更加独特的优势;(2)投资组合理论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能够在应用在EREIT的投资分析上,但需要考虑房地产市场与房地产自身的特点;(3)房地产物业名义收益率的高低与其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没有直接的关系,房地产抵御通货膨胀的高低取决与其实际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的相关性。(4)在投资的分散与集中策略的选择上,从房地产市场本身REIT运作上出发,REIT管理人员应更注重集中策略的优势;(5)在EREIT规模的选择上,REIT管理者应从收益最大化出发设置EREIT的规模;(6)相比证券投资基金,REIT投资应更注重对单个物业资产的评估。权益型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投资研究说明,虽然REIT理论仍然不成熟,但一些基本的理论和方法已经能够很好的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对领汇REIT的研究分析,进一步说明了现有的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投资组合理论,单个房产选择理论,分散集中策略理论等已经能够很好的得到应用。

刘伟[9]2015年在《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绩效评估及风险防控研究》文中提出1998年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由此释放的巨大需求,使得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起来。中国商品房整体价格持续走高,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无法匹配,这种不匹配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房地产业发展和金融业发展息息相关,二者融合发展趋势愈加明显。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作为具有稳定收益存量资产证券化的融资工具,具有制度设计优势,有利于引入专业管理和实施管理增值活动,实现资产价值提升和经营收益提高相互推动,从而提高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单位价值。在国外,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作为一种大众化投资工具和投资产品,具有税负减免优惠、流动性便利、收益分配比例高等优势,已被投资者广泛接受和普遍使用,成为房地产实物资产投资的替代物。美国拥有目前全球最大规模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市场。中国香港在2005年开始了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发行上市工作。考虑到国外情况和中国大陆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中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推进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试点。国外对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研究比较广泛和有深度,中国对这方面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才刚刚开始。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其运作机理,运用国外的样本数据对房地产信托基金的绩效和风险问题展开研究,得出了基金投资组合模式对绩效有不同的影响和基金运作的关键风险因子识别等有价值的结论,对中国大陆推进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发展获得了有益的启示。论文成果在理论上丰富了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相关研究,实践上对中国全面推行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试点提供指导。本文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对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以便对代表性国家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发展情况有基本了解。同时对这些各国家和地区REITs的市场规模、设立要求、税收政策、运行模式等方面作了对比分析。第二,给出了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运作机理图,对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运作机理展开研究,提出房地产信托基金的基本运作方式,盈利模式以及可能存在的投资风险。以此理论为基础,以中国大陆第一家实现在香港公开发行上市的越秀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第叁,从资产组合的视角,对房地产信托基金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42支美国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进行投入产出效率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定性指标,构建绩效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利用基于二元语义的TOPSIS评价模型进行绩效综合评价,得到资产组合视角的绩效综合评价排序。对中国发起设立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选择基础资产和后续投资发展具有直接的借鉴作用。第四,对美国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关键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对其整体风险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给出风险防范措施和监控机制。首先,通过回归分析和方差检验,给出了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运作风险的关键定量风险要素。然后,结合其他一些关键定性风险要素,构建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运作风险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二元语义方法进行风险评价。最后,给出风险防范措施和监控机制。第五,提出了中国大陆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发展模式。基于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运作机理、绩效综合评价、风险评价和防控的研究结论,提出了中国大陆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发展模式。给出了完善立法、减免税负以及提高绩效、防控风险等政策建议。

蒋晓全[10]2006年在《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及其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是指基金管理人决定如何在可投资的资产类别之间进行分配资金的过程。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资产配置对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从2003年才开始重视资产配置在投资组合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我国开放式基金从2004年起经常遭遇赎回风暴,如何通过资产配置来防范流动性风险显得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更重要的是,我国基金业对于基金的业绩源泉——“到底是以选股为主还是选时为主,即基金要不要进行较大力度的资产配置”依然存在巨大的分歧。因此,本文关于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问题的研究,有利于证券投资基金意识到资产配置对基金业绩的重要性,对于证券投资基金通过各种资产配置策略防范风险和提高收益率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采取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资产配置理论和资产配置策略的文献资料,并结合中国基金市场的实际情况验证各种资产配置理论和策略在我国的适用性。本文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以下叁点:第一,通过数理推导研究基金如何通过设置最佳现金配置头寸和最优资产配置比例来防范流动性风险;第二,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动态资产配置策略进行实证研究;第叁,通过收集并整理我国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数据,基于时间序列、横截面序列回归方法和面板数据模型,论证资产配置对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的重要性。本文详尽概括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策略的主要类型:包括战略性与战术性资产配置策略、保险性资产配置策略、动态和静态资产配置策略、投资风格资产配置策略、周期性资产配置策略、行业资产配置策略和二次资产配置策略等。开放式基金可以通过最佳现金资产配置比例的随机管理模型建立以现金为主体的“一线准备资产”应对较小的赎回型流动性风险冲击。另一方面,开放式基金可以通过依据基金持有人结构来确定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的最优资产配置比例,建立以债券和流动性较好的股票为主体的“二线准备资产”应对较大的赎回型流动性风险冲击,即最优资产配置决策是投资于风险资产的比例恰好等于低流动性需求投资者将资金保留在基金中而不赎回的均值。固定收益类证券资产配置最大的特点在于它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债券资产配置应遵循“整体债券资产配置——债券类别配置——债券品种配置”的原则,还可以通过各种资产配置套利策略进行无风险套利。对于保守的长期投资者而言,无风险资产是通货膨胀指数化债券而不是现金和长期名义债券。保险型资产配置策略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以B-S期权定价模型为基础的静态保险型资产配置策略,包括欧式保护性看跌期权、欧式保护性看涨期权、买入期权领形组合和复制性看跌期权策略;第二大类是依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程度设立不同参数模型的动态保险型资产配置策略,包括买入并持有策略、固定组合策略、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时间不变性投资组合保险策略、止损策略与修正后的止损策略、固定收益资产投资CPPI策略。本文通过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动态资产配置策略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股票市场创下6年以来新低998点时,TIPP策略实现了动态保本和增值的目标。从整体净绩效、收益率分布形态指标、向上捕获率以及绍坦诺比率与信息比率来综合衡量,发现TIPP(2,90%)是保险效果相对最好的保险型资产配置策略,能够保证投资组合的安全与增长。这对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和保险基金开发与设计保本型或者投资保险型产品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依据。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的绩效研究是指度量资产配置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收益的解释程度。本文在对国外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绩效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利用我国证券市场的数据就资产配置对证券投资基金收益率的解释程度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结论:(1)政策性资产配置对于同一股票型基金收益率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动的解释程度在80%左右,这表明资产配置比积极管理政策具有更高的重要性。(2)政策性资产配置对于不同股票型封闭式基金绩效之间差异的解释程度为17%,而对于不同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绩效之间差异的解释程度仅仅为2.85%,都明显低于美国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这表明我国不同基金之间绩效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基金的选股能力,而不是彼此政策性资产配置政策的差异。

参考文献:

[1]. 基于分散化组合策略的房地产投资绩效研究[D]. 周森锋. 清华大学. 2004

[2]. 商业地产REITs投资组合绩效研究[D]. 黄容. 重庆大学. 2014

[3]. 养老地产REITs业态投资组合绩效研究[D]. 钱佺. 中国矿业大学. 2017

[4]. 基于企业投资战略的房地产组合投资研究[D]. 甘勇. 武汉理工大学. 2007

[5]. 房地产投资基金投资组合策略实证研究[D]. 陈晓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6]. 企业年金基金保值增值运作研究[D]. 张骞. 武汉大学. 2011

[7]. 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的实证研究[D]. 李华. 武汉科技大学. 2007

[8]. 权益型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投资研究[D]. 吴帆. 重庆大学. 2006

[9].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绩效评估及风险防控研究[D]. 刘伟. 北京理工大学. 2015

[10]. 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及其绩效研究[D]. 蒋晓全.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基于分散化组合策略的房地产投资绩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