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70年来文学心理学与美育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概况_心理学论文

近70年来文学心理学与美育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概况_心理学论文

七十年来文艺心理学与美育心理学创建与发展概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学论文,美育论文,文艺论文,七十年论文,发展概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2000)06-0090-09

《心理学大辞典》在21个分卷中,设《文艺·美育心理学》分卷,在中外心理学工具书中尚属创举。本分卷包含文艺心理学和美育心理学两个学科。因为这两个学科有着密切关系,可以合为一卷。虽然两门学科尽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究竟还有你我之分,而且两门学科的发展历史和纳入大型工具书的历程也不尽同,有必要分别论述。

一、七十年来文艺心理学发展概况

文艺心理学和心理学有同样的发展历程。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自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至今只有121年的历史。但从古代哲学史含有的心理学思想计算已有两千多年。 同样,文艺心理学也有它“既古老又年轻”的历史。研究现代中国文艺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也需要探源溯流,温故而知新。

(一)中外文艺心理学思想源流

作为文艺心理学思想,在中国从孔子(公元前510年)“论乐”、 “论诗”等言论,如“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分析,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比古希腊柏拉图(公元前380 年)提出“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的文艺心理学思想言论还早100多年。当时人们所谓“灵感”、 “神力”就是现在的“心理”。我国最早的一部心理学译著,是颜文京(1838~1898)翻译美国海文的著作,尚称“心灵学”。

不论在中国还是外国,两千年来的文艺心理学思想随着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的发展更丰富多彩了。这也是文学、艺术与心理学必然结合的发展规律。著名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Georg Brandes,1842~1927)说:“文学,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研究文学史,就是研究灵魂的历史”。“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不管是小说、戏剧还是历史作品,都是对许多人物的描绘,表现了种种感情和思想。感情越是高尚,思想越是崇高、清晰、广阔,人物越是杰出而又富于代表性,这本书历史价值就越大,它也就越清楚地向我们揭示出某一特定国家在某一特定时期人们内心的真实情况。”(《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引言》)[1]从此可以看出, 文学艺术的发展与文艺心理学思想的发展既有因果关系,也是同步发展的。文学艺术是文艺心理活动的产品,文学有多长的历史,文艺心理学思想也就有多长的历史。

随着近现代心理学科学与美学的发展,文艺心理学也逐渐发展为独立学科。由于它的诞生是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三结合的混血儿,在继承与分类方面就难免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中外都产生了不同的文艺心理学流派。这些流派对现代我国文艺心理学创建有一定的影响,故有必要作简要的介绍:如德国的费希纳(Gustav Thtoder Fechner,1801~1887)首创实验文艺心理学。也称实验美学。他提出要用“自下而上的美学”(心理美学)代替“自上而下的美学”(哲学美学),从而使文艺创作和欣赏心理的研究成为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奥地利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创立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认为文艺创作的基本动因是艺术家被抑制的各种欲望,主要是性冲动的升华、宣泄与满足。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性说三论》、《诗人与空想》、《图腾与禁忌》等,他的泛性论观点过分强调了人的性本能,否定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因而歪曲了文艺活动的主要动机。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他原来仰慕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以后又发生分歧,并反对弗洛依德的泛性论的文艺心理学观点,他在文艺心理学方面另有新主张。以后又有格式塔文艺心理学,也称格式塔心理美学。是当代西方从心理的角度研究文学、美学等的一个重要流派。“格式塔”是德文(Gastalt),意译为“完形”。 所以格式塔派,也称“完形派”。其早期代表人物为韦特默(Max Warthaimer,1880~1943)、考夫卡(Kurf Koffka, 1886 ~1941 )和苛勒(WalfgangKohler,1887~1967)。 他们提出文艺心理学的整体论观点,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先于部分而确定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如果作家不能把握事物整体,不了解全貌,就不能创造或欣赏创作。以后还有格式塔派的信徒和支派的创始人勒温(Kurt Lewin,1890~1947 )提出“场”的理论。他认为人的生活空间有纵有横的范围,有历史和社会的情境,人生活中的整个情境就是由自我和他的心理环境构成的。环境中的人也就是含有相互作用的部分的场,也就是影响创作的情境。其他还有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的人本主义文艺心理学。他们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人性理论。在需要层次论中重视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人的潜能。天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是人的个性完整、统一协调、完美的形成。此外还有前苏联时期的文艺心理学家维戈斯基(1896~1934),著有《艺术心理学》[2], 与以上几位心理学流派人物不同,他试图把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和心理学结合起来,他对艺术领域中的各种形式主义的观点予以批判。对弗洛依德、苛勒等观点的批判是合理的。他主张“艺术心理学应该和美学发生关系,但又不能忽视两者的界限”[2]。从他的《艺术心理学》全书分析, 他的研究仍处于文艺心理学的初创阶段。

(二)近现代中国文艺心理学思想家的贡献

中国近现代研究文艺心理学的情况如何呢?前面已经提及中国文艺心理学思想,自先秦到明清,堪称源远流长而且极为丰富。但作为现代一门独立的科学起步较晚。

王国维与宗白华

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开风气之先的,首推王国维(1877~1927)。他对于文学、哲学、美学、心理学都有深厚的根底。《中国心理学史》也肯定王国维是把西方心理学介绍到中国的心理学家之一[3]。 他曾在师范学校讲授心理学课,翻译了丹麦海甫定(Hoffding,H)著、英国龙特(Loundes)所译的《心理学概论》(Outline of Psychology),于1907年出版。1910年王国维还翻译过美国禄尔克原著《教育心理学》。证明王国维不只是文学、史学大师,也是中国现代心理学先驱。他的著作,特别是他的代表作《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把文学、美学、心理学冶于一炉,贯穿着丰富的文艺心理学思想,如其中的“解脱”说、“境界”、“意境”说和受西方影响的“游戏”说与“势力”说,都富有文艺心理学思想。

其次,现代美学家、诗人宗白华(1897~1987)在文艺心理学理论方面也有所阐发。主要体现在他的《美学散步》中,他认为:“美不在心理活动的过程中,而在大自然和文学艺术里。美的产生必须具备两种条件:一是主观心理条件,一是客观物质条件。要想欣赏到事物的美,就得把我们的思想情感改造一下,转到审美的角度,才能发现美,这叫做欣赏过程;我们要创作,就得把所发现的美,反映到心里,经过一番酝酿思考,凭借物质条件(如纸笔等)创作形象表达出来,才成为文学、艺术,这叫做创作过程”。他认为优秀的文艺作品,并非生而有之,而是人格涵养的结果。怎样涵养人格?一方面,要博览群书,向伟大的文艺家学习;另一方面,要游历名山大川,深入社会生活,观察体验,做到心领神会。就从这些论点分析,宗白华的文艺心理学思想,是符合反映论心理学观点的。

鲁迅与郭沫若

还有几位文学家,他们的文艺心理学思想,表现在他们的创作中,可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

鲁迅(1881~1936),是现代文学家、思想家。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伟大贡献,享誉中外。但他的文艺心理学思想却少有人研究。鲁迅的文艺心理学思想,蕴含在他的创作中,并因此而增加了文艺创作的深度,只是没打上“文艺心理学”标签,因而被广大不谙心理学的读者所忽略。鲁迅留学日本,于1904年到1906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即学过医学心理课,曾一度对弗洛依德心理学发生兴趣,也体现在以后的创作中。如《狂人日记》即表现了妄想型人格异常患者的语言,揭露封建道德的虚伪性。又如《故事新编》中的《不周山》(即《补天》)和《彷徨》中的《肥皂》,显然采用了弗洛依德的性压抑的潜意识理论。鲁迅承认采用过弗洛依德的“心理分析”观点。在《故事新编》序言中曾说:“首先是很认真的,虽然也不过取了茀罗特(弗洛依德)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缘起”[4]。 可见鲁迅是认同弗洛依德关于文艺创作的心理学思想,但他不同意弗洛依德的泛性论观点。

郭沫若(1892~1978)。《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5](P210)对他评价很高,誉为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而遗漏了他还是一位文艺心理学思想家。郭沫若自留学日本入福冈九州帝国大学医科,就学习了心理学,特别对弗洛依德的精神病心理分析发生浓厚的兴趣,并将心理分析理论应用于文学创作。郭沫若同意弗洛依德认为文艺创作与性压抑的潜意识有关的观点,但不同意一切文艺创作都起源于性压抑的潜意识回潮的泛性论观点。他曾举了屈原忠贞爱国之志受压抑,忧愁悲愤而作《离骚》等作品,司马迁无罪而得罪坐牢受绝嗣宫刑,忍辱、忍耻发愤编著了不朽的《史记》。《离骚》、《史记》都是作者被压抑心理的“升华”。郭沫若在文艺心理学方面的贡献,在于他的诗、小说,特别在戏剧创作中善于对人物的心理描述和心理分析。他在具有特色的历史剧或历史小说中,以其丰富的想象力深挖古人心理活动。他说:“古人的心理,古书多缺而不传”。主张在史学家搁笔的地方,使史剧家来发展[6](P152)。 此见解新颖而正确。没有心理活动的古人是无用的古死人,不能喻今,自然不能古为今用。剧作家如能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以古人生活背景、语言行为为依据,运用思维判断、推理,发掘古人的心理活动是可能的。把古代伟人的思想活动发掘出来,古人虽死犹生,仍可教育后人。心理学史家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肯定了古代心理学家,如孔子被誉为教育心理学家,诸葛亮是军事心理学家,刘勰为文艺心理思想家等,他们心理活动形成的文化遗产,还能古为今用。

郭沫若不愧为文艺心理学思想家。不只是受过弗洛依德心理分析的影响,应该说影响他最深的是德国文豪歌德,郭沫若在其著作中,多处提到与歌德有共鸣之处,他学习、研究翻译歌德的著作,如《少年维特之烦恼》和《浮士德》等。

歌德(1749~1832),中国文艺界甚至心理学界往往知道他是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而不知他还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之一。并被国际心理联合会编辑的《三语心理学辞典》[7]列入“欧洲心理学人物”。 他在心理学方面有重大贡献,对文艺心理学也有重大影响。他肯定感性经验的重要,又承认理性认识能力之必不可缺少。认为只有两者结合才能窥视大自然的奥秘[8],这正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 是文学艺术家必备的条件。

中外研究文艺心理学的人,动辄引用弗洛依德的心理分析学说,却不知歌德对弗洛依德的影响,歌德关于美是一种本质现象和人也是自然的观点,在弗洛依德上学前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歌德认为“自然是美的母亲,她允许她宠爱的孩子们探索她的秘密。”弗洛依德和他妻子玛莎常相互引用歌德的诗歌,而且对歌德十分熟悉,许多外国学者指出:“在弗洛依德的里比多理论中,以及在弗洛依德的其他论著中,都可以看到歌德的基本思想”。全面深入研究郭沫若的文艺心理学思想,特别是他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想,显然受歌德的思想影响最深,弗洛依德的泛性论过于强调性欲的作用,而歌德强调的是高尚的爱情,“爱情”与“性欲”有关,但不能等同。郭沫若常以《红楼梦》、《西厢记》为例,正说明文艺创作的动力,是高尚爱情,不是性欲。郭沫若的诗、戏剧、小说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如果说他曾受心理学家的影响,那么主要的来源不是弗洛依德而是歌德。

如果说“文艺心理学”是文艺、美学、心理学三结合的学科,郭沫若在这三方面都有深厚的根底,在文学方面,是享誉中外的诗人、剧作家,文字学家;美学方面他在青年时代就受过“克罗齐(1866~1952)的美学影响,他在文艺的特性以及文艺家审美意识等有许多精当的论述”[5](P216)。证明郭沫若不仅能够将文艺与心理结合, 也能将文艺与美学结合。说郭沫若是文艺心理学家并非虚夸之词。

郭沫若在文艺心理学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文艺创作的实践中,这是许多文艺心理学家难以做到的,近现代几位文艺心理学者,不外乎在文艺、美学、心理学三门学科中有一门特长,对其他两门有所爱好,居多偏重理论方面的研究。而对文艺创作有重大贡献者,目前国内外尚无人超过郭沫若。文艺心理学主要研究创作过程心理活动规律和欣赏者感受、理解文艺作品心理活动的规律。只有参与创作实践,才知创作过程的心理体验和甘苦,如郭沫若因创作《女神》,才体会到“火山爆发式的情感和强烈追求个性解放的意志冲动,又因为他创作历史剧,才能深入挖掘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个性品德”。弥补了“古人的心理,史书多缺而不传”的空白,他在《屈原》、《蔡文姬》等历史剧中精心研究了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赋予了古人以生命力,这也显示了郭沫若应用心理分析方法挖掘人物心理的深度和他的艺术功力[6](P153)。

(三)中国创建文艺心理学的启动期

我国自1936年朱光潜著《文艺心理学》问世,也只有60多年。其间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极左思潮的影响,使这门学科一度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文艺心理学随着心理科学得以平反而复苏了。被打入冷门的朱光潜著《文艺心理学》又被重视,大量再版。文学界、美学界、心理学界研究文艺心理学的人也逐渐多起来。

特别受鼓舞的是1981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编委会,通过了文艺心理学列入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并设分卷,得到以胡乔木为首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批准。继之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和车文博主编的《心理咨询百科全书》都设了文艺心理学分卷。即将问世的特大型心理学工具书《心理学大辞典》也设“文艺·美育心理学”分卷。这四种大型工具书的主编、编委和撰稿人都主张文艺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文艺欣赏、文艺创作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都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心理学作贡献。

有关文艺心理学方面的论著,也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政策和邓小平理论指导鼓舞之下,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版面世的。目前尚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与历史悠久的学科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从这门学科的发展历史看是空前的。诸多文艺心理学爱好者被压抑了多年的心愿,一旦解除了枷锁,勤奋研究,相继出版了不少专著和论文。如金开诚的《文艺心理学论稿》[9]和《文艺心理学概论》[10]、 陆一帆著《文艺心理学》[11]、周文柏著《文艺心理研究》[12]、刘兆吉著《文艺心理与美育心理》[13]和主编的《文艺心理学纲要》[14]、高楠著《艺术心理学》[15]、余秋雨著《戏剧审美心理学》[16]、黄鸣奋著《艺术交往心理学》[17]、曾奕禅著《文艺心理学》[18]、周昌忠编译《创造心理学》[19]、余凤高著《“心理分析”与中国现代小说》[6]、 周冠生编著《梦之谜探索》[20]、吕景云和朱丰顺合著《艺术心理学新论》[21],最近还有两篇综述评论:一篇是童文炳的《世纪之交: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发展的重新审视》[22];另一篇是李珺平的《世纪之交:文艺心理学的窘境与前瞻》[23],无疑还有很多专著和论文还没有拜读。

从以上论著的内容分析,可以看出有文学家编著的文艺心理学;有美学家编著的文艺心理学;有心理学家编著的文艺心理学;也有兼容并包的。

学术问题,惟我独尊,强人就我不好;但互不交锋,也影响深入钻研,弄清是非。还是发扬百家争鸣的精神为好。我主张文学家、美学家和心理学家密切合作,取长补短,“创建三足鼎立的文艺心理学,但不是平均主义的三者相加,而是相互补充的有机结合,文艺心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文艺创作和欣赏的规律问题,它和教育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等学科一样同属应用心理学”。

1980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建立框架证求条目意见时,对提出在心理学卷创建分支学科中增加文艺心理学,主编潘菽和多数编委表示同意。但在当时中国心理学界研究文艺心理学的人很少。连外国如英、美、苏、日大百科全书和心理学辞典, 也未设文艺心理学分卷。 1995年才问世的大型工具书《心理百科全书》也只在《心理学应用》分卷中设“文艺心理”一个条目。借鉴前人或外国人的著作也有困难。但认识到文艺心理学的重要性,应有“外国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的勇气。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三次修改,于1991年终于作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的分支学科问世了,这在目前出版的外国大百全书和辞典中,尚属罕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文艺心理学被纳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等于向世界宣布,由心理学家从心理的角度研究的文艺心理学观点是正确的,起码也是一派一家之言,可以与美学家的文艺心理学观点分庭抗礼了。

文艺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中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形成专著载入国家级的大型工具书,是经过一段艰难曲折历程的。文艺心理学在解放前少有人研究。解放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与文艺心理学有密切关系的心理学、美学、文学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心理学遭受了灭顶之灾。1981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编委会,决定设分支学科时,文艺心理学是最薄弱、最困难的分支学科。当时有两方面的困难,首先是缺乏参考资料,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冲击,80年代初,我国不只文艺心理学,连同有关学科参考资料都十分缺乏。国内只有朱光潜30年代问世的《文艺心理学》。他是著名的美学家,以谈美学的内容为主,就如他说的:“文艺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观点研究出来的美学”[14](P1—2)。“美学”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属哲学卷。 美学家李泽厚也把文艺心理学纳入哲学范畴。他认为文艺心理学与审美心理学为同一概念。他说:“审美心理学是美学以其研究艺术和日常经验中的审美特征而日渐成为独立的学科,对审美经验的心理研究称为审美心理学或称文艺心理学,它构成美学的第三个方面。”[24]还有其他几本著作,也是同样的观点。这与我们主张把文艺心理学属心理学的分支学科的概念是不相容的。我们给文艺心理学界定的基本概念是:文艺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分支学科,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欣赏者感受、理解文艺作品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详文见《心理学大辞典·文艺、美育心理学》分卷“文艺心理学”词目)。

二、20年来美育心理学创建发展概况(注:本文总标题为《七十年来文艺心理学与美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概况》。分标题又称《20年来美育心理学的创建概况》,前后不一致,有必要说明。20年前,就是1980年前,在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文艺学、美学著作或辞典中,尚未发现“美育心理学”这门学科名称。更无人为此学科名称下过完整的定义,或撰写过名词概念。直到1981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征求条目意见时,本文作者才在教育心理学分卷条目中增加了“美育心理”。同年5 月中旬在北京香山举行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编委扩大会议上提出讨论,会上多数人同意,会后又有争辩,经本卷主编董纯才同意,编委会通过才确定在教育心理学分卷增加“美育心理”这个新条目。随后又决定由建议增加本条目者刘兆吉撰稿。自确定“美育心理”条目名词概念,迄今只有20年。至于美育心理学思想,还是源远流长的。)

(一)中外美育心理学思想源流

古今美学家、文学家只要将美学理论艺术美的理论联系实际,对人类文明有所贡献,就会产生美育思想,或称审美教育思想。德国文学家席勒写出《美育书简》即是一例。教育家要想使教育活动更有效、更全面,也会产生“以美育人的思想”。同样,心理学家在研究有关美感或文艺心理学时,也会产生美育心理学思想。

在我国,先秦儒家已有较完善的美育思想。儒家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就是他们的教育计划。如果详加分析,即可归结为德、美、体、智四个方面的内容。礼指制度品节、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应属于德育的范围。如果从心灵美、行为美的准则分析,也是美育的内容。乐,包括音乐、舞蹈、美术。郭沫若说:“中国旧时的所谓‘乐’,它的内容包含得很广。音乐、诗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不用说,绘画、雕镂、建筑等造型美术也被包含着……凡是使人快乐,使人感官可以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以广泛地称之为‘乐’”[25]。显然,乐是美育的主要手段。射、御属体育。书、数自然属于智育范围了。儒家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即当时的教材。其中的《诗经》、《乐经》(《乐经》遭秦火失传)及以后的《乐记》就是绝好的美育教材。以“诗”为美育手段,称“诗教”;以“乐”为美育手段,称“乐教”。“诗”与“乐”有密切的关系,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显然含有美育的性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便成了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诗》教《乐》教继续受到重视。东汉末期创设的鸿都门学,“是世界上最早的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宋代曾设有专门的画学”[26](P250)。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喜爱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含有娱人自娱的美育功能。朱光潜等都认为“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27]。从先秦儒家的教育计划和教材分析,他们不只重视德育、智育,而且非常重视美育。孔子经常以诗、乐教育学生。反对“礼崩乐坏”,希望“弦歌之音不绝”。孔子本人就是一个全面发展多才多艺的优秀教师。他不但博学多能,善弹琴、鼓瑟、击磬高歌。能删诗书、制礼乐。他喜爱“诗”、“乐”,不是为了享受或为艺术而艺术,他认识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荀子在《乐论》中说:“夫声乐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28]孟轲也常常引用《诗经》的语句作为教育人说服人的理论依据,动辄以“诗云”为准则。先秦儒家常常把仁、善、美融为一体,也就是德美结合。把德育和美育渗透在智育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从已有3000年的中国教育史中,可以看出中国教育具有重视美育的传统。虽然很长一段时间,没用“美育”这一名词,但美育思想古已有之。

在外国教育史中,也有重视美育的记载,如古希腊、斯巴达为了把奴隶主阶级的子弟培养成为勇敢的战士和强有力的统治者,教他们学唱各种赞美歌和战歌,把娱乐、唱歌、拜神的舞蹈与体育军操结合起来;雅典的奴隶主子弟 7至14岁入弦琴学校,学习音乐、唱歌和朗诵诗篇。希腊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在他的教学计划和教育科目中,音乐和体育占重要地位。设音乐课的目的是陶冶公民的心灵。他认为“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因为“节奏和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29]。柏拉图主张音乐课的范围:“包括小时候听到的神话和传说,到后来诗歌所形成的对文学和艺术的兴趣。”[30]当然,古代美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奴隶主和封建主的统治。以后资本主义教育,扩大了美育范围,在中小学增设了音乐、美术、手工等课程。这说明中外古代教育思想家都不约而同地重视美育。

(二)近现代中国美育实践及美育心理学的理论探索

我国自推翻满清实行新学制以来,在中小学也开设了唱歌、绘画、手工或劳作等课程。教育家蔡元培于1912年任教育总长时,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特别强调美育的作用。这也是“寓德于乐”的思想。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也说明他对美育的重视。但他给美育下的定义是不完整的,他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的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情感为目的者也”。显然,美育并不是完全应用美学理论,美育的目的也不仅限于陶冶情感。但是以教育部的指令,把美育列入教育方针,并为美育下了定义,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一大创举,是伟大教育家的远见卓识。当然在蔡元培提出美育之前,清末在废除八股文之后,在中小学也增设过图画、游艺、乐歌等课程,但对美育的意义还是模糊不清的,所设的图画、音乐课,仍然是偏重艺术技巧训练,美育的目的仍不明确。

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王国维1906年写的《论教育之宗旨》一文,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德育智育美育(即情育),三育并行逐渐达到真善美的理想,又加体育,便成为完全之人物”[31]。其可贵处,即在于“完全之人物”,有全面发展的思想。

从中外教育史分析,许多教育家都重视美育,不遗余力地提倡美育,但比智育、德育、体育仍属薄弱环节。有的教育家大声疾呼地提倡美育,强调“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32]。当前我国教育家绝大多数都赞成这一主张。在讨论我国教育方针时,仍然存在着“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种主张。

也有人主张把美育并入德育,或将美育渗透到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直到1999年6月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才明文规定把美育纳入教育方针中。

美育有人也称审美育或美感教育,但都有片面性,不能概括美育的全部内容和功能。因为美育不只包括审美和美感。它还包括创造美、建设美、净化人的心灵、抵制丑恶、美化社会环境,为建设更美好的社会环境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美育策略。

为什么研究美育又要研究美育心理?美育与美育心理有什么关系?

从美育的概念分析,美育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评价美丑,创造美的能力和美的品德教育。如果不研究美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便不能理解美育的实质,发现美育规律。同时在美育实践活动中,既难以深入,也难收到因材施教的效果。研究教育,需要研究教育心理;研究美育,也需要研究美育心理,是一个道理。现代教育家同时也是心理学家的蔡元培,他在德国留学时,曾亲聆冯特讲授心理学课,同时他也重视伦理学、教育学、文学、美学、文明史等专业的学习。从他的知识结构和提倡美育及美育心理的言行看,他应当是中国美育心理的先驱[33]。他不但提倡美育,而且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美育。他在解释教育方针的五育时说:“以心理学各方面衡之,军国民主义毗于意志;实利主义毗于知识;德育兼意志情感二方面;美育毗于情感;而世界观则统三者而一之。”他还说:“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统而无迹象之可求。”可见美的理论和效应,离开美育心理学是难以阐述清楚的。也难追根穷源以认识美育的本质,遵循美育规律,制定美育的措施也没有心理依据,进行美育的结果,成功或失败都难以心理科学的尺度来评估,所以要重视美育,加强美育,必须进行美育心理学的研究。

长期以来,中外关于美育心理的研究,基本上是个空白,虽然已有审美心理和美感心理的论述,只能说这些论著的内容中有些美育心理学的因素,但还不能概括美育心理学的完整概念。这一概念始见于《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心理学分卷“美育心理”条目,本条目的定义为:“美育心理是教育心理的一部分,研究美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品质的形成。美育心理的主要内容是探讨如何以音乐、美术、文学的艺术美和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现实美为教育手段,感染学生,发展他们的美感和鉴赏美、创造美与识别美与丑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习惯,促进他们的智力和身体的健康发展”[26](P251—252)。在撰写此条目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修改补充, 详载《心理学大辞典·文艺·美育心理学》分卷“美育心理学”条目。

目前国内外在研究教育和教育心理方面硕果累累,著作甚多,而美育心理的研究则处于萌芽状态。在“七五”期间,国家教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对美育心理研究非常重视,把《美育心理学》[34]列入高等学校教育类教材编选计划。这对于我们申请将“美育心理研究”列入全国教育科学“七五”规划项目起了推动作用。1987年7月在北戴河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 经过广大出席会议的代表和同行专家论证,被选为“七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专家的评审意见:“美育心理是一个新的概念,是本课题申请人刘兆吉教授首先提出的,国内外尚无关于这方面的专门研究。‘美育心理研究’课题对心理素质的形成,对改革开放形势下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有重要意义”。这对本课题的研究增加了信心。说明教育部和心理学界的专家学界的专家学者承认并肯定美育心理这一新概念,并承认美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或者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部分。

(三)20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影响

美育心理研究组经过20年的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对新兴学科建设的社会实践起到奠基作用和领先作用。主要表现在:

1.有关成果已载入国内出版的心理类的大型工具书:首先是《中国大百全书·教育》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继之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选入“美育心理”条目;车文博教授主编《心理学咨询百科全书》专列美育心理学分卷;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已设立《文艺·美育心理》专册。显示出“美育心理学”这一新概念,已得到广大专家认可。

2.对高校教材建设起了丰富、扩展的作用。除刘兆吉主编的《美育心理学》(1990年出版)列入高校教育类专业参考书之外,现在编入高等学校心理学教材的有:联合国计划开发署资助项目刘兆吉主编的《高等学校教育心理学》,专列第七章“美育心理”(1995年出版);由刘兆吉、杨宗义、曾欣然主编的《高等学校心理学》(1991年出版)专列第九章“美育心理”;张大均主编的教学论博士点学科建设丛书《教学心理学》设“教学美育心理”(郭成撰,1997年出版);张大均主编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校课程教材《教育心理学》也列有“美育心理”(李红撰,1999年出版);张大均主编《教学心理学研究》,选列《审美教育对学生审美欣赏能力非智力因素影响的教学实验研究》 (郭成撰,1998年出版);韩进之主编的《教育心理纲要》第十三章“美育心理”(1996年出版)。

3.编入学术专著的有:刘兆吉著《文艺心理与美育心理》(1997年出版),编著《教育心理专题》第五章“美育心理”(1984年出版);曾欣然、张大均合著《大学生品德心理》第十章“大学生的审美原则”;张大均著《大学生心理的发展》第九、第十两章专讲“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发展”;刘兆吉著《中学美育心理学12讲》(1993年出版);郭成、赵伶俐合著《美育心理学》(让教与学充满美感生机)1998年出版,现已再版。此外,本研究部分内容,由本课题组成员梁承谋、张大均、李红等的研究心得发表于全国性学术刊物《心理学报》和上海《心理科学》,充分显示了本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而且收到了实验方面的社会效益。

4.推动、扩充了美育和美育心理的教育实验,全面、有效地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在两省(四川、河南)三市(重庆、成都、平顶山)百余人的美育心理研究组完成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国家重点项目“美育心理研究”之后,第一届美育心理学研究生赵伶俐主持了国家教委“八五”课题“审美教育对学生素质全面影响的实验研究”,刘兆吉为顾问,“启动了‘七五’课题已建立的实验点,争取建立新的实验点”。整体课题实验研究,以重庆、成都、开江为主体,先后联合了吉林、锦州、安徽、湖南岳阳、上海等省市40多个单位,200多人直接参加。1996 年赵伶俐主编《大美育实验研究》(美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效应验证)等9本“跨世纪美育科研成果书系”。“九五”期间, 赵伶俐主持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课题《学校美育系统与美育心理发展实验研究》,进一步开展了学校美育系统与美育心理发展的实验研究,直属总课题组管理的实验点共有130个,遍及重庆市、 四川成都市、泸州市、攀枝花市、河南新乡市、广东深圳市、江苏江荫、吉林通化、辽宁锦州市、大连市等地,形成了一定的美育心理研究规模。第一届美育心理学研究生李红在美育心理学领域除完成集体研究项目外,还自行设计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已发表的主要有:《中学劳动教育中的美育心理学问题》、《论美育心理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场依存性对中学生绘画欣赏的影响》、《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美育和美育心理学》、《儿童审美心理的发展》等。总之,美育心理学这门最年轻的学科,自确定名词概念到现在仅仅20年的历史,取得了这些研究成果,是来之不易的,是可喜的,证明本学科有很强的生命力,是有发展前途的。

三、文艺·美育心理学研究的前景

《心理学大辞典》设《文艺·美育心理学》分卷,这在国内外尚属创举。这样的大胆创新,不是冒进,而是学术上、科学文明建设方面的远见卓识。

这两个学科合为一卷,也不是偶然地无意义的拼凑,而是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文学、美术、音乐、舞蹈主要是体现美的,是美育的主要手段,文艺通过美育才能为人民服务,美育若不以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为手段,必陷于空洞无物的说教。“诗歌”不能无诗,“乐教”不能没有音乐。李瑞环同志在《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六次年会上的讲话》中说:“坚持寓教于文、寓教于乐,让群众在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受到感染、熏陶。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文化娱乐活动之中,也是文化娱乐活动健康发展的需要。”[35]这正是非常恰切的概括了文艺与美育的关系。文艺必须含有美育的因素才能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原理》明确指出:“审美教育也称美育,是培养人成为共产主义社会创造者的完整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他们在智力和体力上得到和谐的全面发展,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能够深刻地了解和创造性地利用人类创造的全部文化财富来为共产主义建设服务”[36]。对美育的重大意义作了充分的估计。“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审美能力的人也不是全面发展的人”[37]美育是通过文学、美术、音乐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为手段来进行教育。很明显,这就是“寓教于文,寓教于乐”。

文艺是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文艺含有美育和德育的功能才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如果文艺对人类不起美育和德育的作用,便不能为人民服务。某些资产阶级文学家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否定艺术的社会作用,认为艺术与政治无关,诱导作家、艺术家逃避现实的革命斗争”[38]。这属于资产阶级唯美主义观点。还有一种谬论“为自己而艺术”的观点。他们主张“文艺有既不在给人教训又不在供人娱乐的,作者自己的‘表现’的需要有时比任何其他目的更重要”[39]。这种公然地宣传为自己而艺术的思想是极端利己主义的表现。

文艺如果丧失教育(主要是美育)的功能必降低为为艺术而艺术,甚至成为害人的黄色艺术,美育如果不以文艺为手段,必然陷于抽象空洞,味同嚼蜡的说教。文艺美育心理学正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将文艺美育融为一体,发挥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以美育人的心理机制。将文艺心理学、美育心理学融合起来,形成一门新学科——文艺美育心理学。这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人民素质,有重大意义,从科学性、逻辑性、实践效应性分析,都是切实可行的,目前虽然难度很大,但前景是光明的。

标签:;  ;  ;  ;  ;  ;  ;  ;  ;  ;  ;  

近70年来文学心理学与美育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概况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