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论文_贺婷

湖南省长沙市第四医院 410200

【摘 要】目的:对血液检验标本的误差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供临床借鉴。方法:以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接收且存在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共100份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以及总结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后,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方案,以期减少血液检验标本的误差,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能够对血液检验标本造成误差的原因包含患者自身原因、送检原因、检验原因和采集原因这四个方面,当中,尤以患者自身因素最为常见。结论:标本采集和送检、检验及患者自身因素都能够使血液检验标本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故,临床需加强对血液检验各环节进行预防以及控制的力度,以尽可能的减少误差,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有效。

【关键词】原因分析;误差;预防策略;血液检验标本

现阶段,血液检验在我国临床上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能够为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指导[1]。而血液标本的质量则与检验结果密切相关,因血液检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包含血样采集、处理、运送和检测等多个环节,若其中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2],所以,临床还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本文旨在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其预防策略,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接收且存在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共100份,纳入研究的血样提供者中有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介于10-72岁之间,平均(32.46±8.57)岁;内科者有28例,儿科者有9例,妇科者有17例,普外科者有36例,皮肤科者有10例;血常规检验者有42例,生化检验者有58例。患者签署此研究知情同意书,病历资料完整,依从性良好。研究在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全程参与的情况下进行。

1.2 方法

标记此研究纳入的100份血液检验标本,准确记录标本的相关信息,并和血液来源科室进行有效的沟通,充分了解血液提供者的信息资料,并经分析后,总结血液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3 评价指标

对此次调查和分析的结果作出统计。

2 结果

表1数据显示,采集、检测和送检原因以及患者自身原因等都能对血液检验的结果造成误差,当中,尤以患者自身原因所致的误差最为常见,占总比例的57.0%(57/100)。

表1 误差原因分析表

3 讨论

此研究中,100份血液检验标本中,有57份(57.0%)的误差来源于患者自身原因,有18份(18.0%)的误差来源于采集原因,有5份(5.0%)的误差来源于检测原因,有20份(20.0%)的误差来源于送检原因。故,临床需加强对血液检验的各环节进行预防和控制的力度,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以尽可能的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采血前1d,医护人员需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积极对其进行血液采集相关知识的宣教,对于血糖和血脂的检验,要求患者在采血前严格禁食12h,以免因未遵守禁食要求亦或者是禁食时间不足而对血液标本的质量造成影响。嘱患者在采血前的15-30min之内,尽量不要做快走亦或者是跑步等运动,需安静等待采血[3]。因不同的药物能够对人体的血液成分造成影响,所以,在采血前,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用药情况,同时对其用药类型、疗程、用药剂量以及用药方法等进行综合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为患者选择一种最佳的采血方法,同时对其采血时间以及采血量等进行明确。

(2)定期组织采血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努力提高采血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业务水平,让采血人员的每一个操作都符合规范。采血前,对注射器、采血导管以及试管等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注射器完好,清洁,以免对血液标本造成污染。根据患者的检查项目以及类型等,明确其采血的时间,一般需要在清晨空腹状态下进行采血。采血过程中,要正确指导患者攥拳,以免因攥拳力度过大引发血钾浓度增高的情况。

(3)因血液标本在长时间放置之后,其酶类活性将会明显降低,且和二氧化碳进行结合的能力也会显著蒋若,所以,医护人员需在采血成功后,将血液标本立即送检,亦或者是在24h之内完成相应的检测工作,若无法及时送检,需对血样进行合理的保持。通常情况下,血样标本在24℃的环境下能够保存2h左右[4]。对血液标本进行送检时,要加强运输防护力度,以免混入异物,并避免剧烈震动以及日光直射。

(4)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对血液标本进行接收时,要仔细核对血液标本以及检验申请单,待明确无误后方可接收,对于不合格亦或者是不符合要求的血液样本,将及时退回。其中,申请单的内容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检验目的、样品类型、检验项目以及采血时间等[5]。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临床规范及标准对血液样本进行离心以及震荡混合等处理。

综上所述,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当中,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达到临床标准至关重要,所以,不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都应高度重视血液检验的各个环节,以确保血液标本的质量,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另外,医院还应定期组织采血与检验科医护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进一步提高其职业修养,降低误差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张艳萍.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29):135-136.

[2]李淑慧.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预防策略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1):47-48.

[3]吴燕芳.导致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9):4121-4122.

[4]马中杰.检验科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预防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63):88-88,89.

[5]严红平.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J].中外医学研究,2015,(3):50-50,51.

论文作者:贺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  ;  ;  ;  ;  ;  ;  ;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论文_贺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