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记者思维的培养:如何成为一名聪明的记者_思维障碍论文

论记者思维的培养:如何成为一名聪明的记者_思维障碍论文

谈谈记者的思维修养——怎样做一个聪明的记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记者论文,做一个论文,修养论文,聪明论文,思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记者的诸多修养因素中,聪明是一个独特的因素,就是说并不是随便任何人都可以当记者的。

实际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两个人毕业于同样的新闻院校,又分配到同一个报社工作,若干年后,在新闻工作方面的业绩却有极大的差别。他们的教育条件和工作环境基本相同,这就只能到主观上去找原因。这个主观因素可分为二,一是本人的努力程度、牺牲精神、意志、品格等,即教育学上讲的非智力因素;二是本人的聪明程度、判断能力、反应能力等,即智力因素。这里我们只讨论后者,即怎样做一个聪明的记者。

记者以其聪明程度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愚笨型,只会照录眼前之事,写规定之文。给什么题目就做什么文章,指什么地方就采访什么地方,老师教的是什么格式,就写什么样的新闻。不挖掘,不思考,不突破,不创造,有的一生就只会写豆腐块的“本报讯”,总在重复传播那些没完没了的“泡沫信息”。二是聪明型,善发人之未发,写独家新闻。能够自己找题目做文章,找线索和扩大线索采访,写作时不安于旧规有突破,有创新。写出的文章较新较深。三是超聪明型,不但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事,还能悟到别人没有悟出的理,写出别人写不出的文。能找到新题目、大题目,和别人想不到的题目,能于看似没有新闻的地方写出好新闻和大新闻。稿件不落俗套,不与别人重复,不与自己重复,力求篇篇有新意。作品有深度和力度,并能透过表面的信息表现出一种理性思维。这三类记者我们还可以把它称为被动型、主动型和超主动型。可以看出,要达到第二类,甚至第三类,做一个聪明型的或者超聪明型的记者,一要有先天聪明的条件,二还要有后天艰苦的思维训练。

一、一般思维方法在记者工作中的作用

1.三种基本的思维方式

思维是什么,就是人们利用头脑里现有的概念进行比较、推演、拼接,从而得出新的概念和思想。这是一个创造、发明、发现和孵化的过程。当一个人刚落地时,他头脑里本是一片空白,慢慢映进一个事物就形成一个概念。这些概念就是他的思维单元。单元多了互相之间就要发生联系,于是又出来一种新的复合单元,这个复合单元又再与别的单元组合,这样就构成思维的过程。就像设宴请客,先买来鱼肉,做成一个菜(新的复合单元)。再把十几个菜拼成一桌菜,又是一个更新的复合单元。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和知识的增多,他头脑里储存的思维单元会越来越多,他所思考的问题也就越深刻。

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有三种: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这三种方式我们可以理解为对三种不同单元的组合。当调动头脑里的形象单元进行组合时,就是形象思维;当调动头脑里的抽象单元进行组合时,就是抽象思维;当把这两种单元随机调动,任意组合时,就是灵感思维。

形象思维是人最早掌握的,基本的思维方式。它是用具体的形象作为思维的工具。这种思维方式的好处是直观具体,生动感人。文学艺术主要是用这种思维。抽象思维是人们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又提高一步的思维方式,又叫逻辑思维。它把表象的特征舍去,而用内含的道理作思维的工具。不靠感觉,靠理性。比如数学上由一个公式、定理推出另一个公式、定理或者结论,政治、哲学、科学上,常常由这个道理推出另一个道理等等。这比起形象思维来可能枯燥一些,但是会更深刻、更准确。灵感思维是一种更复杂一些的思维。它不是用一个或几个形象单元去导出另一个形象单元,也不是用一个或几个抽象单元去推出另一个抽象单元,而是突然从一个单元跳到另一个貌不相关实则相连的单元,这种跳跃可以是从形象到形象,从抽象到抽象,也可以是从形象到抽象,从抽象到形象,而且往往正当思维山穷水复疑无路时,这一跳忽然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一种出奇制胜的效果。这种思维无论科学、艺术、政治、哲学、管理等等各行各业无一不用到,它是一种更高级阶段的思维方式。一个人在掌握了相当多的思维单元之后,如水满自溢,不知从那个地方就会突然流出来,这就是灵感。知识浅薄的人是少有灵感的,它可调动的思维单元太少。

2.记者工作的三个环节与三种思维方式的运用

统观记者的整个工作过程是以抽象思维为骨架,以形象思维为血肉,抽象为体,形象为用,而以灵感思维为机动,穿插其间,拾遗补缺。记者工作的环节大致有三个,即构思、采访和写作。构思可以是先有一个思路、一个方向,甚至已有了一个题目然后再进入采访,也可以是事先没有什么框框,在采访中再随机构思。最后是写作。当然进入写作阶段后仍然有构思,不过那主要是文章本身的技巧。所以简单地说,记者的工作就是想、采、写三个部分,也就是想清楚、看准确和写明白。

记者工作的第一步是选题构思,以抽象思维为主。

这时主要是靠头脑想,还没有使用眼睛看,也没有动手写。动手前他要先想一下,为什么要写这个题目,大致该怎样操作,文章的观点能不能站住脚,角度新不新,效果好不好,读者爱看不爱看,等等。像指挥员构思战役,先得有一个总体方案。又像盖大楼,先要描一张图纸,或者先要搭起一个钢筋骨架。这个过程主要是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理论论证。在这个阶段使用的主要是抽象思维。对写稿来讲,这第一阶段的选题构思可以称作“立骨”,先搭一个架子,这时还没有进入写作,没有进入施工阶段,即还没有开始材料(形象)的搭配。

抽象思维高于形象思维。记者在构思阶段进行的是战略思考,这需要理性的头脑,要有全局,有高度,有预测。暂时还不需要很具体的考虑。记者的选题构思(不是稿件构思)是在他过去新闻实践的基础上,筹划新的突破,上新的台阶。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这个理论是从以往的实践中产生的),所以是一种抽象思维。实践不能指导实践,更不能指导全局。只有理论才能指导实践、指导全局。新手为什么写不了大文章,是因为他的实践积累太少,无法上升到理性,就像一个战士不可能指挥一个战役。记者在确定选题时,要考虑形势、大局,考虑读者的接受热点,考虑自己手头所掌握的材料,还要想到这些材料是否能最有效地连接大局与读者,即选择有效的突破口,这是一种综合的全局的思考。所以记者在选题构思阶段的心理准备应该像一个欲扭转时局的政治家,像一个正在筹划大战的将军,像一个将要向科学前沿发起突破的科学家。选题构思就是审时度势,知己知彼,寻找突破,下定决心,是胸怀全局,借题发挥。以曾在全国发生过巨大影响的焦裕禄报道为例,新华社记者见到的是焦裕禄这个具体的材料,但他们所思考的却是抽象的道理,他们立即由此想到党风、民意,想到国家大局。当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刚刚过去不久,党也刚从浮夸、极左的教训中醒悟过来,国家需要安定,民族需要振兴。时代呼唤百姓同心同德、相亲相爱(在这之前刚刚推出雷锋这样的典型),更呼唤一批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先忧后乐,勇于牺牲的基层干部。正好这时作者发现了焦裕禄,但如果发现的不是焦裕禄而是张裕禄、李裕禄,作者同样也要写这篇作品,这作品同样也会引起轰动。这是因为作品的内涵和它所牵动的背景必然要产生这个结果。这是从抽象的道理出发去找具体的东西。相反如果一开始就从具体出发,即从形象思维出发,反而限制了自己的高度。事实上在新华社发现焦裕禄这个典型之前,河南日报就已经发表过一次焦裕禄的报道了,因为缺少理性高度所以没有打响。一个简单的形象思维可以从形象到形象,但一个复杂、高级的抽象思维就必须“先理后形”了。庖丁对梁惠王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解牛已经达到了一个出神入化的程度,这是因为他不拘于形象思维,他注意研究“道”,即规律,刚学解牛时,从具体形象入手,三年后已摆脱具体,不管它是白牛、黑牛,在他眼中统统是一个牛骨架,以后再解牛他就先用这个理性的思维去观察。因为我们观察问题不只是用眼睛看,更主要的是靠思想来理解,理解了的东西比具体看到的东西更深刻。记者要有一颗抽象思维的头脑,一双理性的眼睛。记者有没有抽象思维,直接决定着他的工作起点他所写稿件的高度和深度。就像除草,形象思维好比用镰刀,尽了最大的力气也只能是贴着地皮割,抽象思维,好比用锄头,一锄就挖了根。又像两个人上路,一人坐汽车,一人乘飞机;两个人算题,一人用笔算,一个用计算机。这叫出手不凡。

记者工作的第二步是采访,以形象思维为主。

一开始采访就要脑、眼、手并用了。这时记者眼中首先会出现许多具体的形象,脑子里要不停地扫描、分析,将这些形象分类、定性、定量,还要考虑怎么用这些形象去表现在第一阶段进行抽象思维时所产生的主题。虽然这时记者也会不时地做一些理性的思考,但这基本上是对第一阶段理性思考的修正和微调(如果推翻事先的设计又当别论),这时已经进入施工阶段,已经开始了形象的拼接,是用事实的砖瓦去填充前一阶段抽象思维所浇铸好的框架。对写稿来讲,这第二阶段的采访可以称作“找形”。我们看画家画一个人时先不急于动笔,而是先研究一番,看抓他的什么特点,眼睛大还是小?鼻子高还是低?脸方还是圆?行话叫先把形抓准。形都抓不准,怎么作画?一般人有一个误解,以为写在纸上时文章才成形,其实新闻稿的形不是成在稿纸上,而是成在采访本上,成在肚子里。苏东坡讲文与可画竹是胸有成竹,一挥而就。其实“形”是在采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到采访后期已经“胸有成形”,只等一气呵成了。

采访是什么?就是选择事实,搜集材料。新闻是传递信息,但这信息的传递不是一种理论表述,不是简单地只说结论,甚至还要有意避开主观色彩,而强调用客观的事实,用形象的东西再现当时。所以新闻强调现场感。这一点新闻和文学有点相近。文学是典型的形象思维,它必定要塑造出一个形象,然后把作者的思想都压缩、渗透在这个形象中,讲究含蓄、象征、感染。新闻不能塑造形象但是也必定要千方百计地寻找、选择出理想的形象,通过这些客观的形象(文学是主观的)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因为是传达客观的东西,所以讲求真实、直朴、鲜明。如果说在选题构思阶段是靠抽象思维来确立文章的高度,那么在采访阶段则是靠形象思维来决定文章的生动、活泼。选题构思阶段是确定文章的骨,采访阶段是确定文章的形。庖丁解牛是见牛骨而不见牛形,画家画牛是舍牛骨而只画牛形。形从何来,全靠观察。在采访阶段,记者是以骨抓形,当然也有神和态。我们有一些记者的文章为什么发干,一个原因是进入写作阶段后文字表达力不从心,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在采访阶段就先天不足了,他没有抓准“形”,没有抓到能体现个性的素材,他拾到篮子里的就已是一些开始发干、发黄的菜叶,下厨房后又怎么可能做出色、香、味俱佳的菜呢?巧妇难为无米炊,妙手难写无形文。毛主席批评宋人写诗味同嚼腊,就是因为宋诗里多道理而少形象。所以高明的作家总是在塑造形象上下工夫。著名的元曲《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就是连用十个具体形象,而收到千古绝唱的效果。记者的功夫是七分采,三分写,就是看你能不能采到典型的、生动形象的事实。著名国画家李琦一次接待外宾,也就是几十分钟的谈话,第二天,他拿出一幅肖像,像极了,使外宾大吃一惊。这叫“默画”的功夫。就是对形象能一下吃准、抓住、记住,即美术行话所说的“抓形”。记者在采访阶段就是要炼就一套形象思维的硬功夫,对素材就是要能抓住形、抓准形,要能采集到那些可以最大限度表现你所理想的个性的材料。

记者工作的第三步是写作,这个阶段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相机而使,综合运用。

这时设计图已画好,料已备齐,就看你的施工手艺了。这一阶段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并用。抽象思维的运用主要表现为一是准确地遵循、体现第一阶段的设计,二是巧妙地构思文章结构,力图实现作者的本意。是既要体现战略,又要用好战术。这时形象思维在采访阶段收集的素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筛选、修剪、拼接加工。所以这个阶段是两种思维方法并用。

先说抽象思维在写稿中的运用。

一篇稿子可以从形象入手,以形象吸引人;也可以从理入手,以理服人。只就纸面的阅读效果来说,好的新闻稿要有理性的魅力。它首先要能高屋建瓴,提出问题,然后环环相扣,层层剥笋。读者阅读时是被“理”牵着走。我过去在基层当记者看到报上年年报道绿化,但是又年年在说生态退化。山上为什么就是不长树?长期思考在胸,一朝典型在手。我写了一篇《欲要山长树,先教山留人》的报道(见《新闻三部曲之一:没有新闻的角落》,新华出版社)。这个问题既然人人都困惑,我就决定这篇稿子用理性思维为主的路子来写。因为读者看报的心理是这一个问题只要他关心,只要你能说清,他就会步步紧跟,让你牵着走。文章先从读者的角度提出一个总的大问题:别处的山绿不了,这个县却三年造林是过去34年造林总数的5倍,靠什么?靠政策吸引,先要能设法在山上留住人。然后通过与林场主人、县委书记的对话,典型剖析,五问五答,层层导出。一问,过去别人搬下山,现在你家为什么却又搬上山?答,上山能致富。二问,这样又简单又好的办法为什么等了三十年?答,极左,实事求是最难。三问,这样个人得到的好处是否太多?答,只要能给子孙留下一座绿山就合算。四问,政策有了,怎么动员群众?答,靠典型引路。五问,人们能耐得住这里的冷清吗?答,今非昔比,通电、通路,这里有现代文明,开发以后的山区不冷清。当然,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行文中要注意全部用形象和事实来说话。比如回答冷清不冷清时,就用主人的这样一段话“有电视,有录音机,我三岁的小孙女录音机一响,也跟着扭迪斯科呢。”这样读者就能一边跟着指路标(理),一边又伴着山花流水(形)渐入佳境。

再说形象思维在写稿中的运用。

新闻稿吸引人除理性的力量外,还另有一种形象的魅力。这好比一个人或才或貌,各有所长。有的人靠他的思想、文章、业绩吸引人;有的人一句话不说,只往那里一站,就很引人,这是形象的魅力。在文章中,理性调动的是人的思考,形象调动的是人的感觉。靠逻辑的力量引人步步探索,如穿隧道,终见光明,这是一种知的享受;靠形象的力量,引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这是一种美的享受。当然求知和审美常常是分不开的。所以在写作阶段,怎样注意捕捉形象,加强文章的可读性实在是不可忽略的另一半手段。对长于形象思维的读者更可投其所爱。这里也举一例。我在采访中曾碰到一项“新式塑料蛋箱”的发明成果,这是一个很枯燥的科技报道题目。事情又很简单,并没有多少新鲜的道理好讲。这时就特别要设法在形象上做文章。消息的导语是这样处理的:“一辆卡车载着82730个鸡蛋从吕梁山深处的隰县,在土、石、柏油等各种路面上经过427公里的长途颠簸运到太原,经蛋库验收,只有七鸡蛋破损。这是最近通过鉴定的新型蛋品运输工具‘五用塑料蛋箱’在试用中取得的结果”(见《新闻三部曲之一:没有新闻的角落》)。在这里读者主要不是知道了一个理,而是知道了一件事,一件新鲜事。卡车运蛋八万个,在山区奔波八百里,才破损7个。这条信息可以说是用一系列的形象编织成的,而且读来轻松自然。如果我们也来戏填一首《天净沙》,大概是这样“土路、石路、油路;翻山,走川,入城。飞车运蛋八百里;八万余,只破七。”

至于灵感思维,则由于这种思维方式的特殊性,它却始终贯穿于记者工作的各个阶段。记者无论在选题、采访还是在写作时都会突然由此及彼想出新的点子,拈来新的材料,化出新的笔法,柳暗花明,新辟洞天。前面讲过灵感思维就妙在它的跳跃性,突然从形象到形象,或从形象到抽象。作者好像手里拿着一块水晶石,这样转个角度让你看一下,又那样转个角度让你看一下,文章花样翻新,妙趣横生。钱钟叔的《围城》,为什么半个世纪后又被人重新喜欢,其中的比喻由形到理,由理到形,处处闪着灵感。如“父母的同情施错了地方,仿佛身上受伤有创口,而同情者偏向皮肉完好处去敷药包布。”“鸿渐这时候心像和心里的痛在赛跑,要跑得快,不让这痛赶上,胡扯些不相干话,仿佛抛掷些障碍物,能暂时阻拦这痛的追赶。”你看,“心情”明明是一种抽象的东西,作者灵感的火花却引燃了许多具体的形象。我在基层当记者时,一次乘车在公路上跑,两边是哗哗闪过参天的白杨,陪同的人说这一棵树值一辆自行车。我立即想到一个标题《路旁就是储蓄所,一步一辆自行车》,回到城里进一步向林业部门采访后又加了一个正题《翼城县公路林储材百万方价值两个亿》(见《新闻三部曲之一:没有新闻的角落》)。这是灵感思维,造林成果这些枯燥的数字和结论,用形象的东西来表达,灵机一动,将二者拉在一起,便生稼接之效。

二、记者思维的几个特点

除了上面讲到的三种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外,因为与记者的职业习惯有关,记者的思维又形成了几个鲜明的特点。

1.多动思维——机敏灵活,求灵求变求动

记者的任务是向社会抓信息,但是社会上并没有为你准备好现成的信息,要靠你去找、去挖。就好像猜谜语,告诉你“打一什么”,到底具体是什么却不能告诉你。记者所面对的是一个茫然的目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大体会有,具体常无;一定会有,却不一定归你。有时踏破铁鞋无处觅,有时得来全不费功夫。一句话,它是一种不定态、大跨度、自然采集式的工作,随机性很强。它不像社会上很大一批工作都是预先规定好程度,比如一个教师按课表上课,一个工人在流水线上按图纸装配等等。记者是吃了上顿不知下顿在哪里。所以他的思维的第一特点是要机敏灵活。其实根据职业习惯不同,人的思维也可分为二种,一种是懒惰型(这里毫无贬低之意,他在体力上可能是吃苦和勤快的),另一种是多动型,记者就属于这后一种。

机敏灵活的含义有二。

一是他始终处于一种警醒状态。嗅觉敏锐如猎犬,耳朵灵敏像天线,头脑就是一个全天候的雷达,随时捕捉机会。记者写稿一半是靠机遇,但另一半却靠你会不会捕捉。昆虫学家法布尔为了观察昆虫,能在地上爬一天,以致于那些干活的农妇奇怪这个汉子为什么她们早晨出工时爬在那里,收工时还在那里。法布尔的名言是:机遇只给有准备的头脑。可以说好稿只给那些有准备的记者。秦始皇兵马俑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观,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但是这个奇观的发现却源于中国新闻社一位青年记者的灵敏捕捉。1974年陕西秦陵附近出土一批“泥娃娃”,在当地并没有引起什么重视,这位记者却意识到可能是国宝现世,立即写成“内参”,分送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终于引起这个世界大发现。当然这种准备一定是要合乎新闻规律的准备,否则不是劳而无功,就是空留两手拣忧愁。曾发生这样的事,一位记者在农历羊年将要来到的除夕之夜,到医院里去等,等新年钟声一响看谁家生第一个孩子,便写了一篇稿子叫《羊年第一羔》(见《新闻三部曲之二:新闻绿叶的脉络》)。从形式上看这位记者可谓有充分地准备,也很辛苦,但是他抓到的信息貌似新闻而实际上并不是新闻。记者如哨兵夜巡,火警值班,最起码的要求是不能漏报要闻,但是也不能错报新闻。

二是他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再好的记者成功率也不会是百分之百,出门采访,可能满载而归,也可能一无所获。采访不到东西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时发现情况,修正目标,硬是要在黄土地里刨一个金娃娃。聪明的记者是有信息就写,没有信息就走,价值大的就写,价值不大的就丢,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端着碗,看着锅。我在《没有新闻的角落》一书中曾有一篇文章《采访与采药》,谈记者出门如采药人进山,有药就采无药就走,采着大的,留着小的,几天后再来收入篓中。这种随机应变、把握战机、培育战机的功夫才是记者意识中深层的东西。事实上种瓜得豆,歪打正着的时候经常有。江苏一位记者到江边码头去送人,发现江面为各种大小船只所拥塞,送完人就采访,原来是一场鳗鱼苗大战,破坏水产资源,野蛮捕捞。他立即写成稿件,发表后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中央还专门就此发了文件,为国家做了一件大好事。我当记者时,有一次到新疆采访,十几天见不到该见的人。一看不妙,我立即改变计划扎到基层,到农场,到研究所,甚至火车上,旅馆里,一路急抓,50天带回了十四篇稿。就是那一次悟出了一个道理:当记者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有一些迟钝一点的记者,碗里给它盛上什么就吃什么,桌上还有什么好菜都不会(或者不敢)去看一眼。所以没有灵气的人当不了记者。什么叫灵气?就是灵活机动,不安现状,总想突破,寻求更好,就是肚子里满满地憋着一股灵秀之气,无论何时何地稍稍一点,或者遇有什么由头稍稍一碰,就会跑了出来。文人骚客都有灵气,他们常借一点由头就洋洋洒洒发挥为文。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就像上面那位记者扬子江头日送客),只听得一声琵琶便引出一首《长恨歌》,王勃赴宴,人家虚让了他一下便引出一篇《滕王阁序》,都成千古绝唱。有本事的人一是肚子里随时鼓满灵气,二是时时都能找到由头来发挥。考验记者本事的大小,第一就看你能不能找到由头。在家里等着材料上门这不是记者的职业习惯,是工商登记;跑到一个地方去死守一个材料,这也不是记者的职业习惯,是哨兵站岗;不能跳出现有材料,这也不是记者的职业习惯,是工人做工。总之,记者的思维一定要能活动起来,就像大赛中的球类运动员,有球没球,腰腿总在动。

2. 求新思维——积极创造,求新求深求活。

如果说上面谈到的机敏灵活,是一种求变心理,则求新求深就是一种求好心理,一种总是追求创造的思维。新闻的本质是信息,而信息总是不断地用新的去覆盖旧的,以满足读者的需求。新者存,旧者亡,每时每秒都在竞争。你看,今天的报纸抢着看,到明天就往纸娄里扔。记者的思维必须定位在“最新”二字上才可能站住脚。

人的思维有保守型和创造型之分。有的职业就是偏重保守,如保密、机要、教学、分析化验、各固定工种等,主要强调的是按部就班,按程序办事,重复越多越成熟。有的职业则是时时强调突破,强调创造,重复就意味着失败。体育比赛、文艺创作还有记者工作都属于这一类。

求新求深的含义也有两个方面。一是指稿件的内容,二是指稿件的形式。

在稿件内容上的求新就是一定写出闻所未闻的事。记者一遇到线索或者素材,第一反映是这个东西新不新,别人写过没有。如果我写,读者有没有新鲜感,能不能轰动。为了追求这个“新”他思维的触角一般是向两个方向探寻。一是求快,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抢在别人前面,我的材料就是最新的。比如1990年,轰动世界的海湾战争爆发,新华社抢发了第一篇稿,这是那一天传遍全球的最新消息。所以记者工作一生就是一个“抢”字。这和前面所要求的多动思维——机敏灵活是一致的,只有动起来才能抢得到,其内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新。快是达到新的一个最有效,又是最简单的手段。26届世界乒乓球赛,中国队奇胜就是一个快字,任你有什么手段,旋转、角度等等,我以一个“快”压过去,不容你发挥。就抓住这个主要矛盾。记者采访也是这样,任你多好的材料,多么精细的编写,我一个抢先披露,就会使你顿然失色。读者中永远有一种新信息饥饿症,只要你有新的给他,他就饥不择食。而一旦吃饱,如果没有特别好的东西,他也就不吃了。

追求新的第二个办法是深挖。快,当然可以拿第一,但是第一只有一个,你不可能每次都拿到第一,而你却必须在竞争中站住脚。这时就要考虑从别的渠道求新。最快的东西是新的但同时也有一个致命的不足,它往往也是浅的。浅则面广,如水过地皮湿,新鲜劲很快就过去。这时就要向深处挖,挖出那些鲜为人知的信息和道理。特别是一些很有力度的通讯和评论,它的着眼点并不是靠快让人看到新现象,而是靠深让人发现新东西。由“快”而得的信息是春风中柳梢上的一抹新绿,由“深”得到的信息是千米钻井口新喷出的滚滚原油。可能慢一些但分量会更重一些。

不管是快也好还是深也好,这都是手段,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断地求新,记者头脑中强烈地思维活动就是我这稿子在思想上、内容上一定要以新取胜,压人一头。他思维的触角总是往前探或者往下伸,而决不肯在半路或浅处停留,决不会拣一点尽人皆知的东西去应付读者。

记者的创造思维除在内容上求新外,就是在形式上力求活,稿子要写得生动活泼,让读者可读爱读。记者提笔的第一念头是我这篇稿子怎样写才能抓住读者,怎样才能让他一见钟情,一拿起就放不下,看完还忘不了。他不能用写哲学、科学论文式的方法,那种文章的第一念头是严谨,是滴水不漏。信息的新鲜性决定了新闻稿必须是鲜活的,这样人才爱看,而它的客观真实性又限制了它不可能像文学稿那样生动。因此记者进行写作时头脑里就时时要考虑一种转换,旧变新,死变活。上面说过为求新,记者的触角在内容上总是伸向快和深,那末在形式上,他的思维开关总是拨向鲜和活。记者一提笔,在形式创造上他就要进入两个角色。一是像一个“说书人”,要能把死的说成活的。你看说书人所说的故事当然都是“旧闻”,但他就凭一张嘴,任你是千年旧事,还是海外奇闻,都如在眼前,他进行了一番形象的再创造,实现了死变活。二是像一个“幼儿园的阿姨”,要能把深的说成浅的,客观世界许多复杂的事情,为给天真的孩子进行教育,必须转换成他所习惯的思维,许多时候都是从理到形的转换。这样比喻可能极端一些,但道理却是对的,便于强化记者的求活思维。

之所以要强调思维转换和角色转换,是因为我们拿到的信息总有两个不足,一方面它尽管它是最新的,但到了读者的眼前时毕竟是已经发生过的(有的还已经过了相当时候,只因无人知道还有必要报道),有的又经过几次转手,就是说已经有了信息的衰减。所以,要能保鲜,甚至要能复鲜。记者常用的方法是追求现场感,再现当时的情景。这样作品就有一种如鱼出水的效果,新闻界的行话是“抓活鱼”,从形到神努力捕捉活灵灵的东西。比如我在写作通讯《一个农民养猪专家的故事》(《新闻三部曲之一:没有新闻的角落》)时,讲到一个多年受压的农村青年在政策改变之后起而争取承包猪场的权力,他“说着掏出一个5000元的存折,‘啪’地一声压在桌子上:‘大不过是这么多,甘愿立下军令状!”老实说当时我写到这里时脑子里一下就跳出《史记》里鸿门宴上樊哙闯帐的镜头,他挺身而出与项庄捉对舞剑,项羽赐与一条猪肘,便以盾覆地,以剑剁肉,大口而吃。这个形象已有一千多年,但是我们仍然觉得他是活的。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我们所报道的信息总是局限于某一范围,对广大读者来说总不会都十分熟悉,有的还比较艰深,这时就要设法把抽象思维转换成形象思维,让它立起来,动起来。比如科学家测得喜马拉雅山一直在长高,并且还在移动。中国通讯社的一篇新闻稿就做了一个这样的巧妙的标题“喜马拉雅山边走边长”,一下就深入浅出地活了起来。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在记者工作的三个阶段中要准确地运用好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在整个写作过程中要作到立骨、抓形传神,这样的新闻稿就不是一般的稿件,在当日的版面上能上头条,在当年的评奖中能得头奖,在以后的岁月里能有生命力。除此之外,记者的思维还要突出两个特点,即多动思维——机敏灵活,求灵求动求变;求新思维——积极创造,求新求快求活。一个有着这样思维特点的人必定聪明干练、沉着坚定、勇于创造、活泼可爱。这样的人也就不是一般的人。

标签:;  ;  ;  

论记者思维的培养:如何成为一名聪明的记者_思维障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