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0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培养与耐药性分析论文_庞莉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535300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证据。方法:对2016年1月至12月我院门诊与住院部收治的2180例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患者进行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12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180例送检标本中支原体属培养阳性1040例,阳性率为47.71%,检出1040例支原体属阳性患者中,解脲脲原体阳性789 例,占75.86%,人型支原体阳性30例,占2.89%,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阳性有221例,占21.25%;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对交沙霉素敏感性高,大于90%;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敏感率较高,均高于80%。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以解脲脲原体为主,交沙霉素是治疗支原体属感染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感染;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耐药性

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是寄居在泌尿生殖道及生殖腺的两类重要支原体,可引起人类泌尿生殖道感染,是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常见的重要病原体之一[1]。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不规范及过度使用,促使支原体属耐药性不断增强,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困难。本研究对 Uu 和 Mh 泌尿生殖道感染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证据,具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对2016年1月至12月我院门诊与住院部收治的2180例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其中女性1426例,男性754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泌尿生殖道感染临床症状,且1周前均将抗菌药物停用。

2、标本采集方法 男性患者:先对尿道口进行消毒,后使用无菌拭子插入尿道内2~3cm,轻轻旋转后停留几秒后取出,或取前列腺液1 滴于无菌涤纶拭子上浸湿。女性患者:清除尿道和宫颈的异常分泌物后,女性患者用无菌棉签拭子去宫颈管内口1~2cm处的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停留约10s旋转取出。

3、试剂 采用安图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药敏定量培养板一体化试剂盒,进行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培养鉴定。药敏试剂包被有12种抗菌药物,包括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四环素类的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林克酰胺类的克林霉素及酰胺醇类的甲砜霉素。

4、试验方法及结果观察 支原体培养及结果鉴定严格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无菌操作,36℃恒温箱内孵育培养解脲脲原体(UU)24h观察结果,人型支原体(MH)48h观察结果。阳性判断标准:检测孔颜色由黄色变为透明清亮的红色提示有支原体生长,即判断为阳性;检测孔不变色为阴性,质控空白孔呈黄色。药敏室验孔不变色表示对该抗菌药物敏感,变红色表示对该抗菌药物耐药。

5、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分析

1、2180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结果 2180例泌尿生殖道标本培养出支原体属阳性1040例,阳性率为47.71%。在1040例阳性感染者中,单一UU阳性为789例,占75.86%;UU+MH混合感染阳性221例,占21.25%;单一MH感染阳性30例,占2.89%。其中男性标本培养出阳性231例,占22.21%,女性标本培养出阳性809例,占77.79%。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三、讨论

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且形态多样、能培养出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导致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等疾病的主要病原菌[2]。随着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的增加,支原体耐药现象也呈现出增多的趋势。受泌尿道及生殖道解剖结构的影响,抗菌药物难以渗透[3],故因支原体导致的疾病在治疗上均有一定的难度。此种情况下,体外药敏试验也成为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标准。根据体外药敏试验选择高效的抗菌药物对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显示,女性支原体属阳性率77.79%,显著高于男性的22.21%,提示支原体属感染存在性别差异。可能有以下原因:(1)女性支原体属感染后的临床症状较男性更为隐匿。(2)口服避孕药容易影响女性内分泌免疫系统。(3)男女两性不同的生理解剖结构,使支原体属更容易定植女性泌尿生殖道,并引起感染。(4)男性泌尿生殖道标本的采集难度大,获得标本量少,影响检出率。

本研究显示,对支原体属整体耐药率最高的是左氧氟沙星,其次司帕沙星、加替沙星。喹诺酮类属于一类抗菌药物,其特点是广谱高效,在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方面有十分重要作用,但由于这类药物广泛应用,导致其耐药性不断增加。以往治疗支原体感染首先选择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但从该研究结果来看,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对Mh阳性株、Uu+Mh阳性株有较高耐药率,故并非为首选药物。Uu阳性株、Mh阳性株和Uu+Mh阳性株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耐药性低。并且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对支原体属均有强大作用,但生殖道支原体属对交沙霉素反应更好,并且多西环素等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较易引起二重感染及耐药性,而交沙霉素为非诱导抗菌药物,不易诱导耐药菌株,且对其他药物诱导的耐药菌株仍具有抗菌活性。由此,推荐临床医师选择交沙霉素作为支原体属感染的经验用药。

综上所述,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尽早送检标本进行体外药敏检测,并且根据体外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快由经验治疗转为目标治疗,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有效控制感染;建立本地区的支原体属耐药监测网,为临床快速规范治疗提供循证依据。

参考文献:

[1]Andersen B,Sokolowski I,stergaard L,et al .Mycoplasma genitalium:prevalence and behavioural risk factor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J].Sex Transm Infect,2007,83(3):237-241.

[2]邵维芬,马立宗,郭 建.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检测及耐药情况分析[J]. 河北医药,2013,35(13):2048.

[3]杜 勇,李晓霞,杨金存. 泌尿生殖道分泌物的支原体检测结果和药敏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124.

论文作者:庞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  ;  ;  ;  ;  ;  ;  ;  

2180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培养与耐药性分析论文_庞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