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媒体关于中方领导人新闻报道的评价态度研究论文

俄国媒体关于中方领导人新闻报道的评价态度研究

张家玲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俄语系,北京 100024)

摘 要 :本文收集并整理了俄罗斯媒体塔斯社关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新闻,并在人工处理之后,将研究语料中所有形容词筛选出来,再以带评价意义的形容词为切入点,研究了该新闻语料的评价态度。研究语料的评价倾向时,本文将研究材料中出现的带评价意义的形容词根据评价理论分为三大类形容词后分别进行剖析和解读:情感类形容词、评判类形容词、鉴赏类形容词。通过整理的研究数据及示例,结合“词+小句”的分析模式逐步深入研究俄罗斯官方媒体塔斯社对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相关新闻报道的态度倾向。

关键词 :塔斯社;习近平;评价理论;新闻态度

对其他国家领导人的相关报道是新闻语篇中极其特殊的种类,涉及领域较广,如政治外交、经济合作、科学技术、人文教育等。这类新闻能够让读者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媒体对报道对象国领导人的态度,延伸出对该国全方位的评价,加深彼此了解,从而体现出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与往来密切程度,促进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学术界基于评价理论对领导人相关新闻的报道多是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探究语料的话语构建特色,此类多集中于分析领导人的各类发言,如《评价理论视角下的中美领导人政治演讲对比研究》(麻文静 2017)、《从评价理论对比分析中美两国领导人新年致辞》(李檀 2013)、《基于评价理论的APEC领导人宣言分析》(翟宇 2015)、《从评价系统看国家领导人对外演讲的话语特色——以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关系学院的演讲为例》(康笑聪,李春姬 2017)、《评价理论视角下亚欧博览会开幕式领导致辞的话语分析》(庞佳敏 2016)等,而对于领导人相关新闻的外媒报道的研究文献寥寥无几。

以上列举的研究类型是以发言人为评价主体,考虑发言人角度对于其他事物的评价。我们选取的语料是外媒对于领导人的新闻报道,评价主体、客体、视角完全不同,研究方法及研究目的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略有创新。

where d is the sample thickness and α is absorption coefficient. The reflectivity R is given by,

一、研究思路

(一)语料选取

在Factiva多语种数据库中,以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的俄译文“Си Цзиньпин”为关键词,搜索俄罗斯塔斯社(俄罗斯塔斯社是俄罗斯最大的国家级通讯社,为世界五大通讯社之一。)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近半年内(以2017年10月19日至2018年3月31日为时间节点进行搜索)关于我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的新闻报道,得到240篇新闻语料。经过人工二次筛选后,整理出与国家领导人主题极相关的有效的研究语料107篇。

在我的视线之外,老四推开门走了出去。很显然,他对这场悬殊太大的比赛不感兴趣,或许,他是去找这世界为什么像陀螺一样旋转的原因。我打心眼里不怪他,因为我也想知道旋转的原因。

(二)研究方法

本文旨在研究评价理论视角下的新闻语篇呈现出的态度,将以研究文本中的形容词为切入点,逐步剖析研究材料的态度倾向与评价意义。将研究的俄语原文语料进行人工处理,剔除影响研究结果的部分后做词性还原。再人工筛选出所有还原后的形容词,得到形容词633个。根据评价理论的分类,并结合俄罗斯语义学词典的释义,将所得的633个形容词进一步精筛为带有评价意义(仅与态度系统相关的评价意义)的形容词89个,以待进一步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态度类形容词数量及占比

并根据评价理论中态度系统的子系统分类(J.R.Martin提出的评价理论,又称评价系统,评价系统又分为三个子系统: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极差(graduation)。态度子系统包括情感(affect)、评判(judgement)和鉴赏(appreciation)三个部分,其中情感是态度子系统的理论核心),将89个对象形容词分为情感类形容词、评判类形容词与鉴赏类形容词,如下表所示:

套间增益波动一致性是指不同接收机的通道增益随时间、温度、气压等因素的影响变化是否一致,这在需要使用多通道幅度对比解模糊的定位体制中十分重要,其增益波动过大会直接增加定位的模糊带,降低了定位的精度与准确度。

表2. 情感、评判、鉴赏类形容词数量及占比

以上,不难看出,情感类形容词所表达出的评价意义都是正面的、积极的。

二、研究成果

整理研究语料的时候,我们发现塔斯社这近半年以来的新闻的评价主体或评价视角丰富多样。就我们所筛选出的所有带评价意义的形容词而言,评价主体或评价视角有8种,如下图所示:

涉及态度类形容词新闻的评价视角

研究对象的评价视角丰富多样,这并不影响我们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成果。由于新闻报道的特殊性及敏感性,我们依然将所有新闻的统一评价大主体视为媒体塔斯社。因为新闻报道即便是完整转述他人言论也会留存自身评价倾向的蛛丝马迹。虽然评价视角不都是塔斯社,但是媒体可以自由选择报道内容。这样的话,所选择内容的评价倾向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视为媒体的态度反映。因此,我们所研究的新闻反映出的评价统一视为塔斯社的态度倾向。

我们知道,Martin的评价系统指出“情感表示说话者对人或事物的感情反应和倾向、判定是指依据特定的社会规范对人类行为作出评价、鉴别是指依据美学原则和其他的社会价值观对事物或产品作出评价(李国庆,孙韵雪 2007)”。所以这三个态度子系统的评价对象、评价色彩有所不同,需要分类研究分析。上文也提到,我们已根据评价理论态度系统分为情感、评判、鉴赏三大子系统的理论,将所有带评价意义的词汇筛分为三类形容词,分别命名为“情感类形容词”、“评判类形容词”、“鉴赏类形容词”。

1.2.2.2 各栏羊只采食量相对稳定后,进行日喂次数及方式观察[3]。喂料方式①,日喂2次,每日8:00、17:00各饲喂1次;喂料方式②,日喂3次,喂料时间8:00、13:00、17:00;喂料方式③,日喂2次,根据①日喂2次确定喂料量及补食时间,投喂①料量的90%左右,一定时间内采食完,再适当补料。

(1)通过钻探、测井、二维地震三种勘探手段对比分析,查明了QN-06V井目的煤层(3号)缺失的原因为构造(F4正断层)断失。

(一)情感类形容词

所以今天,二○一八年二月十四日的这一天,我把手揣进裤兜,一个人穿行在这个熟悉得有些陌生的城市的大街小巷,想要寻到你的影子,我也去到我们曾经坐过的那一片寂静的沙滩和那寒风凛冽的山头。举目望去,万山层叠,千帆过尽,不见一点当初的模样。

我们所搜集的研究语料,经过筛选,剔除重复使用的形容词后,发现只有两个表达情感类评价意义的形容词。这两个属于情感系统的形容词,分别是“надежный”和“завидный”。在提到这两个形容词的时候,原文传达出的评价倾向都是趋于积极正面的。但是两个词的评价主体和视角不同,评价色彩略有不同。

根据塔斯社的新闻报道,2018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19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首日会议上,提到党内干部培养时,指出需要忠诚可靠的党干部。这里,习主席提到了“надежный”这个词:

Си Цзиньпин потребовал от кадровых работников КПК сохранять лояльность партии "во все времена и при любых обстоятельствах". Партийные кадры, подчеркнул он, "должны быть всегда надежны, сохраняя связь с центральным руководством КПК в помыслах и делах, следуя указаниям партии и выполняя свои обязанности".

此处,评价的出发点是习主席对于党内建设更加美好的希望,评价主体是被报道者习近平,评价视角是被报道者的第一视角,媒体没有进行转述报道、评论分析等二次加工处理。这种直接引用被报道者原话而不做任何点评,可以理解为报道媒体在一定程度是持中立态度,甚至是赞成或支持被报道者的言论评价倾向。这里可以解读为能够代表俄罗斯政府态度的塔斯社在报道该事件时,倾向于客观报道事实,且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我国领导人的相关言论与行为,评价意义是肯定正面的。

“завидный”的直接中文释义是“令人羡慕的、令人妒忌的”,按中文释义的词义来解释,其所表达的正面的评价意义成分不高,偏于中性评价,甚至在一定语境下会让人感觉到消极负面的情感表达。但是俄语不仅词性变化复杂,词义也是包罗万象非常丰富。“завидный”这个词还可以形容完美到令人称赞的美好的事物,这种情感表达是非常强烈的。当使用“завидный”形容某事物“非常好”时,会传递出一种积极肯定的带支持态度的正面评价情感。正如原文:

Встречи высших руководителей России и Китая - президента РФ Владимира Путина и председателя КНР Си Цзиньпина - отличаютсязавидной частотой и неизменно полноценным характером общения.

这段新闻是2017年12月20日俄罗斯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在接受俄罗斯记者采访时回顾2017年中俄领导人的多次会晤交流时,指出中俄领导人交流频繁,是中俄两国伙伴关系升温、两国合作交流日益密切的表现。此处新闻流露出一种欣喜,是对中俄领导人频繁会晤的肯定与支持,是对中俄两国日后更密切的涉及更多领域的交流合作的期盼与希望。所以,这里提到两国领导人会晤时,新闻报道用了“завидный”这个词,从俄媒角度解读,可以是突出这种高层次高水平高效果的会晤令其他国家地区望尘莫及的自得,可以是对与中国的密切交流合作给全俄带来发展助推力的肯定,也可以是表达对这样的密切合作的称赞与期盼。

Martin的评价理论是基于词汇的评价意义对语篇做相关研究,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因为词义在不同的语境中会发生变化,产生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评价效果,最终影响研究结论。所以我们在评价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词汇的上下文,以“词+小句”的模式来研究分析,把研究对象形容词放入原文小句中进行评价色彩的确定,从而更加准确地进行对该新闻文本的态度研究。

(二)评判类形容词

研究语料中我们筛选出的评判类形容词共有29个。通过还原小句,使用“词汇+小句”的模型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我们对29个带有评判意味的形容词做了进一步的评价倾向分类,得出结果如表3:

表3. 评判类形容词评价倾向分类

如上表所示,评判类形容词有22个都表达肯定的评价意义,接近四分之一的评判形容词表达出了中立的评价倾向,而持否定态度的评判类形容词是不存在的。

2017年9月25日凌晨5点多,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他乘坐的小面包车和停在路边的大型施工装载机相撞。没想到,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给那里的民族干部做“干部创新能力与思维的培养”报告,竟成了他和这个世界的道别。

但是评判类形容词的分析较情感类形容词而言,在分析和判断上更有难度。一般而言,评判和鉴赏类的词汇在表达评价意义时会基于比较理性的考量,但是情感类词汇是比较感性的、易于捕捉和分析的。评判类形容词分析起来,也更为复杂。例如,我们整理出的29个评判形容词所在的原文小句的评价主体多样、评价客体丰富,如果只分析词汇本身所带的评价意义,极有可能造成对研究对象俄罗斯媒体媒塔斯社本身传达的评价倾向的误解。所以我们需要结合原文的评价主体、评价客体,来分析评判类形容词表达的评价意义。

这类形容词涉及到的新闻原文,评价主体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中方领导人、美方领导人、日方领导人、朝方领导人及媒体报道等;因评价客体丰富,评价形式大致分为一下几种类型:1.他国领导人对我国领导人习近平的评价、2.媒体对于我国领导人习近平的评价、3.习主席对于某事物的评价、4.他国领导人对于涉及我国的某事进行评价、5.媒体对于涉及我国的某事的评价等。基于研究评价意义的复杂性,在分析评判类形容词时,我们将着重突出分析与我国领导人极其相关的新闻评价类型,例如涉及评价主体为习近平主席及他国领导人或媒体对习主席的评价的新闻报道。

对研究语料的鉴赏类形容词做评价倾向的分析,我们大致得出如下数据:

Он [Си Цзиньпин] являетсявысокоуважаемым и могущественным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ем своего народа.

这段语料所在新闻是2017年11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针对朝鲜问题,透露出希望与中方领导人会晤并就解决朝鲜问题进行商谈的愿望。特朗普就此,在个人社交网站推特账号上发表了如上言论节选,其中通过“высокоуважаемым”一词表达出了对我国领导人习近平书记的尊重和敬佩。“высокоуважаемым”一词中文释义为“最尊敬的、最尊重的”,明显地体现出正面的、积极的、有维护之意的态度倾向。塔斯社在报道该事件的时候,保留了美方领导人的这一言论,可以默认为对该评价的认可,从而透露出其隐晦的评价倾向。所以可以说,此处,塔斯社对于我国领导人的评价倾向是积极的。

2018年3月25日至28日,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对我国进行非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同金正恩举行会谈,并就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进行了讨论。下面这段报道的新闻原文如实还原了该事件,并作出了一些点评。

Как отметили журналисты, Си Цзиньпин несколько раз улыбнулся, а Ким Чен Ын выглядел сосредоточенным исерьезным.

这是在两国领导人与会结束后,进行合影留念时的场景。塔斯社称,此时的习近平书记在镜头前是不断以微笑示人,显得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更可以解读为谈判场上胜利者满意的微笑。而另一边朝方领导人金正恩的表情状态明显有极大反差,他的脸色有些严肃,神情凝重,不苟言笑。不难猜测,这样的情绪状态的差别很有可能受到了双边会谈进展结果的影响。媒体巧用脸色神情的不同描写来隐喻谈判的胜利与否,也间接透露出塔斯社对中方领导人行为及形象进行维护的正面肯定的评价倾向。

除了以上新闻之外,对我国第一夫人彭丽媛女士这段新闻报道, 也从另一个角度透露出对于我国领导人的正面评价倾向:

Супруга Си Цзиньпина вопреки традиции ведет активную общественную жизнь (до нее жены руководителей КНР держались в тени). Является посломдоброй воли по оказанию помощи больным туберкулезом и СПИДом Всемирной организации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那一天,我们正在上写字课。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认真练字。忽然,教室角落里传来一阵窃窃私语声,声音虽然细如蚊蝇,但在安静的教室里还是显得格外刺耳。我看向坐在讲台上的班长,只见她脸色大变,怒气腾腾地快步向发出声音的地方走过去。她阴着脸,手里紧握着黑板擦。她对着刚才窃窃私语的两个人打量了一番,然后把黑板擦重重地拍在桌子上,大声冲着那二人吼道:“你们两个说什么话!没看到别人正在写字吗?”这声音如同天上的惊雷,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同学们纷纷往这边看。那二人立刻涨红了脸,低下头去,不敢再言语。班长见自己的“狮吼功”起了作用,便微微地笑了起来,像一个得胜的将军那样走开了。

2018年3月17日,塔斯社推出了一个专题新闻报道文章——《传记:中国主席习近平》,该文分别介绍了习主席的家世背景、教育经历、仕途变化、个人爱好等。其中在介绍到习近平书记的婚姻状况时,提到了现在的第一夫人彭丽媛女士。通过与其他第一夫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对比,并通过“активная”“добрая”等积极词汇表达出对习近平夫人个人及其行为的肯定。习近平书记与夫人彭丽媛的伉俪情深、琴瑟和鸣,向来是人人称羡。正是如此,最高领导人和第一夫人的完美配合促成了国际社会的多方面合作。此处表达的对于习近平夫人的肯定,也是从侧面或另一个角度,表示了对于习近平书记的肯定。

За время работы в этой провинции, отделенной от Тайваня узким проливом, смог привлечь значительные тайваньские инвестиции и наладитьхорошие рабочие отношения с руководством острова.

以上,我们简单列举和剖析了三则评价视角不同的新闻片段来分析研究语料中出现的评判类形容词。可以明显看出,在涉及我国领导人习近平的新闻中,塔斯社表现出来的整体评价倾向还是偏向积极正面的。

(三)鉴赏类形容词

与我国领导人习近平极其相关的新闻报道所使用的评判类形容词所体现出的评价倾向皆为肯定的,传达出正面积极的维护或支持态度。例如:

表3. 鉴赏类形容词评价倾向分类

如上表所示,带有中立色彩评价倾向的鉴赏类形容词有31个,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肯定态度的鉴赏类形容词比中立的稍少,有26个。而持否定态度的鉴赏类形容词只有1个。

我们发现,与上文研究所提到的情感类形容词与评判类形容词不同,鉴赏类形容词不仅存在消极的评价倾向,且中立态度的形容词数量超过了肯定态度的形容词。鉴赏系统主要是对事物的评价,表达得更加含蓄隐晦,具有明显特征的标志词很少,往往需要联系语境来捕捉评价主体的态度倾向。所以对其分析的复杂性决定了对这一类形容词的研究具有一定难度。我们所掌握的这些研究语料中的鉴赏类形容词,其评价主体多样,例如塔斯社、中国领导人、其他国家领导人等。所以我们将从不同角度举例分析这类形容词,以便得到更加准确严谨的实验结果。

上文提到,2018年3月17日,塔斯社推出了一个专题新闻报道文章——《传记:中国主席习近平》,在该新闻报道中提到:

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教师的个人业务能力和对英语的热爱直接影响学生对英语的感受。包括能够清晰地朗读英语文章,讲述和英语课文相关的欧美文化,与学生一起听英文歌曲,和学生分享富有哲理的英语故事等等,这些都是让学生感悟英语魅力的途径,这些方法能够让学生逐渐对英语产生兴趣。

这段新闻节选概括地讲述了2000年1月习近平同志担任福建省长后,在福建的部分主要业绩。最后通过形容词“хорошие”来高度赞赏了习近平书记的优秀工作成绩与杰出工作能力。简单的“хорошие”一词明显地体现出评价主体(塔斯社)此处对于习近平书记干实事、为人民尽心竭力的优秀精神与不凡的工作能力的极大肯定与称赞。此处虽然形容对象是工作关系,但是行为主体是习近平,所以可以认为是间接对习近平主席表现出正面评价倾向。

我们筛选出的鉴赏类形容词中存在部分形容词,其在特定语境下的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倾向与本身词义呈现反差较大的效果。例如“трагический”一词,本身是表达消极负面的情绪,但是由于语境的变化,会造成态度倾向的不同。将其结合“词+小句”模式分析的话,不难发现,该词所在的原文小句表达出来的是与其本身词义所带的评价倾向相反的态度:

4)混合(mixed)接触:此时rz=0,Δrx与Δry中一个为0、一个不为0,即法向无间隙,切平面的一个方向无相对滑动、而另一个方向有相对滑动。

Председатель КНР Си Цзиньпин в понедельник направил президенту РФ Владимиру Путину телеграмму с соболезнованиями в связи страгическими событиями в городе Кемерово.

该新闻讲述的是我国领导人习近平于2018年3月26日就俄罗斯克麦罗沃市发生重大火灾向俄罗斯总统普京致慰问电。该新闻中的形容词“трагическими”意为“悲惨的”,形容对象是俄罗斯克麦罗沃市发生的火灾惨剧。我国作为俄罗斯的友好国家,国家领导人及时送上慰问关心,不仅有利于中俄友好邻邦关系的稳步发展,更是树立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领导人形象。该新闻是塔斯社及时转引的新华社的报道,能够表现出俄罗斯媒体对我国领导人动向的关注度高,且对其行为表现出了维护肯定的积极评价态度。

鉴赏类形容词中的表示中立态度的词汇较多。这部分新闻最具有“硬新闻”的特征,注重以局外人的身份来客观、写实地报道某事件,最大程度地不显露自己对该事件的评价倾向。这也是表中立态度的形容词在此占了半壁江山的原因所在。

关于隐秀感原理。此原理特别适用于以最简约的形式,隐喻最深远的内涵的一切当代艺术作品,我们可以看看马克·罗斯科与巴内特·纽曼抽象表现主义作品。罗斯科《61号(褐与蓝)》没有情节,没有形象,只是方正的蓝底上铺排一块褐色的方块,再于褐色方块上,刷一毛边的蓝色小长方块。全幅薄薄方块漂浮在蓝色的无限的空间中,闪烁着迷离、忧郁、悲剧性的光泽,可以说色块的配比、衬托与暗示,极有隐秀感,令人甫见即被召唤进其欲说还休的意境中。纽曼《英雄的与崇高的人》,五米多长炽烈的鲜红色长方块上,隐现着5条竖线分割,若将画面与标题相对照,似曾相识之感扑面而来,然而即之愈远,画面关于“崇高”的隐秀,便栩然而出了。

此外,该类形容词存在一个带否定的评价色彩的形容词是“беспорядочный”,其所在的新闻小句原文为:

Террористы, подъехав к зданию на четырех внедорожниках, сначала подорвали взрыв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реди сотен молящихся, а затем открылибеспорядочный огонь, когда люди в панике пытались покинуть место происшествия.

这则新闻是对于埃及境内的一起恐怖袭击活动的描写。习近平主席送去了慰问,但是形容词“беспорядочный”的形容对象与我国领导人无关,所以该评价意义没有积极参考价值。

LBL组学员主要以面授课程为主,带教教师对EUS基本结构、操作手法、局部解剖、典型图例等内容进行统筹备课,按照难度循序渐进地设计课程进度,由浅入深地讲解EUS操作手法、EUS下胰腺及胆道正常结构及疾病典型图例(胰腺癌、胰腺囊肿、胰腺囊液腺瘤、胆道疾病等),之后按照学员理解程度继续介绍EUS下治疗步骤。

综上,通过对收集研究语料的逐步分析及深入研究解读,我们发现俄罗斯官方媒体塔斯社在对与我国领导人相关的新闻报道中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倾向是正面的,透露出的态度是积极的。

参考文献 :

[1] 胡壮麟.语篇的评价研究[J].外语教学,2009,(01):1-5.

[2] 姜望琪.语篇语义学与评价系统[J].外语教学,2009,(02):1-5.

[3] 李国庆,孙韵雪.新闻语篇的评价视角—从评价理论的角度看社论的价值取向[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04):90-93.

[4] 李战子.评价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和问题[J].外语研究,2004,(05):1-6.

[5] 王天华.新闻语篇隐性评价意义的语篇发生研究[J].外语学刊,2012,(01):104-107.

[6] 王振华. “硬新闻”的态度研究—“评价系统”应用研究之二[J].外语教学,2004,(05):31-36.

[7] 徐国辉.基于功能语言学评价理论的新闻报道对比分析——以《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报道为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06):48-51.

Research on the Appraisal Attitude of Russian Media on Chinese Leader 'News Reports

ZHANG Jia-ling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4,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collects the news of Russian official news agency - ITAR-TASS about President Xi Jinping and studies the appraisal attitude of news corpus by manual processing with all the adjectives in the corpus screened out and the adjectives with appraisal meanings used as the starting point. When studying the appraisal tendency of corpus, the adjectives with appraisal significance appearing in the research paper a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 Appraisal Theory: affective adjectives, judging adjectives and appreciative adjectives. By using the research data and examples combined with the "word + clause" analysis mod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ttitude of ITAR-TASS to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Key words : ITAR-TASS;Xi Jinping;Appraisal Theory;news attitude

收稿日期 :2018-10-22

作者简介 :张家玲(1995—),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俄语语言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H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638(2019)02-0143-04

(责任编辑 吴明东 )

标签:;  ;  ;  ;  ;  

俄国媒体关于中方领导人新闻报道的评价态度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