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及对策_文化论文

网络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及对策_文化论文

网络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育论文,负面影响论文,网络文化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美育已日渐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当代美育应立足于传统的美育理念,同时融入时代特有的文化氛围中,创造出新的理论形态。

一、审美媒介的擅变

与传统的美育相比,当代美育所凭借的审美媒介无疑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科技工业的发展,网络传媒作为审美媒介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从而使国人所面对的审美文化视界得以不断拓展。在时代审美文化的发展中,网络传媒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值得我们去关注。美育应充分发挥各种审美媒介的职能,把握时代审美文化中所蕴含的美的精神,从而培育和塑造美的灵魂。

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与普及及其对日常生活的介入,在打破传统审美景观的空间限制的同时,也建构了独特的审美文化视域。印刷媒介侧重于对视觉的影响,它推动了人类的线性思维的发展。当主体的感知方式得到了网络传媒的支持时,人类发展出了更具综合性的思维方式,那就是把人的感知发展到了触觉的深度,从而使人的感知形成了一种整合的三维效果。网络传媒中由字符、图形、视觉等诸多因素融铸而成的图像结构所带来的视觉语言与事物真实形态的相似性与逼真性,可以满足人们感觉、知觉、触觉等多维层面的需求,帮助他们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体验自己在现实中需要更多投入和成本才能得到的知识和经验等。

网络上的信息可谓瞬息万变,它缩小了世界上原来的遥远的时空差别,而且作为人的感觉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极大延伸,它可以帮助人类社会拥有足够的信息来有效地生活。网络媒介作为信息的载体,并不是一种静止的消极的单纯形式,它决定着信息的清晰度和结构方式,能够在传播相关信息的同时又积极能动地反作用于信息。主客体之间在网络交流中存在着互动,这种互动体现了社会的时代特点和要求,而这在传统的印刷文化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作为人类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网络文化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的,在以前的技术条件下也是无法实现的。借助于网络这一媒介,个体可以畅所欲言,建构属于自己的独特审美场。相对于传统的审美媒介而言,网络更加自由化和平民化,网络媒介的存在意味着审美方式的改变,虚拟现实感觉是异于对文字的想像性体验的,想象性的体验快感变为感受性的经验快感。在网络承载的审美文化中,视听等多媒体方式已成为一种普遍而又平常的文化触摸方式。当代美育研究必须结合网络技术的背景才能更有效和更有力地展开。

二、网络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

网络传媒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一种独有的网络文化,它是“基于现代计算机互联网之上的新兴文化形态,是随着现代计算机互联网络的发展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核心是在现代信息网络中注入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精神,并对其他文化形态产生重要影响”。① 网络文化既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传播规模,而且以其强大的传播魅力正在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的形成,对美育的展开也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在网络文化中所出现的更具官能诱惑力的实用审美观,对于弘扬精神超越性的传统审美观念而言不啻是一种颠覆。实用审美观中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泛化的审美意识,以感性欲求作为唯一的审美理想。人们的审美更多的是被建构在物质欲望的基础之上,对精神追求却重视不够。享乐主义思想的泛滥,则把人的物质欲望推到了极端。现实生活中人的需要是永无止境的,而永无止境的需要只能通过精神追求的方式实现,在现实的物质世界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在把物质欲望不断放大的同时,“传媒运作的结果是艺术与生活、高雅与大众、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界限通通不重要,超真实的模型在不断地被批量生产出来的同时,所有的深刻、意蕴、情趣、境界等审美趣味也就被消解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类似、肤浅的简单复制。”②

如果美不再是真实事物所具有的特性,不再是与心灵的碰撞中使主体获得充分解放和自由,那么美就可能沦为机械的、表面的模仿的代名词。在这种跟风式的观念趋动下,人容易丧失自己的主体性与个性而趋于同一,美也就不可避免地沦为生硬的拟像。随着美的个性、品位的消失,人们可以做的就是效仿,忘乎所以地加入到这场没有终点的游戏中。人们从中所获得的意义感更多是虚幻、不真实的,所以也就无所谓美可言。在这一现实面前,美育如何发挥网络传媒的正面影响,规避其消极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型塑学生的审美理想,是当代美育研究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三、应对策略

网络媒介的引导、规范和合理使用,对个体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网络空间中出现的伦理颓败,应进一步展开批判的思考,从美育的角度出发对之进行规范。我们应从现代人文主义立场出发,“利用网络技术为当代人营造自由闲逸的交流氛围,以丰满人性为旨归,以人的本质提升为最高境界,使人在交流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人类精神的丰富与超拔,以此尽可能遏制网络技术中的非人性因素,实现个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和生命自由天性的张扬。”“网络不应只是一种技术拓展或工具创新,更是一种人文价值负载。”③ 美育可以通过网络这一审美文化载体来克服一些消极、低俗的因素,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使人在这种环境中通过接触富有美的价值的文化产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接受美的熏陶,提升精神境界。

美育研究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贯穿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语境中,既依赖于千年的传统文化精华,又离不开现实的历史审美场。正是这种深刻内在的人文精神能使美育克服技术的非人性效应,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显其“效用”。美育只有与历史和文化联系在一起,才会成为真正具有深度意义的行为活动。它应从客观现实出发,既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育理念,又要大力推动美育的具体实践,赋予美育以感性实践操作的意义。美育的应对策略可以说是静观审美和操作立美的整合。静观审美使美发挥涵养人性的作用,操作立美则对人性的建构而言有着更多的实践空间。

中国传统的美育观非常注重修身养性,强调人在精神生活中的自我提升与完善,并且提出了一套躬察自省的修身原则及方法,如“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等。在诸多关于修身的理论中存在着一个十分明确的核心,即“克己内省”。这可谓是一种高扬个体主体性的审美理想,它注重个体内心所厘定的规范自身发展的意义,注重个体在人生境界层面的自我人格的洞察和体悟。主体的修身养性作为美育的内容是不可忽视的,它对于人性的净化与美化固然重要,然而美育还不仅仅是陶冶个体心灵的手段,我们更应该看到社会性实践操作的审美方式的更为深刻的意义。审美观念的差异,影响着不同审美理想的形成,而积极参与各种审美实践活动则对个体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行为具有积极意义。要达到人的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就应引导主体建构合理的审美理想,并在审美实践中予以推行。因为实践是个体人性得以进一步建立和发展的前提。主体在不断反省自察的基础上,完善和确立相应的审美理想,同时还应做到身体力行。主体对自我的精神要求固然重要,主体在实践中的自我修身更为重要。

美育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进行,而不应囿于传统地运用躬察自省的方式。网络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结合网络文化的特性来塑造个体的审美理想并付诸实践,这对美育而言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面对网络文化中异化观念的挑战,美育应对个体进行必要的价值引导和审美改造,助其树立正确的审美志向或审美理想。“美是人的生命追求的精神实现。”④ 只有建立在精神世界中的幸福才是可靠的,建立在物质欲望之上的幸福则是肤浅的、短暂的。美不是整齐划一,也不是标新立异,更不是人云亦云。只有注重受教育者独立审美品格的培养,才能避免盲目跟风。审美理想的存在也不应是单极化的,其建构不仅应趋于多元化,而且应走向平民化。如果把审美理想一元化、片面化,是对人的生存状态多元化的否定。这样既不符合现实生活的实际,也不能客观规范审美文化的力量,正确解释当代美育的目的。正如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契所言,现代社会所需求的理想人格是平民化的自由人格,不同于古代的圣贤仙佛。“我们讲的理想人格不是高不可攀的圣人,而是平民化的,是多数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我们所要培养的新人有一种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并不要求培养全知全能的圣人,也不承认有终极意义的觉悟和绝对意义的自由,不能把人神化,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⑤

审美理想或审美志向需要在长期存在的社会实践中推行,美育应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统一。人的一切实践归根到底都与其自身的需要有关,不满足个体需要的实践是非人性的,也是与人本主义思想不相容的。然而人作为类的存在物是有其群体性和社会性的,如果仅以个体为旨归来推行美育,忽略人的社会性和美育的实践性,片面注重个体的精神发展,就是对美育的狭义注解。美育对人的关注不应止于其主体性,而是更多地应将其定位于实践的“社会中人”的角色层面。

无论是静观审美,还是操作立美,其文化立足点是相同的,均以审美为人生最高境界,以美的人性为社会和文化的最高归宿。不同在于二者对审美理想的实现方式上产生了差异。静观审美强调主体精神世界的自我提升,而操作立美则更强调主体在实践世界中有所作为,当然这二者之间是可以实现互补的。静观审美的方式除了可以帮助主体形成审美志向外,还可成为主体实践活动的直接动因,促进实践的发展。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则可赋予审美理想以实际的生命力,帮助主体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我,确立美的概念。主体生命的升华,对美的境界的趋近,离不开静观审美,也离不开操作立美。

美育的发展有赖于与传统美育思想相融通,更需要与当代审美文化的相互协调。当代美育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媒介来帮助个体积累审美经验,提高自己的审美品位,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并将之付诸实践。唯其如此才能使美育的潜能得到最好发挥,不断趋向理想状态。

注释:

①《网吧作为网络文化载体的形态、特征和功能》傅才武著[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117页.

②《消费社会中的学校德育价值引导》班建武著[J].《教育理论与实践》(太原)2006年第11期,第54页.

③《网络交流的反思》王卓斐著[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153页.

④《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封孝伦著[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6页.

⑤《论平民化的自由人格的当代教育价值》时长江著[J].《教育研究》(北京),2006年第11期,第69页.

标签:;  ;  ;  

网络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及对策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