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_李晓华

李晓华

山东省安丘市人民医院 山东安丘 262100

摘要:目的:对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以及相关的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0月84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对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以及相关的护理要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引起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胎儿窘迫(29.76%)、分娩方式(25.00%)、母体因素(19.05%)、羊水因素(16.67%)、胎膜早破(5.95%)以及胎盘因素(3.57%)。结论: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多种多样,加强孕期健康宣教、产前检查工作,并对诱发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进行正确的评估,充分做好胎儿娩出前后的各项准备工作,可以使得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的降低。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高危因素;护理

新生儿窒息指的是在出生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新生儿的呼吸受到抑制或无法进行自主呼吸,导致代谢性酸中毒、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等的发生,可以使得新生儿伤残,甚至死亡[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84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探讨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0月妇产科分娩的172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1.8±6.7)岁;孕周37-4l周,平均孕周(39.4±0.3)周。共有84例新生儿窒息发生,发生率为4.88%;其中轻度窒息27例,中度窒息41例,重度窒息16例。

1.2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 采用Apgar评分法进行评价:正常为8-10分;轻、中度窒息为4-7分;重度窒息为≤3分。

1.3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8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引起窒息的各项原因进行综合评定,包括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脐带以及胎盘情况等,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引起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胎儿窘迫(29.76%)、分娩方式(25.00%)、母体因素(19.05%)、羊水因素(16.67%)、胎膜早破(5.95%)以及胎盘因素(3.57%)。

表1 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分析

3 护理对策

3.1加强孕期健康教育 在孕妇来院进行产前检查时,要给予孕妇比较详细的健康宣教,增强孕妇的孕产期相关知识,提高产妇定期进行产检的依从性;积极的对孕妇的不良心理进行疏导,指导孕妇保持良好的心情,以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纠正孕妇的各种不良习惯,避免过度饮食或为了保持身材而减少饮食,预防过大儿、早产以及低体重儿的出现;指导高危孕妇多卧床休息,减少早产的发生;妊娠晚期的孕妇应采取左侧卧位,以免右旋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2]。

3.2高危因素的护理对策 脐带过长、缠绕打结、过短以及脱垂等是产妇常见高危因素,可以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发生宫内窘迫,还能够使得胎先露部下降受到阻碍,致使产程延长甚至停滞。对于上述情况的产妇应密切监测胎心,给予产妇吸氧、调整体位,如有异常出现,立即终止妊娠,减少母婴的危险。羊水过少及Ⅱ度以上污染的产妇,要密切监测胎心,必要时立即终止妊娠。对于胎膜早破超过12h的产妇,要及时给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3.3新生儿娩出前后的准备 在新生儿娩出前,尽量不要使用镇静、麻醉药物,并准备好各项急救复苏工作;待胎儿的头部娩出阴道口时,应及时将其呼吸道黏液清除,可以使得羊水吸入以及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的降低[3]。

3.4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工作 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机制尚未发育完善,体温过低,可以导致新生儿心动过缓,使得心排出量明显的降低,因此,要做好新生儿的保暖工作,尤其是在冬季,室温应控制在24℃-26 ℃或将新生儿置于暖箱中进行保暖,温度设置为30-35℃,相对湿度控制为55%-65%,并密切监测新生儿的体温[4]。对于体温过低的新生儿应当立即给予复温措施:将新生儿放入恒温箱,将温度提高1℃/1h,最高34℃,同时采用恒温溶液静脉滴注,在6-12h内使新生儿的体温尽快恢复正常。由于新生儿在吸氧时可以加快机体的代谢速度,因此,为了提高循环血量应给予营养支持,可以采用鼻饲、滴管以及母乳喂养等方式,少量多次的给予营养支持,还可以静脉输注白蛋白、血液以及血浆等维持其机体平衡。

3.4其他因素的护理 在产前检查时,及时发现可以导致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对于各种自然的禁忌症要严格掌握,及时行剖宫产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4 讨论

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较高,约为4%-10%,对围生期高危因素的产妇应当积极的进行有效的护理,尽可能的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本次我们研究结果显示,引起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胎儿窘迫(29.76%)、分娩方式(25.00%)、母体因素(19.05%)、羊水因素(16.67%)、胎膜早破(5.95%)以及胎盘因素(3.57%)。由此可以看出,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多种多样,加强孕期健康宣教、产前检查工作,并对诱发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进行正确的评估,充分做好胎儿娩出前后的各项准备工作,可以使得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的降低。

参考文献:

[1]胡小梅.新生儿窒息与产科因素的相关性分新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7):50-51.

[2]贾喜梅,周春桃.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3):76-77.

[3]夏桂玉.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214-1215.

[4]王娟.新生儿窒息的护理策略[J].吉林医学,2013,34(29):6168-6169.

论文作者:李晓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9

标签:;  ;  ;  ;  ;  ;  ;  ;  

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_李晓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