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采访经费优化分配问题

图书馆采访经费优化分配问题

乔鸿[1]2001年在《图书馆采访经费优化分配问题》文中认为现代化图书馆的水平高低更注重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和读者文献信息需求的满足率。藏书只有被使用才能实现其价值。现今最佳藏书效益的判断大部分仅停留在定性分析的角度,缺乏规范的数量指标。 基于这种情况,本文用运筹学理论和方法,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引入流通效益这一参数,根据藏书利用与读者满足率的规律,进行最优化的研究,探求一个合理的经费分配策略,以使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 首先,确定一个图书馆办馆的目的,抽析出所要达到的目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类图书的优先因子。 然后,根据经济学原理,指出边际效用递减原理适用于购书经费的分配,并综合图书实际价值因素,提出更为合理的流通效益这一参数,作为从经济学意义上评判图书流通所产生效用的参数,同时说明运用等边际原理分配资金可以保证采访经费总效益最高。这样,经费最优化的分配就有了严格的经济学意义。 在完成相关参数的分析后,构造经费分配的数学模型,运用非线性规划,求问题的满意解。

索林生[2]2004年在《图书购置经费的优化分配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化图书馆的水平高低更注重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和读者文献信息需求的满足率。藏书只有被使用才能实现其价值。现今最佳藏书效益的判断大部分仅停留在定性分析的角度,缺乏规范的数量指标。基于这种情况,本文用运筹学理论和方法,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引入流通效益这一参数,根据藏书利用与读者满足率的规律,进行最优化的研究,探求一个合理的经费分配策略,以使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首先,确定一个图书馆办馆的目的,抽析出所要达到的目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类图书的优先因子。然后,根据经济学原理,指出边际效用递减原理适用于购书经费的分配,并综合图书实际价值因素,提出更为合理的流通效益这一参数,作为经济学意义上评判图书流通所产生效用的参数,同时说明运用等边原理分配资金可以保证采访经费总效益最高。这样,经费最优化的分配就有了严格的经济学意义。在完成相关参数的分析后,构造经费分配的数学模型,运用非线性规划,求问题的满意解。

罗华[3]2008年在《高校图书馆荐购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起点,是图书馆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文献采访质量直接影响着馆藏质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如文献价格大幅上涨、购书资金紧张、文献数量剧增以及出版发行混乱等,采访人员受本身知识局限,仅凭个人判断很难采选到令读者满意的图书文献。为解决上述问题,部分专家及学者尝试将科学的采购原则与数据库技术及决策支持技术相结合,构建采访决策支持系统以辅助采访人员做出科学的采访决策。但目前已有的采访决策支持系统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对图书价值的评估,主要靠专家或采访人员进行人工分析,或是用数学方式作近似的预测,由于采访人员或专家精力毕竟有限,面对众多的待采文献,无法对每一种文献的质量做出精确评价,而运用数学方法对图书价值和读者需求只能作近似的预测,难以精确和科学地计算,因此现有采访决策支持系统难以达到准确决策的效果,从而影响了它的发展与普及。随着网络技术和图书馆现代化的发展,荐购系统应运而生,它将海量无序的征订目录信息整合成一个规范、有序的信息源,并通过网络发布,广大读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向图书馆推荐自己所需文献并提出采访意见。荐购系统的产生使传统采访模式向集体采访模式转变,在这种模式之下,可以充分把握大多数读者需求情况及读者对文献评价情况等,将这些信息用于采访决策分析,将改善以往只运用数学方法或其它方法对图书价值和读者需求等作近似预测所带来的局限。因此,本文在充分借鉴传统采访决策支持系统相关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荐购系统自身的性质与特点,提出了采访经费分配模型、同类图书评价模型和复本配置模型,并将之用于荐购系统的决策支持子系统,以辅助采访人员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采访决策,提高文献采访工作的质量及效率,同时完善现有荐购系统的功能。本系统是基于荐购系统基础上进行设计和开发,为了对系统研究环境有所了解,本文首先对荐购系统的产生、定义、类型及特点等作了简单的介绍,分析了现有荐购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的系统模型以解决现有问题。在新模型中确定了本文研究对象——荐购决策支持系统,指出它在荐购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介绍本课题研究环境之后,对荐购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行分析,提出荐购决策支持系统主要由采访经费分配、同类图书评价模型、复本配置叁个子模块构成,分析这叁个子模块之间的关系及他们的逻辑顺序,随后利用相关的采访理论对影响这叁个模块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模型。根据这些模型对决策支持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最后以西南大学图书馆为例,进行实例分析。

吴辛欣[4]2009年在《基于效用的高校图书馆文献经费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从效用出发,以经济学效用理论和运筹学最优化理论为基础,着眼于电子与纸质两大主要载体类型文献经费的优化分配问题。在文献调研、网络调研、专家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基于效用的高校图书馆文献经费分配方法。通过高校图书馆馆藏现状调研发现,目前多数高校图书馆已形成以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为主要文献载体类型的馆藏结构,且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经费几乎构成全部文献经费。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南京部分211高校图书馆为对象进行专家问卷调研,发现几乎所有高校图书馆的文献经费工作欠缺规范化与科学性。同时,还通过专家调研调查了影响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经费分配的主要因素即读者需求、重点学科发展需求、馆藏结构、文献使用率、馆藏发展总目标、科研项目需求以及读者层次。为了分析影响读者对不同类型文献偏好的主要因素,本文以南京部分211高校图书馆读者为对象,通过读者问卷调研分析了影响读者对不同载体文献偏好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是文献存在、获取便利、信息新颖、使用简便、携带方便、信息延伸以及阅读习惯。同时还发现,电子期刊、纸质图书、电子图书、纸质期刊给读者带来的效用依次降低。大多数教师、硕博研究生以及职工更青睐于学校图书馆提供的电子资源,而本科生则是纸质图书的拥护者。高校图书馆在建设文献资源时需同时考虑馆方完成文献建设任务的需要和读者偏好需求,因此本文根据馆方需求和读者偏好需求构建了高校图书馆文献配置效用指标体系。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文献建设总任务并结合影响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影响高校图书馆配置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经费的主要因素有特色馆藏需求、重点学科需求、基础教学需求、科研项目需求以及资源使用效率。利用效用指标体系评价电子资源(主要是电子期刊与电子图书)与纸质资源(主要是纸质期刊和纸质图书)的效用排序,得到二者权重即效用指数。为了衡量文献资源效用与数量的关系进而得到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的最优经费配置,本文引入道格拉斯效用函数并采用非线性规划方法,构建基于效用的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经费优化分配模型。然后以南京某高校图书馆为例对本文提出的文献经费优化分配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馆员专家调查和读者专家调查量化效用指标,并采用该馆2005至2007年的数据计算模型参数,将计算出2008年效用最大化的经费分配结果与该馆2008年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的实际经费分配结果对比,发现实际结果与模型实证结果相差较大。利用该馆2008年实际的经费分配方式计算得出的效用比最大效用小很多。通过专家访谈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该馆由于评估需要,在纸质外文期刊上分配了文献总经费的31%左右。然而在该馆进行的专家调查结果显示,纸质期刊的效用指数在四种文献类型中是较低的,电子资源的效用指数是最高的,但是该馆在电子资源上分配的经费远远少于在纸质资源上的经费。这是导致该馆2008年的经费分配方式与模型实证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重要原因。最后,作者从图书馆层面、读者层面以及资源层面叁个角度对文献经费优化分配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就研究中发现的目前高校文献经费分配工作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改善建议和优化措施。

吴春浩[5]2014年在《中美重点高校联盟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比较研究》文中提出馆藏发展政策是明确馆藏长期发展策略,阐述现有馆藏范围和性质,优化馆藏结构,合理分配图书馆预算,促进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保障读者信息资源需求的指导性文件。馆藏发展政策有助于规范图书馆有关业务工作的开展,避免工作人员主观的经验操作造成馆藏的不良发展,从而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读者满意度,提升图书馆在高校中的地位,为争取领导的重视和经费提供支持等。目前,制订馆藏发展政策已经成为美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业务之一,而我国大学图书馆普遍还未意识到馆藏发展政策的重要性,制订并对外公布馆藏发展政策的图书馆数量很少。本文首先对美国常春藤联盟和中国C9联盟高校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制订情况进行网络调查,从政策制订概况、指导思想、馆藏采访、维护和共建共享等方面分析比较了两者的内容特点。其次指出我国高校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存在着相关理论研究较少、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重视不足和图书馆领导与工作人员对政策意义、功用认识不清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应重视馆藏发展政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强化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保障馆藏发展政策的制订质量和重视对数字资源和馆藏共建共享的描述等方面建议。

张蓉晖[6]2010年在《高校图书馆外文数据库采购资金的线性优化配置》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外文数据库在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如何利用最少的资金购置最合适的外文数据资源,使得资源利用最大化,已成为图书馆馆藏建设中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因此,制定一套合理的分配方案,建立一个科学的外文数据库分配模型,使高校不同专业的基本需求能满足,又能做到合理有效、按比例地分配每年有限的购置经费,有重点地向本校特色学科倾斜,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目前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尝试深入分析影响外文数据库采购经费分配的主要因素,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进行决策,建立量化的分配模型,使得过去以主观因素为主的工作方法变得科学、严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论文从高校图书馆外文数据库采购资金分配的研究现状入手,分析了主要特点、应用方法及不足之处,既而提出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在对外文数据库采购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采购所面临的问题和采购应采取的原则与策略,阐释高校图书馆外文数据库的特点及不同分类,说明经济学优化配置的原理,从而为构建线性优化分配模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构建外文数据库采购资金分配指标递阶层次模型,并进行了各级指标权重分析计算。在构建指标递阶层次模型方面,通过对经典的外文数据库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选择的回顾分析,结合对学校的院系和学科专业的设置情况以及读者的分布情况的综合考虑,建立起高校图书馆教师、学生、科研叁大指标体系。在模型的权重分析计算方面,通过对通过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分析了高校专业类别权重的确定方法,提出了一个更为合理的线性优化分配方式,构造了高校图书馆外文数据库采购经费优化分配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MATLAB求解算法。最后,运用实例验证建立的外文数据库采购资金分配模型,以湘潭大学图书馆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说明模型的可行性。本章通过编制调查问卷,对调查数据进行样本的分布特征分析,运用线性规划模型进行资金优化配置,通过实例验证,反映了高校的研究发展方向和办学目标,对重点特色学科有明显的扶持作用。并根据对计算结果的综合分析,提出相应的采购资金分配建议。

唐琼[7]2009年在《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馆藏资源是图书馆功能发挥与服务效益实现的基础。数字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状态、用户需求、图书馆运行模式等正在发生转变,传统环境下发展的资源选择标准应用于数字资源的选择具有很大局限性。开展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研究,既有利于提高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也有利于实现图书馆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同时有利于提升数字资源建设的效果和效益,最终为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空问、实现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研究为国内外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界所重视。然而,如何建立既能反映用户需求,同时又具有代表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的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目前仍处在不断探索中。论文认为,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以面向终端用户需求为价值导向,依据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建立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并明确选择标准应用的操作化方法。论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统计分析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在于归纳提炼出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初始集合,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实现选择标准体系的优化;在此基础上,选取案例进行选择标准体系的应用试验,验证其实用及适用性,并提出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应用实施的优化策略。第1章为文献综述。论文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系统梳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研究现状,比较分析我国在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选择标准的选取和确定方法不尽合理:缺少对选择标准定义、数据获取方法、实际适用性的讨论,从而导致数字资源选择标准在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理论探讨多于实际应用;缺乏对用户需求的关注等。指出应从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的层面,探讨以终端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用户需求与资源建设脱节的问题,提供符合用户价值的服务。第2章探讨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的理性视角及现行数字资源选择标准。通过系统梳理图书馆资源选择历史视角的演进,总结提炼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的价值导向——面向终端用户需求;结合相关研究归纳数字环境下终端用户需求的变化趋势;提出图书馆应结合用户调查、访谈、使用统计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开展用户研究,获得用户信息需求的真实意思表示;分析满足用户需求与图书馆现实状况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明确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确立和应用的指导思想。论文继而探讨数字资源与传统资源选择在对象、判断重点、程序、人员方面存在的差异,并结合分析国内外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所提出的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的特点与不足,指出重构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的必要性。第3章设计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维度。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内外馆藏发展政策以及相关研究论文提出的60组数字资源选择标准加以归纳总结,结合我国图书馆发展实际,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划分为6个维度:资源质量、资源使用、资源服务、资源契合、资源成本、资源风险。其中,资源质量、资源使用、资源服务是从微观角度提出的选择标准体系维度,属于对资源本身特质的考察;资源契合、资源成本、资源风险是从较为宏观的角度提出的选择标准体系维度,即主要考察外部因素影响。在论述各维度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初始集合,完成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的初选过程。第4章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确立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测度专家对于数字资源选择标准重要性和适用性感知。以调查对象对选择标准重要性感知为观测值,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炼精简出关联度最强、能够较好解释原有标准体系所要测度目的的选择标准;在此基础上,以适用性得分高于4分为基准,选取在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实践工作中更易操作的标准,最后得到涵盖6个选择维度、31个选择标准的体系,实现选择标准初始集合的优化。该选择标准体系是在综合来自不同类型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得出,在不同类型、规模图书馆均有较为普遍的应用价值。由此验证研究假设“尽管不同群体对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的认识存在差异,但寻找和确立一套具有代表性和适用性的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是可能的。”第5章为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的应用试验。选取武汉大学图书馆作为案例,通过调查终端用户和馆员对于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的重要程度认知,确立武汉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权重,并将其应用于数据库的测评选择中。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群体对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重要性认知存在差异。因此,数字资源选择标准权重的确立应广泛听取多方意见,特别是不同类别用户的意见。这样确立的选择标准权重所表征的数字资源选择考察重点才能更充分地反映用户需求。在应用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测评选择数据库过程中,也应开展用户调查,了解用户使用感知,为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决策提供依据。实证结果亦表明,论文提出的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相关选择标准判据及实施操作方法是可行的。第6章探讨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的应用策略。认为要提高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应用的效果和效率,图书馆应强化“面向终端用户需求”的数字资源选择理念与模式,定期了解用户需求,数字资源选择过程中强调用户的广泛参与;应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数字馆藏发展政策,在政策层面上为选择合适的数字资源提供指导;应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以数字资源管理系统作为质量管理工具,提高数字资源选择工作效率,降低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应用成本;还应借鉴已有许可协议谈判原则声明及许可协议模型,设置版权图书馆员岗位,妥善处理数字资源许可协议问题。第7章为总结与展望,梳理全文研究结论,分析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图38,表41,附录9)

王雪, 尹志, 张建平, 何迪初[8]2016年在《图书馆纸质文献采访工作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分析了近年来图书馆采访工作面临的困惑,对如何做好纸质文献采访工作可采取的策略进行了思考。

李宝兰[9]2010年在《浅议高校图书馆文献经费的预算和分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子信息资源急剧增加,信息服务网络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需求多元化等趋势的呈现,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购书经费普遍减少和报刊图书价格的逐年上涨,导致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基于此现状,主要探讨了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上如何优化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经费的利用效率。

桑开勇[10]2012年在《基于评估指标图书采购经费分配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文章运用运筹学理论和方法,引入流通效益系数这一参数,在满足《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中生均年购新书量以及本校的学科建设,进行最优化的研究,探求一个合理的经费分配策略,以使年读者借书量达到最优。

参考文献:

[1]. 图书馆采访经费优化分配问题[D]. 乔鸿. 大连理工大学. 2001

[2]. 图书购置经费的优化分配问题的研究[D]. 索林生. 山东大学. 2004

[3]. 高校图书馆荐购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 罗华. 西南大学. 2008

[4]. 基于效用的高校图书馆文献经费优化配置研究[D]. 吴辛欣. 南京农业大学. 2009

[5]. 中美重点高校联盟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比较研究[D]. 吴春浩.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6]. 高校图书馆外文数据库采购资金的线性优化配置[D]. 张蓉晖. 湘潭大学. 2010

[7]. 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研究[D]. 唐琼. 武汉大学. 2009

[8]. 图书馆纸质文献采访工作的思考[J]. 王雪, 尹志, 张建平, 何迪初. 图书情报论坛. 2016

[9]. 浅议高校图书馆文献经费的预算和分配[J]. 李宝兰.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0

[10]. 基于评估指标图书采购经费分配最优化研究[J]. 桑开勇. 中国报业. 2012

标签:;  ;  ;  ;  ;  ;  ;  

图书馆采访经费优化分配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