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探讨论文_李磊,杨正民(通讯作者),胡小丽

永州市中心医院 湖南永州 425006

摘要:目的 探讨MRI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比较MRI诊断准确率。结果 与病理结果比较,MRI对肌层浸润深度的诊断准确率为73.3%;对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83.3%。结论 MRI能清晰的显示子宫内膜癌肌肉侵犯情况及病灶范围,为术前诊断及分期提供依据,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MRI;子宫内膜癌;临床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MRI in diagnosing endometrial carcinoma. Methods 30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rcinoma treated by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n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MRI examination to compare MRI diagnosis accuracy.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pathological results,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MRI was 73.3%.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e staging was 83.3%. Conclusion MRI can clearly show the muscle invasion and lesion range of endometrial cancer,provide basis for preoperative diagnosis and staging,and the diagnosis accuracy is high,which deserves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MRI;Endometrial cancer;Clinical value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又名子宫体癌。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指的是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细胞出现癌变[1]。此病在50-60岁人群中有着很高的发病率,是主要发病年龄层。此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主要临床症状是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及排液增多。晚期时患者会出现腰骶部和下腹部疼痛[2]。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子宫内膜癌的诊治方法的选择和确定受到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病变范围、组织学类型等因素影响,预后也有明显差异,其中影响预后最主要的因素是肌层的浸润深度[3]。故对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和肌层浸润深度进行有效判断能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我院收治的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MRI检查,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3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61.3±2.2)岁;其中绝经者20例,临床表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未绝经者10例,临床表现:月经失调。

1.2 检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GE 1.5t超导磁共振仪进行扫描检查,体线圈,横断面自旋回波序列T1WI扫描。横断面及矢状面快速自旋回波T2WI扫描。动态增强扫描,扫描参数:横断面层厚7mm,层间距3mm,矢状面层厚5mm,层间距2.5mm,扫描时间为4min。

1.3 诊断标准

1.3.1 分期诊断标准

IIb期:肿瘤现宫颈间质浸润,宫颈间质出现肿瘤信号;IIIa期:肿瘤累及阴道,阴道壁出现低信号;IIIb期:阴道壁低信号消失,出现阴道转移;IIIc期:腹部或盆腔主动脉周边淋巴结直径增大,在1cm以上,出现淋巴结转移;IVa:肿瘤侵犯膀胱或(和)小肠黏膜;IVb期:肿瘤向远处器官转移,包括腹股沟或(和)腹部内部淋巴结。

1.3.2 肿瘤肌层侵犯判断标准

浸润浅肌层:肿瘤外缘到子宫浆膜的最短距离与子宫肌层总厚度的比值在50%以上;浸润深肌层:肿瘤外缘到子宫浆膜的最短距离与子宫肌层总厚度的比值在50%以下。

2.结果

2.1 MRI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比较

本组患者中,病理学检查显示,IIb期4例,IIIa期7例,IIIb期8例,IIIc期6例,IV期5例,MRI诊断显示,IIb期3例,IIIa期5例,IIIb期6例,IIIc期9例,IV期7例,诊断准确率为83.3%,具体见下表1。

2.2 MRI诊断肌层侵犯情况

本次研究中采用T2WI和动态增强扫描,准确判断浸润浅肌层18例,浸润深肌层4例,MRI诊断肌层侵犯准确率为73.3%(22/30)。

3.讨论

以往子宫内膜癌的常规诊断方法是刮取子宫内膜组织,再对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但由于刮宫对患者伤害较大[4],此方法有较大的盲目性,漏诊率较高,且不能诊断肿瘤侵犯子宫肌层的程度[5]。故临床中迫切需要一种无创的,诊断率高的诊断方法。近年来,MRI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分期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6]。有研究显示[7],MRI在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准确率要高于CT和超声,MRI中平扫能很好的评估肿瘤侵犯肌层的深度,增强扫描能鉴别宫腔内肿瘤组织和积液情况,有利于准确的分期。因此MRI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术前诊断效果较好,可为后期治疗提高依据[8]。

恶性肿瘤治疗前需要对其进行分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也非常重要,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分期、浸润程度均会影响着治疗方式和预后。分期不同,治疗方式也不相同,因此术前准确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病变程度对于后期治疗有着重要意义[9]。对于3期患者,治疗以盆腔外照射放疗为主,对于4期患者,主要治疗方法是化疗治疗和激素治疗[10]。本组患者中,病理学检查显示,2b期4例,3a期7例,3b期8例,3c期6例,4期5例,经MRI检查显示,2b期3例,3a期5例,3b期6例,3c期9例,4期7例,MRI分期检测准确率为83.3%。

本组患者经MRI检查后显示子宫体积明显偏大,子宫内膜呈现不规则的增厚,T1WI呈现等信号或者较低信号,T2WI呈现高信号。MRI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中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其能准确的对肿瘤进行分期。MRI对肿瘤的分期一般根据肿瘤侵犯肌层的深度及周围组织受累及程度来判断。随着侵犯肌层深度的不断增加,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也会逐渐增加,目前判断肿瘤侵犯肌层的程度方式是结合带是否完整,T2WI可完整清晰的显示结合带,T1WI增强后,显示更加清晰准确。结合带受到浸润时,一般会出现形态和信号改变。本组患者中采用T2WI和动态增强扫描,准确判断浸润浅肌层18例,浸润深肌层4例,MRI诊断肌层侵犯准确率为73.3%。

总而言之,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中,MRI有着较好的效果,能清醒准确的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情况,对于肿瘤侵犯肌层的情况能很好的诊断,有利于术前诊断、术中治疗和判断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邢庆娜,张小安,赵鑫,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33(1):69-73.

[2]余小多,欧阳汉,林蒙,等.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子宫内膜癌分期标准对磁共振成像分期诊断价值的影响[J].中华肿瘤杂志,2011,33(9):692-696.

[3]张晓娜,苏晓明,温义成,等.MRI扩散加权成像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028-2029

[4]俞丽,宋迪.CT和MRI联合检查于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价值[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12(6):943-945.

[5]廖瑜,黎清,李依芬,等.子宫内膜癌临床及MRI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对比研究[J].广东医学,2012,33(4):472-473.

[6]王康,朱根海,洪澜,等.MRI在FIGO(2009)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5,22(4):523-525.

[7]康洁,刘亚静,高志红,等.MRI和CT增强结合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4,24(18):2801-2802

[8]尤晓光,涂蓉,许乙凯,罗志飞.MRI在Ⅰ、Ⅱ期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08:69-71+121.

[9]曾茗,张海燕,宋鹏.子宫内膜癌的CT与MRI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9):93-95.

[10]欧才红.探讨MRI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J].药物与人,2014,27(9):77.

论文作者:李磊,杨正民(通讯作者),胡小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MRI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探讨论文_李磊,杨正民(通讯作者),胡小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