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_刘源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_刘源

黑龙江省兰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51500

1.品种选择

种子的选择是种植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按照我省的环境特点,一般要选择培育和选用一些适应性广、具有很强的抗病性以及纯度高的品种,从其以往的种植经验中总结,要确认其发芽率在90%以上的发芽率才能被选择,而且要求种子的光和效率高,叶片具有很强的透光性,株型收敛的多花多荚的品种才是良种。按照实践的经验总结,选种时要选粒大饱满、纯度高、不带病虫害的大豆种子。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在选择完最佳的种子后,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在开始播种前,要进行种子的筛选和晾晒。晾晒后的种子要用一些化学药剂进行浸泡,这个过程称之为给种子包衣,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药剂拌种的量要掌握好,可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而且要特别注意,拌种不可过夜,最好拌种立即播种,所取得的效果良好,否则会导致种子无法发芽。

2.种子精选

用机选或人工选剔除病粒、虫食粒、杂质,种子纯度、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不高于12%,达到良种标准,以保证大豆苗齐、苗壮、苗全。

3.种子处理

3.1种子包衣

精选后的种子播前必须搞好种子的药剂处理,每公斤种子可用2.5 %的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2 mL进行种子包衣,或2 %的宁南霉素按种子重量的1~1.5 %拌种,防治根腐病。

3.2微肥拌种

未包衣处理的种子,可选用钼酸铵按种子重量的0.5 %、硼砂0.04 %、硫酸锌0.5 %拌种或用生根粉l0 ppm浓度拌种。

4.播种方法

4.1播种质量

播种均匀无断条。非穴播的20 cm内无籽为断条,每5m断条不超过1处。机械垄上播种时应对准垄顶中心,偏差±3 cm。播量误差±3 %,播深4~6 cm,行距误差1 cm,台间误差±2 cm,往复行距±5 cm,覆土均匀,及时镇压。

4.2精量播种。东北大豆产区4月下旬到5月上旬开始播种,地膜大豆可适当提前播种。东北地区利用大豆播种机进行等距精量点播,使植株分布均匀,播种深度3~5厘米。垄作大豆采取窄行密植技术,一般60厘米小垄种2行,90~105厘米大垄种4行,小行距12厘米左右,亩密度加大到2.5万~3万株,增产15%~20%。

5.施肥

要让大豆高产、稳产,增施农家肥料作基肥是一个重要条件。农家肥属完全肥料,矿物质养分含量高,还含有较多的有机质,性质缓和,肥效长,对培养地力非常有益。有机肥熟后产生有机酸,能把土壤中各种不可给态养分溶解为可给态,及时供给大豆吸收利用。同时,有机肥还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疏松程度,使土壤蓄水、蓄肥并增强保温能力,形成大豆生长的良好环境。在农家肥料中,以猪粪对大豆增产效果最好,其次是含有机质较多的马粪和堆肥,土杂肥的效果较差。基肥的施用量因粪肥质量、土壤肥瘠和前作物施肥多少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粪肥质量高的,每亩施1000~1500 kg,质量差的,每亩施2000~3000 kg。土壤瘠薄和前茬施肥数量少的地块,更应注意多施有机肥。施肥一般先施复合肥,后施农家肥与钙镁磷肥的混合肥,均匀撒施于播种行沟内。底肥每亩施复合肥15~25 kg、农家肥施用量则根据上面提到的,按粪肥质量施用,或者每亩施生物有机复合肥50~100 kg、钙镁磷肥25 kg。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精耕细作,严把深松整地质量关

积极推广旋耕整地法。实践证明:旋耕整地可以达到地表平整干净(无残茬),土壤疏松细碎。整地总的要求是:耕深垅宽一致,起垅播种要直,深松起垅分层施肥,播种要分次完成。倡导秋起垄分层深施肥,翌春垅上播种。具体技术要求:①垅底深松深度要达到25至35公分,苗期垅沟深松度为耕层10~15公分,(结合第一次中耕进行,有利于蓄水保墒,减少伤根);②垅体内分层深施肥,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应以底肥为主,底肥用量约占全生育期施肥总量的70%,种肥加追肥约占30%,氮磷比例1:2为宜,每公顷施有机肥15~20立方米二胺120~150公斤,钾肥50~75公斤;底肥50~75公斤;底肥深度为13~18厘米,种肥深度7~8厘米

7. 田间管理

7.1除草

杂草是大豆的天敌,如不及时消灭杂草可使大豆严重减产。田间除草的方法有:(1)合理轮作。(2)中耕培土,可结合铲地、施药、追肥进行复式作业。(3)化学除草,一般公顷用50%乙草胺乳油2.25-3千克,加5%豆磺隆可湿性粉剂加适量水在播后3-5天喷雾处理,也可用大豆专用除草剂进行播后苗前处理。

7.2 施肥

施肥是保证大豆高产的关键性措施,为了长期高产必须结合耕翻土地大量施入有机肥,培肥土壤,恢复地力,做到有机肥和化肥配施。(1)增施有机肥:秋季翻地前每亩施腐熟好的人畜类粪便2吨以上,均匀洒施于田间,拖拉机深翻时将肥料翻到深层,整平耙细。(2)配施化肥:大豆化肥施用可结合深松和播种集中于垄底分层施用。以“垄三”栽培法较好,它可以配合垄底深松深层施入大量底肥,也可在播种时施入较深层的种肥。这种作法集中于垄体不同层次施肥,促进肥料的有效利用,又保证大豆全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

7.3 灌水

大豆灌水必须根据大豆对水分的要求,土壤含水状况以及天气变化情况灵活掌握,适时灌溉才能确保大豆增产。生产上常常凭借经验和观察确定应灌溉时期。灌溉的指标和依据是生理指标和土壤水分指标。生理指标是指生长速度减慢,叶片老绿,中午高温时叶片短暂枯萎,甚至植株下部叶片变黄脱落,都是缺水现象,有条件的地块应及时灌水。还可利用土壤水分指标判断灌溉时期,在黑土地区每公顷获得3000公斤大豆必须满足的水分条件是:在开花鼓粒期间必须保证充足的水分,土壤水分应高于24%以上为宜,低于21%时必须灌溉。大豆灌水时期一般认为开花盛期至鼓粒初期灌水增产效果最显著,但生产实践表明,在播前灌一次透水增产幅度最大。实践证明,大豆任何时期缺水都会影响产量,所以必须因地制宜适时灌水,才能保证高产。

8.病虫草害防治

8.1大豆孢囊线虫病 药剂处理时可用30 %涕灭威颗粒剂,每公顷37.5~45 kg;或者用3 %呋喃丹颗粒剂,每公顷37.5~45 kg,于播种时施入播种沟内,然后播种。

8.2 灰斑病的防治 7月末~8月初,降雨较多,当大豆30 %出现灰斑时,每公顷用70 %甲基托布津1.125 kg或50 %多菌灵1.5 kg进行防治。

8.3大豆食心虫的防治 要在测报基础上,成虫盛发期每公顷用2.5 %敌杀死0.3~0.375 L或2.5 %功夫乳油0.3 L或30 %桃小灵乳油0.45 L等菊酯类杀虫剂喷雾防治。

8.4大豆蚜虫 大豆田出现点片为害时,可用40 %乐果乳油800倍,40 %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或2.5 %敌杀死乳油,5 %来福灵乳油,10 %溴氟菊酯乳油每公顷225~300 mL,对水600~750 kg喷雾。生产无公害大豆时应慎重使用氧化乐果。

9.收获

人工收获,可在大豆黄熟70 %~80 %、叶片脱落时进行;机械收获,当豆叶基本落净、豆粒满圆、豆荚全干时进行。在收获中应当注意,不同品种必须单独收获、脱粒、运输及储藏。

论文作者:刘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_刘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