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研究探讨论文_刘怀跃1,保华2,杨发强1

(1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 宁夏 银川 750011)

(2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宁夏 银川 750004)

【摘要】 目的:探讨温针灸作用于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患者,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施以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优于对照组61.11%,对比两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7.86,P<0.01)。结论:对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施以温针灸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温针灸;风湿寒性;关节痛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351-02

风湿寒性关节痛具有疼痛剧烈、反复发作、天寒加重的特点,其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1]。本次研究,为有效提高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的临床疗效,特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就温针灸作用于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范围34~56岁,平均年龄(41.4±3.2)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34±0.82)年;对照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范围35~57岁,平均年龄(41.7±2.9)岁;病程为1~4年,平均病程(2.52±0.61)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酮洛芬(批文准号:国药准字H20010516,规格为0.1g/粒),每日1次,每次2粒,持续服用4周为1个疗程。

观察组:施以温针灸治疗,针灸穴位以肾俞、阿是穴以及大椎为主,并根据患者疼痛部位差异,灵活配穴:①上肢痛者:配内关、合谷、肩井等;②下肢痛者:配犊鼻、足三里、梁丘等[2]。针刺得气后,置针于适当深度,然后将长约为1.6cm的艾卷穿置在针柄上,对肾俞和阿是穴位需连续施灸15min,直至灰烬除去为止;对其他穴位仅进行施针不施灸,每隔5min行针一次,40min后将针拔除。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评估:最低分为0分,表示患者无主观疼痛感;最高分10分,表示患者主观疼痛感十分剧烈,难以忍受。患者的疼痛程度与疼痛评估分值成正比,即分值越高代表患者越疼痛。

具体疗效评估[3]:①显效:临床诊断体征基本改善,主观疼痛感基本消失,轻叩疼痛关节,无明显疼痛感;②有效:临床诊断体征有所改善,主观疼痛感明显减少,轻叩疼痛关节,稍有疼痛感;③无效:临床诊断体征无改善迹象,甚至存在加重状况。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汇总整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疼痛情况评分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的分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风湿寒性关节痛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病之一[4]。普遍认为,该病即可以看做独立的关节病症,也可当做全身疾病局部的临床症状表现。其诱发的主要原因大多与患者自身的免疫机制有关。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征,一般在寒冷、潮湿的气候环境中,患者的膝关节等关节疼痛较为明显,但实验室检查却显示正常[5]。此外,由于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因此对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很大困扰。

本次研究,经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情况分值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55.56%,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显效率50.0%,总有效率61.11%。对比2组,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7.86,P<0.01)。

综上所述,对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施以温针灸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覃敏.温针灸联合祛风通痹汤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9(6):170-172.

[2]王红斌,彭小平,徐健.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5,36(7):914-916.

[3]沈菁,汪厚莲,刘迈兰等.温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文献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9):142-143.

[4]封百玉,侯书伟.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83-84.

[5]吕俊玲.温针灸治疗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18例[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2):157-159.

论文作者:刘怀跃1,保华2,杨发强1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8

标签:;  ;  ;  ;  ;  ;  ;  ;  

温针灸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研究探讨论文_刘怀跃1,保华2,杨发强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