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合并骨关节结核患者痰与脓液药敏结果之间的分析比较论文_王,平1,李群芳2,李,北1,曾,波1

1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骨外科 湖南衡阳 421101;2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5

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更有效更科学针对肺结核合并骨关节结核患者早期选择敏感药物治疗的有效途径。方法 对50例肺结核合并骨关节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纤支镜及CT引导下行痰及脓液培养加药敏,选择两者重叠的敏感药物,淘汰两者拮抗的药物治疗;另一组25例根据经验选择敏感化疗药物;对两组间的不同治疗时间段的胸部CT变化、骨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关节强直等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以及结核药物副作用影响的大小进行比较。结果 敏感药物治疗组及经验药物治疗组两组之间的肺部病灶变化差异有显著性,而骨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关节强直等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以及结核药物副作用影响的大小有差别,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结核合并骨关节结核患者病情越严重,其差异性越显著,早期选择敏感药物治疗的优势越明显,这为患者早期选择敏感药物化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既避免拮抗药物的使用,又可能降低化疗药物的副作用。

关键词:肺结核;骨关节结核;痰;脓液;细菌学;化学疗法

科于2012年9月~2014年4月将收治50例肺结核合并骨关节结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简称敏感药物治疗组(M组),另一组简称经验药物治疗组(J组),两组间的不同治疗时间段的胸部CT变化、骨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关节强直等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以及结核药物副作用影响的大小进行比较,现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0例肺结核合并骨关节结核脓肿形成患者,男37例,女13例,年龄18~70岁,平均53岁。病程12月~18月,主要临床表现咳嗽咳痰、低热盗汗、消瘦乏力及患病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合并骨关节结核按发病部位:左侧膝关节15例,右侧腕关节17例,一侧踝关节17例,双侧腕关节8例。肺结核按临床分型:继发性肺结核III型15例,继发性肺结核IV型35例,继发性肺结核III型合并V型的9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纤支镜及CT引导下行痰及脓液培养加药敏,选择两者重叠的敏感药物,淘汰两者拮抗的药物治疗;简称敏感药物治疗组(M组);另一组25例根据临床经验选择敏感化疗药物,简称经验药物治疗组(J组),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结核类型、合并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1.2诊断及纳入标准

参照诊断标准[1]--《实用骨科学》第四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 胥少汀等主编;如下:(1)影像学已确定肺部及骨关节有典型结核改变并脓肿形成。(2)PPD、TB-Ab阳性,ESR或CRP偏高。(3)病人有或无结核中毒症状。(4)排除骨恶性肿瘤、使用激素等不正常患者。(5)近期未使用抗结核药物或相关中成药制剂。(6)痰检及穿刺脓液检查结核杆菌阳性。(7)T-SPOT检查阳性。对符合入选条件的志愿受试者,收集其个人一般情况,签知情同意书。

1.3治疗方法

敏感药物治疗组(M组)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而经验药物治疗组(J组),采用常规标准化四联或三联抗结核治疗。然后对两组的不同治疗时间段的胸部CT变化、骨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关节强直等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以及结核药物副作用影响的大小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在SPSS 17统计软件包中实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胸部CT变化对比

根据数据统计分析:敏感药物治疗组(M组)与经验药物治疗组(J组)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肺结核合并骨关节结核患者疾病越严重,其差异性越明显。

M组三个月胸部CT变化与J组无明显差别、六月后复查胸部CT变化有差别、一年后胸部CT变化有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7.20(P<0.05),即M组明显优于J组χ2=6.15(P<0.05)。见表1

3讨论

我国处于经济改革年代,务工流动人员逐渐增多,这些人往往营养不良,常常出现肺结核合并骨关节结核。毕龙等报道[2]:骨关节结核的发病可能与结核杆菌诱导破骨细胞增生有关。由于此病发展比较缓慢,出现典型症状时,往往肺部病灶已播散,骨与关节已经破坏,常常出现许多后遗症,给患者精神和身体带来很大创伤,也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据李强等研究报道[3]:耐药临床分离株对INH、RFP和SM显示出依赖性,并具有不同的依赖特征;结核病患者长期不合理、不规则用药,可能是产生依赖现象的主要原因。我科室收治肺结核合并骨关节结核脓肿形成的病人,同时行痰和脓液培养加药敏,发现两者之间有交叉有对立,符合此前魏继虎[4]等报道:新疆地区骨关节结核与肺结核患者在菌株分布、耐药性方面不同,骨关节结核耐药率明显低于肺结核,骨关节结核的治疗应根据菌型分布、耐药性不同进行针对性、个体化治疗。目前,没有早期选择对治疗肺结核合并骨关节结核同时敏感药物的好方法。

本课题根据肺结核合并骨关节结核脓肿形成发病情况,采用早期纤支镜灌吸取痰加药敏培养和CT定位微创置管取浓液培养加药敏,将两者之间的药敏结果进行比较,选择两者重叠的敏感药物,淘汰两者拮抗的药物,这样能为患者早期选择敏感化疗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然后不同时间段对敏感化疗药物治疗组与经验药物治疗组之间比较,发现早期用敏感化疗药物治疗有可能促进患者的关节康复,缩短肺部病灶吸收愈合时间,降低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及减少疾病的后遗症。而且,据魏继虎等报道[5]:临床诊断骨与关节结核患者的病原菌以结核分枝杆菌为主,而牛分枝杆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占相当比例,并有较高的耐药率。所以从长远来看,对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控制结核耐药菌株产生等可能有积极意义。同时实验结果提示肺结核合并骨关节结核患者疾病越严重,其差异性越显著,早期选择敏感药物治疗的优势越明显。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人民军医出版.2012.1163-1164.

[2]毕龙,黄蕴玉,黄鲁豫.骨关节结核发病机制的相关实验研究[J].中国骨肿瘤骨病,2006(5):59-60.

[3]李强,高孟秋,陆宇;化学疗法与结核分枝杆菌细菌学关联性的初步研究[D].北京.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2010.

[4]魏继虎,李君莲,金格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骨关节结核与肺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菌型分布及耐药特点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27):77-79.

[5]金格勒,魏继虎,李君莲.临床诊断骨与关节结核患者病原菌的培养鉴定及耐药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10):101-103.

基金项目:2013年衡阳市科技局项目

论文作者:王,平1,李群芳2,李,北1,曾,波1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0

标签:;  ;  ;  ;  ;  ;  ;  ;  

肺结核合并骨关节结核患者痰与脓液药敏结果之间的分析比较论文_王,平1,李群芳2,李,北1,曾,波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