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的研究论文_胡轶群,李辉,沈姚琴

(嘉兴市秀洲区新塍医院 浙江嘉兴 314015)

【摘要】目的:泌尿生殖道萎缩及萎缩性老年性阴道炎是妇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缺乏而发生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干涩、瘙痒、分泌物异常、性生活困难以及尿频、尿急、尿失禁及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等,患病率较高,约40%以上的绝经后妇女会发生相关症状,且病程漫长,严重影响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故激素替代治疗(HRT)配合中药饮片口服调理及外阴局部熏洗,可极大地改善更年期女性泌尿生殖道系统症状,并提高该人群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分段随机分组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B两组采取随机应从设计,A组采取雌孕激素补充治疗+雌激素软膏阴道给药对症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再根据患者不同体质,辨证施治予不同中药方剂口服调理及外阴局部熏洗对症治疗。C组采取常规疗法。对A组患者交代清楚HRT疗法的利弊关系及随诊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结果,对B组患者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特点及治疗周期、预期效果。在患者自愿接受的情况下,纳入相应研究组,不同意者采用其他疗法,但不纳入本研究。3组各选45例,各组年龄、绝经年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果:以阴道健康评分情况;用药后血清E2水平,症状改变情况统计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提高血清E2水平,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临床优势明显,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R71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117-02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门诊治疗的135例患有围绝经期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妇女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的诊断标准。患者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1.47±2.68)岁;病程1~24个月,平均病程(7.58±1.74)个月;体重50~74kg,平均体重(60.38±1.57)kg;绝经时间1~10年,平均绝经(4.25±1.67)年。所有患者在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阴道干燥、外阴瘙痒、阴道灼热感、性交痛等症状。

1.2 选择标准

1.2.1纳入标准 (1)年龄45~70岁;(2)自然绝经1年及以上;(3)符合上述泌尿生殖系统诊断标准;(4)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5)临床资料完整。

1.2.2排除标准 (1)临床资料不完整;(2)有激素类药物使用史;(3)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4)对本研究药物过敏;(5)不明原因阴道出血;(6)依从性较差,不能配合本次研究;(7)患有肝肾功能异常和/或生殖系统肿瘤。

1.3 研究方法

1.3.1分组 采用分段随机分组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B两组采取随机应从设计,C组采取常规疗法。对A组患者交代清楚HRT疗法的利弊关系及随诊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结果,对B组患者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特点及治疗周期、预期效果。在患者自愿接受的情况下,纳入相应研究组,不同意者采用其他疗法,但不纳入本研究。3组各选45例,各组年龄、绝经年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3.2药物及使用方法 A组:口服补佳乐1mg QD连续,服药第15~28天起,加服地屈孕酮片10mg QD,另配伍阴道局部予结合雌激素乳膏(新疆新姿源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净重14g/支,每克含结合雌激素0.625mg)每晚0.5~1.0g,阴道内给药。B组:口服补佳乐1mg QD连续,服药第15~28天起,加服地屈孕酮片10mg QD, 另配伍阴道局部予结合雌激素乳膏(新疆新姿源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净重14g/支,每克含结合雌激素0.625mg)每晚0.5~1.0g,阴道内给药。再根据患者不同体质,辨证施治予不同中药方剂口服调理及外阴局部熏洗对症治疗。C组:不配合其他药物,只使用阴道洗剂、栓剂等对症治疗以及针对泌尿道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1.3.3随访方法及内容 135例患者均连续随访1年,观察记录用药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前及用药后半年、一年时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雌二醇水平、进行阴道健康评分(评分方法见表)、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情况。

表 评分标准

 

2.结果与分析

2.1 3组患者的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A组与B组所选病例全部(100%)接受相应治疗方案,但A组因乳房胀痛退出3例,因服药后头晕恶心退出1例,因服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退出1例,因担心药物副作用自行放弃退出1例,故A组完成39例,B组无一例退出;C组符合条件的45例患者中有42例同意用药(93.33%)。

2.2 阴道健康评分改善情况

用药6个月及用药1年做了两次随访评估。其中A、B两组症状改善明显,均无中重度萎缩性炎性改变,而C组仍有16例呈中度炎性改变,无重度患者,明显高于A、B两组。但A组出现乳房胀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不良反应者较多,除去6例退出治疗外,另有5例出现了乳房胀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经充分知情告知沟通后,一直坚持治疗。而B组患者,均予辨证施治,配合中药饮片口服调理及外阴局部熏洗对症治疗,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仅3例出血乳房胀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不良反应,经口服中药调理后有明显好转,故患者依从性较好。

2.3 用药前后血清E2水平

用药前3组患者血清E2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

A、B组患者按治疗量服用6个月及用药1年做了两次随访评估,血清E2水平明显提高,多数达到早卵泡期水平(30~40pg/ml);C组用药6个月及1年后,E2水平无明显变化,较用药前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2.4 症状改变情况

A、B组经治疗,患者的尿频尿急尿痛、阴道干燥、外阴瘙痒、阴道灼热感、性交痛等相关泌尿生殖道症状较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经治疗后尿频、阴道干燥、尿痛、阴道灼热感、性交痛等和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好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和建议

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女性的围绝经期也在逐渐延长,约占一生30%左右的时间。绝经后,大部分妇女会出现尿频、阴道干燥、外阴瘙痒、尿痛、阴道灼热感、性交痛等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病程长者可持续近10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据相关研究表明,围绝经期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的发病率较高,约占围绝经期妇女总数的50%。因为女性泌尿生殖道系统的主要调节剂为雌激素受体α、β,随着围绝经期妇女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不断下降,雌激素受体α、β的表达也在逐渐变弱,导致阴道和尿道黏膜逐渐变薄,阴道上皮的内糖原消失,造成阴道组织的PH值持续上升,导致局部抵抗力下降,从而出现一系列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目前临床多用常规抗菌药物或激素替代疗法(HRT)[1],后者比前者效果更为明显。因为对患有围绝经期泌尿生殖道系统症状的妇女补充一定剂量的雌激素可以增强雌激素受体的表达,降低PH值,促进阴道上皮细胞的增值和成熟,增加阴道和尿道黏膜的厚度,增强抵抗力,改善临床症状,另外治疗方案中补充孕激素可有效保护子宫内膜,防止病变。阴道局部予结合雌激素乳膏涂抹,可以使阴道上皮细胞正常化,有利于泌尿生殖系统的正常菌群的恢复,改善PH值,增强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对炎症和感染的抵抗能力。但HRT疗法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性激素补充治疗后的副反应,例如乳房胀痛,服药后头晕恶心、不规则阴道出血等,导致一部分患者依从性下降,最终选择退出治疗。此时,中药方剂口服调理及外阴局部熏洗对症治疗等特色疗法,对该类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显得尤为突出。中医认为,本病以肾虚为本,肾的阴阳平衡失调,影响到心、肝、脾脏,从而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出现诸多症候,因妇女一生经、孕、产、乳,数伤于血,易处于“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状态,而且经断前后,肾气虚衰,天葵先竭,所以临床以肾虚证[2]为多。张舒亚[3]将本病分为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心肾不交、心脾两虚4种类型,针对本次研究的B组病人辨证施治,辅以4个基本方分别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治宜温肾扶阳,温中健脾。处方:鹿角胶9(烊)、枸杞子、山茱萸、白术、砂仁、杜仲、干姜各10g,当归、仙茅、山药、淫羊藿各12g,菟丝子、熟地黄各15g。肝肾阴虚型:治宜滋养肝肾,育阴潜阳。处方:生地黄、龟板各15g,山药、桑葚子、旱莲草、茯苓各12g,枸杞子、山茱萸、何首乌、女贞子各10g,炙甘草9g。心肾不交型:治宜滋阴清热,交通心肾。处方:黄连、阿胶(烊)、黄芩、远志、何首乌、柏子仁、酸枣仁各10g,茯苓、山茱萸、白芍各12g,生地黄15g,鸡子黄1个。心脾两虚型:治宜健脾益气,养心安神。处方:炙黄芪30g,党参、远志、炙甘草、酸枣仁、大枣各10g,炒白术、当归、茯苓、龙眼肉、莲子心各12g,生姜9g。用法:每日一剂,水煎2次,早晚饭后两次温服,共治疗3个月。另外,辅以清热利湿中药外洗方加减:白鲜皮30g,鸡血藤30g,苦参20g,花椒6g,野菊花10g,泽泻10g水煎外阴局部熏洗,对症治疗,7~10天为一疗程,对缓解患者泌尿生殖道阴道干涩、瘙痒、分泌物异常、性生活困难以及尿频、尿急、尿失禁及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等症状有明显效果,另外,本组患者无一例出现乳房胀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等激素替代治疗常见副反应,均能配合完成治疗。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可以很好地弥补该类患者单纯激素替代疗法的不足,且方法简单 患者易接受,配合度和依从性高,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临床优势明显,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ISBN 978-7-117-17180-9.

[2]曹小菊,邓晓燕,周英.从肾辨治围绝经期综合征[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2(9):591.

[3]张舒亚.辩证分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78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4(5):34-35.

论文作者:胡轶群,李辉,沈姚琴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的研究论文_胡轶群,李辉,沈姚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