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情,方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大门论文_毕波

尊重学情,方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大门论文_毕波

毕波 四川省宜宾市黄桷庄小学校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4-192-01

【课堂再现】——《认识除法竖式》

课件出示以下竖式:

师:这是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和乘法竖式,谁来说一说,每一个竖式计算的过程?并提示大家,那个环节容易出错。

(抽三个学生依次发言,师生共同补充。)

课件再出示除法横式:24÷4=

这道题也可以用竖式进行计算吗?请大家翻开书70页,自己去阅读例题1,并思考,你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独立阅读,并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收获和疑惑)

教师:谁来汇报,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通过读书,知道了计算除法时,也可以用竖式进行计算。

生2:我知道了除法竖式的样子和以前学过的乘法、加法和减法的竖式都不一样,好像更长一点。

生3:我知道了以前的乘法、加法和减法的竖式结果都写在了最下面,而除法竖式算出的结果却在最上面。

……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通过自学知道了这么多新知识,现在想一想,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呢?勇敢的说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生1:我想知道,像“厂”字的这个符号是什么?它是什么意思呢?

(老师及时板书 :厂 ?)

生2:我不明白,在24÷4的竖式中,为什么会连续出现两个24呢?

(板书:2个24 ?)

生3:我的问题是,竖式的最下面有一根横线,横线下面的0表示什么意思呢?

(板书:—— 0 ?)

生4:我想知道,商为什么写在了最上边去了,商6为什么对齐24的4写,对齐2就不行吗?

(板书:商 个位 ?)

……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你们想解开这些谜团吗?这节课,我们就围绕你们自己提出这几个的问题,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一起来认识除法竖式。

(板书课题:认识除法竖式)

【分析与提炼】

我们给孩子一个机会,他们会还给你一个惊喜。

我在执教二年级下册《认识除法竖式》一课时,试讲的过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为了在送教活动中把自己的课上得更精彩,在课前,我对整节课的教学流程进行了精心设计,我先用多媒体创设了生动的现实情境引出除法竖式,再根据除法竖式的书写步骤,引领学生一边理解算理一边掌握算法,最后进行分层练习,逐步提高。第一次试讲,效果却很差,课堂上学生无精打采,只有几个孩子和我配合,整节课都是我费力地“拉”着孩子们走完一个个教学环节……我想,也许是我对教案不是很熟悉,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背诵自己的教学环节上,没有更多的精力去观察孩子们的思维动向。

第二天,我熟记了教案,并对少数语句进行了修饰,力求让自己的语言更加生动,再次试讲,效果还是差强人意!这究竟是怎么了?我陷入了沉思……

实践证明,问题出在了我的身上,孩子们对这节课的知识点好像并不感兴趣,我精心设计的一个个教学流程,看来只是我“一厢情愿”,我并没有找到学生学习的生长点和兴趣点。

我及时做出了调整,我想,既然我没有把孩子的心思猜透,何不把问题和“困惑”抛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他们,看看,孩子们想要知道什么,我们就有针对性的学习什么。

于是,第三次教学方案应运而生。

回味我的第三次试讲,开课时我采用对比的方式,紧密联系学生已经学过的加法、减法和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导入,准确的抓住了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再引导学生自学,通过阅读例题,提出自己想不通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我们总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备教材上,绞尽脑汁地对自己的教学流程和语言进行精雕细刻,诸不知,我们的学生往往并不买账,究其原因,是老师们悄悄地把自己的角色成分变得稍加强势,课堂上,学生要走的路,都是老师事先设计好了,老师就像路上的交警,按部就班的比划着前进的手势,而学生呢,也就顺顺利利的通过一个个“十字路口”,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师生配合默契,环节清楚,节奏明快。但是仔细思考,你会发现,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越来越感到无味,学困生和中下生的比例会逐步增多,为什么?其根本的原因,就是老师没有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老师不知道孩子们幼小的心里究竟是怎样想的,他们对本节课的知识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急切地知道什么?老师改如何帮助孩子们弄明白他们想了解的问题?如果老师每节课都思考这些因素,那么,我们的学生就将始终是课堂的主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也将得到培养,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才会逐步增加。还真不能低估学生的提问能力,看看这一个个问题,都与本节课的知识点密切相关,他们想知道的却又不明白的时候,也正是老师们需要伸手“拉一拉”孩子们的好时机,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思维会持续保持活跃的状态,老师的主导作用也真正得到了体现。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尊重学情,相“机”而问,方能开启师生的心智大门。

论文作者:毕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尊重学情,方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大门论文_毕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