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对比探讨论文_秦菊秀

(湖南省芷江县中医医院 419100)

摘要:目的 探讨并对比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接诊的94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94例患者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检验,观察组接受生化检验,以诊断结果为参照,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检验有效率97.9%高于对照组80.9%,两组检验结果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有效率更高,能使糖尿病检验结果明显提高,可以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糖尿病;诊断;常规检验;生化检验;价值;对比

糖尿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分析糖尿病发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生物作用受损引起疾病,临床主要表现出消瘦、容易饥饿和高血压等症状。随着糖尿病病情的进展,还会表现出长期高血糖症状,使器官受损。由于高糖环境作用[1],细菌繁殖速度加快,而合并其他并发症,例如合并脑血管、心血管、眼病、肾病等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临床对糖尿病检验均选择常规方法,操作繁琐[2],而且检验结果也并不理想,存在较大的误差。本次研究中取94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应用不同的检验方式,对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接诊的94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将94例患者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35-72岁,平均(58.6±11.4)岁;病程6个月-20年,平均(8.9±7.2)年;观察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36-72岁,平均(59.2±10.9)岁;病程6个月-20年,平均(9.2±7.3)年;两组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纳入标准:入选对象经临床诊断均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2h血糖>11.2mmol/L,所有对象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研究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了合并严重肝肾脏器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妊娠哺乳期妇女,资料不完整,不配合研究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检验,取晨起尿液,留取量为5ml,根据尿液分析仪检验。而观察组接受生化检验,检测项目有空腹血清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血清甘油三酯。空腹8h,晨起时抽取静脉血,根据氧化酶法检验空腹血糖,反复检验3次取平均值,以<7.7mmol/L表示在正常范围。取75g葡萄糖与200ml水溶合后口服,3min内喝完,2h后采集静脉血,采血检验过程中要停止降糖药、胰岛素、输液等治疗。检验过程中忌饮食、用药、剧烈运动等,以3.6-6.1mmol/L表示在正常范围。取5ml静脉血于2h内将血清分离处理,4h内检验血清甘油三酯,检验前禁烟酒和剧烈的运动,确保患者状态稳定检测。当血清甘油三酯水平表现出明显的上升时,表明可能有糖尿病,要进一步诊断,正常参考范围是0.48-1.88mmol/L。

1.3观察指标

与临床诊断结果为参照,统计记录两组糖尿病患者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检验结果,检验结果与诊断结果相同表明有效,检验结果与诊断结果不相同表示无效,统计检验结果的有效率[3]。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检验有效率97.9%高于对照组80.9%,两组检验结果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检验有效率(n/%)

3 讨论

糖尿病病程较长,而且易合并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临床研究发现[4],肥胖、遗传、环境等都是引起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临床90%以上均为2型糖尿病,临床并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只能通过干预患者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控制患者病情的进展。长期用药能保持血糖在正常水平,如果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则会损伤患者的心脑血管、肾脏及神经系统等脏器,甚至导致死亡。所以,一定要及早确诊,通过有效的干预,控制患者病情进展。传统诊断方式是留取尿液进行检验,临床研究发现,这种检验方式操作时步骤复杂,有效率较低。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发展,生化检验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将生化检验技术应用于糖尿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生化检验操作比较简单,而且能同时检测血糖、糖耐量和甘油三酯多个指标,综合得出的检验结果更为准确。例如:可以根据甘油三酯的上升判断为糖尿病,当糖耐量降低表明糖尿病确诊率很高,再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以了解到血糖的控制效果。将所有指标综合分析,可以发现糖尿病有效诊断率明显提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检验有效率97.9%高于对照组80.9%,两组检验结果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他人研究相符[5]。而且,生化检验抽取血液样本较少,检验时间较短,更易于大量样本筛查。生化分析仪应用后能减少检验的工作量,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也同样适用于基层医院,而且操作简便,得到结果时间短,随着生化技术水平提高,检验准确率也日益升高。不过,生化检验得出的结果也不能用于糖尿病确诊唯一标准,也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和具体表现,通过综合的分析,得出准确的结论,以此提高诊断准确率,临床避免发生漏诊或误诊。

综上所述,与常规检验相比,生化检验对糖尿病诊断有效率更高,检验准确率更为理想,可以辅助临床确诊糖尿病,掌握患者糖尿病控制的效果,能使糖尿病检验结果明显提高,可以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邝桂星.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4):84-85.

[2]葛美层.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应用的价值对比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5):731-733.

[3]林婉媚,彭成丰,曾彩云.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效果差异[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3):139-148.

[4]见华.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的价值对比[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2):105-106.

[5]谢顺鸿,杨琦.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3):33-34.

论文作者:秦菊秀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对比探讨论文_秦菊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