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外固定架和内固定术在治疗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的应用论文_赵虎

使用外固定架和内固定术在治疗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的应用论文_赵虎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惠民医院 441100

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讨外固定架和内固定术在治疗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外固定架治疗)与对照组(内固定术),每组患者人数相同各49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治疗时间进行观察与比较。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外固定架在治疗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治疗恢复时间,在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的同时,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四肢骨折;骨科创伤;内固定术;外固定架;应用效果

外固定架是创伤骨科手术的常用治疗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康复时间短以及并发症少等多种优势,现阶段已经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内固定术需要将患者骨折处皮肤切开,应用螺钉及金属接骨板等在骨折处放置将其连接固定,该方法极其容易造成骨感染及切口感染等问题,加剧了患者的损伤,因此选择哪种固定方式对患者生命安全及预后产生了直接影响[2]。本研究选取来我院就诊的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患者98例,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外固定架治疗与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治疗时间进行观察与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外固定架治疗)与对照组(内固定术),其中女性患者人数为45例,男性患者人数为53例,年龄在23—72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42.37±5.1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创伤骨科四肢骨折的临床诊断标准,本研究得到患者、家属的许可及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骨折部位作长15cm的切口,将软组织分离,显露骨折端,在骨折断端出置入金属接骨板,将其固定牢固之后缝合切口。实验组:在C臂X线透视下,手法复位,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后,在骨折断端近侧及远侧作四至六个0.5cm的切口,分别在垂直骨纵向钻两至三枚骨牵引钉,应用杆杆夹及针杆夹将骨牵引钉与碳纤维杆进行连接,形成外固定架固定系统,保持骨折端牢固固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疗效判定标准

将疗效按照Johner_Wruth 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骨折处复位达到解剖对位,愈合时间低于九十天,无感染无畸形,关节功能得到完全恢复;良:骨折处复位接近达到解剖对位,愈合时间在180天以内,有轻度感染,关节功能得到基本恢复;中:骨折处复位接近达到解剖对位,有轻度感染,肢体缩短低于10mm;差:关节功能受限,肢体缩短低于20mm,严重感染,一盒时间超过270天,对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总有效率=(优+良+中)/总例数×100%。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治疗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文本数据分析与处理,用%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优16例(32.65%),良17例(34.69%),中9例(18.37%),差7例(14.29%),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实验组优20例(40.82%),良23例(46.94%),中5例(10.20%),差1例(2.04%),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分别为(248.34±51.32)mL、(76.37±9.51)min、(31.74±7.68)周,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分别为(74.31±11.20)mL、(43.72±4.68)min、(16.32±4.71)周,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稳定固定方式对于骨科创伤四肢骨折患者而言,能够起到良好的对抗骨折移位的作用,能够降低骨折愈合的剪切应力及旋转应力,保护被固定肢体周围软组织,促进损伤部位血液的正常循环,不对肢体运动产生妨碍作用,加速骨折愈合[3]。外固定架对骨折端再移动起到了良好的预防作用,不会对周围软组织产生较大损害,缩短了患者愈合时间[4]。内固定术应用中,异物植入体内会造成软组织的剥离,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创伤,很容易引发感染,对患者骨折端的血液循环产生了极为严重影响,增加了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恢复及愈合产生了不利影响[5]。本研究中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外固定架治疗与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 外固定架在治疗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治疗恢复时间,在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的同时,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杰力力?阿卜杜热合曼,吾不力?阿扎提.外固定架和使用内固定术在治疗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1):86+88.

[2]梁斐,谭哲君,房辉强,万富贵,欧阳玉斌,庄华伟,蒋天成.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8):229-231.

[3]戴思雨,季祝永,张文祥,韩乃富,陈余庆,谭相齐.联用有限内固定术与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2):89-90.

[4]刘雄业,王荣生,王伟雄,王炜昌,何立文,杨庆.骨外固定架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4):117-119.

[5]杨勇,刘刚,苏义拉图.小切口复位联合外固定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7):75-77+81.

论文作者:赵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4

标签:;  ;  ;  ;  ;  ;  ;  ;  

使用外固定架和内固定术在治疗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的应用论文_赵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