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论文_张莹

浅谈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论文_张莹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 150088

摘要:目的:研究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方法:由于近红外光的吸收峰、波长、波谷和吸光度的独特性质,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到鉴定药物性质、测定药物含量、药物检测及质控方面中去,根据测定药物成分、含量,区分药物真假,鉴别药物等方面的结果,判断其是否可以应用到这三方面中。结果: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它有着检测快速、过程方便简单、结果准确等优点,正确应用可以提高药物生产率促进医药发展。结论:因为近红外吸收光谱的特性,其应用前景及其广阔,但在发展过程中难免还存在着不足,我们应该不断完善,不断改进。

关键字: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鉴定药物性质;测定药物含量;药物检测及质控方面

引言:近红外吸收光谱技术由于其方便快捷、安全准确的优点,以及引起了药学领域的关注,它在鉴定药物性质、测定药物含量、药物检测及质控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让我们取得满意的成果。但因为它的基础平台比较弱,是一种新型技术,相比于传统方法而言,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应该不断研究,在现在的基础上进行改善,实现准确、快速、安全的光谱分析技术。

1.资料的选取

1.1一般资料

近红外光是一种非可见光,近些年来发展飞快,受到了药学领域受到的极大重视,在药学领域享有极高地位。因为近红外光与有机物中的氢基团振动频率和吸收度大致相同,所以我们通过测量近红外光,可以检测氢基团的基本信息。我们将近红外光的这一特性引入药学领域,让它在鉴定药物性质、测定药物含量、药物检测及质控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下面,我们就近红外光谱的这三方面作用进行讲述。

1.2方法

1.2.1鉴定药物性质

经过不断的研究,近红外光在鉴定药物性质方面有了飞速的发展,我们可以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鉴定药物性质。首先,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鉴定药物真伪,我们通过近红外光的相似系数,鉴定奥美拉唑、妥布霉素等药物的成分、生产产地、正品伪品;根据近红外光谱的吸收峰、波谷、吸光系数等,鉴定阿胶、艾片、天麻、酸枣仁、累丸、黄药子、三棱等中药的真假,还可以将未知药品预处理,通过近红外光光谱分析测定样品中介物鉴定。

1.2.2测定药物含量

在测定药物含量方面,我们需要事先建立数模,然后不断提高和完善数模,将近红外光和数模相结合,检测药物含量。利用数值分析算法,测定卡托普利片、阿莫西林、硝苯地平片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将近红外光谱的作用进行拓展,还可以利用近红外光谱的分析技术检测药物是否合格,将药物进行鉴别与区分;检测药物成分浓度判断药物是否可以达到预估药效;测定药物包衣比例,观察药品释放速度;还可以通过建立标准曲线,测量中药中某些药品的含量及浓度,为中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药物检测及质控

药物质量控制在实验室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药物质量控制准确才可以保证药物的可靠性。由于近红外光的吸光度与振动频率与氢分子团相近,将这一特性进行应用,在近红外光遇到氢离子时,就会产生对其他成分产生排斥或不合频的现象,进而就可以检测出药物中水所占的比例。再将这一特性进行相关延伸,可以利用近红外光测定水的含量,根据药物中水所占的比例区分不同的药物,或者鉴定同种药物中哪种可以达到更好的药效。这样既可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还可以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结果

2.1鉴定药物性质

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鉴定药物性质,可以准确的鉴定药物真伪、中药的真假,还可以通过近红外光光谱分析测定样品中介物鉴定。我们发现该技术操作简单易懂、实验快速安全、实验结果准确、可信度高。

2.2测量药物含量

我们将数学建模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相结合、利用数值分析算法,测定药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还可以检测药物是否合格,将药物进行鉴别与区分、判断预估药效,我们均达到了准确的测量结果,将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近红外光在测量药物含量方面十分敏感,大大减少了其他物品对分析样品的干扰,保护了药物的完整度,对相关成分的威胁几乎不存在,实验时不用进行预处理,提高了实验的效率,为医药领域的发展开拓了新道路。

2.3药物检测及质控

众所周知,实验室质量控制决定着整个实验的准确性,通过研究证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通过测量药品中水分的比例,可以鉴别药品,并且通过测量相对分子质量、摩尔浓度、粘稠度等参数表明,各项结果都比较令人满意。近红外吸收光谱在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优点有:特异性好,准确度高,可以满足药品生产中对药品浓度的精确程度,同时检测速度快,应用广泛。

3.结论

近红外吸收光谱由于其独特的特性,引进到药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检测迅速、操作简单、安全无危害,结果准确。但因为作为一种新兴科技,在研究方面难免存在不足,会有些缺陷,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一定会不断改进,完善近红外光谱体系,将它推进到生活与生产中,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快速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红外吸收光谱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学》(英文版)2016年征订启事[J].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16(03)

[2] 朱静毅,应忠良,闻王利毓.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 中国药房. 2009(07)

[3] 汤淑芳,孙福红,候辉南,栾海光.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黑铜中铂、钯含量[J].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2013(S1)

论文作者:张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  ;  ;  ;  ;  ;  ;  ;  

浅谈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论文_张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