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例急性心梗患者行急诊PCI术后护理体会论文_张立欣,孙辉,曹玉英,刘鑫鑫

53例急性心梗患者行急诊PCI术后护理体会论文_张立欣,孙辉,曹玉英,刘鑫鑫

(淄博市中心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 山东 淄博 255000)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5-0291-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由于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者闭塞,供血持续减少或者中断,所产生的心肌严重缺血或者坏。PCI是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新技术,创伤小、安全、疗效肯定、成功率高。近年来,国内急诊PCI的广泛开展,已使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明显受益。PCI术后护理需要护士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护理技能从操作,同时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所以,PCI患者术后精细的观察与护理,在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与减少并发症,起到重要作用。本科2015年5月至2015年8月共开展急诊PCI 53例,死亡1例,由于精心组织,术后严密监护及有效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并发症及病死率。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3例患者中,男34例,女19例,年龄31~83岁,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38例(左前降支闭塞13例,回旋支闭塞17例,右冠状动脉闭塞8例),3支病变和(或)左主干病变15例。所有病例均符合AMI的诊断标准,术后除1例死亡外,52例患者术后均好转出院。

2.术后护理措施:

2.1患者术后进入CCU:给予24h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予持续吸氧,根据患者病情,急检床旁血气分析,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必要时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入室后即行床边心电图检查,检验手术的效果。

2.2患者术后给予准确的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护:术后根据患者病情常规留置深静脉置管和周围动脉置管,持续动态监测有创血压。

2.2.1持续CVP监测:CVP能准确反映右心室功能及循环血容量状态,CVP增高见于右心功能不全、循环血容量增多等情况;CVP降低见于心脏充盈不佳,血容量不足等情况。

2.2.2持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我们最常应用的是左桡动脉和足背动脉。穿刺前一定要做Allen试验,保证患者安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能提供准确、可靠和连续的动脉血压数据,及时发现血压异常改变,及时处理。动脉置管要妥善牢固的固定避免打折、移位,保持管路通畅,做好宣教,取得患者配合。

2.2.3严准确记录患者尿量,准确记录患者每小时尿量,准确计算患者24小时出入量。

2.3患者手术穿刺部位的护理:一般临床路径首选右侧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由导管室转入CCU后,需要重点交接手术穿刺处的状态,注意手术指端血运情况,术侧肢体抬高制动,抬高45-60度术后1小时内每15min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血肿,观察手部皮温皮色是否正常,动脉搏动是否正常。桡动脉压迫器每小时放气减压,准确放气,不可放气过多,放气毕后,由医生去除压迫器,然后换药,予无菌敷料包扎固定,指导患者适当活动。

2.4抗凝、抗血小板的用药护理:患者手术后立即留取静脉血标本,化验凝血系列及相关实验室检查,遵医嘱给予替罗非班持续静脉泵入、根据患者凝血系列结果,一般术后4小时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是需要选择正确的部位,严格无菌操作,注射完毕后适当延长压迫时间,预防皮下出血淤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并发症的护理:

2.5.1穿刺处血肿、渗血:术后严密病情监护,要加强巡视,及时发现穿刺点及周边皮肤的变化,发现有出血,皮下血肿,穿刺处肿胀,需要立即通知医生及时遵医嘱实施治疗措施。

2.5.2心律失常:严密监测24h心电监护,除颤器电极片连接完整及抢救药物备齐,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并报告医生,如出现心率降、血压下降,患者颜面苍白、出汗等症状,协助医生进行抢救。

2.5.3心衰:加强病情观察,以便随时发现患者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征,发现异常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治疗护理措施。

5.4低血压:一般发生在术后4—6h ,如有血压下降、恶心、呕吐、大汗、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心悸者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补充血容量,遵医嘱应用升压药-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

2.5.5尿潴留绝大多数患者术后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大小便均需要在床上,行急诊PCI的患者大多起病急,没有术前的练习准备,常出现尿潴留,因此需要常规留置导尿,也方便护士准确记录尿量。

2.5.6消化道出血、脑出血、口鼻黏膜出血:应预防予泮托或奥美拉唑类药物。出现消化道出血时应禁食、严密监测血压及出凝血时间、补充血容量、根据情况适当停用抗凝药物。

2.5.7恶心、呕吐:由于疾病本身或者发病后药物的应用,部分心梗的患者术后1-3会出现频繁的胃肠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可以采用头偏一侧或者侧卧位,预防呕吐后误吸,症状频繁者予对症处理。

2.6心理护理:由于大多数患者起病急剧,患者及家属没有心理准备,这就需要护士加强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加强与患者沟通,态度和蔼,来保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2.7饮食护理:术后鼓励患者适量饮水,饮水困难的患者予静脉补充液体,促进造影剂排除,保证血容量,同时应用输液泵准确维持输液速度,预防心衰的发生;术后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产气食物,同时检测血糖变化。

2.8监测凝血系列:由于患者术后需要继续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为准确掌握患者病情,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随时监测患者的凝血系列变化,护士需要加强病情观察,做好静脉采血的护理,

2.9生活护理:卧床休息,可以适当抬高床头,减少探视,注意保暖,保证患者的休息;协助患者床上进食,协助患者床上大小便,保持床单位的整洁舒适,上身着舒适的衣服。

2.10术后宣教:

2.10.1术后用药须知:告知患者术后坚持口服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告知间断服药或停药的危害,定期复查生化常规、血常规,继续服用治疗冠心病的药物。

2.10.2运动:①一般患者术后 1周可以适当床上活动。②术后2周可根据医嘱和个人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生活基本自理。③术后2周后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但是手术肢体不可拿举重物。

2.10.3合理饮食:宜摄取低热量、低胆固醇富含纤维素饮食,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豆制品、植物油。

2.10.4定期复查: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应每月定期到门诊复查。医务人员要定期随访。建议对高危患者于介入治疗术后 3月行冠状动脉CT 检查, 9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对有可疑心肌缺血复发者更应及时造影复查。

3.讨论

在过去的30多年中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取得了重要进展,PCI 已经成为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病症的首选方式,尤其在治疗多支及左主干等复杂病变的价值不断得以证明。护士在介入手术前后的护理过程中要兼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速的应急能力,才能保证危重症患者能够得到高效优质的治疗和护理,才可能提高急诊PCI的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通过对53例急性心梗患者的护理,作者认为,优质的护理工作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术后周密、娴熟的护理技术,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障。在当前的医疗环境背景下,不但需要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性,而且也要确保护理人员的自身权益[6]。

【参考文献】

[1]吴德全.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时期PCI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7):1595—1596.

[2]袁惠.护理风险管理的探讨和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5):444—445.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09)[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1):4-25

[4]刘慧凤,鞠蓓蓓.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10(26):38-40

[5]于佩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全程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378-1380

[6]杨跃进,华伟.阜外心血管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42

论文作者:张立欣,孙辉,曹玉英,刘鑫鑫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5

标签:;  ;  ;  ;  ;  ;  ;  ;  

53例急性心梗患者行急诊PCI术后护理体会论文_张立欣,孙辉,曹玉英,刘鑫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