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教育对学生智慧的培养_最近发展区论文

试论劳动教育对学生智慧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教育论文,试论论文,智慧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劳动教育存在着三大误区:(1 )是“轻视教育”即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忽视劳动教育对儿童智慧的发展,虽然按大纲规定排入劳动课,却经常被移用,即使让儿童去劳动也是为了装潢门面; (2)是“改造教育”即把儿童视为劳动改造对象,实施劳动改造教育;(3)是“聚宝教育”即把儿童当作廉价的劳动力使用, 挂学生勤工俭学招牌,补教育经费之匮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劳动在智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可是,劳动教育为什么还要被忽视呢?故作本论让人们作理性上的思考。

一、智慧是一种有效的行动运算系统,劳技活动充满了动作和运算的内化过程。

知识是如何成长起来的?通过什么过程,一个人从较低层次的知识过渡到较高层次的知识。皮亚杰的基本观点主张认识的发展不能与智慧的成长割裂开来。他认为“智慧是一种有效的行动运算系统”、“思维产生于动作”、“运算是一种内化过程”、“儿童只有亲自参加活动才能获得思维的发展”,因此他提出在教学中应采用活动教学法。劳动教育是做中学,是典型活动教学法的运用。以儿童自身的实践为主,手脑并用。如制作电动小汽车,其活动主体是儿童亲自参加,在活动中涉及到木工、金工、电工等,从设计到选材,从制作各种零部件到组合成整体,充满了动作和运算的内化过程,所以能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

二、儿童智慧的发展是认知结构趋于平衡的形式之一,劳技活动是认知结构化的工具。

儿童智慧发展,虽然有成熟因素,物理经验因素,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包括教育学习、语言等。但都不是真正因素,尽管它们都十分重要,是儿童智慧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它们并不构成发展的充分因素。而构成发展的真正原因是认知结构通过平衡化的方式所逐步建构的过程。认知结构是人的全部知识和观点的总和及其组织。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阶段特征。有从低级认知结构图式逐步向高级认知结构图式发展的特点。认知结构是知识的共同心理机制。是动作或心理运算所概括形成的抽象的结构。它不是外界经验的概括,而是主体自身动作和运算中的逻辑——数学经验的协调。认知结构产生的源泉是主、客的相互作用的活动。相互作用的活动中所蕴涵着两方面的内容:(1 )是动作(运算)之间的协调;(2)是客体之间的联系。一般说, 后者从属于前者,因为只有通过动作(或运算),客体之间的联系,才能在人的思想中发生。劳技活动过程正是主、客相互作用的过程。劳技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或所要达成的目标集中体现了劳动主体(学生)动作运算之间的协调与劳动客体(对象)之间的联系,因此劳技活动能起到结构化工具的作用。

三、主体在形成认知结构时都要经历大量的试误过程,劳技活动正是主体在形成认知结构时的试误形式。

这种试误不象动物那样盲目,而是按大脑里原有的一定的认知结构图式去认识劳动客体,当遇到不适应的劳技活动信息输入就会出现适应上的不平衡,主体就会不断地通过同化整合原有的认知结构,使原有的认知结构顺化,建构成新的认知结构图式,产生新的平衡,从而使儿童的智慧得到发展。它的模式是:

劳技活动的试误,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同化与顺化所组成的反应系列。它是一种自动调节活动,这种自动调节活动的实质就是平衡化。“同化”与“顺化”是认知结构发展的两个机能双翼,刺激输入的过滤、选择或改变、整合叫同化。而内部结构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顺化。劳动教育是儿童把劳技活动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刺激流经儿童主体的过滤选择、改变整合纳入自己原有的认知体系内起到同化的作用,原有的认知结构由于受到劳动实践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以适应现实而起到顺化的作用。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平衡过程;就是认识上的适应,也是人的智慧行为的实质所在,智慧行为是依赖于同化与顺化两种智慧机能从最初不稳定的平衡过渡到逐渐稳定的平衡。

四、劳动教育在认知结构平衡化过程中所扮演的是为儿童思维制造不平衡,让儿童实施自我发现程序,积极努力实现新的平衡的角色。

(1)儿童的智慧从不平衡发展而来。劳技活动内容, 创设的问题情景,所要完成的劳动任务或所要达成的劳动目标,为认知结构平衡化提供了信息流,造成原有认知结构图式在适应上的不平衡,且扮演了制造矛盾冲突的角色;(2)儿童智慧的发展为实现平衡而努力。 劳技活动实际上起到迫使劳动者(主体)亲自动作运算于劳动对象(客体),让主体不断地同化整合原有认知结构图式,并将它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体系内,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图式发生改变以适应现实而顺化的角色。从而使主体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图式;(3)在平衡化的过程, 皮亚杰认为“儿童自我发现的东西才能被内化,从而产生深刻的理解。”“每次都过早的告诉孩子能够发现的东西对孩子的思维创造发展没有好处,还有促退。”劳技活动的操作过程就是有意识让儿童扮演自我发现的角色,实施自我发现程序,有利于“同化”与“顺化”的进行,有利于新图式的建构,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

所以劳技活动是一种有效的行动运算,劳技活动能促进认知结构趋于平衡,建构起新的认识结构图式,要发展儿童的智慧,我们不应不重视劳动教育。

五、劳动教育可以为儿童智慧发展创造理想的“最近发展区”。

认知结构平衡化过程,反映了儿童智慧在任何阶段,任何场合都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潜在发展水平。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介于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正处于形成的状态的心理机制“最近发展区”,即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告诉我们,教学不应停留在第一发展水平,以儿童发展的昨天为依据,尾随着发展,不应消极“适应”而是要依靠那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心理状态,创立“最近发展区”,即教学必须引起激发和启动一系列的内部发展过程,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在智力的阶梯上提高一级。劳动教育则充分利用儿童好奇心强,兴趣广泛,活泼好动,喜欢探究,肯于思考的特点,安排活动内容,创设问题情景,可以为儿童智慧的发展创造理想的“最近发展区”。如走出校门面向社会,充当各种服务人员,进行服务性活动,让他们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广泛接触外界,认识环境,观察自然与社会,亲自实践,从中获得生动丰富的第一手经验。又如安排与知识性教材相关的小制作。与数理化知识相关的模型、仪器制作,简单的实验性活动;与地理知识相关的地球仪、三球仪、地图拼拆板、立体地形图、地质构造模式、星象图;与生物知识有关的动植物标本、模型等。通过动作运算、协调、心理内化,丰富了逻辑——数理的经验,为日后抽象思维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六、儿童认知结构具有阶段特征,劳技活动要有“略微超前”观点。

由于认知结构是以平衡化方式逐步建构的过程,因此在安排劳技活动内容,创设问题情景时,必须符合认知结构平衡化规律,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阶段特征,建立在原有认知结构图式略微超前的幅度上。否则,如果劳技活动输入的信息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图式过分同一,完全适应,只能停留在现有发展水平上,就不能开拓儿童的智慧;如果劳技活动输入的信息与原有图式毫无共同之处,就会使同化与顺化无法进行,也不能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只有当输入的信息与已有图式既一致,又有不一致,才能造成输入信息与图式的不平衡,从而引起儿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际操作和运算(内化)使儿童的智慧得到发展。

七、劳动教育不是“改造教育”,也不是“聚宝教育”,是儿童智慧发展的教育,是生存适应的教育。

最后,我们可以引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中国教育革命的对象是手脑联盟,结果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的确如此,我们不能忽视劳动教育。但也要防止把儿童当作“劳动改造对象”实施劳动改造教育。因为儿童还处于发展时期,不存在“改造”问题,(违法犯罪者除外)而存在着劳动观念,劳动情感,劳动行为习惯的定势教育;同时也要防止把儿童当作廉价的劳动力使用,甚至出现超负荷劳动的“聚宝教育”。这样做不仅对儿童智慧的发展没有好处,反而会摧残儿童身体,伤害儿童心灵。

皮亚杰认为:“人的智慧是适应环境的一种手段”。低级的智慧适应则是把动作加以组织,同时又修改自己的动作组织,高级水平的逻辑概念思维,则是把经验内容同化于思想形式,同时修改思想形式以适应外界。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所以劳动教育应是儿童智慧发展的教育,是儿童生存适应的教育。

标签:;  ;  

论劳动教育对学生智慧的培养_最近发展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