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与思考论文_周大同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与思考论文_周大同

无锡地铁集团建设分公司 江苏无锡市 214000

摘要:地铁车站是轨道交通与乘客接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车站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舒适性直接影响乘客的乘车体验。总结归纳无锡地铁1、2号线施工、验收、运行阶段设计问题、对比其他城市车站设计,对无锡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提出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思考

引言

地铁车站因设计在地下或是繁华道路上方,建筑设计受到地下空间、地面交通限制,较难全面发挥设计者的设计灵感,设计的舒适性、科学性也不能很好体现;地铁工程受到地质影响,在防水、结构受力方面很难突破技术难题,也导致设计同质化,千篇一律,没有创新和提升;地铁工程作为每个城市的重大民生工程,均设定了关门工期,征地拆迁阶段,同时受到征拆补偿影响,往往不能按征拆计划实施,设计单位在单位有限、设计人员有限、工程量较大、拆迁变化等诸多不理因素影响下,短时间设计出合理的建筑也存在较大难度。作为建设单位人员,应考虑上述的不理因素,在规划前期阶段就请设计单位介入,设计理念贯穿于建设全过程,打造精品工程。

1无锡地铁车站设计现状

1.1地铁车站结构简单、类型单一

1.1.1 “两层三跨”是我国地下标准车站普遍采用的一种结构方式:纵向上下分两层:站厅层设置闸机通道,站台层作为候车区。横向则分三个空间:2条列车股道和1个站台空间。“两层三跨”结构简洁,易于快速复制和建造,但缺点是地下空间形态呆板,结构类型单一,局限于纯地下交通功能,欠缺商业、休闲、娱乐等综合因素的考虑。

1.1.2地铁地下站跨度一般不超过20米(18米左右),目前均采用单柱或双柱结构,个别柱网与楼梯、电扶梯冲突,导致人流在此受阻,不利于使用和消防逃生。如果采用井字梁结构,虽增加顶板工程造价,但可减少柱网结构和装修,并可增加乘客的使用空间,使用更加舒适。

1.1.3 1号线三阳广场站中,1号线为岛式换乘、2号线为侧式换乘,由于1号线负三层站台层至负一层站厅层换乘大厅的自动扶梯与1号线负三层站台层至2号线负二层站台层楼扶梯通道距离较近,不熟悉的旅客容易误乘,误乘至2号线负二层站台层的旅客由于距离2号线负二层至负一层站厅层换乘大厅的楼扶梯有一定距离,在2号线负二层站台层要么选择垂直电梯上到负一层站厅层换乘大厅或重现返回1号线负三层站台层,易造成客流拥堵。

1.2地铁站内设施、设备配置

1.2.1地铁车站设计人均换气量仅有30立方米,仅是美国地铁站换气量的一半。部分地铁站站台、站厅顶部受到管线布设影响,吊顶下部空间高度不足3米,换气量缩水。

1.2.2地铁2号线云林站与宜家对接通道口处,增加商业连通同时缺乏对客流的敏感性分析,出入口进出站流线与售票流线冲突,导致人流混乱。

1.2.3部分地下站为防止洪涝灾害雨水倒灌车站内,出入口设有3~4层台阶,因级数少,没有设计楼梯扶手,存在安全隐患。

1.2.4地铁站内缺少残疾人用车等设施,屏蔽门上无残疾人标志。

1.2.5列车内未提醒乘客紧急出口设置在列车两端;通道转角处未能设置凸镜,人员走动易碰头。

2周边城市地铁车站设计借鉴

2.1西安地铁文化与城市历史的深度融合

2.1.1西安地铁每一座车站标识都采用颜体书法书写,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在每座地铁站墙壁上建成文化墙,使得走在车站里如同走在艺术宫殿的长廊。

2.1.2部分西安地铁站岛式站台采取两跨方式,站台只设一排柱子。减少通行阻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台北地铁设计与环境风格的协调

2.2.1大陆地铁内部很少探讨空间层面设计,给旅客压抑、阴暗的感觉。台湾地下站的空间设计相对开阔,装饰简洁,内部装饰与周边文化有一定的统一性,装饰主要以画作、浮雕为主,很有创意。

2.2.2台湾很多地上地铁站,结合周边建筑风格与环境配套,修建的简洁大方,又及其协调。

2.3广州地铁设计的开放

2.3.1广州地铁3号线广州塔站采用了房屋建筑的天井设计理念,站厅层中间通透,能看到站台,天井顶部设置玻璃屋顶,利用自然光照入,减少能源消耗。

2.3.2广州地铁4号线大学城北站内墙采用了整张大块单色钢化玻璃材料为映衬,结合玻璃马赛克图案。花岗岩地板,不锈钢踢脚线,在灯光照射下反射出耀眼光彩,散发着年轻的气息,与这个站想体现的科学、生物、大学,年富力强文化背景完全融合。

2.3.3广州地铁5号线动物园站创造性地把2层高的车站主体结构用清水混凝土浇筑的大YY给撑起来。形似鹿角的大YY一来为乘客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又与“动物园”这个题材沾上边了。

3无锡地铁新线建筑设计思考

3.1无锡元素在车站设计中应用

3.1.1无锡被誉为“太湖明珠”,具有鲜明的长江文明和江南文化,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无锡作为民族工商业、乡镇企业的发祥地,工商文化提升了无锡城市品牌竞争力。

3.1.2无锡地铁新线设计建议根据水文化、吴文化、工商文化等特点,采用文化墙设计,每个站形成独特的历史文化名片,通过浮雕墙面、文化墙、工艺雕塑的设计,塑造城市名片,让来无锡旅游的外乡人通过乘坐地铁了解无锡风土人情。

3.2新线设计人性化应用

3.2.1车站出入口台阶超过2级及以上时设置楼梯扶手,防止人员疏散时拥挤、摔倒;出入口通道转角处设置凸镜,防止两个方向人员冲撞;车站露天出入口设置雨棚,并在楼梯中部设置积水坑及泵,防止雨水倒灌。

3.2.2车站导向标示中,增加乘客去往不同层面的标识,比如站台层增加指向站厅层洗手间标识;站内设置轮椅道,电话厅、卫生间、楼梯间,并设置一高一低的两套设备,供给特殊人群使用。

3.3新线设计的节能降造

3.3.1地下标准车站

3.3.1.1标准地下车站采取两柱三跨、一柱两跨形式,通过设计阶段管道建模,优化各类廊道、管道铺设空间。标准站取消吊顶,采取喷黑方式处理,提高净空高度,降低装修成本,确保空气流通。

3.3.1.2车站装修设计进行减肥瘦身,柱子、侧墙干挂搪瓷钢板、玻璃幕墙、石材由15—20厘米减少到3-5厘米,消防水箱采取不锈钢外露设计,增加使用空间和面积。

无锡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在设计程序方面,往往是先结构设计,在建筑设计。但建筑设计期间一些影响使用功能需要调整时,结构设计已完成,无法调整,个别只能微调。建议由建筑设计、装修设计作为设计主导,提出建筑、装修设计要求,结构设计根据上述要求完成结构设计。这样会使空间布局更合理,满足乘客在地下空间的各项需求,提高使用功能。

参考文献

[1] 豆鹏亮,赵敬德,黄敬远,等.轨道枢纽车站的通风空调与性能化防火设计——无锡地铁火车站设计[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2,31(5):94-97.

[2] 陈蕾.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生态美学思考[J].门窗,2016(11):148-148.

[3] 王艳飞.浅谈建筑设计中绿色设计理念——由在建无锡大剧院工程引发的建筑设计理念的思考[J].建筑知识,2010(3):85-86.

论文作者:周大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  ;  ;  ;  ;  ;  ;  ;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与思考论文_周大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