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新闻采访中正面报道如何规避负面效应论文

简论新闻采访中正面报道如何规避负面效应论文

简论新闻采访中正面报道如何规避负面效应

苏云丽 山西广播电视台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新闻媒体报道的传播效率和速度都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在正面报道中,一个不恰当的词语、一句表述不准确的话都很容易引起网民的议论和传播,引发巨大的负面效应。通过正面报道来宣传国家新政策、社会新风向,反映社会的主流思想,给予受众以正面、向上的影响,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重要目标。本文就新闻采访中正面报道如何规避负面效应做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 新闻采访;负面效应;正面报道;生活案例

新闻宣传要遵循“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几个理念,但是在对新闻采访的正面报道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有的正面报道是“出力不讨好”,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正面报道是为了更好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先进经验,避免负面效应的产生是我们新闻工作者要积极面对的问题。

2.14 标题层次 根据GB1.1-87《标准化工作导则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标题层次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两个数字符号之间加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面不加标点。标题层次划分一般不超过4节,4节不够时,可将层次再细划分。第一级标题为 1,第二级标题为 1.1,第三级标题为 1.1.1,第四级标题为1.1.1.1。各级标题序号均顶格书写,序号后空一字空再写标题或具体内容。示例:

一、正面报道中负面效应产生的原因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端的不断发展,社会热点的传播和转换越来越快,新闻舆论的不可控因素也越来越多,各级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对正面报道一直都非常注意,但是时常还是会发生由于正面报道而产生的负面效应事件,负面效应一旦产生,不但处置起来十分困难,涉事单位或个人的名誉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而正面报道中负面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育苗营养块营养面积较小,定植时间要比普通营养钵育苗适当提前,只要根系布满营养块,白尖嫩根稍外露,就要及时定植,防止根系老化。定植前5~7天开始进行逐渐降温,增强光照,适当控制水分锻炼秧苗,接近定植地环境条件。

(一)夸大新闻事实

对于正面报道的新闻采访常常会出现记着对事件的夸大报道,这其中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但最重要的就是记着在采访的时候没有对事件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挖掘。例如某位记着所在市级政府对于招商引资工作十分看重,关于招商引资的正面报道也被多家媒体多次引用[1]。其中这位记着在通栏标题非常醒目的位报道了某区政府一个月时间内完成了30亿元的招商引资,就是这样一篇报道引起了全市人民和政府的广泛关注,一个市区政府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30亿元的招商引资,确实让人十分惊讶,最后在市政府责成相关人员调查后发现,是这个区招商引资相关领导在一次会议中要求各级领导在全年度完成30亿元的招商引资工作,相关人员将会议材料给了这个记者,记者看错了时间,在没有深入了解和挖掘事件情况的基础上就进行了宣传,这样一篇不真实的报道极大了损坏了政府的形象,也对媒体的名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2]

(二)正面报道过于片面

作为新闻媒体,宣传的时机和口径要与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相统一,要尽量避免那些不合时机的正面报道。例如某地突发严重自然灾害,当地政府也及时的对受灾群众开展了救灾工作,在受灾群众还没有得到妥善安置的时候,部分媒体就开始大肆对政府的积极工作进行表彰,虽然说政府的救灾行动做的很好,但是一边是还有妥善安置的受灾群众,一边是对政府救灾事件的大肆表彰,很容易让人产生相关部门还没有完成救灾就开始庆功的错觉,从而导致负面效应。

(三)正面报道追求猎奇

作为新闻采访的正面报道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在报道中掌握好度,以求达到正面报道积极宣传的目的。例如某记者在报道公安干警抓获犯罪分子的报道中,在对于公安干警的报道上要在艰苦耐劳、不惧危险的精神上着重介绍,要对公安干警的侦查手段和技术上略微介绍,在对犯罪分子的违法行为危害上进行着重介绍,对犯罪分子犯罪过程不必写的太过详实,避免产生教唆人犯罪情况的发生。再例如之前很热门的农民致富话题,有的记者经常报道某地出现了多少亿元村,这样的报道超过了正面报道的度,首先没有讲明亿元村的亿元指的是产值还是营业收入,数字的统计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这样的报道虽然是正面报道,但是看了之后会产生错误的联想。在对于相关事件报道的时候,应该从农民致富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出发,通过科学、准确的报道对受众进行正确的引导[3]

(四)不合时机的正面报道

在正面报道中不顾整体事实,只对好的方向进行片面报道,通过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方式进行报道,这样的情况在对企业发展情况、个人先进的正面报道中常常出现。例如有的记者在报道P2P相关金融企业的时候,片面的宣传P2P企业的投资回报率高,完全忽略了P2P相关投资在金融风险的巨大,最近一两年很多P2P相关企业都先后踩雷,有的是老板跑路,有的是资金链断了。这样的片面的报道很容易误导受众,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二、新闻采访中正面报道规避负面效应的具体措施

(一)正面报道必须做到深入采访,杜绝捕风捉影

新闻的生命是事实,只有先有事实,才有之后的新闻报道。要想有效的规避负面效应的产生,首先就要对事件进行深入采访。在充分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过程、结果和后续影响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有层次、有深度的正面报道。俗话说的好:“欲想得甘泉,井要挖的深”。新闻采访要想写出高质量的正面报道,必须进行深入采访,抓住人物或事件的核心特点和本质,要发扬艰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要在收集大量新闻素材的基础上,对于那些片面虚假的素材予以剔除。例如著名记者范长江,在报道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时候,跟随登山队,克服了高原反应和恶劣的风雪天气,随着登山队攀登到5600米高度,才写下了著名的《英雄登上地球之巅》,这样的采访方式正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二)合理拿捏正面报道的度,避免负面效应的产生

一些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缺乏政治性,错误的引导了舆论导向,引发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在前些年广东出现的小悦悦被撞时间,两岁的女童小悦悦在路上玩耍的时候被撞到,先后被2辆车碾压,来往路过的十多个路人看到之后却没有进行抢救。有的媒体在报道这个事件的时候,放大了小悦悦被汽车撞倒和碾压的过程,忽略了后面还有热心的拾荒老人陈婆婆,热心的拾荒老人陈婆婆最后虽然没有能够挽救小悦悦的生命,但是陈婆婆朴实的行为也让人十分感动。而这些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完全忽略陈婆婆,放大悦悦被撞的过程,殊不知在社会中还有很多人因为见义勇为而受伤甚至是献出生命。作为新闻工作者要积极宣传社会的美,激发社会的正能量。

尼龙(Polyamide,PA)作为传统的工程塑料,是当今社会消费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品种最为齐全的产品。20世纪30年代,杜邦公司首先发明PA,1938年后尼龙产品开始正式面世。到2011年,全球PA生产总量突破750万t/年,其产量剧增。PA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耐磨、耐油、耐溶剂、耐腐蚀、易加工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1-3]。随着重工业向轻量化发展的进程加快,对塑料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尤其是具备优异性能的PA产品将引领生产趋势[4]。

(三)完善新闻报道流程,加强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

很多正面报道的负面效应的产生都是由于新闻报道流程不合格、不严密所产生的,通过完善新闻报道的流程,在最大程度上杜绝负面效应的产生。现如今新闻媒体单位对于负面报道的送审制度做的比较完善,对于负面报道的审核也比较严格,但是对于正面报道的送审制度却不够完善,稿件的内容是否全面、稿件是否很好的把握了度、稿件的内容是否精准,都需要责成专人对其进行审稿。同时我们还要大力加强新闻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力求培养一支业务能力过硬,思想道德过关的工作队伍。只有这样专业并富有正能量的新闻工作队伍才能准确的抓住新闻的热点,客观公正的对事件和人物进行报道,从根本上避免负面效应的产生。

三、总结

新闻采访中的正面报道是媒体宣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做好正面报道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肩负的责任。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新闻工作者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通过科学的思维方法,全面并严谨的挖掘和分析问题,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把握好正面报道的尺度,在普遍存在的事实当中挑选那些具有代表性和特征鲜明的事实进行正面报道,避免负面效应的产生,发挥正面报道的宣传效果。总而言之,新闻工作者应该紧跟国家政策和时代潮流的基础上,积极宣传社会中的正能量,弘扬正气,创新高效的完成各项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万生云.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6(31):64-65.

[2]赵勋.报社记者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6.

[3]谭军波,报社如何建立科学公正的采编考评体系[J].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2017 (10):49-49.

作者简介: 苏云丽(1968.8-),女,汉族,山西朔州人,主任编辑,从事新闻外宣工作。

标签:;  ;  ;  ;  ;  

简论新闻采访中正面报道如何规避负面效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