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胡格教学模式的项目载体开发与实践论文

基于胡格教学模式的项目载体开发与实践

冯涣婷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摘 要: 为推进我校胡格教学模式改革项目本土化的实践,构建高效课堂,本文根据胡格教学模式的特点,结合机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阐述胡格试验班的二年级项目载体的开发思路,自主研发了三坐标工位机器人教学载体,并进行了教学实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胡格教学模式;教学载体;改革;培养目标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习者具有独立的,负责任的,(在团队条件下)有效解决工作任务的能力,而传统的教育只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这种二维学习体系则体现不了现代教育的目标。2016年9月,随着中德合作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的召开,第一批中德合作胡格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的经验与成果被介绍到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1]我校参加了中德合作第二批胡格教学模式改革项目,并以2017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作为试点。托马斯·胡格教授作为德国巴符州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利用其成功教学实践经验独创了“能力阶梯模型、专业课程大纲、方法大纲三位一体的课程和教学模式”,即“胡格教学模式”,[2,3]该教育模式下的行动模型是一个三维度体系,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该体系下的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是螺旋上升递增的,从中可以体现成长、育人和发展,这和现代教育的目标相吻合。

胡格教学模式以非专业能力(即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合的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在项目制作过程中用到什么学什么,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针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业,各个合作院校的第一学年项目载体是由胡格教授团队提供的,即小型手动冲压机的设计与制作;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的项目载体则由各院校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和实施情况进行自主研发。鉴于此,根据我校胡格试验班的学生特点和专业需求,对我校第二学年项目载体的开发思路、设计与实施过程进行阐述。

一 项目载体开发思路

第一学年的手动冲压机制作通过培养学生机械制造基础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守时、独立阅读、待人接物、沟通、责任心等方面的非专业能力。因此,在第一学年学生能力的基础上,参考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行动能力导向为基本教学原则,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三维度呈螺旋交替上升为抓手,进行第二学年的教学载体开发,具体思路如下:首先思考第二学年的学习领域,确定将从机械设计、数控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技术、传感器技术、气动技术等知识领域来教;然后确定要培养的非专业能力,在第一学年非专业能力基础上进行递增,确定第二学年要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沟通、坚持等非专业能力;其次,根据非专业能力来确定项目,明确项目要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并开发实现教学主题功能的项目模型;最后根据开发的项目载体进行教学设计并实施。

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Mathe- matical Education,简称ICME)是ICMI直接主办的国际会议,是全球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数学教育的学术大会.

二 项目载体开发与设计

基于上述项目载体开发思路,我校胡格团队自主研发的第二学年教学载体是三坐标工位机器人,X轴设计为交流异步电机和伺服电机两种方式驱动,Y轴设计为气动方式驱动,其中往复直线运动选用的是双作用气缸,并通过磁性开关进行行程检测,夹爪选用的是单作用气缸,Z轴设计为步进电机方式驱动。该载体的设计与制作包括机械本体和电气控制两部分,其中,机械本体的制作是在第三学期完成,主要培养学生在载体标准件选型、自制件的结构设计与数控加工、零部件的装配与调试中所需具备的专业能力;电气控制部分在第四学期完成,主要培养学生在传感信号处理、电器柜安装、机电连接和程序编写中所需具备的专业能力,非专业能力的培养是从阅读书写、倾听表达、真诚友善、职业态度、解决问题5个维度出发,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确定不同水平等级的能力目标[4]

图1 项目分解示意

三 项目载体的教学实践

闲下来的刀手、剑士和铁卫将五名剑手和只手拿云圈住时庄门被推开,七名伙计进院无视院中情况不声不响地将地上的死尸裹起带出门外,又非常认真地,心无旁顾地冲刷地面的血污。

(一) 模块化教学

在教学中,为了能很好地实践胡格教育理念,我们教师要时刻记住以下原则:教阻碍学,教师必须要组织学习,而不是教,必须把学生置于活动的中心。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需要先确定某一阶段要培养的非专业能力目标,然后以专业能力为载体,选用各种生动有效的胡格教学方法,如卡片法、精读法、旋转木马法、可视化、博物馆法等,来组织学生参与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课堂的高效性和学生的满意度,从而在专业能力学习和提升的过程中,也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非专业能力。

为有效实施教学,我校胡格团队依托实训条件,设计教学大纲和教学情境,整合适应胡格班的教材与学材,下面以工位机器人的电气控制部分为例,介绍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实施与评价。

(二)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根据胡格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工位机器人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制作为导向目标,将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小项目进行实施,如图1所示,每个小项目分别对应一个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实施,前后紧密衔接,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有利于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在学习情境中,根据教学载体进行工作页设计,根据六步法设计任务描述、任务分析、任务计划、任务决策和实施、任务检查和评价环节,模拟电气控制系统实施过程,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

(三) 教学实施与评价

在教学中,一堂课由两位老师来共同承担,分别扮演主辅讲角色,主讲老师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学习,辅讲老师在课堂中扮演观察员的角色,观察与非专业能力相对应的学生行为并记录,同时学生对课堂实施过程进行自评。课后,教师遵循一定原则,将观察到的行为反馈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并为此做出改变。每2-3个月,教师根据课堂的观察和学生的自评信息,在胡格教授提供的能力评价体系中对学生的非专业能力指标进行打分,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并和学生交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为下一个月的学习目标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 教学效果

通过半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完成了从对电类知识的一无所知到能小组合作完成电气控制系统的硬件接线与软件编写、调试的转变,具有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在一次电路原理图设计课堂上,小组之间会对各自的设计方案而进行辩论;在课堂上完成不了项目的情况下,课后小组团队能主动抽时间去加班完成;在系统联调阶段,学生能够协调制定小组分工计划,并各自实施,在测试中能够进行沟通并互相帮助完成任务。综上,可以看出学生由不想做到自愿做的态度转变,非专业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今年,中行明确提出“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转型求实、变革图强,建设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的总体战略目标,中国银行明确将科技引领数字化发展置于新一期战略规划之首,加快金融科技创新,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拉开数字化发展大幕。

四 结束语

本文以我校胡格班第二学年的项目载体开发为例,介绍了胡格模式下项目载体的开发思路、设计及项目课程的教学实施,该项目载体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行动与思考相结合和能力递进原则,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章磊,程刚等.中德合作“胡格模式”课程教学载体的创新设计与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13):153-154.

[2] 壮国桢.高职项目课程改革与校本实施——兼评“胡格教学模式”[J].职教论坛,2017(3):13-16.

[3] 高淑红.胡格教学模式:高职课堂教学生态的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2):39-42.

[4] 陈红英,魏法明.胡格教学模式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117-119.

本文引用格式: 冯涣婷.基于胡格教学模式的项目载体开发与实践[J]. 教育现代化,2019,6(74):173-174.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4.073

作者简介: 冯涣婷,女,山西运城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师。

标签:;  ;  ;  ;  ;  

基于胡格教学模式的项目载体开发与实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