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论文_张伟奇

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论文_张伟奇

(黑龙江省依兰东承骨伤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4800)

摘要:目的 研究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3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螺旋钉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好,患者的出血量少,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关键词: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the femur in the aged),传统的保守治疗会大大增加治疗时间及骨愈合时间,患者需长期卧床,增加深静脉血栓、压迫性溃疡、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1]。为了研究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我院选择收治的3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调查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3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本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的年龄最小61岁,年龄最大84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21±5.12)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的年龄最小61岁,年龄最大88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29±3.9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差异进行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螺旋钉治疗,骨折复位和固定满意后使用生理盐水将创口进行止血和清洗,常规留置引流管。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常规放置引流管,用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并止血,在切口处使用无菌纱布进行覆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评价标准

在不同的治疗方式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患者的并发症(髋内翻、愈合延迟、股骨头切割、股骨颈缩短、股骨干骨折)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本文3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数据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等以( )形式,使用t检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n(%)形式,使用卡方检验,两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0.05展开。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0.19±5.69)分钟,住院时间(15.58±1.68)天,术中出血量(241.59±11.25)毫升,引流量(71.56±12.21)毫升;对照组患者的患者的手术时间(152.25±5.12)分钟,住院时间(20.69±1.58)天,术中出血量(371.59±20.65)毫升,引流量(165.98±17.85)。两组对比(T=35.3406,P=0.0000),(T=9.6580,P=0.0000),(T=24.0970,P=0.0000),(T=32.6716,P=0.0000),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患者21.05%,观察组患者中,1例(2.63%)髋内翻和1例(2.63%)愈合延迟。对照组患者中,2例(5.26%)髋内翻、2例(5.26%)愈合延迟、1例(2.63%)股骨头切割、2例(5.26%)股骨颈缩短、1例(2.63%)股骨干骨折。两组(X2=4.1455,P=0.0417)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老年人由于肌肉收缩力量减弱,协调能力降低,骨质抗冲击能力下降,更易发生跌倒事件,跌倒导致老年人的髋部骨折可高达百分之九十。老年人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且手术的耐受力降低,这就需要降低手术风险,降低术中的出血量。在老年患者机体允许的情况下,早期内固定手术治疗可以降低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促进早期功能锻炼和身体恢复。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简称DHS)采用加压螺钉将骨折近端固定,在尾部套入一侧方钢板将骨折远端固定,这是股骨粗隆间骨折常用的标准固定方案,手术创伤较大,需要剥离软组织和鼓膜才能进行内固定,破坏了骨折的血运,导致术中出血量增加,手术时间长。而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简称PFNA)是在动力髋螺钉的基础上改良设计的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设计更符合生物力学原则,术中不需要显露骨折处,对老年患者的局部损伤小,且手术时间短,降低手术风险,更容易被老年人接受。

根据本文的调查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说明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温伟,汪鑫.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治疗老年创伤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对比[J].医疗装备,2018,31(06):79-80.

[2]覃小川,杨兴兰.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09):54-55.

[3]张文彬.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近期效果[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02):82-89.

论文作者:张伟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  ;  ;  ;  ;  ;  ;  ;  

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论文_张伟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