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调查在农村集体土地的实践论文_吴涛

东莞市测绘队寮步分队

【摘 要】对于农村集体土地的地籍调查工作,一直深受党中央和政府的重视。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就已经成为重要的议题,它涉及到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此后国务院和党中央多次发文强调地籍调查在农村集体土地中实践的重要性,对于此项实践的的难度和执行质量的高低,直接关乎我国广大农村劳动人民的基本利益,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地籍调查在农村集体土地中实践的重难点项目,深入调查,尽快完成相关的实践工作。

【关键词】地籍调查;农村集体土地;实践

对于农村土地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住宅基地使用权的确认登记和发证工作就是指统称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而这项工作的基础就是全面深刻的地籍调查工作。对于传统的地籍调查工作来说,首先是对土地的权属问题展开调查、确认;之后就是进行实地的测量记录,传统的地籍调查其优点是组织严密、成果精度高,但是其缺点是实际测量任务繁重,人力物力耗费重,效率低。为了使地籍调查工作能够更好的开展,就必须加强地籍调查工作在农村集体土地中的实践,从中找到更适合我国地籍调查工作的办法,是我国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顺利的开展【1】。

1.地籍调查的基本内容

1.1地籍调查的含义

地籍调查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基本要求,满足了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和权属的和合法性,提高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速度,统计了土地使用率,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的更好规划和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农村改革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数据支持。

1.2地籍调查的分类

由于地籍调查的时间和任务不同,所以地籍调查分为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按照地籍调查的区域和功能性的不同,可分为农村地籍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

1.2.1初始地籍调查

初始地籍调查是指对于发配任务的地籍调查区的土地在初始土地登记之前进行的地籍调查。初始地籍调查一般是在土地资料陈旧或者较乱、严重损失或者毁坏的情况下进行的地籍调查,但是并不是指第一次的地籍调查。

1.2.2变更地籍调查

变更地籍调查是指是指在现有的农村集体土地中,由于信息的变动或者更新,实时的进行的地籍调查,变更地籍调查是在初始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地籍工作较为经常性的任务。

1.2.3农村地籍调查

对于目前的农村地籍调查来说,主要的任务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质量调查、土地权属调查等。就是对于农村的土地基本概况的一些基础调查,为了保存农村土地数据,方便今后的土地规划和农村现代化建设。

1.2.4城镇地籍调查

城镇地籍调查主要是针对城镇及村庄内部的地籍调查,对于土地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情况的调查,为了更好的加强城镇土地的利用率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地籍调查在农村集体土地中实践应该注意的问题

地籍调查管理工作对于农村集体土地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农村集体土地的规划、价值管理、农村基础建设用地管理、土地评估等,都离不开地籍调查所提供的基本数据。因此在土地地籍调查工作大力开展以来,农村集体土地的地籍调查实践一直是相关部门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许多政府已经在农村集体土地的地籍调查实践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确保勘测是数据可以准确无误,可以为今后的农村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但是从农村土地地籍调查工作的实践现状来说,依旧存在着“阻碍”性的问题,因此就需要我们多注意地籍调查在农村集体土地中实践的问题,积极的发现并解决问题。

2.1地籍调查的准备工作

2.1.1组织机构

地籍的调查工作应该有当地政府发起并组织,应设立专门的调查领导机构,调查区域内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也应根据要求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且配备专业的地籍调查测量、绘图、计算机等人员。

2.1.2政府宣传和思想教育

对于农村集体土地的地籍调查工作来说,在调查开展之前,一定要加强宣传工作,积极的寻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领导小组还应该调集人员对地籍调查所属的村庄进行动员大会,要求农民积极参与与相应。

2.1.3业务培训

对于农村集体土地的权属问题,因为涉及的法律性、政策性的专业知识较多,所以在地籍调查工作开展之前要求对参与工作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调查人员充分的了解所属工作的法律性、政策性和专业性知识,掌握基本的调查程序和技术规范,能够妥善的处理各种调查中出现的突发情况。

2.1.4制定方案

地籍调查方案是地籍调查工作开展的基础,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地籍调查工作的质量,因此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一定要认真的核对每个调查细节,撰写相关的内容,并且提交有关部门审批,审批之后方可按照方案执行。

2.2明确地籍调查工作的流程

2.2.1搜集测区之前所有的资料,包括:测绘成果资料、地籍等级资料、发证资料编写作业技术设计书等。

2.2.2按照测区的形状、范围等按照相关的制度要求进行编号。

2.2.3进行土地登记,填写相关的土地调查申请表,并且根据审查的结果和工作进度安排,发放指界通知书。

2.2.4对于的实地的指界和权属拐点认证,界桩的掩埋工作,界址边长的测量,地籍调查表的填写等工作。

2.2.5地界的控制网布设,选择勘测点,石土掩埋,观测点的选取,计算数据,成果展示等工作。

2.2.6图根控制测量和解析点的采集,外业观测、数据坐标的计算、数据通讯、图形编辑。

2.2.7测区相关的地物数据资料的采集,此工作是在界址采集的同时对测区内的主要地物进行采集,形成完整的地籍图。

2.2.8建立相应的农村集体土地地籍调查数据库,将相关的数据资料及时的输入到数据库内,进行实时的保存统计,形成初始的地籍资料。

2.2.9后期勘察工作完成之后,及时的对数据进行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保证资料的齐全,值得注意的是,此项工作必须是全面的进行整个地籍调查工作的检查。

2.3着重做好测量工作

2.3.1基础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整个地籍调查工作的基础,所以应该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进行各级控制网点,在农村集体土地地籍调查中充分利用JXCORS技术,开展农村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在一个县级行政区范围内应采用统一转换参数。平面控制不低于二级GPS控制点精度,图根控制点加密可直接采用GPS-RTK或全站仪观测方法施测。

2.3.2界址点测量

对于农村集体土地的地籍调查实践来说,界址点的测量是其本质基础,测量的要素包括测量站点的发展,界址点的测量,同时也包括后期的测量要素整理和成果编制展示。所以我们要准确的把握好界址点测量的基本要素,利用现有的测量技术,更好的做好农村集体土地地籍调查的实践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地籍调查对于农村集体土地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对于技术要求高、对于政府政策要求严格的项目,是为土地的使用权属、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供依据的保障性工作。与此同时,地籍调查工作对于专业精密度要求极高,需要专业地籍人员做好现场的相关工作,认真如实的反应相关的现场情况,以保障地籍调查在农村集体土地实践中的高精确度和高质量。然而,地籍调查的实践依旧是一个庞大而繁琐的工作,依旧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探索,不断的完善实践,从实践中探索出更适合农村集体土地地籍调查工作的方法,为我国的地籍调查工作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辛之,张美旺,吕俐,周繁,郑祜,罗菲.农村集体土地地籍调查的实践与探索[J]地理空间信息,2012(03).

[2]肖烈钊.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的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4(16).

[3]侯树兵,李伟.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地籍调查探讨[J].测绘工程,2014(05).

论文作者:吴涛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0

标签:;  ;  ;  ;  ;  ;  ;  ;  

地籍调查在农村集体土地的实践论文_吴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