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论文_李富克

简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论文_李富克

李富克

东莞市凤岗建筑工程公司 523000

摘要:本文以建筑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有着极其广泛的作用,由于混凝土在高层截面当中、基础建设等方面在施工中的所有应用,但是由于体积过大,使其表面系数过小,当发生水化时集中释放能量,使其内部温度急速升高,导致内外产生温差,进而引发裂缝问题,影响其使用性能,因此,本文就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使其不断完善。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房屋建筑;应用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带动了建筑工程的创新和发展,通过相关资料可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传统技术发展为现代技术也经历了较长时间,且该施工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若施工技术落后,也会影响房屋的最终质量,因此应该针对目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技术含量,推广高级技术的应用。[1]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程而言,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结果,应收到关注并进一步研究、发展。

一、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技术分析

在建筑施工的中,建筑面积超过1千平方米或者尺寸1米以上的,在施工中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由于在建筑面积比较大的情况下,混凝土的结构比较厚实,在浇筑之后,水泥所产生的热量难以挥发,容易导致内外温差较大,因此施工中必须密切注意控制好温度,防止裂缝问题。

在施工前必须做好全面的各项准备工作,以确保在施工中顺利及时的完成,进而确保房屋工程质量。

在开展施工中,混凝土搅拌的时间和材料都有严格的要求,相对普通的水泥搅拌时间,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搅拌而言,时间稍微长一些,主要是因为在大体积的混凝土当中掺加了大量的粉煤灰和特殊的外加剂,进而使单位水泥量减少,所以须严格控制好搅拌时间,通常30分钟左右,在投放的过程中必须由专人进行管理,确保配比的科学合理性。

在水泥浇筑的过程中也极为重要,在确保房屋质量的前提下,浇筑要逐层进行,在浇筑下一层之前必须确保之前的混凝土在初凝状态中,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施工效果,这些广泛应用到小型建筑中,如果应用到大型的建筑面积当中,须在施工中用到振捣器和平板振捣器时,但是一定要注意先后顺序,先掺入振动器插入式的振动,然后使用平板振动,同时在使用中先横后纵依次进行,这样即省时又省力,增强施工效果。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因为温度对混凝土而言,起着促进凝结度和拉伸度,因此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好温度,这样可以避免承受力和结构力不足而产生的裂缝,尤其是是在夏季施工中,一定要避免沙石在高温下的直射,也可以采用冰水搅拌的方法进行降温,浇筑完之后确保温度的控制,定期测量温度,做好相关工作,避免因为受力不均产生的而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施工结束后一定要注意工程的养护,避免减少在工程中出现的裂缝。

二、大体积混凝土在房屋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一)混凝土配合比研究

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需要预先做好准备,例如借助电子计算机软件计算并配比,确定用量和原料类型。配比过程中,需要确保水泥含量不能过高。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材料而言,骨料比例应在总体积的80%左右即可,因此在选用时应注意其材质应保证不含有过高的膨胀系数,表面没有杂质以及岩石碳膜低,二区中砂为首选,同时,石子中的含泥量应在1%以内,切粒径不能高于30mm(碎石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若施工中使用较多水泥,则可以采用粉煤灰替代,占总比例的20%左右即可,且两者细度相仿。

若房屋设计有额外要求,则应依据合适的比例选择合适的原料,若水泥水化过程中放热过大,还需将矿渣硅酸盐水泥等与之混合进行混凝土配置,水泥使用量保证在400kg/㎡即可。

若在混合过程中需要选择外加剂,则还应该遵循施工设计原则,反复核对质保文件和复检材料,确保配置量合格。常见的混凝土外加剂有:塑化剂以及加气剂等,合理应用外加剂,能够有效降低水泥热化量,避免水泥与水之间的过分作用,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水泥的抗裂与密实性与其抗渗性有明显相关,外加剂在使用过程中,用量不能高于水泥总量的5%。与之类似的板墙混凝土配比同样十分重要,例如降低水灰比等方法。

(二)混凝土的搅拌及浇筑所注意的问题

1、在施工中应密切注意混凝土的投放量和搅拌时间,因为关系到房屋的质量,因此在施工中一定要在施工中把握好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投放量。[5]因此,我们可以在混凝土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粉煤灰,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而且可以减少水泥的使用量,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 通过此方法来节约成本。

2、在施工过程中须考虑所预先埋的管道、钢筋密度等问题,还要考虑浇筑的间隙时间。间隔时间过长直接影响工程进度,时间过短会影响水泥的凝结状态,避免产生缝隙等问题,在施工中还应该保持表面的干净及平整,并且在水泥初凝结时进行第二层浇筑,两层结合须采取薄层浇筑法使其中的热量及时的散发,在振捣的时候确保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进而可以增加混凝土和钢筋的凝结力,缩小层与层之间的间隙,这样就可以增加和提高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抗压和紧密度,最后要在浇筑完毕后及时处理掉空隙中的水分,防止房屋出现沉降而产生的裂变。

(三)建筑工程养护的方法和必要性

在建筑施工中因混凝土产生的温差造成的裂缝,所以应做好养护工作,在建筑中的养护方法有两种,1、保温法,保温是可以让混凝土所产生的平均温差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力,避免产生贯穿性裂变和表面裂变。2、保湿法,保湿法主要是制造潮湿环境进而避免混凝土表层发生脱水而产生的裂变。由于在房屋的建筑中,混凝土的墙面等中都添加的膨胀剂,所有在浇筑完成之后应在表面覆盖保温材料。[4]最后进行浇水及保持湿度,这样就可以使混凝土的温差保持变化不大,在硬化之后的4个小时应对顶板和地板蓄水3-5厘米进行养护,使其连续浇水进行养护。

(四)防止混凝土发生的裂缝的问题及方法

在建筑施工中,我们经常会由于对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水泥的采用量过多或者过少,这就导致了混凝土质量的不过关,因而也就会在施工中形成不同的裂缝。根据裂缝的深度和大小,我们将裂缝主要分为表面裂缝、深层次的裂缝和贯穿裂缝。不同程度的裂缝对于房屋建筑都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为了在施工中尽可能的不要产生裂缝,我们应该不但要找出产生裂缝的原因,而且也要尽可能的减少产生裂缝的因素和温度。[3]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在进行混凝土的制作中,我们要控制好水泥的水热化程度,可以通过减少低热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或者减少中热水泥中的水泥用量。第二,在进行混凝土的搅拌中,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在混凝土中增加水的方法来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另一方面,为了使混凝土浇筑的那一面散发出热量,我们可以用降低浇筑的厚度。最后,我们可以在把水管埋在混凝土之中后,可以加入冷水来降温。

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已经广泛的被应用到建筑当中,所以在建筑施工中具有极其的复杂性,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混凝土在建筑中的研究及应用,以便我们在以后的建筑施工中更科学化、合理化,以便达到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最大化,进而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桂金,赵小姗.刍议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5).

[2]李文清.对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论述[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3,(5):155-155.

[3]邵建新.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3).

[4]周云龙,王海丹.刍议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

[5]任庆国.刍议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8).

论文作者:李富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7

标签:;  ;  ;  ;  ;  ;  ;  ;  

简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论文_李富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