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论文_冯寿兆

探析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论文_冯寿兆

南京苏杰岩土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南京市 210008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城市的建筑物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特别加强了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要求,为了保证勘察的质量,常常需要对岩土工程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勘察,从而更好的掌握地下水对建筑物及岩土的影响,进而找到有效的防治措施,为整个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水文地质资料。文章主要从地质条件、地质环境及地下水位分析了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勘查要求,对水文地质勘查进行基础探究。分析了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的评价内容、沿途的水理性质以及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查;水文地质;注意事项

一、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查

依照水文状况水文地质勘查中形成了不同的侧重点,主要是对地质条件、地质环境和地下水位的勘查。水文地质勘查中要首先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明确,要依照自然地理状况形成对应地质指标,从而保证水文地质勘查能够真实反映地下水水文特征。地质条件指标主要包括工程环境中温度、湿度、热量以及工程所在的温度带等;地质环境是研究水文指标的关键。在对该指标进行分析时人员要把握好建筑工程环境特征,要对建筑工程地层结构、地质土层状况及第四系厚度进行明确,要深入了解基地结构状况及地质新构造运动等,提升地质指标分析效益;地下水位勘查时要把握好地下水位变化趋势,要对近年来最高地下水位和最低地下水位指标进行明确,从而深入挖掘地下水位状况。要对地下水及地表水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依照两者指标形成计算对应地下水补给关系,做好地下水位结构划分分析。

二、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的评价内容

从原来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由于没有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需要对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影响作出评价,造成了很多因为地下水的原因而引起的基础下沉和建筑开裂的事故,水文地质勘查评价可以提升水文地质勘查指标的有效性,科学地运用到建筑工程中,对工程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应该对地下水对岩土结构的影响进行着重评价,地下水直接影响着工程土层结构,在勘查过程中人员要对地下水内容进行全面分析,要依照该内容对工程设计进行对应调整,从而保证工程结构与岩土结构一致,降低可能出现的沉降、坍塌等事故。

2、水文地质勘察还应该与建筑的地基设计相结合,要明确地下水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对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地下水内容进行调整,降低水文地质对建筑地基质量的影响,提升预防效果。

3、水文地质勘察要对地下水的自然状态及其对建筑的影响进行勘察,地下水的自然状况直接决定着工程施工效益,在评价过程中要把握好上述指标,要对人类活动中地下水的变化引起的建筑工程变化进行深入挖掘。

4、从工程角度出发,根据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和作用,找出不同地下水条件下,需要重点评价的内容。比方说对于那些基础埋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而言,重点评价水对砼及其内部钢筋的腐蚀性;以岩土体作为建筑物基础的施工项目,应该重点对地下水活动造成的岩土体软化、崩解、胀缩等作用进行评价;对那些地基基础压缩层中存在松散、粉细砂、粉土等情况时,应该重点对腐蚀、流砂以及管涌现象的发生几率进行评价;如果建筑物的地基下存在明显的承压含水层,那么在基坑开挖后应该对承压水冲毁底板的可能性进行评价;如果在地下水位以下进行坑基施工,那么需要进行相应的渗透性和富水性试验,并对降水造成的土体沉降、边坡不稳等现象对建筑的影响进行评价。

三、岩土体的水理性质

所谓岩土体的水理性质就是指,岩土体与地下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性质。一般来讲岩土体的地质性质可以分为岩土物理和水理两种性质,由于岩土水理性质的作用,岩土的强度及形状将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从而使得建筑物的稳定性出现较大问题。一般测试岩土水理性质的方法有:透水性、崩解性、软化性、胀缩性以及给水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透水性是指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水穿过岩土的性能。一般而言,岩土的松散程度以及颗粒大小越大,其透水性越好。在水文地质勘察中常常利用渗透系数来表示岩土的透水性,而这一系数的获得大多是利用抽水试验来获得的。岩土的透水性与其对建筑的影响成正比关系。

2、崩解性检查时要在静水环境下完成。检查中要对黏土进入进行全面分析,测定土体之间的结构变化和强度变化,观察崩解状况。造成岩土崩解的因素有许多,其主要包括颗粒、结构、矿物成分电能。岩土体的崩解性越高,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越大。

3、软化性主要是说岩土在经过地下水浸泡后,它的强度会明显下降。岩土的软化性是判断其耐水、耐风能力的主要参数,常常利用软化系数来表示。一般粘性土层、页岩以及泥岩等岩土结构的软化性较为明显。岩土体的软化性越强,会使得建筑物的稳定性越弱。

4、给水性指的是在水的作用下,饱水岩土体从裂缝和孔隙中流出水的能力。通常利用给水度来进行形容。给水度是水文地质中较为重要的参数,它对施工现场的疏干时间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与前面的方法相同,给水性越强的岩土体对建筑物的影响越强。

5、岩土的胀缩性是指岩土在受到地下水的作用后,其体积会逐渐增大,而当岩土的水分流失时,其体积又会变小的能力。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岩土表面的膜会在吸水后变厚,而失水时膜的厚度又会变小。岩土的胀缩性常常会导致基坑出现突起或裂缝,直接导致土层表面及地基出现变形现象,从而对建筑物的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四、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的注意事项

1、加大对水文地质勘查的重视度

为了保证地质勘查的质量,在地质勘查过程中,除了要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外,还要将与岩土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放在重点的位置进行分析。依照该问题构建对工程设计指标,实现工程体系的调整和优化。人员要加大工程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设置,对工程水文地质勘查内容进行合理规划,严格依照工程水文地质勘查指标确定各项工作内容,从而保证勘查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展开,从本质上改善水文地质勘查效益。除此之外,人员还要加大工程水文地质勘查投入,要不断改善勘查材料及勘查设备,要对勘查人员进行全方位教育,提升人员勘查技术,对工程水文地质勘查软硬实力进行提升,全方位改善水文地质勘查效益,加速水文地质勘查发展进程。

2、重视水文地质的参数测定

在对水文地质参数进行测定的过程中人员要依照具体工程环境实施对应调整。测定过程中人员要首先明确不同时期的地下水水位状况,如静止状态时的水位状况、阴雨时的水位状况等。要丰富地下水水位测量指标,依照该指标提升地下水水位测量数据信息,提升建筑工程分析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测量过程中要对含水层进行合理分析,采取对应措施对含水层进行分离,从而形成单一的测量系统,改善水文地质参数测量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除此之外,在该测量中还要进行对应试验,通过试验确定最终渗透指标,提升分析效果,如压水试验、渗透试验等。压水试验中要对压水后的关系进行明确,测定对应关系指标,构建P-Q关系曲线。

五、结束语

水文地质工作在建筑物、基础设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工程勘察的发展,其必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水文地质勘查可以明显提升水文地质分析状况,改善建筑工程结构,对提升建筑工程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工程地质勘察中,为了保证勘察的质量,常常需要对岩土工程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勘察,从而更好的掌握地下水对建筑物及岩土的影响,进而找到有效的防治措施。做好水文地质防治工作,提高勘查水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定宇.水文地质在地质勘查中的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8).

[2]史元科.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若干问题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4(3):231.

[3]胡昔正.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3).

[4]韩志文,李国云.水文地质勘察中常见的难点和对策解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2):38,48.

论文作者:冯寿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

标签:;  ;  ;  ;  ;  ;  ;  ;  

探析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论文_冯寿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