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素材的静态与动态_新闻报道论文

新闻素材的静态与动态_新闻报道论文

新闻资料的静态性与动态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静态论文,动态论文,资料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新闻资料的静态性

静态性新闻资料是新闻资料部门信息资源的主要成分,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感性 材料的基础上,经过逻辑处理和实践检验而形成的概念及理论系统的知识的集合。它力图揭 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新闻报道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编辑记者之所以需 要它,主要是从已有的理论、观点出发,引用、借鉴、吸收、批判前人的认识而完成自己的 认识过程。

在传统的服务模式下,静态性资料始终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这主要因为,静态性资料强 调资料的真实、准确、可靠,着重反映事物的完整体系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影响 。 这些决定了静态性资料本身是一种较为稳定的信息需求。任何编辑记者,要写出高质量的 稿件,都需要学习和借鉴前辈们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不管宣传内容如何变化,编辑记者的观 念视野、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等如何不同,对静态性资料的需求将是编辑记者们首先得到 信息保障的一类需求。

静态性资料分布范围广泛,以系统性、完整性、知识性和背景性为主,具有老化程度慢、 生命力强的特点,不足之处是它的更新周期较长,在传递过程中,有一定的滞后性。

第一,静态性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静态性资料能够连续不断地反映客观世界的变化过 程,并体现出阶段性,可以有效地把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机地联结起来,它不仅包含有成熟 的知识信息,还能提供详实的史实材料,这正是编辑记者的需求重点。我们知道,编辑记者 撰写稿件、制作节目主要通过逻辑思维、理性分析,需要广泛地查阅参考资料,进行比较分 析 。因此,编辑记者需要了解所要报道的某一事件历史和现实发展的全过程,全面系统地掌 握有关信息。静态性资料的完整性或系统性越强,它被利用的可能性就越大,可以说,静态 性资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衡量其价值大小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一点,从大型电视系列片《 共和国脚步》中可以得到充分的验证。该片主要是采取连续报道珍贵历史镜头、图片或文字 等资料追溯历史,通过即兴采访,洞察某一事件人物的发展方向。片中引用的资料系统、完 整、连续性强,达到了为观众提供回忆和思考的目的。

第二,静态性资料的知识性。知识是静态性资料的主体。通过查阅资料,读者可以从中汲 取大量的营养,增进对各类问题的了解,改变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在宣传中,有许多传播知 识的方式:知识性的专栏、专论、专题等。在新闻报道中,尤其在专业性和历史性较强的新 闻报道中,编辑记者往往需要从资料中摘引相关的知识性材料(专业知识、历史知识、背景 知识等材料)来补充稿件。在重大的新闻报道中,往往还需要配发相关的资料性专稿,以便 使听众对所报道的事件有纵深的了解。如,中央电台制作的科技节目《阿尔法频谱仪的制作 过程》就是出色地运用知识性资料的一个典型事例。该节目专业性较强,为了让听众有思想 准备,在主要的新闻事实出来之前,首先对相关的知识和专业术语做了一些解释性的介绍。 正是由于做好了这些铺垫、烘托和渲染,强化了听众对“频谱仪的制作过程”这个新闻事实 的接受。可见,知识性资料是丰富新闻内涵、提高报道品位、增强传播魅力的关键。

第三,静态性资料的背景性。静态性资料纪录并反映着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活动的 基本状况,它是新闻报道得以产生的依托,如环境空间、时代氛围、历史脉络、前因后果等 等,它可以充实新闻内容,衬托新闻事件的意义,增加说服力。静态性资料虽然不能单独 构成新闻作品,但它与新闻性强的事件、人物等组成有机的整体时,就可以使新闻作品的信 息量增大,内容生动并富于立体感。背景性资料最适宜广播宣传节目中的直播板块。如,在 人物专访的报道中,记者要把听众带入“采访现场”,使听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主持 人是听众的“使者”,他除了向被采访者提出问题外,还不时地穿插一些被采访者的背景资 料。可以说,一次成功的专访,是精彩的问与答,对采访现场、采访对象音容笑貌的描述和 必要的背景资料的巧妙结合。而纯粹由人物谈话构成的专访,只能是忽略专访特点的平庸之 作。

第四,静态性资料的不完全性及可扩充性。静态性资料生命力强、老化慢、积累程度差, 这些特点决定了它的不完全性。早期的资料不能、也不可能被近期的资料完全包含和取代。 编辑记者既需要最新的信息,也需要时间跨度较长的信息。旧的资料对于某些编辑记者,仍 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正是由于编辑记者的利用,使那些旧的静态性资 料 又重新被激活,而成为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而得到扩充。这种扩充,标志着事物的发展和时 代的前进。

2 新闻资料的动态性

动态性新闻资料是反映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事件、事实、数据、情况的信息的集合 ,它虽然不能直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直接来源于实践,是新闻资料部门的重要资源 ,对于新闻报道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和参考作用。编辑记者需要它的目的,主要是从事实、 数据、消息等原始资料出发,分析、综合、验证已有的观点,最终形成自己的新观点,这对 于编辑记者了解政治、经济、科技的最新动态,进行新闻报道是必不可少的信息。这主要因 为,动态性资料数量巨大,且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反映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多种问题,对其深 入地进行开发利用定会受益非浅。总之,动态性资料对于编辑记者搞好新闻报道的作用是不 可忽视的。

动态性资料范围广泛,它强调主题鲜明,语言简洁明快,着意于快速传递,反映事物的动 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动态性资料的内容多是现实的、短暂的、正在发展变化的信息, 历来倍受编辑记者的重视。动态性资料具有很强的新颖性和时效性。

第一,动态性资料的新颖性。动态性资料记载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新消息、新事物, 学术领域的新观点和动态,且信息量大,内容上有新意,对新闻报道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 从总体上讲,编辑记者们对时代感强的、新颖的动态性资料的需求总是比较旺盛的,他们希 望了 解最新的动态和新的事件、新的发展,以作为新的原料进行加工,给新闻报道注入新的内容 。

但是,需要认清的是,动态性资料的“新颖性”,并不仅仅体现在时间上,更重要的是新 闻作品本身的立意,也就是说在内容上要有新意。立意新的新闻作品能够充分恰当地反映新 闻价值的最佳切入点,具有强烈的动感和可读性。如,《新华社每日电讯》2000年6月20日 有一篇专电,题目是《今后几年我国蝗虫将越闹越凶》。在这篇稿件中,记者通过采访有关 专家,得出了干旱的气候条件决定我国蝗虫发生将进一步加重的结论。由于该篇报道预测了 未来几年我国不同蝗区的灾变趋势,针对性强,因而获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这样的作品实 际 上就是一篇有价值的动态性资料。

第二,动态性资料的时效性。动态性资料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根据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划 分,动态性资料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事件性的,另一种是非事件性的。事件性的动态性资 料 主要指报道一个单独的突发性事件,它的时效比较短。非事件性的动态性资料主要是指报道 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的新成就、新动向、新问题等等。这部分资料的内容虽然也是当前 发生、发现或正处于运动状态的具体事实和现象,但它的时效就相对较长。

但是应该指出,无论是事件性的动态性资料,还是非事件性的动态性资料,它们的效应与 用途并非是一次性的,同静态性资料一样,它们也存在着积累性差的弱点。有些具体的事件 、事实和数据在多年以后,人们还可能突破旧的局限,重新认识和评价它们。如,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前夕,许多宣传媒体分别报道了各行各业的统计数据,通过数据的增长 变化直接反映出50年来我国在经济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这些报道中,有相当一部分 是把已经报道过的数据综合起来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了老百姓共同关心的新闻。通过这 个实例我们可以看出,动态性资料的时效性包含着两层意思,既有“时”又有“效”,单提 “ 时”,或片面地强调“时”,而忽略“效”的作用,就会本末倒置。

3 静态性资料和动态性资料的相互关系

作为新闻资料两种表现形态的静态性资料和动态性资料,它们之间有着共同存在和相互转 化 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了解这两类资料相互的联系和区别,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它们。首先 ,作为一种信息资源,两种类型的资料都具有再生性和可反复利用性的特征。对它们的利用 ,都会引起其价值的增值,两种资料共同为新闻报道服务。其次,两种形态的资料在一定的 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静态性资料经过重复使用和深层次的加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及 系统化、逻辑化的更新过程),就可以生成新的价值,从而实现一种信息形态的转化,即由 静态性资料转化为动态性资料;动态性资料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其新颖性、时效性的功 能逐渐丧 失,背景性、知识性的特征逐渐体现),经过拓展和充实,就实现了另一种信息形态的转化 ,即由动态性资料转化为静态性资料。总之,两种形态资料之间的相互转化,会使其各自的 价值表现得更深刻,可认知性更明显,从而增加了新闻资料资源被认识和被利用的可能性。

对静态性资料和动态性资料的分析,其目的就是保障新闻资料资源被深入、充分、持续地 利用,这是新闻资料部门信息管理的终极目的。伴随着宣传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闻报道力度 的加大,编辑记者对新闻资料的需求将是全面而多样的,对资料室的期望值也将会更高。因 此,只有挖掘资料的潜在价值,为资料寻找最合适的读者,协助读者充分利用资料,引导读 者走上信息之路,才能实现资料的价值。

标签:;  

新闻素材的静态与动态_新闻报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