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地区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选拔标准探讨_大学论文

边远地区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选拔标准探讨_大学论文

边远省区高等院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选拔标准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省区论文,中青年论文,高等院校论文,学科带头人论文,标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于1995年10月24日收到。

本文的作者还有查丹明、刘静行。

搞要 根据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参考国内外有关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经验,学术带头人测评模式和广西高校首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的评审结果,结合边远省区的具体情况和高等院校的特点,对边远省区高等院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选拔标准进行了探讨并初步提出了选拔标准的量化设想。

关键词 边远省区;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选择标准;量化;内容设计

当前,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的前夜。面向21世纪,我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都把培养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作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并纷纷制定有关“培养工程”的规划和措施,国内许多重点院校已取得该项工作的明显成果。地处祖国南疆的广西亦已将培养广西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的“百人计划”和建设20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纳入了广西“211工程”的建设计划。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选拔是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又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和高校教育管理改革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根据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参考国内外有关中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经验、学术带头人测评模式和广西高校首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的评审结果,对边远省区高等院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选拔标准进行探讨。

一、选拔标准

学科带头人,通常是指在一门学科领域内对学科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其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的杰出学者。他们是本学科学术梯队的核心,能够带领、组织和协调本学科的学术活动。在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开展高水平科研的基础和保证,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学科带头人的水平直接影响学科发展的方向和力度,影响学科科研的成果和效益,影响学术梯队的水平和发展。因此,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选拔标准值得探讨。

中国科学院在其“百人计划”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三高一低”(即高学位——博士学位;高业务水平;高素质;低年龄——45岁以下)的选拔标准,国内许多重点高校亦制订了各自的选拔标准。但因广西和其它边远省区高等院校的中青年师资素质与上述单位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上述单位的选拔标准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不能照搬使用,如中科院的“三高一低”选人标准中的要求博士学位,这在不少边远省区的高等院校难以套用,因此探索适应边远区具体情况的选拔标准,有其积极的意义。

国内外有关学术带头人功能要素的模式主要有下面三种:

第一类是领导评估模式,主要由三个条件构成:

(一)对本专业业务有较深的造诣,在本专业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影响,对专业技术问题有综合咨询能力;

(二)有重大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发明或成果奖;

(三)有培养和指导其他科技人员的能力。

第二类是专业评估模式,主要有以下四条:

(一)学术上能带头,能把握本专业发展方向;

(二)具有专博结合的知识结构(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以及新兴的交叉学科知识);

(三)科研竞争能力和获得信息的能力强;

(四)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第三类是综合评估模式,主要有以下七条:

(一)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二)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与技术,具有相当多学科的基本知识,即既有专才,也有广才;

(三)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至少熟练掌握一门);

(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有培养其他科技人员的能力;

(六)对本专业的研究能提出设想和打算;

(七)具有较强的科技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

上述三种模式中,领导评估模式注重科研工作实绩和贡献,带有显著特征性;专业评估模式注重学术上的洞察力、竞争力和潜能,以及知识结构、关键技能,具有较高的技术性;综合评估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期望模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在1994年10月,广西各高校共推荐了103名候选人参加“广西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的评审,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约40名,其余60多名绝大多数具有硕士学位。12月底评审产生的首批19名“广西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其中有14名博士,5名硕士,他们均独立主持过省部级以上课题或参加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了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的研究成果,有较多高质量的论文或著作出版,或取得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数人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的科研成果奖。如:

唐纪良:1957年3月生,1989年4月毕业于英国东英格兰大学约翰·英纳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广西农业大学教授、校长,分子遗传研究室主任,广西遗传学会理事,广西农学会副理事长,国家"863"高技术青年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特邀评审员,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客座研究员。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三项研究成果,分别刊登于国际遗传学权威杂志MGG上,受到世界著名专家高度评价。回国后,建立了一套适合于我国水稻白叶枯病菌分子遗传学研究的体系,成功地找到了白叶枯病的重要致病因子,鉴定和克隆到了白叶枯病菌控制致病性的正、负调控基因,完成了这些基因的测序分析工作。承担了国家"863"课题,中英合作课题和“黄原胶的研究”这一国家攻关课题,为国家填补了一项空白。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孟勤国:1957年4月生,1985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广西大学法律系教授。教学、科研成绩显著,连续3次获广西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其教学改革的经验获广西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科研上,在中国民事立法和司法的基本理论、中国物权制度、政策法等领域提出新概念,推动学科发展,引起国内同行重视,发表论文50篇,约20篇发表在国家著名刊物,20篇被转载或摘登,参加合著3部,获省级一等奖2项,其它奖9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总体看来,这次评审是严格的和合理的,不搞“唯学历论”,注重能力、实绩和贡献。评审结果有代表性,在各高校得到了良好的反响。但我们认为,这次评审也有其不足之处,评审出来的19名中青年学者主要符合上面第一和第二类评估模式,而诸如:教学水平和成果;组织能力;管理协调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因素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学科带头人不能简单等同于学术带头人。因为,重点学科不但应能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重大技术问题,成为国家或地方政府重大决策的智囊团,而且应该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方面起带头示范作用,应该是教学和科研基地,成为各条战线上学术骨干深造的场所。因此,选拔学科带头人时不但要考察其科研水平和成果,而且教学水平和成果亦应是其重要的考察内容。如教学水平可考察研究生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的完备性与前沿性,所用教材的先进性,编写教材的质量;教学成果可考察其培养研究生、访问学者或研究学者的人数及质量,教学评估的成绩和教学获奖情况。

其次,还应考察其组织能力、管理协调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因为即使有了较高学术水平,但没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协调能力者,就不可能将本学科成员组成一个通力合作、互相取长补短而共同提高的教学与科研群体。没有较好的社会活动能力者,不可能为这个群体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不能创造较多的学术交流机会,不能从多种渠道获得较多的研究经费,亦即不能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条件。无疑,培养对象应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能在教育领域和学术领域忠心耿耿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有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而奉献的精神;要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团结、依靠群众的思想境界;还要有较强的学术相容性,既能谦虚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又能勇敢地修正自己的不足。

此外,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已成为现在和今后开展科学研究所不能缺少的重要工具,因此,还应考察候选人在这方面的情况。

根据前面的分析,结合边远省区高校中青年师资的具体情况,我们建议边远省区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选拔标准为:

(一)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二)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博结合的知识结构,取得硕士以上学位;

(三)在某学科领域有较深造诣及一定威望和影响,对该学科问题有综合咨询能力;

(四)学术上能带头,能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科研竞争力和获得信息能力强;

(五)有重大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发明奖或成果奖;

(六)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并能将计算机运用于本学科的研究工作(人文社科的学科具体分析);

(七)教学水平高、效果好,有培养研究生或访问学者和研究学者的经历;

(八)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应当说明的是应用上述选拔标准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尤其是第(四)条要酌情处理。

二、选拔标准的量化设想及内容设计

选拔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应以定性和定量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拔标准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设计民意测验表格,由学科内和相关学科的人员及领导评价其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以及社会活动能力;

(二)选择吉尔福特制创造性思维量表来测评教学与科研创新能力;

(三)用基础外语和科技外语考卷测量外语水平(读、写、听、说能力):

(四)编制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考卷来测评科技操作能力;

(五)编制教学和科研考绩量表,测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素质和实绩;

(六)编制教学和科研管理情景的待处理文件,测量教学和科研管理能力;

(七)选择心理健康量表测评进取性等心理品质;

(八)选择瑞文量表测量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品质。

应该说明的是:(一)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高校部分中青年教师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有所削弱,而个人利益至上、无政府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和作风有所抬头。如果一个人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没有献身祖国教育事业的高度事业心和团结合作的工作作风,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因此,在选拔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时,应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在培养过程中,也不能放松其对思想上的要求,要不断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二)上述标准的有关表格、栏目的制定,必须科学、全面和统一,也要尽可能具体。例如教学能力可包括:开设课程数、是否为专业主干课、指导研究生数及指导能力、教学工作量、获教学奖数量、等级等;科研能力可包括:学术思想和学术风格状态、成果获奖数量和等级、学术著作数和出版级别、学术论文数和所发表刊物级别、独立主持课题数、科研经费数、科研成果数、科研方向特色等;外语水平可包括:掌握外语门数及四会水平、运用外语手段进行学术交流的水平;计算机知识可包括:掌握和运用计算机技术的水平。有了科学的、量化的、操作性较强的选拔标准,就便于统一衡量,可以减少主观性和随意性,使符合条件者都可以参与竞争;(三)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是一个不断调整、更新、发展的过程,是优胜劣汰动态发展的过程。调整的依据就是被培养者在教学、科研中所作出的实际成绩,这种实绩是他们在思想、品德、作风、知识、能力等诸方面的综合反映。贯彻注重实绩原则,就要做到选拔、考核工作量化、规范化,要制订定期考核制度,执行严格的考核程序,建立个人业绩档案,动态管理,定期表彰先进。这样,使得中青年各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滚动的周期行为。

标签:;  

边远地区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选拔标准探讨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