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关于“甲午战争”的内容比较论文_李静

(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延吉 131002)

摘要:历史教科书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资源,是教师和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中日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甲午中日战争”的内容进行比较,找出不同点和不足,希望为中日两国编纂历史教科书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教科书;甲午中日战争;内容比较

随着日本“大陆政策”的制定,1894年,日本先后侵略朝鲜和中国,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此次战争中日本胜利而清朝战败结束了这场战斗,西方各国称这是中日进行的第一次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不仅是两国历史上的大事件,也是东亚近现代史上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从中日两国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过程、战争结果以及影响方面的对比,来对甲午中日战争进行分析:

一、中日两国战争爆发原因对比

表1中日教科书关于战争原因的对比

由上表可见,两本教材对战争的叙述都是由于朝鲜发生了农民大起义,朝鲜曜邀请清政府出兵镇压起义,日本此时便派兵入朝鲜,起义被镇压后,清政府建议两国同时将在朝鲜的军队撤回,但被日本拒绝,这成为之后两国发起战争的导火索。从中国人教版战争爆发原因的叙述中,可见日本是有预谋的侵略朝鲜、中国乃至东亚各国甚至全世界。从日本历史教科书中记载,日本依据《天津条约》的内容,出兵帮助朝鲜,且对日本拒绝撤回在朝鲜国内军队的原因进行了说明,但对日军占领朝鲜,强迫令朝鲜政府进行内政改革并没有详细的介绍,为日本光明正大的入侵朝鲜找理由,试图抹去日本侵略朝鲜的意图。

二、中日两国战争过程对比

表3中日教科书关于战争过程的比较

人教版教科书对甲午中日战争过程这一内容的叙述从 1894年7月中日两军队在朝鲜和中国国内进行一系列的保卫中国领土的战争,但是由于清军不敌日军的进攻,不仅丢了黄海的海权,日军还大肆的入侵中国辽东等地,在进攻旅顺时对中国人民进行惨不忍睹的大屠杀。1895年初,北洋舰队在阻止日军继续侵略中国内地时,双方又开战,最终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战争结束。第一学习社出版的教材对这场战争的过程并未提及。即使日本历史教科书对战争的过程描述中并未提及到对中国人民的大屠杀,也不能掩盖日本对中国侵略的事实,这是全体中国人民永远也忘不掉的一幕。我们希望日本历史教科书能够遵循历史客观事实,正确的引导学生去认识历史。

三、中日两国战争结果以及影响对比

人教版教材中对甲午中日战争结果的描述是清军惨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并要求中国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第一学习社出版的教材中写道:“清军之所以战败,其原因是军备储藏不足和士气低下。”对《下关条约》的签订并没有说明双方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签订的,把清朝战败后被迫签订条约的心情隐藏起来,误导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人教版中对战争失败的影响记载:《马关条约》中的割地、赔款、和开放通商口岸等规定,不仅使中国的领土遭到了严重的损失,而且大大加重了人民的生活负担,更为严重的是日本的势力逐渐侵略到中国内部。在《马关条约》的影响下,列强开始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从第一学习社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编写来看,在战争中获得的巨额赔款大部分用在壮大军事力量上,这笔钱加快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时日本在亚洲的国际地位迅速提升,从而为其之后对中国乃至对其他国家发动的战争打下了基础。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日两国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对日本来说,战争的赔款增强了日本的综合国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同时形成了以保护国家、拥护天皇为主的信念。对中国来说,战争的失败导致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巨额的赔款,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但战争过程中激起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唤起了人民的爱国意识。

参考文献

[1]步平,张海鹏.日本教科书问题评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日)藤冈信胜等.新历史教科书[M].东京:株式会社扶桑杜,2006

论文作者:李静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中日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关于“甲午战争”的内容比较论文_李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