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资本分析_固定资产净值论文

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资本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资本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村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诸要素中,资本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资本的影响给予客观、全面、量化的评价和分析,对于制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本存量的确定

资本存量(capital stock)是度量资本投入的最基本的数据,关于资本存量的定义,主要有三种看法:①资本存量等于固定资产原值加上流动资金;②资本存量等于固定资产原值或固定资产净值;③资本存量是固定资产净值与流动资金之和。

在上述定义涉及到的几个概念中,固定资产原值是指购买和建造各种固定资产时实际支付的金额以及以后改建或扩建追加的投资金额的合计。固定资产净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值减去历年折旧费后的净额。流动资金是指为生产准备的原料、材料、燃料、修理用零配件、包装器材、低值易耗品、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在制半成品和待摊费用,以及准备出售的半成品、成品和商业部门的商品库存等流动资产在一年之内的年末余额或年平均占用额。

以上资本存量的第一个定义与第三个定义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考虑折旧。定义一的观点是基于我国折旧制度不够健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折旧率也相差悬殊,因此,用净值计算会影响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可比性。另外,从理论上讲,固定资产净值量比其参加生产过程的能力降低得快,同时,我国固定资产更新周期长,有些已折旧完的固定资产仍在使用,把这部分已折旧的价值再加进来,比较接近实际投入的资金量,所以主张采用固定资产原值。定义三则认为,不考虑折旧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而且,我国固定资产净值占原值的比率一般在60%~70%之间(比西方国家高10%~15%左右),如再不考虑折旧,实际上等于将资本存量夸大了30%以上。至于折旧后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一来其占总量的比重很小,二来其使用效率已大大降低,可忽视不计,以便简化分析过程。

定义一、三与定义二的分歧在于如何认识流动资金及其作用。定义二认为,流动资金与固定资产再生产的方式不同,它们的运转周期有很大不同。将运转周期长短不同的资金进行归并,模糊了二者之间的差别,进而导致测量上的误差。定义一、三则认为,流动资金主要表现为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和燃料的储备,在制品、制成品和其他物资的库存,它是全部生产资料投入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加入流动资金会对资本总量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进而也会影响生产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西方统计中资本存量是包括“库存”的,其含义与我国的流动资金相近。因此,把流动资金包括进来有利于统计口径一致。

作者认为,定义三是比较合理的,即把资本存量定义为固定资产净值和流动资金平均余额之和。其原因有二:一是它与西方统计中“净存量”是一致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年代资本效率下降的情况;二是这样符合数据的可采集性原则,中国关于资本存量的数据比较健全。

但由于我国只是在近几年才开始对土地定级估价,因此资本存量中不包括土地的价值。

二、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时序资料分析

(一)资本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

以中国农村生产总值Y为被解释变量,以中国农业年末固定资产净值K[,11]、农业流动资金K[,12]、中国乡镇企业年末固定资产净值K[,21]及其流动资金K[,22]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原始数据见表1)。样本区间为1952~1996年,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Y=921.2300+1.3966K[,11]+1,3392K[,12]+0.8955K[,21](-1)+0.9426K[,22]

(4.433)8

(2.6171)

(1.6819)

(8.7462)

R[2]=0.9960 D.W.=1.8312 F=2442.351

方程通过了D.W.检验和总体显著性检验。除解释变量K[,21]外,其他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水平α=0.05的t检验。K[,21]的回归系数的t检验值大于1,按逐步回归中调整的R[2]最大化原则,则应将其变量保留在回归方程中。回归模型的可决系数R[2]为0.9960,说明回归模型的解释效率很高,回归模型令人满意。

在回归方程中,各个解释变量的系数分别为1.3966、1.3392、0.8955、0.9426。农业固定资产净值变量的回归系数1.3966说明在其他变量一定的条件下,农业年末固定资产净值每增加1个单位,将引起农村生产总值增长1.3966个单位;其他变量的回归系数与此意义相同。各因素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排序为:农业固定资产>农业流动资金>农村非农产业流动资金>农村非农产业固定资产。

由此可知,农业资本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农村非农产业资本,说明投资于农业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二)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

以农业增加值Y[,1]为被解释变量,以农业固定资产净值和农业流动资金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方程。

样本区间为1952~1996年,回归结果为:

Y[,1]=2817.9257+0.5737K[,11](-1)+0.5807K[,12]

 (1.7748)

 (2.6023)

R[2]=0.9865 D.W.=1.7103 F=948.4937

样本区间为1978~1996年,回归结果为:

Y[,1]=1012.5559+1.7888K[,11]+0.5310K[,12]

(9.0806)(6.0814)

R[2]=0.9820 D.W.=1.8802 F=435.8620

以上两个回归模型都通过了D.W.检验和F检验,除K[,11]的回归系数外,其他变量的回归系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水平α=0.05的t检验。由于K[,11]的回归系数大于1,故将其保留在方程中。两个方程的可决系数都大于0.98,可见,回归模型都有很高的解释能力。

由以上回归结果可知,在1952~1996年的样本区间内,农业固定资产净值与农业流动资金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5737和0.5807,二者相差无几,对农业增加值的影响大致相同。在1978~1996年的样本区间内,农业固定资产净值的回归系数为1.7888,大于农业流动资金的回归系数。说明农业固定资产对农业增长的影响大于农业流动资金,反映了农业固定资产相对短缺的状况。

(三)资本对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

以农村的非农产业增加值Y[,2]为被解释变量,以农村非农产业固定资产值及其流动资金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方程。样本区间为1952~1996年,回归结果为:

Y[,2]=-17.0313+1.4641K[,21]+0.8433K[,22]

 (7.8759)

(8.6706)

R[2]=0.9945 D.W.=2.3921 F=3784.2880

样本区间为1978~1996年,回归结果为:

Y[,2]=-99.9555+1.5931K[,21]+0.7896K[,22]

 (3.7212)

 (3.9153)

R[2]=0.9910 D.W.=2.3950 F=883.6105

回归结果表明,固定资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而且两个样本区间的结论相同。由此可见,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巨大使用。

三、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截面资料分析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数据差异很大,不能建立理想的回归模型,故本文采用了灰色关联预测方法,测算和分析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初始数据为农村生产总值、农业固定资产净值、农业流动资金(以农业中间物质消耗代替)、农村非农产业固定资产净值(以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净值代替),如表1所示。

根据初始数据计算各因素与农村生产总值关联系数,步骤如下:①对初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各列除以本列第一个数;②除第一列外,其余各列分别减去第一列,将所得的差取绝对值;③根据下列公式计算灰色关联系数矩阵:

式中:i——数据所在列数;k——数据所在行数。

④对各列数求其算术平均数,得到的结果即为各个因素与农村生产总值的灰色关联度。其计算结果为:0.9092、0.6649、0.8143、0.7903。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在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资本因素中,农业固定资产净值的作用最大,其灰色关联度为0.9092;其他依次为: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净值(0.8143);乡镇企业流动资金(0.7903);农业流动资金(0.6649)。

与时序资料分析相一致的是农业固定资产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最大。反映出农业固定资产对农业的基础作用,并通过农业对农村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与时序资料分析不一致的是:农村非农产业的固定资产在时序资料分析中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排序为最后,而在截面资料分析中,其排序为第二。可能的解释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农村非农产业的经济增长对乡镇企业固定资产的依赖度提高。

四、农村投资分析

(一)农村资本存量结构分析

农村资本存量包括固定资产存量和流动资金,二者保持合理的比例是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根据1990年不变价指标计算,农业固定资产净值与农业流动资金的比例由1952年的1.16:1下降至1996年的0.51:1。农业固定资产存量相对下降的原因可能是:①国家财政基本建设支出增长缓慢,有些年份甚至是负增长,其中,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占基本建设支出总额的比重在整个80年代明显偏低,90年代以来有所提高,但由于国家财政基本建设支出总量增长缓慢,必然影响农业固定资产的积累。②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大、周期长、回收慢,必然影响投资主体的投资积极性,从而影响农业固定资产的积累。

为了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必须扭转农业固定资产存量比例下降的趋势。有研究表明,根据我国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将农业固定资产存量与农业流动资金的比例保持在2:1左右比较合适(注: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规律性问题的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此比例与作者计算的比例在口径上可能稍有差异,但不影响对我国目前农业固定资产比例偏低的总体判断。当然,这个比例在不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比例可能高一些,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会低一些。

要达到上述要求,必须继续重视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拓宽投资渠道,增加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同时还要注意对现有农业固定资产的利用、维护及更新。

(二)政府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政府作为农村经济的投资主体之一,在农村实行改革以前,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其作用虽有所下降,但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农村经济的增长同政府投资行为的变化也有着密切关联。长期以来,我国投资过多地向城市和工业倾斜,致使农村和农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缺少发展后劲。其表现为:

1.在农业投资总量有所增长的同时,政府投资相对比重却呈下降趋势。自“八五”以来国家财政连续每年增收900多亿元,但财政对农业投资却呈下降趋势,原因是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与中央的宏观政策要求相去甚远,制约和影响了整体国家投资行为的稳定性。

2.政府投资增长不够稳定,地方尤其明显。虽然中央一再强调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性,但中央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力度一直不够。而且,因为农业经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相对较小,造成地方政府缺乏对其投资的主动性。由此又加剧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困难。

表1

1995年我国各地区农村资本、农村生产总值数据表

 单位:亿元

农村生产农业固定农业流动乡镇企业固乡镇企业

地区 总值 资产净值 资金 定资产净值流动资金

北京199.006710.6354 76.5967 135.5533 262.3600

天津226.060013.2574 59.6600 130.6967 249.0500

河北1471.4500

216.9881 470.7433378.7700 427.9700

山西440.063348.6453 120.8433121.1367 144.7833

内蒙古

 422.823393.5635 122.456748.0167

56.0933

辽宁1027.2400

85.6722 330.6233267.8400 549.8800

吉林491.773390.8437 177.4133 63.3933

83.7833

黑龙江

 634.3967114.3805 262.1767 72.3033 100.4333

上海317.6467 9.4498 107.2233277.3967 571.9567

江苏2465.3970

151.5691 765.72671070.4000 1888.3200

浙江1233.0870

214.8842 297.3200693.9166 1239.1130

安徽1388.8730

211.1422 369.2900253.3733 306.1600

福建1180.0730

83.6412 264.3900231.1833 344.0033

江西871.293392.0077 242.103390.0667

101.5900

山东2935.5700

246.6234 778.0900917.2200 1350.4170

河南1620.9870

313.6772 506.6133334.5700 396.8733

湖北1464.1170

101.0039 339.1367229.6500 312.1633

湖南1335.4330

140.9480 340.3067166.6467 223.2833

广东1901.5030

169.4056 529.6934791.8233 1110.1700

广西721.9667131.3932 243.7867103.1867 2880.7600

海南150.116747.6323 60.9500 17.486710.1800

四川2070.0870

322.7914 518.9167307.3134 457.1433

贵州278.8933106.1993 112.696722.160031.2233

云南450.8200209.8404 155.040092.2333

124.2500

西藏24.4200 31.2603

7.6967——

陕西369.063477.3001 145.0567 81.0667

97.0133

甘肃266.880058.7287 119.310044.5200

55.70667

青海 40.836724.4712 14.6867

6.51006.1467

宁夏 45.056723.7984 20.6833 12.6200

12.1100

新疆 251.1833

95.2883 139.9267 28.3767

41.9200

资料来源:1995~1997年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注:①农业固定资产净值是推算的;②本表数字为1994年、1995年、1996年3年的平均数;③本表价值指标为当年价。

3.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背道而驰。90年代以来,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中农业所占比重逐年提高,这对强化农业和农村基本建设,推进农村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地方财政此项支出的比重却在下降,尤为严重的是,有的地方不仅本身投资少,配套资金不到位,而且上级政府拨付的专项资金也经常被挤占挪用。

(三)农户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前,地方政府和村集体组织主导着农村资金的流向,使其有计划地投入到水利工程、农业机械等项目中。80年代开始,农户对资金的投向有了较大的自主权,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从原来的集体经济转为家庭经营活动。1985年以后,农户从集体经营中得到的收入已低于10%,农户自身经营活动收入约占总收入的80%(注:魏兰、潘敏玲:《农户投资在中国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私人被允许拥有交通工具,也可以承包集体企业,从而增加了农户个人投资的机会。

80年代,国家对农业的投资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呈下降趋势,实际投资水平仅为70年代的60%,集体投资下降更快。因此,农户对农村经济的投资显得日趋重要,这一点在80年代已初见端倪,在90年代则更为明显,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农户投资将是农村经济增长所需资本的一个重要来源。

农户投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农户通过购买和建造实物直接投资于农村经济;另一种是农户通过金融机构的储蓄间接投资于农村经济。农户投资也有其弱点:①农户经营规模较小,积累能力有限,难以独立对大规模基本建设投资,一般多用于当年生产费用的补偿性投入。②由于农户收益不稳定,导致投资的不稳定性。③投资效益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尽管存在以上缺陷,农户投资仍然是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以农业为例,“六五”后3年,农户投资占农业投资总额的61.7%,“七五”时期为55.1%,“八五”时期为52.4%,居于明显的主导地位(注:毕宝德:《我国农业投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农业经济问题》,1997年第1期。)。

由此可见,正确引导农户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投资行为,提高其投资强度,是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五、主要结论

1.时序资料分析和截面资料分析都表明农业固定资产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最大。反映出农业固定资产对农业的基础作用,并通过农业对农村经济增长产生重大作用。

2.在1978~1996年间,农业固定资产相对短缺。农业固定资产对农业并通过农业对农村经济的增长起着制约作用。

3.农村非农产业的固定资产对非农产业的经济增长作用巨大。反映出以农村工业为主的农村非农产业对固定资产投资依赖性大的产业特征。

4.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农村非农产业的经济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度提高。

5.农村资本存量中固定资产净值与流动资金保持合理的比例是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之一。然而,目前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固定资产比重都明显偏低。

6.政府和农户作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投资主体,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农业基础设施的特征,政府作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的主导地位应予以确立。但近年来政府对农业投资力度弱化,影响了农业以及农村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农户投资已居农业投资的主导地位,农户投资已成为农村经济增长所需资本的需要来源,因此,要正确引导农户的投资行为。但近年来政府和农户对农村经济的投资力度欠缺,且不够稳定,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标签:;  ;  ;  ;  ;  ;  ;  

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资本分析_固定资产净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