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生儿护理中运用外周动脉采血的分析论文_徐珊

关于新生儿护理中运用外周动脉采血的分析论文_徐珊

徐 珊

浠水县人民医院 438200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护理中外周动脉采血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对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的静脉穿刺采血。观察组惠儿采用外周静脉采血,比较两组患儿采血时的疼痛程度、采血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采血成功率。结果:观察组轻度疼痛惠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惠儿疼痛程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将外周动脉采血应用于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且新生儿疼痛程度小,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外周动脉采血;新生儿;护理

在新生儿这个特殊群体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血标本采集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1]。如出血速度慢、容易凝血、出血量少、需反复穿刺抽取等。这主要由于新生儿静脉血管细小,血管充盈度差等的原因。长期以来临床上多采用股静脉采血法。有学者指出股静脉采血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并发症多。近年来,动脉置管术越来越广泛使用。我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对50例住院需采血的患儿采用外周动脉采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均来源于我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对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1)对照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12~21d,平均(14.8±3.9)d;胎龄介于36—40周,平均(37.2±3.1)周;出生体重为2510—3110g,平均(2730±190)g;其中肺炎患儿28例,缺氧性脑病11例,败血症10例,其它疾病5例;

(2)观察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12—20d,平均(12.7±6.7)d;胎龄介于37—4l周,平均(36.7±2.7)周;出生体重为2390~31209,平均(2670±150)g;其中肺炎患儿8例,缺氧性脑病9例,败血症11例,其他疾病2例;两组新生儿在性别、年龄、胎龄、出生体重、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股静脉穿刺采血,观察组通过外周静脉采血,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儿平卧,操作者将穿刺侧的手放直,左手掌面托住患儿肘关节后。拇指绷紧肘关节下方5cm处前臂。右手指腹触摸肱动脉走向,并轻压一痕迹做为迸针的标记。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后。用5mL注射器连接5号头皮针,以20~45。角在搏动最明显处进针,或见回血后固定,抽取所需血量。拔针后加压止血5 min,止血后及时松开以免影响手指血液流通致缺血。

1.3 指标观察

统计两组采血一次成功率,并做好记录工作;通过VAS疼痛评分标准评定患儿的疼痛度:VAS评分介于O~3分的为轻度疼痛,4—6分的中度疼痛,7—10分的为中度疼痛;观察不良反应如标本溶血、标本凝血、血肿、呼吸暂停等的发生情况。

2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新生儿血流分布一般集中在躯干、内脏等部位,由于婴儿自身血管小,充盈度差,因此临床护理中为婴儿采血就成为了医学难题,若不能提高采血质量,不仅会提高婴儿治疗程度同时还会给婴儿带来各种并发症。一般临床医学上主要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法为婴儿采血,但是这种采血方法同样有很多问题,因为股静脉多和股动脉及神经并行,因此采用股静脉采血法进行采血很可能导致婴儿动脉和神经上的损伤。又因为股静脉本身部位较深,因此采血一次成功率大大降低,只有通过多次穿刺采血才能够获取所需血量,但是多次穿刺采血不仅给婴儿带来重度疼痛且婴儿还会因为血管损伤而产生血栓。另外股静脉亦是人体内大血管之一,若采血过程中采血 不当还会导致婴儿血肿。总体而言,虽然股静脉采血法是目前最经常采用的采血方法之一,但是利用这种方法为婴儿采血会增加临床护理风险,因此寻找一种安全、可靠的采血方式很重要。外周动脉采血是一种简单且安全可靠性较高的新型采血方式,利用外周动脉为婴儿采血不仅大大提高了一次采血成功率同时也降低了婴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次试验即是在婴儿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分别利用股静脉采血法和外周动脉采血法为两组婴儿进行采血。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施行外周动脉采血法采血的实验组的一次采血成功率高达97%,而采用股静脉采血法进行采血的对照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仅为80%,实验组的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利用外周动脉采血法进行采血只需1 位护理人员即可完成采血操作,且一次采血即可采取足量的血。另外通过v a s 疼痛评分也可知,利用外周动脉采血时婴儿的疼痛程度要明显低于利用股静脉采血时的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利用股静脉采血时的发生率。因此外周动脉采血是一种新型的采血方法,其不仅方便、安全性高,且可满足不同临床处理对采血的需要,能够有效提高婴儿采血的一次成功率,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在采血过程中出现的如标本凝血、溶血等状。

综上所述,外周动脉采血是一种安全性高、可靠性强、采血一次成功率高、疼痛度小、采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新型采血方法,临床试验证明,相较于常规采血方法,利用外周动脉法为婴儿采血优势更明显,由此可见其临床应用价值。笔者以为其具有在临床中 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钟金富.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34):15,17.

[2]杨静.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0):485-485.

[3]陈香.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4):2192.

论文作者:徐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7

标签:;  ;  ;  ;  ;  ;  ;  ;  

关于新生儿护理中运用外周动脉采血的分析论文_徐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